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鸡腿梨

庄浪鸡腿梨

庄浪精神,庄浪人民的灵魂

走进庄浪,这里的梯田遍布山川,一眼望不到尽头,吸引着人的眼球。层层水平梯田接天连山,好似与天地争峰斗奇,一条条绿带环绕山间,又似与四季秀春吐艳,犹如人间画卷一般,好不秀美壮观,招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参观。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今有“国有梯田,美在庄浪”之话。庄浪梯田,秀丽无比,天下无双,着实让人着迷,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步入百万亩水平梯田,在仔细参观欣赏之余,谁能想到,这层层梯田的背后,曾经蕴藏着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一桩桩催人奋进的事迹。这件件桩桩的故事和事迹,无形中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庄浪精神。

过去的庄浪,穷山恶水,自然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贫穷落后,满目疮痍,是当时庄浪的真实面貌。面对如此恶劣环境,庄浪人民的祖辈们,以敢叫山河换新颜的超前思维,以敢为人先的伟大创举,以愚公移山、矢志不渝的精神斗志,带领英雄的庄浪人民,一代接一代的修建梯田,只为后世子孙造福,历经34年的接力奋斗,终于换来了今天的百万亩梯田和幸福生活。其精神感天动地,其壮举可歌可泣,其先进事迹数也数不清,其感人故事讲也讲不完。位于庄浪县城紫荆广场的庄浪县梯田化纪念馆,收藏了当年梯田建设的各类物品,将会带领参观者走近梯田,讲述梯田的真实故事,见证当年建设梯田的场景,进一步重新认识庄浪,了解庄浪。

1998年,国家水利部命名庄浪县为“中国梯田化模范县”,赋予了庄浪梯田庄浪精神,从此,庄浪梯田名享全国,庄浪精神誉传天下。庄浪人民终于在全国打响了自己的名号,拥有了一张对外引以骄傲的名片,也实现了祖辈们的愿望。过去,庄浪这个曾经不为全国人熟知的甘肃中部贫困干早县,最终在全国有了知名度,庄浪开始在全国火了起来。

2002年,庄浪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庄浪梯田的感人故事,感动了现场无数的观众,引发了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强烈共鸣,为之震撼,让庄浪精神在全国真真实实的火了一把,让全国人民对庄浪梯田和庄浪精神重新认知了一次。从之前的电视新闻媒体的间接听说,再到现场感人事迹直接讲述,从而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庄浪。一个在过去艰苦岁月、敢于战天斗地、立下举世瞩目英雄壮志的庄浪人民,一个勤劳朴实勇敢、不屈不挠、敢与大自然公开挑战、最后赢得胜利的庄浪人民,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庄浪人民。

2019年,在全国“魅力城市”竞选中,庄浪梯田和庄浪精神,作为甘肃省平凉市参赛内容,再次荣登中央电视台。当年参加庄浪梯田建设的铁姑娘队代表,现场讲述和还原了梯田建设中的困难场景,感动了节目主持人和众多观众,使庄浪梯田和庄浪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成为了庄浪人民永恒不朽的灵魂。

庄浪因梯田而久负盛名,梯田因赋予时代精神而经久不衰。庄浪梯田铸就了庄浪精神,庄浪精神锻造出了梯田灵魂。这是庄浪无数的前辈们,用血肉之躯,战天斗地,不屈不挠,历经多年磨难创造出来的人间真经,没有一丝掺杂,这就是庄浪精神的灵魂所在。

在过去的艰苦岁月里,庄浪精神始终指引着庄浪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从最初的解决温饱到后来走上致富增收之路,无不彰显出其强大的精神引领,已经成为了庄浪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庄浪精神再度引领庄浪人民战胜了多年贫困,摘去了过去一直奋斗、想摘而又摘不掉的贫困落后的帽子,开始奔向全面小康社会。

今后,庄浪人民将继续在庄浪精神的全面引领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胜利,把庄浪精神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让庄浪精神的灵魂永远深植在一代又一代庄浪人民心中,亘古不变,与天地同在,与日月长存!

