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竹筒饭

阳春三月,哀牢群山,烟缭雾绕;山寨四周,竹外桃花。景物真是迷人之极!这时候,头戴鸡冠帽的哈尼姑娘,身穿土布衣的哈尼小伙,便成双成对地结伴踏青来了。玩饱了,兴尽了,便开始 “野炊”起来——拾来几枝枯树、生起火,把早已准备好的竹筒饭架在火上。一会儿,山坡上便弥漫起阵阵异香。这便是哈尼族有名的“烧竹筒饭”习俗了。那竹筒饭,其实很简单:先选一根嫩竹子,锯成数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竹筒,然后把红米、腊肉、花生、草果等拌好放进去,加点水塞住开口处,放到火上烧,等到竹焦黄欲裂时,里面的饭食也就熟透了。这竹筒饭,妙就妙在透进了青竹那特有的异香,吃起来,满口清香。

竹筒饭主要是哪个地方的特色饭?烧制竹筒饭有什么讲究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竹筒饭主要是哪个地方的特色饭?烧制竹简饭有什么讲究吗?我的回答是:竹筒饭是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传统的一道美食。特别是在西双版纳,傣族、景颇族都非常喜欢食用竹筒饭,在一些节曰中更是少不了这道美食,也把这种美味的食物用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西双版纳气候炎热潮湿,这对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这里竹子很多。在以前一些狩猎的猎户,带着干粮和米进入深山打猎,饿了就地取材,砍下竹子就当炊具,用来制作竹筒饭食用。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道美食也越做越精致。

竹筒饭选用当地的一种香竹的嫩竹杆为载体,切断后,把经过用肉、盐、生抽、香菇等食材拌制的米粒装入竹筒中,加入适量清水,然后用芭蕉叶封住口,放入火炭中烧制,待竹筒外皮烧焦后,里面的饭也熟了。食用时把竹筒劈开,竹膜包裹着米饭,味道清香扑鼻、米饭香软美味。

竹筒饭傣族是用糯米来制作,其他民族是用饭米来制作。下面就来跟朋友们分享一道家庭版用米饭制作的竹筒饭。在家制作的不是用来烧,而是用来蒸的。虽然味道没有烧的正宗,但也不失为一道美食。

制作教程竹筒饭特点:清香味美 食材自由搭配 制作简单 一看就会需要食材:

主料:大米180克

配料:干香菇3朵、腊肉1小块、香肠半根、新鲜豌豆30克、食盐适量、食用油少许、新鲜竹筒两根

调料:生抽适量、蒸鱼豉油少许

制作方法:

1、大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盆中备用。干香菇去根用清水泡开。腊肉、香肠切成小粒,豌豆洗净备用。

2、取一节竹子从中间锯成两段,清洗干净备用。香菇切成小粒,泡香菇的水留着备用。

3、在放米的盆中加入生抽、蒸鱼豉油、豌豆、香肠、腊肉和香菇,少许食用油翻拌均匀。

4、把拌好的食材倒入竹筒中,(装七分满)倒入香菇水。然后找菜叶或是荷叶把口封住,放入锅中,大火蒸30分钟左右即可。

一道家庭版的竹筒饭就制作完成了。香味浓郁、美味可口。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搭配不同食材制作。

云南傣族的特色饭。竹筒饭要选择一年的新竹,两年以上不考虑;长度不要超过25厘米;配料可加香肠、苹果、咸菜、红枣之类

香气独特的竹筒茶是如何做出来的?

(图为:2002年老曼峨普洱生茶竹筒茶)

生活在云南的哈尼族、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他们民风淳朴,利用大自然的一切事物生活,谁曾想竹子也能制作出许多独特的民族美食。而竹筒茶便是少数民族人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

有一种可食用的“竹筒茶”制茶方法会让茶友误解为是竹筒茶,是少数民族利用竹子为容器,将茶鲜叶煮熟后放入竹筒内,等其茶叶在竹筒内发酵后再进行二次加工,这种茶其实就是一道茶菜,并非用来品饮。而竹筒茶是少数民族冲泡品饮的,竹筒茶既有浓郁的茶香,又有浓郁的竹香,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很多茶友都会询问竹筒茶的制作方法,所以笔者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准备材料

(图为:2002年老曼峨普洱生茶竹筒茶干茶)

