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手工造纸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傣族手工造纸引起人们关注。一些外地游客对傣族手工造纸比较感兴趣,一边询问制作方法,一边听工作人员介绍造纸步骤。

景洪市傣族手工造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造纸原料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树皮,造纸工艺完整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的“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5步流程和11道工序。由于在造纸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造出来的纸不但纸纤维韧性好,而且久存不陈、防腐防蛀,除了作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缅寺抄写1之用外,还广泛用于民俗活动及日常生活,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承|手工造纸 千年纸乡的非遗故事

打竹麻

千年纸乡古韵悠悠

夹江手工造纸产生于盛唐,发展壮大于明,明代《名胜志》中曾有“嘉定(夹江明时属嘉定府)尖山下皆纸坊,楮薄如蝉翼而坚,质可久……”的记载,当时全县的纸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而到了清代,夹江手工造纸的名气真正算是达到了巅峰。史载,夹江手工造纸中的“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二纸经康熙亲自试笔后,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名声大噪,成了当时全国各地名流追捧和争购的对象。每年除了定期解送京城供科举考试和皇宫御用外,各地商人云集夹江,争相采购夹江纸品。

抄纸

20世纪40年代初,为寻觅好纸作好画,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也曾先后两次来到夹江,与造纸大户石子清和造纸技师共同试制宜书宜画的新型纸张。后来,他与纸农共同研制出“蜀笺”“莲花笺”等专用书画纸,夹江纸也因此与安徽宣纸同被誉为“国之二宝”。带着夹江纸,张大千远赴甘肃敦煌,率领他的画友、学生、子侄,对敦煌的古代壁画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大规模临摹工作,共临摹了南北朝、唐、五代绘画作品276件。

夹江纸名声在外,其制作工艺自然不会简单。关于夹江的手工造纸工艺,立在夹江迎江古佛寺的《蔡翁碑》(立于清代道光十九年)就镌刻有“砍其麻(竹)、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的描述,寥寥二十四字,概括的却是夹江手工造纸沤、蒸、捣、抄四个环节,到最后完成需要七十二道工序,同样的描述也可在《天工开物·杀青篇》中找到踪迹。严格按照72道工序生产的夹江纸,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被人们赞之曰“淡画不灰、淡泼浓、浓泼淡、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夹江县修建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夹江手工造纸继承和发展蔡伦造纸术的悠久历史及其对文化的贡献,曾跻身全国最具魅力的百家博物馆之一。1996年,该博物馆搬迁至夹江千佛岩景区内佩玉泉旁,占地面积约18亩,展馆面积约800平方米,以丰富的史料向人们再现造纸这项珍贵的传统技艺。如今,为加快推动夹江以纸为核心的文化装备产业,该博物馆正式迁至夹江千佛禅意小镇。

造纸技艺代代相传

夹江县有“蜀纸之乡”的美誉,马村乡更是夹江传统书画纸重要产地,2000年以前,仅金华村就有上百家造纸坊。过去,每年的5月、6月及10月、11月,茂密的竹林深处伐竹的山歌此起彼伏,人们将数以百万斤的嫩竹砍下,然后通过繁复工序,历时三个多月才能将一张洁白的手工纸造出来。尽管工序繁复,过程漫长,却也有许多生动的劳动场景让人回味。竹麻号子、纸乡秧歌等有趣的艺术形式也在其中应运而生。

体验古法造纸 杨宏伟 供图

跟着杨宏伟走进状元纸坊,飘扬的黄纸、雪白的宣纸、各种工具堆得满地都是,尽管只是些简易古朴的木质工具、装纸浆的石槽、盛穰的石臼……却让人恍惚穿越回了古人们造纸的作坊。看到有参观者进入纸坊,原本正在休息的抄纸师傅主动向大家演示起抄纸工艺,只见他两手握住竹帘,放进浸泡纸纤维的大缸,前后左右一晃,一层纤维就上了帘。外行人不明就里,只觉得神奇,杨宏伟却告诉记者,这道看起来轻巧的工序其实很有技巧,一旦纸浆抄得不均匀,纸张就会一边厚一边薄。