作者:王来军 编辑:郭芸婷

审核:李亚平

庄浪 必游景点 庄浪县景点

庄浪旅游景点有哪些

庄浪旅游景点有赵墩沟梯田生态风景区、朝那湫景区、游龙山、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竹林寺水库等。

1、赵墩沟梯田生态风景区

赵墩沟梯田生态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18省道东150米。景区总面积11.97平方千米,有水平梯田7200亩,生态林4500亩,草地1125亩。

2、朝那湫景区

朝那湫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东北湫头山巅。湫头山海拔2535米,属渭河发源地之一。因其处于朝那湫故古地,故名朝湫。

3、游龙山

游龙山,位于甘肃省庄浪县南湖镇。游龙夕照,是庄浪八景之首。龙山旅游景点甚多,百看不厌,著名的有岳坪峰的药王殿,彩风湖的凤凰寺。还有石牛相斗、小瑶池、宝石残月、避暑仙境、将军石、猴头石、观音岩、情郎石、仙人石等等,溪流瀑布更是比比皆是。使人在游览观赏中,神驰遐想,陶然而醉,缱绻留连,发思古之幽情,激开发之宏愿。

4、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

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关山山脉东部304省道云崖寺景区。景区山势险峻,奇峰争秀,号称四台十六峰。

5、竹林寺水库

竹林寺水库,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304省道附近。竹林寺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有供水、养殖、防洪、旅游等功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赵墩梯田生态景区

庄浪县景点

1、庄浪云崖寺:位于庄浪县,寺中的“五方佛洞”最为精美,对中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史学和艺术价值。

2、竹林寺水库:位于庄浪县城东,景区集自然景观、石窟艺术和水域风光于一身,是古“丝绸之路”西出之要塞。

3、庄浪梯田:坐落于庄浪县,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原精心描绘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

4、庄浪紫荆山:平地突兀于庄浪县城之中,因山阴遍植紫荆树而得名。历为山城形胜,被县 *** 辟为公园。景区面积为1.5万平方米,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有洛河横烟、紫荆香霭及其玉虚宫、十王殿、文昌楼等十多处见于史籍志书的名胜古迹。

5、朝那湫: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湫头前后,有一对远近闻名的姊妹湫,古称“朝那湫”,又称“灵湫”。其西与云崖寺毗邻,东与陇东石窟陈家洞相接,珠联璧合,成为甘肃省在庄浪境内的旅游胜地。

我的家在庄浪,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哪里有紫荆山、洛河

庄浪是一个美丽的小城镇,座落在中国甘肃省庆阳市的东南部。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之一就是紫荆山洛河。

紫荆山是位于庄浪县城南面的一座山峰,海拔约600米,山势险峻,形似屏风。在春天,山上开满了紫荆花,美不胜收。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座城镇,景色迷人。

洛河是庄浪流经的一条河流,全长36公里,河水清澈见底。在河畔漫步,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当地的文化氛围。这里有很多传统的建筑和古老的桥梁,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紫荆山和洛河被誉为庄浪的“二大景”,同时也是当地人最喜爱的旅游胜地之一。除此之外,庄浪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比如雁门关、魏武挂帅、牛背梁等等,每个景点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值得一游。

综上所述,庄浪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历史。如果您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不要错过紫荆山和洛河的美景。

庄浪县旅游景 介绍

庄浪县旅游景点介绍

庄浪地处甘肃东部,位于六盘山西麓。东临华亭县,南与张家川 *** 自治县、秦安县毗邻,西接静宁县,北与宁夏隆德县、泾源县接壤。辖23个乡(镇)、432个行政村,总人口39.7万,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 庄浪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下面是我精心收集的庄浪县旅游景点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庄浪县旅游景点介绍

简介

庄浪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早期发祥地之一。

风景名胜

庄浪旅游资源丰富,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俱佳的云崖寺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千年寺观紫荆山,有石窟瑰宝陈家洞,有关山天池潮那湫。还有陈家洞、水上公园等景点。

更佳旅游时间

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更佳旅游时间是全年。

区域分布

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全县辖18个乡镇、293个村、1521个社。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贫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历史文化

庄浪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早期发祥地之一。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00多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境内发现旧石器、新石器等不同时代遗址447处,文物4600多件。早在秦汉时已有行政建制。 庄浪旅游资源丰富,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俱佳的云崖寺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千年寺观紫荆山,有石窟瑰宝陈家洞,有关山天池潮那湫。 地方工业初具规模。建成了煤矿、水泥厂、地毯厂、塑料厂、亚麻厂、粉丝厂、砖瓦厂、仪表厂等20多户县列重点工业企业,基本形成了以原煤、水泥、砖瓦、造纸、机械、地毯生产、粮油加工为主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县域工业体系,地毯、草编、亚麻等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城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市容整洁,市场繁荣,商贸活跃。目前,实现了城乡 *** 自动化,公路 *** 化,为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庄浪是全国唯一的梯田化试点县、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劳务输出基地县、全省规模养猪试点县、全省社会治安模范县,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

