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大红枣

陕北大红枣主要产于黄河沿岸的宜川、延长、延川、清涧、吴堡、佳县、神木、府谷等县,它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醇、油性大闻名于世。枣果馅、油枣、滩枣、木枣、狗头枣等佳品,均可在西安的农贸市场、主要百货副食商场选购。

日食三颗枣,定能长寿考。陕北人爱吃枣,很多习俗都用枣儿。腊月初一日孩子胸前挂两串枣牌牌(把干草节、黑豆、红枣,间隔串起来,即为枣牌牌),蹦蹦跳跳,极为好看。按规矩,枣牌牌要挂到腊八这天才能吃。但孩子们嘴馋,早零零碎碎偷吃光了。为什么挂枣牌牌呢?为了辟邪求祥。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还要蒸枣山。所谓枣山,就是将白面卷成圈,加上枣新,垒成山状,蒸熟,然后敬献灶神。正月二十三日过后,才可以食用。枣山既是食品,又是艺术品,正月里拜年的人,都要欣赏主妇的绝妙艺术。有的地方,新婚之夜,婆母把大红枣儿扔进洞房,新郎、新娘抢着下炕拣枣。这叫送子枣,双方吃了枣儿,象征早生贵子,回门时新郎家给岳父家要带离母糕,这离母糕的回边和中心也都要镶嵌五颗红枣。新鞋做好了,送给穿鞋者,也不能空空送去赣望面装上几颗红枣,祝福穿鞋之人早生贵子或早发大财。甚至农村妇女给孩子叫魂时,也预先带几颗红枣,归来时让孩子吃,也图个吉祥如意。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将有大红火,大花轿、转九曲、汉服表演轮番上阵

接下来先来看个视频

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

很多人都想要办一场热热闹闹的传统婚礼

而传统婚礼中当属抬花轿最让人向往

俯瞰大院

花轿进入大观园

花轿进门

宾客观礼

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大家

一饱眼福啦!

6月8号

晚上八点钟餐馆火判官、游玩九曲黄河

6月9日

早上抬花轿、剪纸、汉服、陕北风情

6月8号——6月9号

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全程都在哦~

剪纸

图为剪纸艺术家郭佩珍创作

看清楚了吧?大观园将于六月九日

有一场抬花轿的视觉盛宴

唢呐一吹

花轿一抬

还有穿汉服的小姐姐到场

如果想感受陕北风情

当天可以还可以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的魅力哦

想想是不是觉得超刺激?!

落地食肆

新娘稍作休息

会给亲朋好友敬酒

当然

除了抬花轿

我们还邀请了 现代摄影协会

帅大叔和小哥哥摄影师

来大观园进行摄影采风

是由榆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宝塔带队指导哦~

乾陵壁画

东航杂志发表马夫拍摄

大唐的背影连载

大家最喜欢的军旅摄影师

马夫

也会在现场进行指导

以及传授创作经验

喜欢摄影的小伙伴可以来“偷师学艺”啦!

骑马

古代新郎会骑马

迎娶新娘

我在大观园等风亦等你!

微信号:shanbeiminsu

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旧址—红石峡会议旧址

红石峡会议旧址内景

该旧址位于榆阳区榆阳镇北岳庙村北2公里处的红石峡景区内。

1929年4、5月间,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榆林红石峡翠然阁天门与地门之间的洞穴内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刘志丹、杨国栋、刘澜涛、冯文江、贾拓夫、白明善、李力果、常立德、刘秉钧、霍世杰、乔乃文、韩俊杰、胡颖民等10多人。

会议集中批判了特委代理书记杨国栋的右倾错误,并撤销其代理书记职务,重点讨论了加强武装斗争的问题,确定武装斗争可以有白色的(白军工作)、灰色的(土匪工作)、红色的(公开组织革命军队)三种形式。会议还决定加强对灾民斗争的领导,推动分粮、吃大户等运动。会议决定刘志丹任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

1992年4月红石峡景区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榜罗镇会议:做出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伟大决策

定西·定西日报社记者 晁君杰 陈丽 王谦虚 李天凤

榜罗重镇,红色通渭。86年前九月的一个夜晚,在通渭县榜罗镇中心学校校长办公室,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即榜罗镇会议),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关于在靠近苏联边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正式决定以陕甘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会榜罗镇会议旧址

榜罗镇会议使中国革命找到了一个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走向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新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基础。

榜罗镇会议旧址位于通渭县城西南55公里的榜罗镇,这里绿荫环绕、松柏挺拔,会址门口青松掩映下的“榜罗会议 重大决策”八个大字熠熠生辉,打麦场上的那棵大核桃树如今枝干挺拔,树冠如盖,曾经作为红军司令部及警卫团驻地的党家堡静静伫立于此,守卫着那段峥嵘岁月和光辉历史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内景