上世纪90年代后,曾经名噪一时的“夹宣”遭遇发展瓶颈,在品质提升和市场推广上落后外省的“徽宣”不少。加上传统手工纸业对环境有所污染、原材料(竹子)的有限性以及工序繁多很难规模化发展等诸多原因,当地手工造纸这一行业从业者越来越少。据了解,现在夹江当地完全意义上的传统手工纸生产工艺已不多见,就是在马村乡,目前的手工造纸作坊也不过10余家,30岁以下的造纸者更是屈指可数。

有人放弃,也有人坚守。今年才23岁的小伙子杨宏伟就是坚守大军中的一员,作为杨家手工造纸的第14代传人,他从爷爷、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占尧手里继承了这一门技艺。尽管和同龄人一样喜欢玩音乐、喜欢热闹,但说起造纸,他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身为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伙子已在很多地方展示过造纸技艺的魅力,如今,他在为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而努力。

外国友人对中国书法充满兴趣 杨宏伟 供图

状元纸坊悬挂着“竹纸制作技艺展示基地”“古法造纸培训基地”等不少牌匾,以及很多体验者留下的照片资料。杨宏伟告诉记者,不仅仅是状元纸坊,现在整个马村都在致力于弘扬和传承纸文化,把手工造纸、年画、竹麻号子等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打造文旅结合新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赋予乡村旅游新的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了解古法造纸,走近古法造纸。”

谈及未来,杨宏伟对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很有信心,“我正在向更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迈进,虽然前路还很漫长,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尝试、突破。”有人说,愿意留在乡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杨宏伟却说,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会让自己未来的孩子在乡村长大,“因为马村有祖先留下的记忆。”

文章来源:乐山日报

​宁波棠云竹纸 可能是最后的手工造纸……

奉化有个美丽的地方名为棠云村。村子外观无异于其他村落,可村子里面一门手艺却鼎鼎有名。步行经过村中的廊桥便来到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旁。小河旁有间古朴的作坊,坊内捣浆的石臼里戳着碗口粗的木槌,斑驳老旧;滤池、捣浆桶、抄纸槽分列着,就是在这简陋的环境里一门充满情怀的手艺——棠云竹纸正默默的传承着。

据《奉化市志》记载,棠溪(即今天的棠云)竹纸最早记于史书的时间为明正德九年,距今已500年。1946年重印的《棠溪江氏宗谱》上记载,棠云造纸业最兴旺时,当地共有1000多人从事这一行业,光抄纸槽就有300多个,生产的竹纸远近闻名。解放后,当时的《浙江日报》、《宁波大众》等报纸用的就是棠溪竹纸。

袁恒通,棠云竹纸传承人。从17岁至今,老袁从未离开造纸。“我的纸好,100张才8两,薄又韧,写字舒服。”如今,他的纸走进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历史紧密连在一起,这是一种荣光。

袁家作坊分成三个区域,右侧房间用来打纸浆,左侧是带火墙的烘纸房,院落外侧则是抄纸棚。外人眼里,抄纸是纸浆转化为纸张的最为神奇的一个步骤。一撩、一提、一掀,纸便如魔术般显现出来。这些纸,还需被榨干、烘烤,才能走进博物馆古籍修复处。一天工作12小时,最多能抄1000张纸,这是一项纯粹的体力劳动。

“抄时要掌握轻重,力度适中,厚薄均匀。抄多了纸就厚了,抄少了纸就薄了。”

从一棵竹子到一张棠云纸,需要经历72道工序:原料堆沤,装进粗布袋挤干,再捣踏、漂白、打浆、过滤、抄纸、压榨、晒纸……这个过程通常需4个月时间。

新竹要用石灰粉在沤池中泡两个月,使其完全腐烂,之后上锅煮一天一夜,熟透后再装回缸,在太阳底下晒,等待自然发酵。

除了上好的苦竹、桑树皮、棉麻等必不可少的原料外,老袁还创造性地添加野生猕猴桃藤、冷饭包藤、豆腐渣树叶等辅料,这个独特配方没有文字记载,全凭老袁自己摸索。

抄好的纸要拿到烘箱里去烘干。老袁口中的烘箱,其实就是能加热保暖的小土房,刚抄出的纸要糊到火墙上烤干。

造古纸,已经成为濒临灭绝的老手艺。得知老袁会古法造纸,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刊主编罗南熙专门前来参观。老袁至今清楚记得罗南熙的感慨:“这里的工艺非常传统,用植物原料生产,这么古朴的方式很难见到了,我看完简直不想走了。”

