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石榴

石榴相传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中国的,临潼石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产量居全国之首,是西安市一项传统出口产品,在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久负盛名。石榴是水果中的佳品,临潼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皮、籽等还是很好的中药材。石榴花火红艳丽,芬芳宜人,被选为西安市花。每年的9—10月,是收获石榴的季节。临潼栽培石榴历史悠久。石榴分酸、甜两种。酸型汁多皮薄,籽粒肥大,可贮存较长时间。甜型味道香甜,有"冰糖石榴"之美称。不论是酸或是甜,临潼石榴均皮红个大,皮薄籽满,色泽鲜艳,味美可口。

世铿院石碑林博物馆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

今天为大家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世铿院的石碑林博物馆,

下面这幅画就是位于世铿院五山门的左手边.

△ 《春色满神州》

此画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是由十二位大画家合作而成

每位画家负责一处景点,

一位画完再送交给另一位画

一直递接下去,从而创造出这幅价值连城的《春色满神州》

彭吟轩策划题字.王茀环画八哥.杨丽容作黄梅.史亚凡画牡丹.

朱尚柔写兰.黄先富作水仙.曾锦凤画菊.袁来娜辅荷.

管兰芳作紫藤.彭锡玲辅莺尾地皮襟肘.黄蓉作茶花.张欣慈写竹.

我们接着向左前方看看

△ 《潮汕世铿院名家书画集珍》

还有刚刚进大门看到的”世铿院大观

△《世铿院大观》----李锐题

这两幅字可是原中共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中组部常委副部长,

曾当过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兼职秘书李锐同志所题,

他老人家先后两次亲临本院参观指导时留下此墨宝,实属难得

大家看到四周规模壮观的大理石碑林,

每肚碑林的盖顶都是用一整块白芝麻石打造而成的,

可以说千年不朽,壁肚中间雕刻

叶选平.李锐.马万琪.启功.欧阳中石.沈鹏.孙轶青.关山

爱新觉罗博杰等,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领导.

名人名家无偿赠送的278幅丹青墨宝,

其中的画是用一种叫隐雕的中国传统雕刻技术

由国家级雕刻大师精心监制雕刻而成,

其中更融合了超前的3D打印技术概念,

为今日市场上的3D打印技术打下了基础

是不是有点吹了,但这可是2000年的作品啊!

用超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请往前走

△《琵琶女》

有个叫“琵琶女”的美女看着你.

停一下.打个招呼!

大家请留意一下美女的眼睛,

听说她只会对帅哥放电.

不信你就看着她的眼睛.

向前走着,她会目不转睛的.

含情脉脉的看着你呢…..!

雖说这北京的王玉华画家厉害、

但我说咱们福建的雕刻大师更厉害了、

能把画雕刻在石头上还能雕出放电的美女来,难得一见啊!

△ 《琵琶女石雕

大家接着往前走慢慢欣赏各种风格不同的字画吧!

一会儿走到接近小房的附近停一下.

△ 中华诗词学会刘麒子会长作品释文

这里隆重介绍一下:"世铿院大观”一书的主编,

汕头市政协常委,

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刘麒子会长,

劉會長为本院征集的数百幅来自全国各地名家墨宝

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不辞劳苦.

绝对是本院的一大功臣!

此次征集名家书画的收获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此代表本院向刘麒子先生致敬了!

说了恩人差点忘了介绍广东书画家、诗人、

刘麒子先生的作品,释文

一自风骚正气呤,黄钟大吕衍清音。

名山胜景诗摩壁,宦海情场句湿襟。

世道煕煕犹攘攘,篇章总总亦林林。

民心国柞皆魂魄,干古兴亡悟意深。

大家往前走,过了八骏马的右侧、

这里介绍一下本院的主人翁世铿老先生的一幅作品:

△ 《甘从苦来》

可以想像老先生是在提醒我们晚辈不要忘本,

年轻时候应该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要贪图享受,

才会有幸福的明天,

他日有成就應為國家為家乡多做貢獻,

林先生小时候家穷没念书,

字是写得不怎的、但语重意长啊!