首先我们要准备制作材料。普洱茶生茶毛茶(生普散茶)、新鲜竹筒、碳火、木棍和一个三角架,制作竹筒茶的竹子要选取生长周期长一点的,切记不能选取太嫩的竹子,太嫩的竹子在烘烤时容易烤坏。而且一定要用新鲜的竹筒制作竹筒茶,才能把竹香和茶香更好的融合。

烘烤茶叶

用茶叶将竹筒塞满,放置在 三角架上烤,烤到茶叶全部软化,用木棍紧压,再填满茶烘烤。如此边填、边烤、边压,直至竹筒内的茶叶填满压紧为止。待茶叶烘烤完后,用刀剖开竹筒,取竹筒内的茶,就可以待以冲泡了。

(图为:2002年老曼峨普洱生茶竹筒茶)

竹筒茶储存

烤完竹筒茶后如果不立即冲泡,我们可以在竹筒上开长条形的窗,这样有利于茶在竹筒内的转化。在存储时,随着内含物质不断发生转化,竹筒茶在变得“越陈越香”的同时,竹香和茶香也逐渐完美融合。

(图为:2002年老曼峨普洱生茶竹筒茶茶汤)

(图为:2002年老曼峨普洱生茶竹筒茶叶底)

竹筒茶因独特的滋味,所以很受消费者喜欢,市场上有很多假的竹筒茶,有些商家把茶叶蒸熟,放到竹筒内,这样减少了很多制作成本,但是竹筒茶的香气滋味就很淡。竹筒茶制作方法很简单,如果茶友感兴趣可自己在家制作。竹筒茶不仅口感香醇、烟蜜香气浓郁,还有竹香与陈香完美交融。(本文系说茶网原创文章,作者:乙巳占,图片来源:说茶网图库,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竹子是种富有诗情画意的植物,每一个茶人心中都有着深深的竹子情怀。来自茶山深处的民族特色伴手礼-----竹筒茶,也因为竹子的元素和它所带有的浓厚的民族特色而深受喜爱。

竹筒茶来源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在西南的热带雨林里,丰富的水土阳光养育着片片茶山,这里也是竹子生长的沃土,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善于将这些植物巧妙的搭配在一起,做成独具特色的食品物件。竹筒茶就是其中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存在,不过早期的竹筒茶和今天的有所不同。

早期的竹筒茶直接是从周边地区就地取材,将鲜竹砍下,制成一头有节的竹筒,将新鲜茶叶装入烘烤。茶叶遇热变软,水分蒸发,体积缩小,边火烤边用木棒舂紧,至压紧填满为止。填满的竹筒茶用蕉叶塞好出口处,放置在火塘上再度烘烤,直到竹筒表面起泡、流黄油为止。烤竹的香气渗入茶叶,茶叶中带着竹香。竹筒茶便于携带,田间劳作或者进森林打猎的时候,通常会带上制好的竹筒茶和食物,就地取材、就地取水,解决路途的温饱。

现在的竹筒茶选用的茶叶并非鲜叶,大多数是初制好的晒青毛茶或者发酵好的熟茶。干燥的茶叶被香甜的竹汁浸润软化,同样可以和竹香完美融合。

虽然制茶有两种不同的工艺,但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竹筒茶的制作都不简单,程序繁琐、讲究良多,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制茶师傅的全程跟踪与把控。

选竹

竹筒茶的竹子,香竹或者甜竹是上佳的选择,香味、甜味都很充足。甜竹香甜,不麻不苦,香气也很好,是可以用来食用的竹子。香竹则更高级一些,内瓤细密,香气明显,闻之难忘,润元昌最近上市的勐海生态竹筒茶选用的竹子就是这类香竹,合适且统一的内径大小,充分容纳茶叶的同时,也保证一定的稳定性。

烤制

火大则易焦,火小则竹汁浸润不足,考验的是制茶师傅的手艺,技艺炉火纯青的师傅可以根据竹筒的烤制程度,随时调整节奏,边烤边舂,添减柴火,一直到竹筒内的茶叶填满压紧为止,终于青涩褪去,竹子与茶实现完美的融合。

以竹筒为器,装承茶叶,两者并非只是简单的搭配在一起,在一道道工序和一天天的相互影响中,慢慢幻化成最美的茶饮。

云南火烧竹筒饭是怎样做成的

一、 准备好嫩竹筒,并用刀把两端截好。

二 、准备好糯米,并把它浸在水中(最好是温水),过了半个钟头左右再将糯米舀起放干。

三、准备好配料。这要看个人的爱好所定。比如:有些人喜欢吃猪肉加洋葱搅几根香肠;但有些人就讨厌这一味,喜欢夹点炒熟牛肉之类的。各就各位,各有各的味,那只能看你的选择了,然后适当加上些酒、盐之类,把它们搅和好,放在碟子里。

