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果

 这是侗家招待贵宾的一种特产美食。制作方法是:将蒸好的糯米舂粑,边舂边撒上野甜藤水,制成糍粑晾上一天,半软半硬即切成手指大的块,阴干后,再用菜油炸,然后把炒香的芝麻撒上,又香又甜又脆的侗果就制成了。

黔东南侗果是侗族人在传统节日上祭祀的常用供品,同时也是待客茶点,流行于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剑河等县。经长时间不断的改进提高,目前已发展为当地苗、瑶、水、汉等各民族地区家喻户晓,人人爱吃的名点。

在黔东南每年农历的“三月三”节里,侗果为当地的必备之食。通常在节前,侗家姑嫂、妯娌、婆媳、母女们便开始三五成群地加工侗果。加工侗果必须用当地野生植物的甜藤作为增甜剂,目的就为了使侗果具有藤的自然芳香。《本草遗拾》中有将“甜藤捣汁,和米粉作糗饵食,甜美、止泄”的记载。这说明甜藤作点历史悠久。侗族继承此食的传统方法并将之发扬光大,使之流传至今,成为闻名遐迩的名食。

不过遗憾的是侗果还未真正的流入大众,大多的侗果还只是停留在家庭里手工制作,未见其在市场上进行柜售。

原料:糯米1000克、甜藤汁、茶籽油、红糖、酥黄豆面、熟芝麻等适量。

步骤:

1、秋收后取藤,将之割碎后反复锤打,脱去外层皮毛,再用重锤锤烂后,以石碓舂至泥状,取出用清水浸泡一夜,过虑取汁。

2、米淘洗干净,浸泡一夜,蒸熟成糯米饭。

3、边舂糯米饭边加甜藤汁,直至成甜藤糍粑。

4、粑在簸箕内晾一两天,至半硬半软状态,将之切成指头大小的丁状,拌上黄豆面,摊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阴干,用坛子和塑料密封贮存。

5、干糍粑丁在油锅中炒至半胀,放入茶油锅中炸至膨胀,几秒钟后,如白石头子似的干糍粑丁纷纷飘浮,胀至状如猕猴桃大小,色呈酱黄时,捞出沥油。

6、红糖与水3:1比例入净锅,小火熬化,边搅边熬,熬至糖液起丝,将上述炸制原料分批入锅,铲动翻滚,俗称“穿糖衣”。取出料,放在备有熟芝麻的簸箕上,迅速翻转滚匀,使之表面均匀粘上芝麻,即成侗果。

7、侗果冷晾后用坛子或塑料筒密封贮存,随吃随取,保持酥脆。

诀窍:

1、甜藤易秋后采取,具有酥松与增甜的作用,如用糖水替之,成品干硬而不松软。

2、做成干糍粑后要密封保存,否则会发霉变味。

3、制作前要先炒后炸,以致膨松。

4、熬糖炒糖丝时火候很关键,嫩则不粘,老则发苦。

风味:外形膨胀松泡,剖面如丝瓜瓤,外香内酥,芳甜爽口,芝麻馨香馥郁,酥、脆、甜俱全,地方特色浓厚。

米果果旅游攻略(米果果游记)

诸暨市景点

诸暨市景点有诸暨五泄西施故里诸暨米果果小镇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等。

1、诸暨五泄:位于在诸暨市西部,五泄景区主要由五泄湖、桃源东源和西源峡谷等四个景区组成。

2、西施故里:位于市中心,景区有西施殿、名媛馆、范蠡祠、民俗馆、郑氏宗祠、购物一条街等,依浣纱江逶迤排开。

3、诸暨米果果小镇:位于诸暨市东北部,与白塔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隔湖相望,是一个集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创新创意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体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中共诸暨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等。

4、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位于诸暨山下湖,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是世界性的珍珠珠宝生产与加工中心、集散与物流中心、品牌展示与贸易中心、资金流通与商情发布中心、珠宝文化交流与商贸旅游购物中心。

5、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诸暨市的北部,北连杭州萧山,东接绍兴,是钱塘江流域保存相对完好的湿地之一。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是诸暨市最大的湖畈和生态湿地,是诸暨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诸暨白塔湖,浙中小洞庭”之美称。

绍兴哪里有火龙果可以摘?