接着往前走到五山大门牌坊的右侧,

欣賞由全國政協常務副主席葉選平先生

送給本院落成紀念的一幅墨寶:

△ 叶选平题

這簡單而隆重的八個字,

是對世鏗林老先生為家郷所做貢獻的肯定!

這回大家知道為何世鏗院被中國僑聯命名為……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是在教育年青的中國人應該學習世鏗先生

如何愛國愛家鄉,怎樣為社會做貢獻的

往前走几步,最最后请大家欣賞另一幅由6位廣東的名画家:

黎雄才、鄭餐霞、林墉、楊之光、林丰俗、

楚雄合作的大畫、吳南生題詞的的《春滿园》

△ 《春满园》

和一开始介绍刻在對面的另一幅由十三位湖南畫家合作的

《春色滿神州》相對應,均流光溢彩.水墨淋漓,奇拙雄健,氣象非凡,

畫家各具特長,安排雕刻在五山大門牌坊左右兩側

如交响乐般和諧而富有變化地演奏出藝術的神采,

激蕩着昂揚的時代精神

回头远观坐立在碑林中间石雕九龙吐珠喷水池

△ 《九龙吐珠》

除了有九条用青石雕刻的龙,还有九条鲤鱼,鲤跃龙门,

雕刻工艺堪称鬼斧神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喷水池最上面的那个圆石球,重量超过一吨

开动喷水时它就像地球一样会转动

据说这是放在池底下那水泵的压力让那"圆石球”转动的!

这池围边一圏种养着数百棵荷花.

每年6-9月,荷花盛开的季节这池就更美了!

建议游客们参观完林家祠離开景区顺路再欣賞那八骏马

每只马都是用一块石头雕刻而成,气势磅礴

△ 《八骏马》

惠来旅游交通线路图

来源:葵潭世铿院、惠来旅游

曲阜旅游景点孔庙石碑 曲阜孔庙碑林简介

1. 曲阜孔庙碑林简介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碑林有西安碑林,孔庙碑林,西昌地震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 ,昭陵碑林,龙门石窟碑林,涪陵碑林,焦山碑林等。

2. 曲阜孔庙碑文

孔庙三碑,顾名思义就是山东曲阜孔庙的三块石刻碑。分别是《礼器碑》、《乙瑛碑》和《史晨碑》,被誉为汉隶神品,被历朝历代书法家奉为经典,是很多人学习隶书的必临碑帖,书法界里地位极高。

一、《乙瑛碑》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立于汉桓帝永兴元年,即公元153年,是“孔庙三碑”中立碑时间最早的一块。该碑无额,共刻字18行、每行40字。碑高3.6米,宽1.29米。

碑刻內容:鲁相乙瑛代孔子后人上书朝廷,请求设立一名掌握孔庙礼器的低级官吏,级别为“百石卒史”,以及担任此官的任职条件。司徒吴雄、司空赵戒将此事上书汉桓帝,并得到桓帝准奏一事。由此可见这个职位虽然不大,但却十分重要,需要皇帝特批,而且为之立碑作传。

二、礼器碑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立碑于汉桓帝永寿二年,即公元156年。礼器碑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阳16行,满行36字,碑阴 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行。

碑文记录的是鲁相韩敕尊崇孔子,为孔子添置礼器车舆,修葺宅庙,疏浚水道,且免除孔子徭役的事迹。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此碑比乙瑛碑晚了三年,联系乙瑛碑的记载,可能是桓帝在三年前为孔庙设置了掌管礼器的百石卒史以后,地方政府又为孔庙配备礼器,是这个朝廷专设的官职要操办的具体事务,与《乙瑛碑》的记载是有前后关联的。

三、《史晨碑》

史晨碑全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立碑于汉灵帝建宁二年,即公元166年。碑阳17行,每行36字。碑阴14行,每行36字。

