奎文阁茶叶

翁奇沟山村,海拨970米一1280米,茶区群峰连绵、草木繁茂、四季常绿,常年云雾缭绕,生态良好,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所产茶叶自然品质优良。同时,茶区又是“西南巨儒”莫友芝先生的故里,有清代私塾建筑—奎文阁旅游景点,旅游区绿树成荫,风光秀美,人杰地灵,茶随人名,沟山名茶在清代就已美名远扬。沟山名茶产区有茶园5000余亩,一般在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采摘加工。在禁采雨水叶、紫芽叶、病虫叶、单片叶和对夹叶的基础上,按照“嫩、匀、齐”的标准进行采摘茶青,采用现代先进的制茶设备,结合传统工艺精心炒制而成,其品质特点为:条索卷曲,茸毛显露,汤色翠绿明亮,入口生津,回味甘甜,叶底嫩绿匀齐,耐冲泡,深受众人垂爱。

独山县奎文阁景点 - 独山县奎文阁景点图片

1. 独山奎文阁景点图片

有很多的地方,比如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奎文阁、瑞和园、紫林山等,来品尝我们独山的“三酸”:臭酸、盐酸、虾酸,很好吃的

2. 独山县八角亭图片

独山商会大厦高121米左右。目前是黔南最高楼。

独山商会大厦是,由贵州聚商置业有限公司出资5.5亿打造,贵州蜂巢诚统一招商运营。地处独山中心八角亭旁。同时,汽车站商圈,中南广场商圈、朝阳路商圈、和平路商圈,四大商圈相互联动,形成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群落。购物中心总建面约3万方,其金质旺铺可进行多重空间分割,灵动组合;满足购物、娱乐、观光、休闲、餐饮、百货、服务等多种经营业态需求,亦可规划网咖、美容院、KTV、餐饮、咖啡等高端店铺,满足多种经营业态需求

3. 独山县风景图片

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河池地区接壤,是贵州省和大西南进入两广的必经之道,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

县城距广西南丹县城120公里,距黔南州都匀市 48 公里,距省城贵阳市198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442.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4.82万亩,森林覆盖率25.86% 。全县 18 个乡镇250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34万人,主要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69%。独山系喀斯特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凉,自然风光优美,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主要风景点有深沟山水风光、国家级紫林山森林公园,有深峡幽谷、飞瀑流泉,有奎文阁、温泉风光、双虹洞、高原人工草海,非洲鸵鸟园翠泉森林公园等。县内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被国家授予花灯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独特的民族文化、人文资源,使独山的人文景观与国家级荔波樟江自然风景名胜区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成为贵州南部旅游线上的新亮点。这就看你坐火车还是坐飞机了。如果是个人行的话,火车3000多就够了。还是食宿标准什么的。

4. 独山县奎文阁景点图片高清

1.翠泉森林公园

2.深河桥抗日文化园、

3.独山天洞景区

4.独山奎文阁

5.紫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5. 独山县文化馆

国庆节最好的旅游之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临池于法帖,适合心灵散步,适合眼睛旅游。跟父母和孩子在家里练书法,其乐融融。

6. 独山镇景点

野荷谷很值得一去。野荷谷又名荷花苑,是固原泾源县主要的旅游景点,是条南北走向的峡谷,虽长不过6千米,宽不过六七米,但景色奇异,风光佳秀。最佳观赏时间为每年的六月到八月份。

野荷谷又名“荷花苑”,景区内野荷(木本掌叶囊吾)横生,故名野荷谷。沟长10公里,宽10多米。沿谷溯流而上,两侧山峰对峙,松林层层,形成一道天然绿色长廊。有“忤逆洞”、“荷沁岩”、“香水小桥”、“香水独山”、“香水脑”等景点。峡谷北岸峭壁参天华山松满布石崖;南岸山势较缓,桦树、华山松、山杨、辽东栎等树木和刺梅、蔷薇、珍珠梅等花卉观赏乔灌木树种丰杂;谷底的水生野生植物橐吾遍地,叶片如盖;荷叶掩映于葱茏的树木与清澈的河水之中,有江南水乡之神韵。谷内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植被完好,景色秀美,是消夏避暑的理想场所,也是开发特色观光产品的极佳之处。

7. 独山景区图片

营业时间为上午八点至下午六点半!

独山森林公园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南阳市中心城区三公里处,是距南阳市区最近的省级森林公园,跨越面积四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七平方公里,独山森林公园划分为三大景区:森林旅游区,生态观光区,休闲娱乐区。山体浑圆,海拔367.8米。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独山已成为城中之山,交通十分便利,市内2路公交车直通山