走进榜罗镇会议纪念馆,馆内幻影成像技术模拟的榜罗镇会议场景和红军书写的革命标语、水壶、油灯、扁担等一件件珍贵文物,以及一段段讲述革命故事的史料,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真理的无畏探索。在这里,人们的思绪仿佛被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耳边响起毛泽东首次豪情万丈朗诵《七律·长征》的洪亮声音,军民在通渭县城南河滩举行文娱联欢晚会的一幕幕在眼前浮现……

1935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改编后的陕甘支队突破渭水封锁线,进入通渭县榜罗镇。中央机关设在榜罗镇中心学校,榜罗镇地处通渭、陇西武山甘谷四县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当时的榜罗镇中心学校里存放着大量《大公报》《民国日报》《申报》等报刊资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从中进一步了解到了有关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和陕甘苏区的新情况,再次印证了从哈达铺邮局获取的报纸上得知陕北还有革命根据地的消息。

红军长征到哪里去?这是一直以来困扰中央和红军的问题。

9月27日晚,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立即在榜罗镇中心学校校长室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紧急会议,即著名的“榜罗镇会议”。

“榜罗镇会议”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的新形势,讨论了党中央今后的战略方针,进而改变了俄界会议制定在接近苏联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既定方针,正式做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甘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伟大决策。

9月28日凌晨,蒙蒙细雨飘舞在空中,榜罗镇打麦场上的那棵大核桃树像一把巨伞撑开在主席台上方,陕甘支队连级以上干部会议在这里举行。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了日本侵略我国北方的严重性,介绍了陕北根据地红军的状况,提出要避免同国民党军队作战,迅速到达陕北集中,并向全军公开宣布: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就是在这棵核桃树下,毛泽东在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上作了进军陕北前的总动员讲话

“到陕北去!”

大核桃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1000多名红军战士在此欢呼和鼓掌的声音。

油画:毛泽东在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上作了进军陕北前的总动员讲话

会上,毛泽东满怀期待地号召:“同志们,我们要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去,我们要会和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的兄弟们去。陕北革命根据地是抗日的前线,我们要到抗日前线去,任何反革命都不能阻止红军去抗日。”毛泽东的讲话,引起了与会干部强烈的共鸣。尽管秋雨淋湿了军衣,大家都冷得发抖,但每一个人都静静地聆听着领袖的讲话、憧憬着革命的未来。当毛泽东讲话结束时,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全场。

9月29日,占领通渭县城的捷报传来,这也是陕甘支队进入甘肃后占领的第一座县城。当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城东的文庙街小学接见攻城先锋连全体官兵,毛泽东满怀激情地朗诵起早已酝酿在心中的诗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0月22日,已到达陕北的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正式批准了榜罗镇会议作出的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到陕北的战略决策。

榜罗镇会议决定以陕北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不仅宣告红一方面军长征历程即将结束,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个新的落脚点,使“红军长征到哪里去”这个一直困扰着中共中央的问题得到了成功的解决。

榜罗镇会议是党中央在甘肃境内召开的唯一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也是中国革命在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转折点”会议。榜罗镇,也成为继贵州遵义之后,第二个正确决断中国革命发展、指明中国革命走向的“红色圣地”。

如今,榜罗镇会议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会址、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议会址、17处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住宿旧居、红军司令部及警卫团驻地旧址、红军驻宿一条街、红军饮马池、朱家堡战斗等遗址,这些革命遗址依然保存着当年的原貌。

榜罗镇是古代通渭四大名镇之一,自古以来这里商贸发达,商贾云集,街道两侧全为陇中典型的单檐土木结构铺面,大约有千余家,这种铺面全为木质门窗,铺与铺相连,街上从纸张布匹到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异常繁华。

1935年9月26日陕甘支队到达榜罗镇时,5000余人都集中居住在沿街铺面及周围民居院内,当时,群众生活也不宽裕,住宿也很紧张,并且住在商铺中会给群众经营带来不便,这样,大部分官兵晚上抱着枪,睡在百姓铺面屋檐下,在街道上支起临时灶台,架上盛水大缸煮白菜洋芋,作为伙食,即便这样红军将士也不给群众增添负担,这种铁的纪律和体贴群众疾苦的作风,极大的感动了百姓,群众纷纷为红军杀鸡宰羊,端菜送饭。纪念馆展出的“取消苛捐杂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宣传标语,就是当年红军写在住地商铺柜盖、门板及房墙上的标语,充分说明了红军的优良作风和深厚的军民感情。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外景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1979年通渭县完成了榜罗镇小学的搬迁,并在原址修建“榜罗镇会议纪念馆”,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榜罗镇会议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通渭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榜罗镇红军长征纪念馆,2009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来源:定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