甘肃平凉旅游景点

1、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崆峒山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 。崆峒山景区自古就有“西来之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关塞”“道源所在”等美誉。2000年12月:景区工作先进集体(由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2007年6月26日: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授予)。

2、庄浪县云崖寺

云崖寺位于平凉庄浪县韩店乡东南28公里的关山自然森林峡谷深处,云崖寺所在主山,山势巍峨高耸,四周峰岭回环,分东、西、南、北四台,其峰秀拔,其壁如削,各有洞天,以云崖寺为中心向外辐射,依次有竹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佛沟寺、三教洞、罗汉洞、红崖寺等10多个洞窟群,现已发现的73孔中有石造像22尊,塑像128尊,还有大量的壁画、题记等,据专家考证,云崖寺石窟始凿于北魏后期,经过数朝修缮到明朝时进入鼎盛时期,从清末开始逐渐归于沉寂,渐渐衰落。

3、国家级水利风景 名胜区田家沟景区

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公里,紧依312国道,属泾河水系田家沟流域,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积淀28km2整齐如斧削,参差如佛指,孤立如一柱擎天的黄土崖,就是“千年土箭群”。看着这似箭林立,壁立千仞的黄土箭群,使人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的同时,更加重了我们对水土流失治理的警觉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重任。景区内有壁立千仞、一柱擎天的千年土箭群,凉风习习、水波荡漾的水上乐园,静心养性、娱乐休闲的垂钓中心,文化久远。

4、泾川大云寺·王母宫景区

王母宫,又名回山王母宫,乃西王母祖庙,是西王母降生地、发祥地和其祖庙所在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西一华里的“回山”之上。始建于西汉元丰年间,唐宋初、明嘉靖年间曾多次重修,清同治三年毁于兵燹,一九九二年当地 *** 基于弘扬文化、发展旅游出发,由民间经理会第三次筹划建重修,陆续建成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配殿等主体建筑,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降生地、发祥地、祖庙所在地,一九九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授予“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称号。

5、灵台县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

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又叫做古灵台森林公园,坐落于灵台县城中台山之上,因在阳光下满山荆花灿烂,史称荆山。荆山庙宇众多、美丽传说动人、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春天荆花烂漫,芳香四溢;夏季松柏苍翠,景象万千;秋时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风光旖旎,有各种植物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被人们称为“绿色氧吧”,是人们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怡神养性的理想胜地。

6、崇信县龙泉寺

龙泉寺景区位于崇信县城以北一公里处,背依风翥山,南临汭河,总面积2.47平方公里。龙泉寺建于元代,山上腹部水溢岩石,形成贯珠泉等自然泉群10多处,清泉汩汩,碧流淙淙,古树名木摇红叠翠,亭台楼阁流光溢彩,贯珠泉边石岩上龙柏鳞爪森然,神形兼备,堪称奇观,素有“龙泉美景胜江南”之美誉。1992年被甘肃省 *** 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地质公园,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甘肃省青年文明号”单位、平凉市优秀旅游景区等称号。

7、米家沟生态园

米家沟生态园春日桃花烂漫,灿若朝霞;夏季绿意盎然,浓荫蔽日;深秋漫山红叶,层林尽染;隆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雨后雾起山谷,群山隐现;晴天雀噪蝉鸣,小桥流水,犹如世外桃源。油松人工林一年四季苍翠挺拔,郁郁葱葱,若置身其间,微风过处,松涛阵阵,犹如海潮袭来,蔚为壮观。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观叶、冬可看景,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华亭县将旅游开发作为落实“十字”思路、推动发展转型、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项目培育,围绕“生态休闲华亭”特色定位,

8、庄浪县竹林寺水库风景区

竹林寺水库是甘肃省庄浪县充分利用水洛河水资源修建的以灌溉为主,兼有供水、养殖、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小型四等工程。水库设计总库容577万立方米,控制有效灌溉面积3.07万亩,工程总投资4414万元,年供水量954万立方米。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大坝、泄洪输水隧洞、溢洪道三部分组成。竹林寺水库1996年6月开工建设,2002年4月底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总工程量116.07万立方米,共投入劳动工日46.44万个,到位工程总投资3925.78万元。

9、柳湖公园

平凉市 柳湖公园位于平凉市城区的中心,占地面积8.8万多平方米,合133亩,其中湖水面积32亩,是陇东著名的自然山水园林,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南坡北平,各湖均有潜水泛流,故有百泉之说,其中西湖深1.5米,东湖深2~3米,特别有天然暖泉一眼,更是久负盛名。高县柳湖公园位于高县县城西隅金线岭下马鞍山麓,集山、水、树于一体,甲秀玲珑,为蜀面园林之瑰宝。柳湖之胜,始于暖泉。其地有暖泉一眼,水温达17℃左右,四季畅流。暖泉是柳湖的源头,泉旁有一石碑,其上为左宗棠题写的“暖泉”二字大字。