8. 独山县奎文阁景点图片介绍

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南丹县接壤,是贵州省和大西南进入两广的重要通道,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独山县总面积。2003年末非农业人口3.76万人;少数民族24.06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为布依族、苗族、水族和壮族。  独山系喀斯特岩溶地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自然风景优美,北部有深峡幽谷,飞瀑流泉、百里杜鹃花和天下奇石翻天印、风动石,南部有 异的峰林溶洞温泉文物名胜景观有烈士陵园、影山草堂、兔场摩崖(莫友芝先生故里)、牟尼桥、黔桂公路标志 独山观碑、翁奇奎文阁、独山观(独秀峰)、抗日深河桥纪念碑以及当地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形成独特的旅游风景地,是休养、避暑、度假、旅游的好地方。   独山自然风光优美,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主要风景点有深沟山水风光、紫林山原始森林等。近年来,独山积极挖掘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积极围绕独山花灯、影山文化、黔南事变打造文化“三条主线”品牌,努力使独山的人文景观与国家级荔波樟江自然风景名胜区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力争成为贵州南部旅游线上的新亮点。 独山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当地年平均温度17.2℃,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4.0℃,年降雨量1346mm,无霜期长,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和夏季“冷凉”蔬果。近年来,独山整合资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中利用独山特有的冷凉气候资源率先发展西红柿、细刀豆、青菜等各种冷凉蔬菜,并成为独山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茶文化、茶业文化与茶叶文化各指什么?有何联系

茶文化属我国传统文化一重要部分,它把人类的茶精神以茶智慧终结并记录传承了茶文化的历史。这里所指茶文化涉及致深致广,内容丰富。它即指精神文明体现,又是有意识形态的延伸,它不但是在传承茶文化的历史益是提高人们对茶文化修养和艺术的欣赏水平。

茶业文化,通常指其某一茶业公司自身茶艺茶文化茶经济文化的统称,茶叶文化应指各种各样茶叶自身茶文化茶历史茶识的统称。茶文化一般是通过茶艺来体现演绎和传承。茶艺本身也属茶文化一部分,茶道则是从中脱颖而出的,它原于茶文化茶艺,但又高于茶艺文化形态,浓于茶文化其身。总之,茶文化是通过茶艺的演绎来提现其茶文化的内涵及其精髓,茶道从中演变,是茶文化的结晶体,也是茶人的智慧之作!

以茶养心,以心悟道!

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

根植于悠久的中国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

,

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由物质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

,

是融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

茶文化与旅游业关系密切,

是一项重要旅游资源

茶文化与

旅游结合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

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

简述茶文化的定义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那么茶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定义,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定义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 ,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广东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茶文化的特性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 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 ,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 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 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 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 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 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 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 现 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 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 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 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 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腾冲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一片叶便是解开茶文化的“密钥”

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位于腾冲城东南43公里处的蒲川乡北部的清河社区。海拔高度 1560米,研学基地总面积为500亩,采摘基地总面积500亩,茶园总面积1000亩。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北有北海湿地保护区,火山公园樱花谷景区、云峰山、有国殇墓园、热海景区、和顺古镇,南有龙陵芒市,处在旅游发展热点区域内。从市域旅游区位看,景区位于腾冲东部山水旅游片区南端,与东部山水旅游片区各乡镇联动发展。

从蒲川境内看,景区沿蒲窝河为河谷农田景观,中部丘陵、岭岗有形态优美的台地茶环绕,两侧山顶有茂密的森林覆盖,地形、地势优美,景观层次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背靠著名生态旅游胜地清凉山风景区,景区内万亩森林郁郁葱葱,山腰的台地茶景观优美,山脚有清泉汇聚。景区内水资源丰富且优质,蒲窝河由北向南贯穿景区,景区内还分布着大小湖泊、水系,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不但灌溉了农业,也为清河茶文化研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景区内散布着形态优美的、原生态的传统村落,村落内部鸡犬相闻,炊烟袅袅,随着季相变化,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山、水、田、园、家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沿途河谷风景宜人,是游道建设的理想线路。景区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无极端气候的影响,全年都适合开展旅游活动,是养生度假、避寒、避暑、旅游观光的胜地。人居环境和谐,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是旅游者追求健康、享受生活的“健康旅游天堂”。

2019年12月,经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初评并推荐,由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评定,确定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达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并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5月,景区又被腾冲干部教育培训学院认定为现场教学点,6月,经腾冲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考察调研,决定授牌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森林体验基地”。一系列的荣誉赋予了景区更高的标准,更新的要求,更好的前景,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正昂首阔步朝着高质量、跨越式的方向发展。

回忆过往,虽然蒲川环境资源得天独厚,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有台地茶、古树茶、野放茶等不同类型的茶树,一年有三季茶山满目新绿、漫山滴翠,也打造出了清凉山茶等响亮的品牌,甚至享有“保山市第二大茶乡”的美誉,但受种种不确定因素限制,始终难以将不同品牌的茶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除了当地茶人一直坚持做良心茶,茶农长期坚守茶地外,却鲜有人至,更不用说品茶问道这么高雅的文化艺术行为能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然而,美好的风景、底蕴深厚的茶文化终究是不会被辜负的,“清凉山上茶,龙川江中水”构成的天然美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水美物丰的自然资源,都决定了茶叶势必会为蒲川带来希望。