四、要准备一把小刀、一个红薯、柴火等。

以上的糯米、竹筒等要看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减。把这些原料准备好后,就要进行第二步工作了。

用小刀在竹筒一端挖个装食物的小孔,孔的大小以2cm为宜(当然这也要看所用竹筒的大小所定)。然后用水多次的将里筒冲洗,使之干净,在把糯米和配料和好,装进竹筒。记住,食物不要装满,要使在注入适当的水之后,还让竹筒留点空隙。再用小刀把准备好的红薯削好,使它插入小孔刚合适。用红薯塞孔的好处在于:当红薯的里端熟的时候,也说明竹筒里的饭也熟了。这一切就绪之后,接下来就要搭炉架了。

做炉架看似简单,但稍不注意,麻烦还是有的。比如:一旦不注意竹筒两端的摆放位置,不让挖小孔的那头放高一些,里面的水就会渗出来。还有,如果竹筒较长,那么烧火前要找两条铁线将中部“ X”形的支撑着,这样就避免了竹筒断下而前功尽弃。

最后一步当然就是烧火了,烧火过程中要不时的翻动竹筒。不要烧得太焦。记住,当塞孔红薯熟的时候,就可以停火了,然后把竹筒上焦层刨开掉,找一个干净的东西铺开,再用刀一剖,美味可口的竹筒饭就出现在你眼前。

云南竹筒饭的做法不沾竹筒

竹筒饭的做法2113
材料
主料:1,两头带结的竹筒,5261纵剖开。41022,糯米半斤。16533,豌豆三两。4,鸡腿肉二两。5,广味香肠二两。6,银耳两大朵,用温水泡发开。7,竹荪四棵,用水泡发开。8,笋尖三两,在沸水中煮几分钟。9,白糖一大匙。10,干红葡萄酒三大匙。11,蚝油两大匙。12,生抽三大匙。13,甜面酱一大匙。14,盐适量。
做法
1、糯米用清水泡四小时以上,加入所有调料和鸡肉,腌半小时以上;笋尖、香肠均切粗粒;银耳切碎;竹荪横向切圈。
2、半小时后将所有用料全部放碗里拦匀。
3、把糯米们装入没敲节结那一半的竹筒里,稍压紧实。
4、盖上另一半竹片,再用绵线缠绑住。
5、放蒸锅中小火蒸两小时,取出后剪掉绵线,开盖即可食用。

云南省的竹桶饭是怎么样做的呢!!

腊味竹筒饭

做法:1、糯米和粘米各一半,洗过泡半个小时。

2、竹筒洗净,内壁上抹一层猪油。(我觉得猪油应该更香)

3、将米倒入竹筒,加到米的一半开水。

4、隔水蒸。

5、备料:香肠、腊肉、香菇、生菜(在放米的时候可以加几片香肠和腊肉埋着,香)。

6、根据个人口味调汁:生抽、糖、油、香油(我加了点点烧烤汁)

蒸了一个小时啊,竹筒太厚了。第一次用的竹筒,整个厨房都飘着竹子的清香,呵~

云南竹筒清蒸野鸭竹筒清蒸野鸭的做法

将野鸭身及肝、肫、冬菇、玉兰片火腿、葱、姜、盐、味精、胡椒粉、白糖、甜咸酱油入盆搓揉入味。
将野鸭肝、肫及冬菇、玉兰片、火腿装入鸭腹内,合拢成鸭形,塞入竹筒,筒口用芭蕉叶塞紧,放在蒸锅上蒸2小时,取出装盘即成。

旅游吃竹筒饭 哪里的人吃竹筒饭

1. 哪里的人吃竹筒饭

竹筒饭为阿里巴巴山区地带特色美食,特别是在广泛本地邹族族人所钟爱;传统式的作法是以桂竹的竹桶内窗生檽米,再以高丽菜或山酥堵住筒口后炭烤,一会就可以嗅到浓浓竹香,待烧熟后即剥开竹桶,条形的白米饭外场裹着一层全透明的竹膜,桂竹的芳香混和着饭香扑面而来,香味爽口。若加上台湾阿里山土特产哇沙米加生抽的沾酱,就是风味十足的邹族特色美食。除此之外,亦有立即在竹桶内再加上佐料的新作法,独具一格味道。

