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民间剪纸

县内铜闸,褒山一带,民间剪纸工艺较普遍。用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巧妙剪出各种花卉、鸟兽、鱼虾,以及戏装人物、胖娃娃等平面装饰艺术品,美化生活,深为劳动人民喜爱。平时常看到家庭摆设、馈赠礼品和喜庆节日门窗上配有剪贴,可谓“妙剪生花”。近年来,年青人追求“西洋化”,传统剪纸工艺很少有人研习。

山西民间剪纸艺术有什么特色?

  

民间剪纸在山西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群众艺术,一些年过半百的老大娘和淳朴俊秀的乡村姑娘,常常利用一把小小的剪刀或刻刀,就能够弯曲自然、运转灵活地在纸上镂空剪刻成花样,装点自己的美好生活。

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
  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如晋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精致灵巧,稚趣横生;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素雅大方。

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新春之际,当你走进山西西北部的村落院户时,就能看到远处黄色的土丘,眼前灰色的窑洞,似乎觉得这里的颜色太单调了些。但是,你再看看窗户上,那色彩纷呈的窗花和各色图案,那迎风飘动的门笺、碗橱、粮囤、畜栏等处寓意吉祥的各色纸花,你定会发出由衷的赞叹之语,仿佛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剪纸就是这样扎根在普通民众中间的,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成了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在旧时代的农村里,人们常常把剪纸技艺高低作为品评媳妇灵巧或笨拙的标志,农村妇女自然成了剪纸工艺的民俗传承人。

民间剪纸的特点?

民间剪纸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

民间艺术――剪纸有什么特点?

特点: 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 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 2.构图造型图案化 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 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 4.色彩单纯、明快 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用色的比例。 5.刀法要”稳、准、巧” 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运用刀法的技巧.

剪纸:长白山最重要的民间艺术――剪纸,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