时光回转到2019年7月21日,那天一早,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迎来了第一批研学团队—校长班,从此开启了蒲川茶文化研学之旅。随之而来的教师班、单位团体、旅行社带团……一拨又一拨游客纷至沓来,过去的一年里,迎来送往的游客总共70多批,5000多人次,研学为景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研学团队的到来,让蒲川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探索茶文化的热潮。从那以后,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处处欢歌笑语,人们始于探山寻水,穿梭在风景秀美的茶园,体验采摘茶叶的乐趣,享受茶山的清新空气。重在品茶问道,在研学馆加工制作茶叶、包茶、品茶,感受茶道文化,传承茶道艺术,使茶文化研究逐渐定格成为常态化趋势。于是,对一片叶的研究终于支撑起了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这个腾冲新兴景点。这条旅游线路的走红,依靠的不仅仅是一时博人眼球的奇思妙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清河小镇始终延续着传统的种茶和制茶工艺,原本这一片叶本身蕴含着深厚的文化,需要不断发扬与传承,而开展研学活动对景区来说,就是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到了一批批对的人。

前期,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牢牢抓住了政府支持、文化需要、旅游转变等多重契机,大力挖掘茶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发展旅游特色茶文化。不断对景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对景区的景观及建筑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进一步提升景观吸引力,提高景区美誉度,开拓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完善了采摘基地、研学馆、茶园区观光步道、观景亭等方便游客观光游览、体验的硬件设施。

采摘基地位于蒲川乡清河社区黄阳地,严格按照“有机、绿色、环保、生态”的要求,采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建设基地,目前,已全部套种油茶、蓝花楹、脆柿、冬桃、等覆阴树,该生态茶叶基地坚持走高起点、高标准原则,实行优良品种改良,按照茶文化研学思路,该基地建成集品种展示、可观光、可采摘体验的绿色生态基地,基地的建设助推了清河茶文化小镇建设步伐,为茶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学馆内设施齐备,布局美观大方,茶文化氛围浓厚,充斥着艺术气息,馆内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具体内容包括: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禅教、茶艺表演、茶与婚礼、茶事掌故、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祭祀、饮茶习俗、陶瓷茶具、茶馆茶楼、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方面。集茶文化展示、爱国主义教育、茶艺师培训、茶文化研究、文化交流以及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重点特色内容。

观光步道贯穿整片茶园,采用不规则的火山石板与青石板镶嵌于草坪和林地之间,并设计了防滑斑纹和特色造型,与景区协调搭配,显现出景区生态及历史文化保护的初衷。观景台建有多处,其一位于主干道旁,地面全部由火山石砌成,台上建有当地特色的吊脚木亭子还建有一个巨大茶壶,是当地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站在台上远眺,茶园风光一览无余。另有两处基地观景台分别位于茶叶采摘区内和茶文化小镇最高茶山顶,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千亩茶园风光及整个清河小镇,给人一种凉快、舒心、愉悦的感觉。

当前,景区已打造完成的环绕茶山进行玻璃漂流的项目是一个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好项目,更是一种创举。茶园上空一条悬空挂起的玻璃滑道自高处迂回而下,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巨型长龙呼之欲出,叫人有了马上一试的冲动,如此富有想象力的创意怎能不满足大众游客喜欢体验惊险刺激的心理呢?

茶山高空玻璃漂流滑道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于2020年6月开工,9月竣工验收完成,9月23日起进入体验阶段,10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滑道全长1000米,高度落差近100米,采用钢结构框架,透明钢化玻璃为槽体,玻璃水滑道有S型、C型弯道和连续弯道回转,利用茶园落差,一股清泉穿流而过,形成落差冲击力,推动橡皮艇沿玻璃滑道快速下滑,漂流时间约2-3分钟。游客穿戴好防护防水设备后,坐在橡皮艇上顺滑道而下,就好像悬浮于空中溪流任意穿梭,带给游客非同一般的体验,让每一位探索者都能趁兴而来,满意而归。若是晚上到此观光,则可以让你欣赏到华灯初上的夜景,多种灯光色彩交织,如梦如幻,美轮美奂的灯光效果带给人一份惬意舒适的心情。

未来的日子,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将会合理利用好茶叶这张名片,抓住优势,固本守根,坚持走一条生态旅游特色之路。整合乡域内茶叶和温泉资源,打造宜旅、宜居、宜业,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共同推进、产业融合、空间融合、资源整合、要素聚合、功能创新型茶文化温泉旅游景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融入民族元素,充分挖掘民族资源,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带动当地居民就业,给蒲川带来无限的魅力,为腾冲旅游文化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因地制宜开发旅游资源,丰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紧紧围绕茶叶这个主题来实现生态旅游文化的创新,把绿色惠民与健康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生态保护与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茶文化资源的良性循环。来到这里,你一定能感受到人们对茶的研究已经早 就从文本文化走向了生态文化,是啊,读茶乡、读茶园这一本本自然之书所悟出的茶文化,远比坐而论道来得更真实、更准确。或许,中国茶文化太过于博大精深,要想悟深、悟透绝非易事,但是,只要我们从采摘身边的一片叶、加工亲手采摘的一片叶、品尝杯子里沉浮的一片叶开始,就有了茶文化基础,就找到了打开延续千百年的茶文化的“密钥”,这把“密钥”便珍藏在清河茶文化研学景区。

来源:百年茶乡养生蒲川

作者:鲁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