2. 哪里的竹筒饭好吃

因为竹筒含有清香,所以竹筒饭做出来香

3. 竹筒饭去哪儿

竹筒饭味道可以,卖相也吸引人,摆摊的话要考虑到是室外还是室内堂食,因为现在餐饮选择很多样,吃东西的人在选择口味的同时也一定会考虑卫生问题,生意好坏能不能赚钱服务也很重要,事在人为,只要对自己做的东西有信心,诚信实惠都是餐饮赚钱的必要条件。个人建议开设室内堂食,店内消费和外卖平台都可以兼顾,最后希望你顺利营业,生意兴隆

4. 竹筒饭是哪个地方的名吃

傣族最具特色的饮食是竹筒饭。

2、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吃时,捶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贴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还有独具特色的菠萝紫米饭,其味清甜可口,并有补血润肺之功效。

5. 竹筒饭在哪个省

日本没有竹筒饭。首先做真正的竹筒饭需要用竹子。把米饭装进竹子里吃。日本当地没有竹子这种植物。如果进口竹子来做竹筒饭,成本太高,不赚钱。

还有就是日本人不喜欢竹筒饭。他们认为总竹筒吃饭就像大熊猫吃竹子一样。他们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日本没有竹筒饭。

6. 哪里的人吃竹筒饭不吃竹子

竹筒棕子,的确吃起来另有一番风味,但成本比较高,一根竹子生期比较慢,大概20多年才可以做竹简棕,资源总有砍完的时候,成长竹小于成品竹,竹简棕成本肯定高,计对大众消费者只能偶尔吃一次,再美味也不能经常吃,普通的棕子相对较成本小很多,也能被消费者接受

7. 哪里有竹筒饭吃

是西游记续集,第十四集《缉盗菩提域》,吃的是泰国香蕉竹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围着一个桌子吃东西,有一盘黑色长条圆柱棍状的东西,八戒拿起来看看不知道咋吃,旁边的人教他们,竖着掰成两半,然后吃里面白色的东西。

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它的外观就是和竹子一个样,但是外壳拨开后,露出里面的白色果肉,可以直接拿起来吃,咬开就变成黄色的了,吃起来就有一股香蕉味,

8. 哪里的人吃竹筒饭吃?为什么要吃竹筒饭?

傣族的竹筒饭,维吾尔族的烤全羊,满族的八大碗,蒙古族的马奶酒,壮族的烧鸭,苗族的酸汤鱼,藏族的糌粑,朝鲜族的冷面,高山族的米酒,阿昌族的酸辣谷花鱼,怒族的琵琶肉,赫哲族的杀生鱼,布依族的五色花米饭,独龙族的蜂蛹,以上这些大部分没吃过,希望领略各族人民的风情,吃遍各个民族的美食,汉族文明是中华文明,但中华文明不是汉族文明,因为差异(吃的),所以美丽啊。

9. 竹筒饭哪里特产

竹筒包装全为富江优秀匠师点滴手工绘制,极富富江民族地方特色。云南省西北部贡山一带的独龙族的特产

将煮熟的大米、小麦或高粱拌上药酒 进竹筒。7天之后,将竹筒盖 打开,就可以喝到又醇又香的水酒了。独龙人认为,用竹筒酿制的水酒,味道比从土坛中酿制出的水酒还美,不仅香甜,而且会使人产生一种周身爽快的感觉。是男女老少酷爱饮用的传统饮料。

10. 哪里的人吃竹筒饭多

竹筒饭是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景颇族等众多民族经常做的一种风味饭食,有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

傣族喜欢吃香竹糯米饭,其他民族喜欢吃普通竹筒饭。同时竹筒饭也是海南黎族的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江华瑶族自治县多山,江华瑶人从远古时候以来,多生活在大山里,从狩猎到刀耕火种到林区开发,瑶族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瑶族人民常在大山里活动,有时候几天都不能回到居所,但大山里渺无人烟,做饭成了一大难题。于是瑶人发明了竹筒饭。

11. 哪个族吃竹筒饭

傣族的饮食文化是什么

1、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

2、吃时,捶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贴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还有独具特色的菠萝紫米饭,其味清甜可口,并有补血润肺之功效。

3、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就餐,用芭蕉叶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青苔松即可进食。肉类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鸡、烧鸡,喜欢吃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笋和豆类。

4、傣族也食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捕蝉是在夏季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家后入锅焙干制酱。

5、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味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