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记猪儿粑

是黔北,川南(赤水,泸州,合江,纳溪)一带的传统名小吃,因它蒸熟出笼后形似洁白滚圆的小猪而得名.

以前’猪儿粑’只是在农村开春后插秧时,主人给在田间插秧的帮工们打’中伙’(午饭后到晚饭中间的一次加餐)的一种食品.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逐渐形成了今天黔北川南的一种著名小吃.其中赤水市的’陈记猪儿粑’更是也其独特的口感赢得了广大食客的一致好评.

‘陈记猪儿粑’是由赤水市的一名下岗女工___陈富蓉所创,迄今已有近十年历史.她所制作的猪儿粑是选用优质的糯米和当地所产的高山冷水米经过淘;泡;磨;吊;压;等工序制成面皮,再配以当地的熟饲料猪肉和竹笋所调配的馅料制作出来的猪儿粑面皮软糯香滑,不粘牙,馅料更是鲜,香而闻名.特别是刚刚开笼时只见竹制的小蒸笼里一个个洁白晶莹的猪儿粑配上腰间的翠绿蔬菜叶子更是惹人垂涎.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陈记’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相继推出了’糯米珍珠圆’’玉米窝窝头’等其他的品种.其中’猪儿粑’和’糯米珍珠圆’获得了赤水市技术质量部门;赤水旅游局和赤水市饮食协会颁发的’赤水市名特优小吃’的奖牌,’陈记猪儿粑’更是在后来相继获得了’遵义地区名优小吃奖’’贵州省詹王杯饮食比赛面点类金奖’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赤水市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朋友和外国友人来到有着悠久历史和秀美风光的赤水市投资和旅游.在欣赏赤水秀美风光的同时以品尝着各种美食.很多人在品尝了后都赞不绝口,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上一些回去给亲戚朋友们品尝.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现在赤水周边的一些大中城市的酒楼和饭店以开始慢慢的引进陈记猪儿粑作为该店的特色小吃.

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到红色赤水来的话你一定要到去品尝一下那里的小吃,到时候你会发现不虚此行的.

赤水陈记猪儿粑店

地址:市人民医院9号门市

电话:0852—2822534

舌尖乌蒙:毕节印合粑 儿时的记忆

说起毕节小吃这个话题,许多人都从自己的经历中,打捞起太多太多的故事,也写下很多的文字,然而,始终没有走出毕节汤圆王傻子烧鸡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美食。所以,我一直想写一点东西,为大家做一点追思与补遗,希望能勾起你更悠远的回忆,满足一下你垂涎欲滴的心思,再次走进毕节甜甜的味道里

在六七十年代的毕节,我吃过的老毕节小吃,现在列举出来,兴许早就被人们遗忘,而八十年代后出生的晚辈,可能有一些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因为许多东西早已消失。

搜索一下记忆后,我不能不说,就我个人的嗜好而言,自己最怀念又最难忘的当属印合粑了。印合粑是用糯米和粳米混合磨面打细,用适量清水搅拌后,揉成饼状,包上一二勺糖心制作的一种甜饼熟食,将其放入两扇可以扣合的木印模里,蒸熟后即可食之。

印合粑的两面还有花纹,由于不是纯糯米制作而成,故而不腻,也不烧心,又比麦面做的包子,更有嚼头,沙沙的甜甜的,吃时如果不小心,热的糖心就会从嘴角溢出,沾满衣襟。这种甜点,在当年老毕节城真的很受人们青睐,也让我回忆起来,至今还嘴馋。

那时上学,从解放路来到广惠路中段,就是今天毕节市人民医院对面,就有一家专门卖印合粑的小店,花上五分钱,要上一个,就是我的早餐了,吃着甜甜的印合粑,绕过弯弯曲曲的小巷,就到了我的启蒙学校毕节一小了。

有时放学回家后,只要奶奶外出买菜,我总会闹着让奶奶带印合粑回来,奶奶就会哄我们好好看家,一会儿给我们带印合粑回来吃。奶奶走后,我便守候在门前,望眼欲穿地盼着奶奶的身影出现,心里则想着印合粑那诱人的味道。