浙江绍兴的诸暨市,是美女西施故乡,距离杭州也不过20几分钟的高铁。在山下湖镇建起了一座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园,发展观光休闲与科普教育,农业+旅游的新模式。

米果果小镇的蔬果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其中红心火龙果就有1000亩,是浙江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一期投资1.4亿元,除了蔬果采摘以外,还有儿童乐园,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适合亲子出游的设施。

绍兴有哪些旅游景点?

1、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 鲁迅故里

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2、鉴湖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处。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东至 鉴湖

曹娥江,西至浦阳江,长127里,面积约206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9000余顷,两县百姓大得其利。唐中叶以后,湖面逐渐淤积。湖上堤桥随设,渔舟时见,远山四围,水清如镜,堪称江南水乡的典型。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崇山岭岭,茂林修竹(公园内崇山峻岭、峰峦叠翠)。书法圣地,中外驰名(在中国艺术史上传为佳话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故事,就发生在兰亭)。名人古墓,流芳百世(景区内发掘的距今2500多年的江南第一大墓--印山越国王陵,是浙江继余姚河姆渡、良渚文化遗址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1998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目标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

5、柯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柯岩风景区位于绍兴城西八公里、杭州东郊十二公里处,是以古越文化为内涵,融 柯岩风景区

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至清代,有著名“柯岩八景”之称,为越中名胜。 经过现代别具匠心的园林营造,目前已修复并形成了柯岩、鉴湖、鲁镇、香林等四大景区 游览面积四平方公里,是近年来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风景旅游区。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核准,被中国旅游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6、五泄风景区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面积72平方公里,由南北两片三个景观相对集中的景区组成,杭金公路作为一条纽带联系三个景区。北部五泄景区主要在火山碎屑岩基础上发育而成,拥有五级飞瀑、唐代古刹——佛教曹洞祖庭五泄禅寺等,景区内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南部斗岩景区、汤江岩景区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自然景观以奇峰险岩、怪石幽洞、斗岩狮峰等16个景点组成;汤江岩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

7、曹娥景区

一.舜耕公园 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上虞市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一生。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材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堪称亚洲之最。 二.曹娥庙 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距市区3公里。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曹娥庙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屡经重建,现建筑民国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庙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高雅,尤以庙内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而饮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第一庙”。 庙内现存一“曹娥碑”为“中国最早的字谜”。

8、“英台故里”—祝家庄

“英台故里”祝家庄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位于上虞市东南,距市区7.3公里。祝家庄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现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

9、凤鸣山风景区

凤鸣山坐落于上虞市丰惠镇东南4公里,距上虞市区17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叠瀑、苍山翠绿、小桥流水的自然美而闻名,其中“悬石飞瀑”、“千年古藤”二景区点堪称奇观。凤鸣山文化历史积淀丰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东汉炼丹术家道教祖师魏伯阳炼丹遗址。魏伯阳一生在凤鸣山炼丹修性并留下《周易参同契》一书,后被尊为“万古丹经王”。

10、白马湖、春晖名人园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位于距市区4公里的省级文保单位——春晖中学内,那里三面环山,湖泊众多、幽静恬雅、自然风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刘薰宇、刘淑琴等前来执教,何香凝、蔡元培、叶圣道、李叔同、胡愈之等前来讲学,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学,一时名扬四海,赢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春晖名人园”就是当初一批名人的居家办公之处,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经享颐的“长松山房”等名人故居,历年吸引了无数的名流前来参观瞻仰。

11、东山景区

东山,又名谢安山。原不怎么出名。自从东晋名士谢安隐居此山后,引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渐渐成了我国东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12、称山风景区

山风景区位于上虞市西北部,离上虞市区7公里.相传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曾在此山称炭铸剑,大炼兵器,称山由此而得名.景区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德教,礼佛为一体,是理想的游览胜地.