记载的是鲁相史晨主持孔庙祀孔的事,详细罗列了祭孔典礼的时间、礼制、祭品设置等,应该是地方组织祭孔活动后向朝廷报告工作的奏章。

3. 曲阜孔庙石碑

龟驮碑的故事起源于陈宣帝年间,当时北方为北周,北周武帝灭佛时,齐地海曲慧闻禅师被迫从海上南下,遇到大风浪,船沉海底。这时有一只神龟将慧闻等人驼到江宁(现在的南京)。

慧闻向神龟道谢时,神龟说:"师父不认识我了,我就是海曲(今日照)石梁溪放生池里的老龟。

这时慧闻才恍然大悟。原来慧闻在海曲曾买下石梁溪作为放生池。

后来慧闻将这个故事讲给陈宣帝听,陈宣帝很感动,就下诏建报恩寺,并为此立碑。

石碑由龟背负,既是对神龟报恩的诠释,也取其天长地久之意。

4. 曲阜孔庙碑刻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 现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间金、元、明、清古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建筑规制和特点;1000多件汉画像石、孔子圣迹图、石仪、龙柱等反映了石刻艺术的变化和发展;5000我多块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10余万座历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实物,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的活文物。10余万件馆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礼器最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国罕有的传世同类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服饰、纺织艺术具有重要价值。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是中国为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经济史的重要资料。“三孔”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 山东曲阜孔庙碑林

不属于庙,是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其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现收藏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为陈毅元帅所题,展陈内容主要为自汉代至明清的陵墓石刻。其中东汉双兽、汉画像石砖、唐李寿石椁及墓志、昭陵六骏等,雕刻手法多样,风格各异,是不同历史时期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西安孔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多为明清建筑。

6. 曲阜孔庙碑林简介资料

汉字与石头的相遇,成就了中国独有的艺术——碑石。提起中国的碑林,陕西的西安碑林总能排得上名,无论“三大碑林”还是“四大碑林”,都少不了西安碑林。但在陕西,还有一处碑林,也位列“中国三大碑林”,大约在三十多年前,一天就有数万人慕名来游览。而今,仍是那个碑林,它的名气却大不如前,旅游吸引力甚至还比不上旁边一个农村。这个逐渐被人们冷落的碑林便是陕西礼泉的昭陵碑林。

昭陵碑林在历史圈和书法圈很有名气,但今天,对于一般游客来说,它的名气比不上它旁边的一个村子——袁家村。袁家村最火的时候,一天就接待游客18万人,一个黄金周的游客接待量可能就超过昭陵碑林全年的

昭陵碑林,顾名思义,跟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昭陵碑林形成于1975年,当时,昭陵文管所正筹备升级为昭陵博物馆,以满足国内外游客对帝陵旅游热情高涨的需求。筹建过程中,博物 馆将昭陵周围的石碑都搬迁到博物馆内进行集中保护和展出,逐渐形成了东西对称的两座陈列室,被人们称为昭陵碑林,与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碑林并称“中国三大碑林。

昭陵碑林的碑,绝大部分都是昭陵陪葬墓的墓碑。这就要说到昭陵这座史无前例的东方帝陵了,它不仅开创了“依山为陵”的先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帝王陵墓——主峰九嵕山海拔1100多米,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陪葬陵最多的帝陵——占地200平方公里,探明陪葬墓达193座。而陪葬昭陵的,又全是初唐王公贵戚、功臣良将,包括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秦琼、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高规格唐墓扎堆,这就意味着这里有大量珍贵的唐代碑石和陪葬物。

第一次走进昭陵博物馆的两大陈列馆——昭陵碑林时,被这些巍峨高耸的唐碑深深震惊了,再仔细看看介绍,又感觉自己渺小了许多。这里真的是名流荟萃,以第一陈列室为例,这里展出了建国前昭陵地面仅存的21通石碑,也就是“昭陵全碑”,有清河公主碑、尉迟敬德碑、褚亮碑、房玄龄碑、马周碑、阿史那忠碑、李靖碑等。一个个都是历史课本上的人物。而这些碑文的书写者也是大名鼎鼎,有高宗李治、欧阳询、褚遂良等。

这个展厅里还有许多墓志,最有第二陈列室展出的是建国后考古人员在昭陵新发现的石碑,这些石碑长期被埋在地底下,因此字迹清晰如新,有宇文士及碑、崔敦礼碑、长乐公主碑、唐俭碑等等。

要特别说一下,可能是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石碑陈列室里光线很昏暗,加上触目所及全是泰山压顶一样高大的墓碑,略有点阴森,人少的时候,如果带小朋友来,他们可能会害怕!