介绍完印合粑后,我在这里帮大家梳理一下,毕节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几款小吃,他们分别是嫩黄色的碗儿粑、糯米做的油炸糍粑威宁路清真的牛杂碎、新街上的蘑芋豆腐、自制的小方块烙粑、姜粑及奶奶姜粑、苦甜荞烙饼、玉米油炸粑、苏麻糍粑、走街窜巷的麻糖等等小吃或零食。

岁月如歌,在毕节这方故土生活几十年了,仿佛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自己的心中,都生长出了浓浓的感情。舌尖上的味道,更是盛满儿时 多美好的往事,想起那些消失了的小吃,怀念中溢出的全是甜甜的回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改变,兴许每一代人心中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和记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故乡养育了我,让我在撰写老毕节故事时,总有一种幸福的怀想,在内心中不倦地涌动,流淌成了一篇篇笔下的文字,滋养着自己渐渐老去的心思。

在江西九江,都昌米粑,是儿时记忆中最为深刻的美食!

江西九江都昌米粑,也称饺子粑,是都昌特色美食,曾被评为“江西名小吃”。都昌米粑,外形像饺子,但皮用米粉捏制成,用薄薄的米粉皮包上各种各样的馅,蒸熟后,香气扑鼻,晶莹剔透,透过表面,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的馅,咬上一口流油,咬上两口流口水……在都昌,每逢重大节日,米粑是必做的美食,家里来了贵客,包米粑招待算得上是当地最高的接待礼仪。还记得母亲把青蒜采摘,将米粉调拌,把深情揉捏成一个个“外秀味中”的米粑。那蒸腾的是乡愁,是母亲的味道。还有哪一道小吃能让你如此感叹?还有哪一道美食能揉进如此多深情?

在江西九江,都昌米粑,也称饺子粑,是都昌特色美食,曾被评为“江西名小吃”

鄱阳湖都昌县, 要是让人推举最具影响力的美食,都昌豆参与都昌米粑肯定是众口皆碑。据文人雅士考证,都昌豆参源于宋代,美味飘过时间的长河已历千年,而都昌米粑的历史更悠久,源于东晋名将的都昌人陶侃,以米粑孝敬病中的陶母,并对逝世的陶母湛氏清明节以米粑以祀,这样算来,都昌米粑的香味已飘过1700余年了。都昌米粑又称“孝心米粑”“清明米粑”,即源于陶侃与陶母至亲的故事。那时候的都昌县称鄡阳县,肯定没有“都昌米粑”的叫法。米粑的材质是米粉,因外形像北方用面粉而捏的饺子,因此也称“饺子粑。

都昌米粑

都昌米粑,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外形像饺子,将大米蒸成半熟后磨成粉,兑以温水糅合成粉团,馅多皮薄,主要有大蒜萝卜丝、豆角、白菜、豆腐腊肉碎、韭菜、少许辣椒粉等拌馅,裹馅后放入蒸笼,用猛火蒸约二十分钟即可。每逢过年过节,都昌民众就会做米粑庆祝。记得小时候,长辈在灶台边忙碌,童真童趣的我,对洁白的米粉充满了好奇。趁长辈不注意的时候,抓起一点米粉玩弄,本以为谁都不知道,可结果弄的鼻子上,衣服上全是像是南瓜上长了霜,奶奶笑着说:“哎呀,我家又多了只小花猫。”连忙帮我洗脸,淘气的我哭闹着100个不愿意。洗完脸只见灶台上冒着热气,猫咪在灶台下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嘴里不停地喵呜喵呜,浓甜的米香弥漫在空气中,馋得我连忙问奶奶什么时候起锅呀?起锅时粉粑白如翡翠,好像皮肤一般吹弹可破,我忙着用手去拿,奶奶说等一会儿,现在烫,我呆呆的看着米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吃到我的白玉翡翠!

都昌米粑

每当清明节,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都昌人回乡祭祖的同时,都会和家人在一起,做一回都昌米粑,而如果在这期间,大家要是去都昌做客,餐桌上也少不了一盘热腾腾的都昌米粑。脆嫩不腻,清香满口的米粑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昌米粑,其实就是用米粉做的一种饺子形状的米粑而得名“饺子粑”。米粑得用上好的晚米,淘净沙粒、杂质,浸透水后沥起,上蒸笼蒸至一定火候,待冷却后,再磨成粉。和粉也挺讲究,得用沸水,经过这样处理后,粉团就可以或捏或擀成薄薄的皮儿,而不至于开裂。馅子则视各人的口味不同,鲜肉、腊肉自不必说,韭菜、葱蒜、豆角、萝卜、腌菜(梅干菜),甚至豆腐、香菇、小虾等皆可入馅,包入粉团,做成饺子状,蒸制而成。