10、南山生态公园

南山生态百亭公园也叫盛乐百亭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内,位于首府呼和浩特南40公里的和林格尔宝贝河畔,占地5平方公里。园内山水秀美,松涛阵阵,林间鸟儿鸣唱,草地欢歌。该园浓缩天下名亭,荟萃古今中外胜景,更有中华钱币坛,古今联长廊,宗教文化园等八处景观,时种植有北方适宜的各类花草树木,可谓四季有景,各领 *** ,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甘肃平凉有哪些值得去的旅游景点

1.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1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是甘肃省4个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之一。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郊12公里处,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也是新兴的地质旅游胜地。

2.云崖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韩店乡东南,距离庄浪县城28公里的关山自然森林峡谷深处。因寺内石窟众多,景色秀丽,与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仙人崖等胜地齐名,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平凉柳湖公园:柳湖公园是陇东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若沿着石阶幽径信步漫游,可见柳荫葱笼,湖光潋滟,花圃错落,掩映迷离,亭台玲珑,画舟轻泛,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至暮春时节,柳絮轻飘,弥漫湖柳,被人们誉之为“柳湖晴雪”,为平凉八景之一。柳湖公园位于崆峒城廓西北隅,西兰公路南侧,东西长480米,南北宽185米,总面积133亩,其中湖水面积41亩。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南坡北平。各湖均有潜水泛流,故有百泉之说,其中西湖深1.5米,东湖深2~3米,特别有天然暖泉一眼,更是久负盛名。

4.平凉市博物馆:又名平凉地区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位于明代韩王紫金城延恩寺的旧址宝塔梁上。为国家公益性全额拨款文化事业单位,隶属平凉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机构规格为正科级,是甘肃省市(州)博物馆中仅有的3个国家二级博物馆之一。其主要职能是社会教育、文物收藏研究、陈列展览及考古发掘等。馆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石器、碑刻壁画、书画皮影等十多个种类的藏品11565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842件

5.王母宫: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以西1华里处的回山之上,景区内主要有王母宫、瑶池、回屋、石窟等四个景点。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相传,王母宫是西王母的降生地、发祥地和祖庙所在。是甘肃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鸡西市梨树区景点 鸡西梨树镇

1. 鸡西梨树镇

截至2019年5月,鸡西市下辖6个区、2个县级市和1个县,分别是:鸡冠区、恒山区、滴道区、城子河区、梨树区、麻山区、虎林市、密山市、鸡东县。

1、鸡冠区

位于鸡冠山西麓,穆棱河南岸,地跨东经130°50′12″—131°4′12″,北纬45°13′48″—45°22′18″,东与鸡东县鸡东镇相邻,南与西分别与恒山区红旗乡、柳毛乡相接,西北与滴道区滴道河乡为邻,东北依穆棱河与城子河区相望。

鸡冠区南北最大纵距1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0.7公里,总面积153.2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5月,鸡冠区下辖7个街道、2个乡,共计40个社区、14个行政村。

2、恒山区

地理坐标东经130°42′6″ —131°5′30″,北纬44°58′18″—45°19′48″。东西最大横距2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9公里,全区总面积708平方千米,占市区总面积的26.26%。

截至2019年5月,恒山区有7个街道,3个乡:奋斗街道、大恒山街道、小恒山街道、二道河街道、张新街道 、柳毛街道、桦木林街道、红旗乡、柳毛乡、民主乡。

3、虎林市

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南麓,乌苏里江的左岸,虎林市总面积9330平方公里。虎林的西北以完达山支脉的老龙背、将军岭为界与宝清县交界;东北以七里沁河为界与饶河县毗邻;西部以白龙山脊为界与密山市接壤;东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

截至2019年5月,林市辖7个镇、5个乡:虎林镇、东方红镇、迎春镇、虎头镇、杨岗镇、东诚镇、宝东镇、新乐乡、伟光乡、珍宝岛乡、阿北乡、小木河乡。市境内有:东方红林业局、迎春林业局、八五零农场、八五四农场、八五六农场、八五八农场、庆丰农场、云山农场。

2. 鸡西梨树镇文苑小区

源流一

《罗姓史话》

《罗姓史话》

源于妘姓,出自为颛项帝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封地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妘姓,是中国最古