13、桃花源景区

上虞桃花生态旅游区地处上虞市西南,位于长塘镇桃园村,距离百官城区约13公里,距离绍兴市区约25公里,景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目前景区建成了以桃源湖为核心,龙潭为精华,具有水上健身游乐、沙滩浴场、龙潭休闲垂钓、野炊烧烤等多种休闲娱乐功能的综合旅游景区,并从2005年伊始就开始积极申报国家AA级景区。

14、东湖

东湖是绍兴的著名胜迹,号称“天下第一盆景” 东湖,原是青石山。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成为采石场,到隋朝,开采的规模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石场内,岩中泉水涌出来,河水从外溢进来,由场而成湖,湖内碧波荡漾,这就是今天的东湖。清朝末年会稽人陶睿宣宣见到此地风景奇秀,便筑了湖堤,将湖水与河一分为二。堤外是贯通浙江东部的浙东运河;堤内便是东湖了。

15 吕府

嘉靖年间吏部尚书吕夲故宅,俗称“吕府十三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内二处明代有价值建筑群之一。建筑群内交通便利,大厅后有一条石板铺就的通道,东西贯通,俗称“马弄”。相邻两轴线之间有一南北贯通的长弄,俗称“水弄”。又西有西小河,南有新河沿河设有埠头,用于水上交通。江南罕见的明代大型住宅建筑群,是研究明代江南官宅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越城区新河弄169号。吕氏后裔仍部分居住于吕府。

16、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

王献之舍宅为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美誉,王献之、智永在此苦练书法,兰亭集序在此珍藏几百年,浙东唐诗之路重要组成部分,寺前有若耶诗溪,寺后有中国佛教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与秦望山,山上会稽刻石(李斯碑),大诗人陆游的“陆游草堂”遗址。云门寺名扬天下,历代帝皇、名人、诗人及留下赞美诗词文章多不胜数,

推荐几个名人的纪念景点。

绍兴鲁迅纪念馆 鲁迅路和中兴路交汇口

吼山 位于绍兴市区以东十二公里处的皋埠

放生池 位于曹山

烟萝洞 位于绍兴市区以东十二公里处的皋埠

五泄(诸暨) 位于诸暨市西北20公里处

西施殿(诸暨) 位于诸暨市城南半公里许浣沙溪畔

东湖 浙江省绍兴市东湖风景区

柯岩 绍兴城往西行车12公里

兰亭 浙江省绍兴市兰亭

鲁迅故居 在鲁迅纪念馆的一侧

大禹陵 位于绍兴市区东南6公里

会稽山 位于绍兴城东

斗岩(诸暨) 处于诸暨市南部重镇牌头镇西北

大佛寺(新昌) 新昌西南1公里

穿岩十九峰景区(新昌) 位于新昌城西南22公里

沈园 在城内延安路洋河弄

鉴湖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

羊山石佛 位于绍兴齐贤镇境内下方桥

咸亨酒店 鲁迅路44号上的“咸亨”发祥地

塔山 浙江省绍兴市城区景区,绍兴城南端

鲁迅百草园 在鲁迅故居的后面

三味书屋 鲁迅纪念馆对面

大通学堂 绍兴市府横街258号

蔡元培故居 市区笔飞弄西侧

棋盘石、云石 市区以东十二公里处的皋埠

八字桥 市区八字桥直街东端

古越藏书楼 市区胜利西路503号

青藤书屋 市区前观巷大乘

戒珠寺 市区西街

秋瑾故居 绍兴市区塔山西麓和畅堂

秋瑾祖居 绍兴县福全镇福全山村

秋瑾纪念碑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古轩亭口

周恩来祖居 绍兴市劳动路369号

府山越国遗址 绍兴城西府山公园

禹王庙 绍兴市东南4公里的会稽山麓

石佛西施山遗址 绍兴五云门外有座土丘

马臻墓 西施山遗址 绍兴五云门外有座土丘

观宗寺 位于宁波市区灵桥

土谷祠 市区

香炉蜂 市稽山门外

印山王陵 位于绍兴市区西南12公里

风雨亭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府山西南峰

新昌十里潜溪 出新昌县城西5公里,经茶壶

府山景区 位于绍兴市区西南

蕺山景区 位于绍兴市东北面

兰亭景区 地处绍兴市郊西南

塔山景区 位于绍兴市区西南

古纤道 位于绍兴县柯桥镇、湖塘镇地界的

百丈飞瀑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王院乡境内

城隍殿 浙江省绍兴市安昌古镇

曹娥庙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

师爷馆 浙江省绍兴市安昌古镇

风则江廊桥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文理学院河东校区附近

诸暨必打卡的地方都有哪些?