在江西九江,都昌米粑,是儿时记忆中最为深刻的美食

其实,在都昌,每个节日都要做粑,而米粑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光节日如此,现在,都昌县城专门卖米粑的大小店铺有近百家,都昌米粑已经成了都昌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都昌米粑,是鄱阳湖畔独特的小吃,是饺子文化稻米邂逅的新生,莹白如玉的米粉包成大饺子,裹满田间地头的清香,是家的记忆,是母亲的味道。在江西九江,都昌米粑,是儿时记忆中最为深刻的美食!小伙伴们,你吃过都昌米粑吗?

延伸 · 推荐

江西景德镇特色小吃碱水粑”,韧而爽口,你吃过吗?

在江西景德镇,景德镇人的早餐,是从一碗冷粉开始!

江西宜春土扎粉,柔韧滑润,鲜美可口,你吃过吗?

江西特色美食“酒糟鱼”,酒香四溢,开胃下饭,你吃过吗?

南昌特色风味小吃“南昌拌粉”,是南昌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石板桥、锁江亭、观音寺、梅岭山……去红桥观自然风光、感受宗教文化,还要去吃猪儿粑!

走遍宜宾山山水水

领略酒都人文古今

愿所到之处

都有令你魂牵梦萦

无法忘怀的风光

【酒 都 游 记】

图文/岳队长

红桥

一座建于宋朝的千年古镇

位于江安镇最南端

交通便利,经济活跃

素有“川南咽喉重地”之美称

这里,不仅有观音寺、锁江亭

梅岭山等众多美景

红桥猪儿粑、磕粉、手撕大头菜等特色美食

更是远近闻名

这样一个集合了人文景观、美食特产的地方

怎能不去走一走

前几日,在红桥赶集后

就四处游览了一番

江安红桥:无名河边的古镇老桥

在红桥,有一条无名河,虽说无名,却由来已久,河道上大小各异的桥,前后建了四、五座,它们连接着两岸的红桥和玉屏

站在通往兴文的大桥往河面望,不远处一座百年老桥岿然不动,桥体上附满了藤蔓,显得沧桑,桥上也有人搭着篷布做生意,这么多年,不知是老桥成就了桥上的人,还是桥上的人陪伴了这座老桥。

听闻,老桥后面,还有一座被挡住的石板桥解放前由木板搭建,所以,至今红桥人还是称之为: 板板桥

桥的另一边是蜿蜒河道,再远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桥,当地人唤那片为:下沱。

听说,下沱过去很闹热,可以玩水,还有座 锁江亭,便决定去看看。

过大桥,从一条小路进来,几分钟时间,就得见“锁江亭”。

传说,过去河里有河妖,年年涨大水,锁江亭则是为了镇压洪水而建。

与锁江亭相邻,还有一座 观音寺,虽未走近,远远地就能看见其香火兴旺。

旁边立有锁江亭和观音寺的功德碑,密密麻麻的名字表明了这里对红桥人意义非凡。

观音寺下,一座石桥可通向河边,听闻,这里叫“下沱老碗厂”,上世界九十年代前非常热闹,厂里所生产的碗远销云贵川。

从这里还能看到一座桥,且先称为“ 下沱桥”吧,原本的“下沱桥”是非常漂亮的拱桥,被洪水冲垮后重修了这座石桥,成了红桥镇另一座“板板桥”。

▲下沱板板桥

▲锁江亭

▲锁江亭远近(摄影:付桥)

这一片,正在修建滨江路,想来以后的红桥定会越加美好。

关于红桥的桥,你还记得多少?