除了“昭陵碑林”,昭陵博物馆看点还很多:

第一,它是在昭陵陪葬墓唐英国公李勣(徐懋功)墓的基础上建的,李勣是历史上和李靖齐名的大将,曾东征高句丽,北平突厥,镇守并州十六年,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深受李世民尊敬。他的墓冢呈“品字形”,封土分别代表乌德鞬山、阴山、铁山,记录着他的赫赫战功。逛博物馆的同时也就游览了唐代名将的墓园。

第二,70年代后,考古人员先后发掘了徐懋功(李勣)、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郑仁泰、长乐公主、韦贵妃等40余座陪葬墓,出土的文物展示在博物馆的“昭陵文物精华”展厅和“昭陵唐墓壁画”展厅,走走看看,仿佛在享用唐文化

7. 曲阜孔庙碑林简介图片

孔庙三碑,是山东曲阜孔庙景区里一处著名的景点。孔庙三碑分别指的是《乙瑛碑》、《礼器碑》和《史晨碑》,它们是三块立于孔庙里的石刻碑,素来为历代书法家所看重。

孔庙三碑均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是汉代隶书走向成熟规范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写隶书、模仿隶书的最佳范本。

《乙瑛碑》的全称是《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共18行,每行40字。《乙瑛碑》是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建立的。《乙瑛碑》的拓本是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拓本长28.2厘米,宽14.6厘米。历史上对此碑的评价为:“字字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礼器碑》的全称是《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也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高1.5米,宽0.73米。《礼器碑》是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建立的,碑刻四面全部刻有文字。《礼器碑》上的字迹清秀俊雅、庄重超然。

《史晨碑》的全称是《 汉史晨碑奏铭》 ,也称《史晨前后碑》。《史晨碑》是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建立的,石碑是两面刻字,高1.735米,宽0.85米,共17行,每行35字。《史晨碑》前碑字体略拘谨,后碑较放纵开阔。总的来说,《史晨碑》的字体较为规正工整,是当时官文书体的典型代表。

8. 曲阜孔府碑林

四大碑林是陕西的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的孔庙碑林、台湾高雄的南门碑林和四川西昌的地震碑林。

陕西的西安碑林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最多的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北宋年间,明代始称“碑林”,收藏历代碑石11700多块,现展出1000多块。其中的汉代《曹全碑》、唐代颜真卿的《玄秘塔碑》等享誉古今。收藏的唐代《开成石经》,刻有《周易》、《尚书》、《诗经》等12种当时知识分子必读的书籍,是一座大型石质书库。山东曲阜的孔庙碑林收藏2000多块碑碣,是收藏汉代石碑最多的碑林。不同朝代建筑的13座碑亭中竖立着高大过丈、矮小盈尺的历代石碑,其中汉代《史成碑》、《乙瑛碑》、《礼器碑》等是闻名中外的珍品。台湾高雄的南门碑林收藏有1000多块碑石,碑刻着的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都是碑石精品。著名的航天城西昌的地震碑林拥有100多块碑石,记载了西昌、甘泉、宁南等地历史上发生地震的情况,特别是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西昌发生的三次大地震的详细情况,弥补了历史资料的缺失,是研究地震史的宝贵资料。

9. 曲阜孔庙的碑帖有哪些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与《史晨碑》、《礼器碑》并称“庙堂三巨制”。

清代翁方纲评价此碑:骨肉匀适,情文流畅。何绍基亦有题跋:朴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乙瑛碑》翻刻拓本中,“瑛”字皆为王字旁,而原碑中的“瑛”字皆为玉字旁。