诸暨五泄

在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所谓“泄”,就是瀑布之意。瀑从五泄山巅的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折为五级,总称“五泄溪”。五泄景区主要由五泄湖、桃源、东源和西源峡谷等四个景区组成。溪两岸异峰怪石,争奇竞秀,有“72峰,36洞,25崖”,得崖壑飞瀑之胜。

历史:五泄景区山水久负盛名,东汉《越绝书》、北魏《水经注》、唐代《隋书》等书中都有描述。唐代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慕名到此创建了五泄禅寺,佛教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在此出家。此后五泄景区名声益盛,徐霞客、陆游、白居易,徐渭、王冕、陈洪绶,刘墉、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都曾到五泄景区游览赏景

小贴士:五泄的风景靠的是水,因而一定要在夏季水多的时候去游览,一来瀑大溪满,风景秀美而富有灵气,二来可以享受嬉水之乐。其它时候的水少,不仅瀑布毫无声势,原来有溪的地方都成了小沟,人走在峡谷里便少了很多情趣。交通:火车站乘57路直达。游览提示:游客从风景区门口先要走一段石阶,到船码头乘班船(15分钟)或小快艇(5分钟)到湖的另一端,班船是免费的,而快艇随时都有,每辆快艇收费50元,上面可乘6人;另外也可以乘画舫,每人收费5元。到达湖对岸后,步行七八分钟(注意,这段路上有轿夫拉生意,如果不是特别地老弱病残,还是自己走吧,就这么一小段路要收费10元)。之后就到电瓶车站,坐电瓶车每人收费5元,行车大约10分钟后,便到了五泄瀑布的入口处,此时可以开始游览、拍照,特别推荐入口处的一个山坡,那里满山都是清一色的翠竹,可以在此留影。

金果果银果果……11月25日到禄劝县看第一届西南坚果博览会

掌上春城官方帐号

掌上春城讯11月18日,第一届西南坚果博览会新闻在昆明会堂召开,记者了解到,本届博览会系列活动将于11月25日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举办。近年来,禄劝始终坚持走“生态立县、产业强县”之路,打造了“百万亩经济林果”,实现林业兴县、坚果致富,截至目前,全县坚果产业年产值累计达3亿元以上。

博览会期间将围绕坚果产业开展推动禄劝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西南坚果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为禄劝坚果产业发展指点支招,共谋坚果产业发展美好前景。同时开展特色文化商品展销一条街活动、坚果及农特产品商贸活动(坚果展销一条街)、特色风味小吃街、特色美食一条街、禄劝特色商品展销等活动,为各地坚果及文化企业搭建商品交易交流的平台。期间还将举行招商推介会及签约仪式、禄劝县重点项目暨云南航空航天展览基地建设开工仪式等活动,助力禄劝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以“魅力禄劝 快乐寻宝”为主题的2020年昆明市定向越野联赛第三站暨第一届“禄劝地标”穿越城市定向赛,让参赛者寻找禄劝历史、人文、美食、经济发展的城市地标,在闭幕式现场设立的终点嘉年华,大大延伸了定向户外挑战赛的参赛体验和乐趣;“奔跑吧禄劝”大众欢乐跑活动招募奔跑爱好者参加比赛,落实全民健身,做欢乐“奔跑者”。“浓浓的果果”促销狂欢活动、“禄劝坚果酒路演”及“开心的壳壳”促销狂欢活动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尽显独特的禄劝本地少数民族特色,都是极具趣味性,有很高参与性的群体性活动。“禄劝郎之汤美酒封坛”仪式、品酒大会等活动,将捧出禄劝本地特产美酒,招待八方宾客。

下一步,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禄劝县建设以禄劝核桃板栗为主打特色品牌,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全国及东南亚的,包含集散交易、商贸会展、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坚果交易市场,走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子,发展林业新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掌上春城记者:常曦