早的姓氏之一。据典籍《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

,始祖为祝融。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正(掌管民事、火种),后人尊为火神。因其有大

功于民,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

、斟、芈,诸多史书均称为“祝融八姓”。

到了周王朝时期,祝融的后裔中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宜城),称为罗国。罗国在周庄王

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熊通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失国后的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

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枝江、宜宾一带),遂以故国名为姓氏,称罗氏。至周王朝

末期又南迁至今湖南长沙地区。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罗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罗氏,是两周时期的一种官职,专

职掌管天下鸟、禽的捕捉与饲养,以供王公贵族欣赏和食用。在典籍《周礼·夏官·罗氏》

中记载:“罗氏,掌罗乌鸟。”在诸侯国中,亦设置有罗氏之官职。春秋时期“好鹤亡国”

的卫懿公姬赤特别喜欢仙鹤,他在宫廷的定昌、朝歌西北鹤岭、东南鹤城(今山西长垣鹤寨)

等处均大养仙鹤,由罗氏照料。卫懿公还给他饲养的仙鹤冠有官位品级俸禄:上等竟食大夫

禄,较次者士禄。他外出游玩时必带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其时,专门为卫懿公

饲养鹤照料仙鹤的饲养员就是罗氏。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冬天,北

方翟狄族人趁卫懿公荒淫奢侈、国人多怨的机会,从邢国的夷仪(今山东 城)进攻卫国,攻

击到荥泽时(今河南郑州广武山和大伾山以北、黄河北岸大堤以南一带地区),卫懿公慌忙发

兵抵抗,征召将帅时手下大夫们都说:“君好鹤,鹤可令击翟”。卫懿公又向国人“受甲”(

征兵),国人们也都说:“叫鹤去抵抗敌人吧,它们高官厚禄,我们那里比得上它们能打仗呢

!”卫懿公无奈,只得带少数亲信赴荥泽迎敌,结果兵败被杀。后来宋恒公子御说连夜出兵

,才将狄族人的进攻阻止住,并把卫国臣民救过了黄河,在曹邑(今河南滑县)另立姬申为新

卫国君主,是为卫戴公。

在为卫懿公饲养鹤照料仙鹤的罗氏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罗氏,世

代相传至今。[1]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罗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北魏太武帝拓跋·

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鲜卑族拓跋部落灭北凉建立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

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采取汉化政策,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叱罗氏改姓罗

,在史籍《魏书》、《广韵》、《元和姓纂》、《姓解》、《通志》等文献中均有相同的记

载,“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据史籍《文苑英华》记载:夫人讳某,恒州代郡太平县人。祖某,父协,周大将军,南阳郡

公。按史籍《周书》中的记载:叱罗·协在唐建德三年(公元574年)被赐爵南阳郡公,那位长

孙夫人罗氏,就是叱罗·协之女,代郡罗氏就是复姓叱罗氏所改。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或汉化为氏。

⑴.在隋朝、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中,均有帝王对有功或归附的臣子赐以罗氏,其子孙世代

相传至今。

罗秉忠,蒙古族人,原名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是孛尔只斤·察合台的后裔、沙州卫都督

佥事孛尔只斤·昆皆莱(困即来)之子。其兄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既袭父职,明英宗朱祁镇

命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指挥使,协理卫事。不久,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率一千二百余

人内徙,诏居之东昌、平山二卫,给田庐什器,所以抚恤甚厚。到孛尔只斤·克罗俄喃哥病

逝后,以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都指挥使,代领其众。明英宗北狩时,塞上多警。朝中大

臣们恐怕已经投降的蒙古族人乘机为变,朝议欲徙之南方。适逢贵州苗祖早饭,明英宗令大

都督毛福寿南征,乘机擢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为都督佥事(相当于专门科室的科长),率所

部前往贵州围剿苗族起义军。孛尔只斤·克罗俄零占后来积战功至左都督,在明天顺初年(公

元1457年),明英宗赐其姓名为“罗秉忠”。明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川南和滇东地区的山

都掌蛮(即僰人,行悬棺葬俗的古老民族)反叛不服明朝政府,明宪宗朱见深令尚书程信率十

四万大军征讨,罗秉忠以游击将军之职率军随行。明军抵达永宁时兵分六道,罗秉忠率所部

由四川金鹅江进攻,大破山都掌蛮,论功晋封为顺义伯。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罗秉

忠逝世,明宪宗赐谥号为“荣壮”,由其子罗监粲(克罗俄监粲)正式受封为世袭宣慰司指挥

使。罗秉忠的后裔子孙,遂世称罗氏至今。

⑵.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以地为氏,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