字帖推荐

《乙瑛碑》公认最佳的拓本要数故宫藏本,市面上出版的字帖也很多。

故宫出版社,历代法书碑帖经典,《乙瑛碑》,彩色印刷,略有放大,效果很好。

10. 曲阜孔庙碑亭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 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云南的景点石碑 云南碑林在哪里

1. 云南碑林在哪里

张迅是中国书法学会常务理事。幼承乃翁晋臣公授以笔法,临摹历代名家碑帖,造诣渐深,才华横溢,对于篆、隶、行、草潜心研究,尤工楷书。

近40年来迭获国内外展赛大奖,并应邀参加历届全台美展及其它各项大展。其作品获台湾艺术馆、历史博物馆、国父纪念馆及韩国、日本、美国、香港等珍藏。并被云南爨碑书画碑林、河南开封中国翰园碑林、山东曲阜碑林、上海八百壮士纪念馆等刻碑、展示。

其先后出版《正气歌贴》及《朱子格言条幅》。专访报导于《中央日报》、《新生报》、《中国时报》。作品散见国内外各大报刊。中视访问录影于文化千秋节目播出。传略辑入台湾《中国现代名人录》、台湾《中国美术名鉴》、《当代书画家名鉴》、《台北县艺文人士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2. 昆明碑林博物馆

西安皇家艺术博物馆位于汉长安城遗址内,2013年4月12日正式开馆。地址在:石化大道西查村十字东北角,912路中巴“西查村”站即是(公交站牌写的是“石化大道”站)。建议参观完该博物馆后,向北再走200米,参观“石马湾”,这里是碑林博物馆的国宝——“大夏石马”的原址,现在做的“石马湾”园林很有特色,能够体会到“复得返自然”的妙趣。

3. 碑林是哪里的

西安市红缨路派出所 地址:红缨路146号 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红缨路派出所附近的公交站: 西南城角、南门、朱雀门、南稍门、黄雁村、粉巷、含光门、小雁塔、朱雀门(小南门)。

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红缨路派出所附近的公交车: 16路、18路、224路、311路、402路、502路、509路、604路、910路、800路、251路、701路、501路、508路、521路、游8路、40路、218路、29路、31路、618路、32路、707路、713路、204路、23路、407路、608路、35路、512路、706路、405路等。

4. 云南四大碑

是爨cuan4,共30画。在书法界,有2块有点名气的石碑:《爨龙颜碑》《爨宝子碑》,都是云南大姓爨氏的墓志铭。

《爨龙颜碑》:其先世本高阳颛顼zhuan1xu1之玄胄,才子祝融之渺胤。子文铭德于春秋,斑朗绍纵于季叶。爰暨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

5. 云南三大碑

西藏拉萨市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云南曲靖市的“石城盟誓碑”和云南宁洱县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6. 云南著名碑刻

没有,只有高中。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大理一中)坐落于大理古城,校园内有州、市两级重点保护的西云书院旧址,有“种松碑”、“御碑”等著名碑刻,学校为云南省一级一等重点中学,成都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电子科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创办于1911年(辛亥年),1953年命名为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校名沿用至今。截至2010年6月,学校占地42667平方米,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12人。

7. 碑林在哪儿

友谊校区(老校区):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邮编710072长安校区(新校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祥路一号,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邮编710129

8. 云南石碑图片

是云南省。

1951年元旦,云南世居26个民族的代表在普洱专区会盟立誓、刻石铭碑:“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云南各族人民践行誓言,矢志不渝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与新中国共奋进,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经济发展翻天覆地、城乡面 貌沧桑巨变、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进。

9. 云南第一碑

《爨cuan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碑》。东晋大亨四年(405年)四月刻,楷书。纵190厘米,横71厘米,13行,行30字。乾隆43年在云南曲靖县(南宁县)城南七十里之扬旗田出土。今在云南曲靖第一中学内。此碑同较晚《爨龙颜碑》合称“二爨”。

爨氏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大族,碑文对研究该民族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此碑文字颇具个性,稚拙古朴,隶意浓厚,气质高古,康有为评曰:“端朴若古佛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