编:张曦 实习编辑:冉燕青

编审:沙兰梅

终审:李严

魅力侗寨:岩洞侗寨、述洞侗寨、新洞侗寨

黎平侗族地区,很多村寨名称都有“洞”字,水口镇有茨洞、控洞;九潮镇有赖洞、阡洞;永从镇有顿洞、豆洞;双江镇有坑洞、乜洞;德凤德凤街道也有构洞、蒲洞等。而岩洞镇自然少不了以“洞”字命名的村寨,其中要数岩洞、述洞、新洞名气最高。下面我们走近这三个魅力侗寨,感受这里绚丽多彩的侗族文化吧!

岩洞侗寨

岩洞村位于黎平县城西南部,距离县城28公里,是岩洞镇镇政府所在地。有着浓郁的侗族文化,其优越、古朴的民风民俗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岩洞侗寨名声鹊起。

鸟瞰岩洞侗寨

岩洞周边东有肇兴侗寨鼓楼群地坪风雨桥景区,南有从江增冲鼓楼景点,西有茅贡乡高近、地扪、腊洞等“侗戏之乡”,北有黎平翘街古城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岩洞是侗族风情、侗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也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清代侗歌宗师吴朝向就出生于岩洞宰拱。民间工艺品有用楠竹制成的蒸笼、饭笼、提篮等,民间刺绣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手巧的岩洞姑娘在侗布上绣出各类精美图案,刺绣作品十分艳丽,岩洞侗族服饰也成为侗族地区服饰的代表之一。

侗族大歌走出国门第一寨——岩洞

岩洞侗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出国门的第一寨,早在1952年,岩洞侗寨的吴培信等侗族姑娘,先后出访苏联、勾牙利、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将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在海外唱响,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侗族大歌的魅力。

岩洞学生侗族大歌少年合唱团上央视表演

岩洞侗寨非常重视民族文化传承,这里侗族歌师人才辈出,侗族文化源远流长。2012年,岩洞侗寨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述洞侗寨
述洞村位于黎平县城西南部,距离县城38公里,距离岩洞镇政府驻地10公里,东接岩洞村、南邻铜关,西连茅贡镇额洞村,北抵德凤街道蒲洞村。

述洞侗寨一角

全村有 5 个村民小组,居住 着377 户侗族人家,总人口 1720 余人,是一个纯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寨,述洞独柱鼓楼就坐落于寨中,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述洞侗寨风雨桥

述洞独柱鼓楼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为七层檐四角攒头顶,穿檐式木结构建筑,是侗族地区现存唯一的鼓楼雏形,其结构和形式对后世鼓楼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已于2001年刷新吉尼斯世界之最。整座鼓楼为全木质结构,精湛的工艺,巧妙的建筑结构反映出了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述洞鼓楼

侗族鼓楼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大精品,也是侗族建筑史上的一大瑰宝。

新洞侗寨
新洞村位于黎平县岩洞镇,距县城25公里,该村以侗族为主,也有少数汉、苗等民族,全村共493户,人口2136人,森林覆盖率达60%。

新洞村风景

新洞村风景优美,物产丰富,400余户人家散落在坝子周围,南北走向的山脉是都柳江清水江两大河流的分水岭。新洞村美食众多,其中“庞桶菜”以其独特的色鲜、清脆、味美可口而远近闻名。

新洞村航拍图

新洞村四面青山环抱,登高远眺,犹如盆地一般,一条公路穿村而过,直到高棉万亩茶园。灌溉渠把大坝一分为二,两边都是规划整齐的稻田,犹如一块块绿色的豆腐拼摆在坝子中间。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村旁环绕而过直达清水江,三公里长的水渠上面全部用青石板铺就,石桥、木桥、花桥、公路桥等各种不同的桥梁横跨其间;鼓楼、寨楼、吊脚楼、钢混楼在坝子周围竞展姿容,古石井、石碑、石桥、凉亭随处可见。


了解了这三个与“洞”字有关的侗寨,你是不是想要亲身前往呢?趁时光正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