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以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造纸作坊。如今,整个棠云只有袁恒通一家还在造纸,成了棠云造纸最后的守望者。

更多精彩

欢迎在本平台的投稿,1916266499@qq.com,一经采纳我们将给予奖励。

觉得不错请点赞↓↓

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造纸术,如今还有人在手工造纸,场所是山洞

石桥皮纸制作技艺丨石桥皮纸,发源于“中国古法造纸艺术之乡”——贵州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汉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属于汉代到唐代时期的造纸工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石桥村造纸人家,每年都会择吉日举行盛大活动,祭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石桥皮纸的原料采用构皮麻和杉根,具有柔韧性强、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等特点,是书画作品最佳纸品。

匚 翻山越岭到石桥

丹寨到石桥,导航领着我们上了省道。在12月黔东南的阳光里,行车走在柏油山路上,眼前是看不尽的苗岭风光,心里说不出的舒畅。此行的目的地石桥村,是一个深藏在苗岭山脉雷公山腹地的小小苗寨。

在没有公路的年代里,绵绵群山几乎把这里的山寨隔绝在世界之外。如今,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带着我们奔赴石桥村。在转入一个大山谷后,看见一处苗寨,一条小河依村弯曲而过,景色宜人。这里,就是石桥。

溶洞里的造纸作坊

在村里,我们找到了王兴武,这个年过半百的苗家汉子,是石桥古法造纸的第18代传人。刚一见面,他就拉着我们去看他的造纸作坊,这也是我之前查阅资料时最感兴趣的地方,一个在溶洞里有着千年历史的天然造纸作坊。

走过2公里高高低低的山路,终于看见了这个在中国造纸界名闻遐迩的山洞,洞口有一架巨大的水车,底下有清澈的山泉流淌。

走进宽阔的洞口,四个捞纸的池子一字排开,几位工人在各自忙碌。看着我们饶有兴趣的样子,王兴武不无得意的说:“我们这儿在洞里面造纸是全世界唯一的。而且我们洞里面出来的水质刚好是达到古籍修复要求的PH值标准,这是最棒的,除了这个地方是没有哪个地方能做到这个PH值的标准的。”

匚 石桥皮纸的衰落与新生

身为石桥造纸人家的传人,王兴武见证了石桥皮纸的衰落,也迎来了白皮纸的新生。石桥村很多人家都是世代造纸,而随着工业造纸的兴盛,石桥古法造纸逐渐走向没落。70年代末,村里的造纸人家一户都没有了。

1980年,王兴武高中毕业,寻思着想要干点什么,与父亲一合计,搞了一个造纸作坊。一开始,只在县里销售,慢慢地扩展到周边地区。

随着生意逐渐红火起来,村里不少人家也都恢复了皮纸生产,也在周边市场销售。

僧多粥少,市场很快就饱和了。因为赚不到钱,到了90年代中期,大家纷纷改行,慢慢地石桥村的造纸人家已经难得一见了。

王兴武是在96年转做小百货销售的,生意做得还不错。说不上为什么,或许是情结,他收购了别人剩余的一些原材料,平时没事还是会去捞点纸,也不为销售,就是个念想。

直到有一天,村里在深圳打工的一个女孩,为他介绍了一个在寻找手工造纸的港商。按照港商的要求,他陆续研发出了10余款手工纸,随之而来的订单,让石桥村的造纸人家又重新开始忙碌起来。

从90年代末至今,王兴武已经研发了160多款纸张。如今在王兴武的作坊,主要生产三大类的纸张,第一种是文物古籍修复用纸,这种纸的工艺最复杂,它要求造出的纸的纤维与文物古籍的纸的纤维保持一致;

第二种纸是书画用纸,也是现阶段销量最好的纸,用于书画创作,较之宣纸,它能更长时间保存书画作品,为书画家们喜爱;

第三种是花草纸,这是王兴武独创的一种纸,这种纸是将植物花草在捞纸时候盖在纸张内层,形成纸画。

如今王兴武的客户已经遍布海内外,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各大地方图书馆及许多大学都与他签订了长期订单,如今他已无需担心石桥造纸会再度没落,唯一需要忧虑的是如何生产更多的纸张来供应越来越多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