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西拉木兰(今河北承德围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

满语为Bay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罗氏 、巴氏、白氏、丰氏、陈氏、联氏、高氏

、包氏等。

②蒙古族“黄金家族中”的内蒙古翁牛特旗孛尔只斤氏,是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之后裔,多

冠汉姓为罗氏、鲍氏、包氏、宝氏、博氏、奇氏、波氏等。

①蒙古族哈荣古德氏,冠汉姓为罗氏。

源流五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罗可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通志

》、《古今姓氏书辩证》中,都记载有唐朝时“斛瑟罗氏,改为罗氏”的记载,在史冀《唐

书》中记载:斛瑟罗原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在唐朝则天皇帝武曌圣历二年(公元699年),

斛瑟罗因被原来游牧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一带的突骑施部首领乌质勒所逼迫

,率部众七万余人内迁归附于大唐王朝,后逝世于长安。

在斛瑟罗的后裔子孙中,后逐渐汉化者,取先祖名字为罗氏,这就是西域罗氏的由来。

源流六

源于苗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南地区苗族,属于汉族融入苗族化为氏。清雍正时期撰著的《云

南通志》记载:“苗子有九种,黔省最多,正滇则宣威,镇雄亦有,多是花苗……多田、罗

、陈、蔡四姓”;清乾隆时期撰著的《贵州通志》说:“西苗,在平越,明洪武十五年(公元

1382年)升平越防御千户所置,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及清平,所属有谢、马、何、罗、卢、雷

等姓”。这在清朝学者李宗防的《黔记》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清朝学者刘人熙在《湖南各县

调查笔记》中记录泸溪县的苗瑶族情况时说:“士人蟠林菁者,为吴、龙、廖、石、麻五大

强族,外有彭、罗二姓亦强”;民国时期的学者刘锡藩在《岭表纪蛮》中,根据滇、黔省志

记载,称西南部各地苗族的姓氏以“杨、韦、陈、罗、田”等十六姓为最多;当代学者石启

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记载,苗族姓氏中以包括罗氏在内的二十一个大姓人数最

多。

显然,原本是汉族的罗氏族人在历史上融入了苗族,后成为苗族大姓罗氏一族。

源流七

源于布依族,出自春秋时期古罗国后裔,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布依族罗氏为古罗国后裔,

罗国被楚武王熊赀强行迁到今湖南汨罗地区,国人以原国名为姓氏,称罗氏。在汨罗地区那

里定居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支越过罗霄山脉到达了江西地区。

后来,这支罗国族人又从江西辗转迁徙到广西地区,成为今天的布依族。唐朝时期,西原蛮

首领就姓罗,当时的西原地区在今广西左、右江流域。

源流八

源于彝族,出自贵州水西彝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彝族罗氏,据文献《贵州府志》记载

:贵州水西彝族“安氏,其先曰济火,本姓罗氏”。据今贵州彝族当地人说,其先为烈显族

源的苏纳、义陇家支,后世子孙由于分迁五个不同的地区,而有了五个姓氏,其中有一支迁

到大方城东瓜林而冠汉姓为罗氏。

另外,又有彝族俄母氏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汉姓为罗氏。

源流九

源于土家族,出自贵州水西彝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楚武王熊通在周庄王姬佗七年(公元

前690年)灭罗国时,有一部分罗国人不愿臣服于楚国,便和卢国、庸国之遗民一起向西越过

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阆中地区,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

板楣蛮为古代巴人的一支,因曾使用“虎皮衣楯”的武器而得名。东晋著名学者常璩在《华

阳国志》中记载:汉高祖“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在史籍《

后汉书》中,也记载了板楯蛮因为汉高祖刘邦建国立有汗马功劳,而被免去租赋之事。

源流十

源于瑶族,出自广西西部背篓瑶,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居住在广西西部一带的背篓瑶族人

,认为密洛陀是他们的始祖女神。在他们中流传着这样的《创世歌》(《勒俄特依》):“密

洛陀让他们走,密洛陀叫他们结婚。兰和罗成双,韦和蒙结对……”这就是背篓瑶兰、罗、

韦、蒙四大姓的起源。据说,瑶族罗氏的始祖叫罗得元。在瑶族蒙姓中还有大蒙、小蒙的区

别,据说大蒙的始祖生了七个儿子,分别姓蒙、兰、韦、罗、潘、袁、卢七姓,是瑶族罗氏

的另一个来源。另外,瑶族勒的楼氏,汉姓也为罗氏。

如今,瑶族罗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巴马、东兰、田东、都安、南丹县大瑶寨等地区。