梅岭山:红桥城中森林公园

梅岭山位于红桥城中心,有多个入口可以步行上山,也可从“绿野山庄”农家乐的岔路口驾车前往。

盘山路一直向上,沿途越发林茂草丰,偶有鸟儿从眼前掠过,森林公园名不虚传。

约莫10分钟,远远就看见一片空地,不同于周边的密林,这里显得光秃秃。

听说,这里是梅岭山配套旅游项目,将开发成茶花山,目前茶树已种下,再过两年,这里将是一片花的海洋

▲梅岭山

驾车直到山顶,一条石板小道从山下直通最高处,路边木椅、垃圾箱等设施正在完善中,以后这里也将成为徒步的好去处。

石板路的尽头是著名的“ 五百罗汉堂”。

透过石门,远远的就感觉得寺庙的庄严肃穆。

刚走进去,罗汉堂的看守人就告诉我不能拍照,所以堂内壮观的五百罗汉像就只能大家自己前去感受了。

罗汉堂对面,就是“ 孔明祠”。

孔明祠坐落在苍翠松柏之中,殿宇雄伟、雕刻精细、布局巧妙,别具风格。

▲摄影:付桥

相传三国时,孔明征讨南蛮,曾在梅岭山上行军布阵,孔明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家而修建。

▲摄影:付桥

祠堂外有数百年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给这片圣神之地增添了片片阴凉与宁静。

据悉,孔明祠内有孔明、弥勒佛、观音等塑像13个,塑像高2.5米,情态逼真、栩栩如生。壁上还挂着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殿内还有铜铁合铸钟一口,重400公斤,为孔明祠竣工时巡场客人捐赠。

离罗汉堂、孔明祠不远,还有一处在建的农家庄园,据悉也是和茶花山配套搭建,再过两年来梅岭山,不仅可以感受这里浓厚的宗教文化,还可以喝茶赏花休闲旅游

其实,不止罗汉堂、孔明祠和在建的茶花景区,梅岭山上,还有 土寨子、梅岭亭等景点,其中土寨子城墙还在,只是被树林掩盖了,据传,这座城墙建于明朝

另外,在梅岭山对面,还有一座低调的“金钟山”,这里曾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战场,现在这里是红桥镇南面的重要屏障,是观云海,观日出的好地方。

梅岭山下区公所旧址

梅岭山下,遇一热心阿姨,当我向他打听红桥还有哪些有意义的地方时,她指着旁边这个阁楼说:“看嘛,这里是以前的区公所。”

区公所,简单来说就是以前政府部门办公的地方,这座老房子在解放前就有了,现在仍在使用。

▲区公所背面( 摄影:付桥)

虽说经过了修葺, 但也完整保留了过去的建筑风格。

听阿姨说,楼上的栅栏没有改,还是几十年前的老东西。

墙下,一扇门外还保留着石刻的雕花及对联,经过岁月洗礼,依旧清晰。

阿姨带我穿过小巷,指着小巷边的砖房说:“这些都是属于区公所的,这巷子下面有一堵老墙,是唯一还没有拆的一堵老墙了。”

巷子尽头,一座老屋立于眼前,虽是老屋却也经过了修葺,唯一一面不大的白墙,没有重建的痕迹,刻有纹路,阿姨说墙上有字,虽不得见,却也感受到它的古老。

据悉,这座老墙已有百余年。

红桥名片猪儿粑黄粑、大头菜

说红桥,就不可能不提猪儿粑。

在红桥对面的玉屏,因为当道,整条街都有猪儿粑销售,过路的游客也都习惯在这里找家小店,吃上两笼香糯可口的猪儿粑。

队长经人推荐,找到了这家很是出名的蒋妹纯手工猪儿粑,门口各地电视台采访报道的牌子很是显眼。

宜宾人,应该都知道红桥猪儿粑的味道,香糯可口,可咸可甜,让人吃一个就停不下来。

关于红桥猪儿粑,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当年“湖广填四川”,初到红桥的人生活困难,经常患病,到了年关,需敬献神灵,但没有贡品。

一位老妈妈别出心裁,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糯米,用 石碓舂成米粉,捏成小猪样蒸熟后当“贡品”。从此,移民们疾病消除,风调雨顺。

从此,红桥人都用猪儿粑敬献神灵,祈求平安

这个包装的磕粉,小时候经常见,家里包汤圆必备,还有红桥的大头菜,口感细腻香嫩,也是口碑在外。

在建的滨江路、茶花山

发展迅速

自然风光、宗教文化

充斥其中

还有久负盛名的各味美食

再过些时候

红桥,定会成为旅游热门景点

期待!

特别说明:文中无水印图片及部分相关景点资料由付桥提供,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红桥家乡集市(戳文字阅读):走,去江安红桥赶场,穿古朴老街,感受千年古镇的繁华……

加你进红桥家乡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