源流十一

源于满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稗类钞

》中记载:

⑴、满族波罗军氏,亦称博尔津氏,满语为Borj1n Hala,汉义“波浪”,满族姓氏,世居阿

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所冠汉姓待考。

⑶、满族博和罗氏,满语为Boholo Hala,世居萨哈禄(今黑龙江沿岸),所冠汉姓罗氏。

⑶、满族郭尔罗氏,亦称郭啰啰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以地为氏,满语为Gorolo Hala,

汉义“钩、躬身、放纵”,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

)、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所冠汉姓为罗氏、郭氏、高氏、国氏。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⑷、满族鄂木绰氏,满语为Emuco Hala,亦称鄂穆绰氏,瓦尔喀女真,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

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

、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佛讷赫村(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罗氏、鄂

氏。

⑸、满族罗察氏,源出清康熙年间俄罗斯战俘内附入满洲八旗者,讹为鄂温克姓氏,以族为

氏,满语为Loca Hala,定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罗氏等。

⑹、满族罗佳氏,满语为L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

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西克屯(今黑龙江伊

春小兴安岭西克林,为萨满聚居的地方)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后多冠汉姓为罗氏

⑺、满族罗岳氏,满语为Loyo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罗氏等。

⑻、满族萨克达氏,原称巴雅拉氏,后以地为氏,满语为ala,汉义“苍老”,世居宁古塔(

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萨克达(今辽宁

抚顺峡河流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

今辽宁抚顺东浑河畔)、黑龙江等地,所冠汉姓为多为罗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

、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

佟氏、陀氏、翁等。

⑼、满族觉罗禅氏,出自清朝宗室与人私生子的专称姓氏,不得入皇家玉牒,皆被赐姓为觉

罗禅氏,满语为Giolocan Hala,以明确其族皆非正支,后有冠汉姓为罗氏者。

源流十二

源于土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土族罗氏,源出古鲜卑吐谷浑部罗古尔氏,后逐渐成为土

族,以地名称罗古尔·孔(种油菜籽的人)。罗古尔出产油菜籽,后来就 为“油菜地”的称

谓。

罗古尔人以擅长种油菜而闻名于远近,故土族语言译成汉语,取罗古尔氏第一个字罗为自己

的汉姓,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三

源于京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京族原称“越族”,自称“安南”,其祖先是在四百多年

前从越南所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

山心、漓尾、巫头、潭吉诸岛上的。

据调查,今京族共有包括罗氏在内的三十一个姓氏,罗氏京族居住在漓尾。

源流十四

源于拉祜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拉祜族人到清嘉庆年间开始出现姓氏,但当时只有李、

石、张三姓。后采,由于拉祜族与汉族和临近民族的交往日渐频繁,他们的姓也增加了,如

今拉祜族中有包括罗氏在内的多个姓氏。

源流十五

源于哈尼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明朝初期,云南临安知府赐给滇南土官李、赵、陈、钱

等汉姓,是哈尼族使用汉姓的开始,后来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一些哈尼族人也开始使用汉

姓了。

如今哈尼族中使用的汉姓有包括罗氏在内的多种姓氏。

源流十六

源于黎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据《明史》记载: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琼州属县

生黎峒首罗显、许志广、陈宗等三十三人来朝”,说明在明朝时黎族中便有了罗氏。

如今罗氏黎族人主要居住在海南省的乐东县。

源流十七

源于白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明、清两朝时期,云南兰州(今云南兰坪)白族土知州、土

舍官在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为汉姓罗氏,世代相传至今。今白族中有许多罗氏族人。

源流十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以汉化改姓为氏。今仡佬族、侗族、东乡族、回族、壮族、朝鲜族

、羌族、布朗族、俄罗斯族、仫佬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及台湾高山族中,均有罗氏族人分布

,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

改为汉姓罗氏,世代相传至今。

3. 鸡西梨树镇政府电话

第三积温带 2300-2500℃ 讷河市,依安县,克山县,拜泉县,明水县,绥棱县,庆安县,柳河农场;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四方台区,853农场,852农场,绥滨县;七台河市,林口县,穆棱县;延寿县,尚志市,通河县;鹤岗市,宝泉岭农管局; 鸡西梨树区; 虎林市,庆丰农场;同江市,建三江农管局,大兴农场

4. 鸡西梨树镇煤矿

云南省金塘服务区属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金塘镇。金塘简介:巧家县辖乡。1984年从新华区划出设金塘区,1988年改乡。在县境西部。124.6平方公里,人口1.4万。羊巧公路过境。含双河、梨树、仁和、煤炭、大洼、兴隆、拖岩7个村。农产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甘蔗、烤烟、蚕桑,盛产石榴、香蕉,特产碗碗红糖和红糖狮子。工业以采石膏矿、煤矿、烧砖瓦为主。古迹有清乾隆四年建之参河铁索桥。

5. 鸡西梨树镇人口

答:鸡西市辖密山市、虎林市、鸡东县3个县(市),鸡冠区、恒山区、城子河区、滴道区、梨树区、麻山区6个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鸡西市常住人口为150.21万人,是黑龙江省第七人口大市。其所辖各区县人口情况如下:

一、三县(市)人口情况

密山市常住人口为33.91万人;虎林市常住人口为26.79万人;鸡东县常住人口为21.19万人,这三个县(市)是鸡西市9个县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3个区县。

二、六区人口情况

鸡 区常住人口为40.23万人,是鸡西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多的区县;恒山区8.78万人;城子河区7万人;滴道区常住人口为6.6万人;梨树区常住人口为3.98万人;麻山区常住人口为1.73万人。

6. 鸡西梨树镇火车站电话

区域概况地理位置 鸡西在地理位置上处在东经130°24′24〃—133°56′30〃,北纬44°51′12〃—46°36′55〃,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毗邻,东、东南与俄罗斯交界,是我国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面积人口 鸡西市总面积22,531平方公里,下辖鸡冠区,城子河区,恒山区,滴道区,梨树区,麻山区,鸡东县等六区一县,代管密山市和虎林市两个县级市,总人口220万,市区六区人口116万,城市非农业人口105万。其中,鸡冠区,城子河区为城市中心区,城市人口63万,恒山区,滴道区为卫星城区,梨树区,麻山区为市郊区。

7. 鸡西梨树镇到牡丹江火车时刻表

黑龙江省身份证号码前6位查询表230000 黑龙江省230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301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辖区23010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3010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3010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3010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3010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301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3011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23011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30123   黑龙江省依兰县230124   黑龙江省方正县230125   黑龙江省宾 县230126   黑龙江省巴彦县230127   黑龙江省木兰县230128   黑龙江省通河县230129   黑龙江省延寿县230182   黑龙江省双城市230183   黑龙江省尚志市230184   黑龙江省五常市2302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3020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辖区23020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3020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30204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30205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230206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30207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230208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30221   黑龙江省龙江县230223   黑龙江省依安县230224   黑龙江省泰来县230225   黑龙江省甘南县230227   黑龙江省富裕县230229   黑龙江省克山县230230   黑龙江省克东县230231   黑龙江省拜泉县230281   黑龙江省讷河市230300  黑龙江省鸡西市230301   黑龙江省鸡西市市辖区230302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230303    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230304    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230305    黑龙江鸡西市梨树区230306    黑龙江鸡西市城子河区230307    黑龙江鸡西市麻山区230321   黑龙江省鸡东县230381   黑龙江省虎林市230382   黑龙江省密山市230400  黑龙江省鹤岗市230401   黑龙江省鹤岗市市辖区230402    黑龙江省鹤岗市向阳区230403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230404    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230405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230406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230407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山区230421   黑龙江省萝北县230422   黑龙江省绥滨县2305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30501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市辖区230502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230503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230505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区230506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230521   黑龙江省集贤县230522   黑龙江省友谊县230523   黑龙江省宝 清县230524   黑龙江省饶河县230600  黑龙江省大庆市230601   黑龙江省大庆市市辖区230602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230603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230604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230605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230606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230621   黑龙江省肇州县230622   黑龙江省肇源县230623   黑龙江省林甸县230624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30700  黑龙江省伊春市230701   黑龙江省伊春市市辖区230702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230703    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230704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230705    黑龙江省伊春市西林区230706    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230707    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230708    黑龙江省伊春市美溪区230709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230710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230711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区230712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230713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230714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伊岭区230715    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230716    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区230722   黑龙江省嘉荫县230781   黑龙江省铁力市23080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30801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市辖区230803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230804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230805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230811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230822   黑龙江省桦南县230826   黑龙江省桦川县230828   黑龙江省汤原县230833   黑龙江省抚远县230881   黑龙江省同江市230882   黑龙江省富锦市230900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230901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辖区230902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230903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230904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230921   黑龙江省勃利县2310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3100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辖区231002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231003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23100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231005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231024   黑龙江省东宁县231025   黑龙江省林口县231081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231083   黑龙江省海林市231084   黑龙江省宁安市231085   黑龙江省穆棱市231100  黑龙江省黑河市231101   黑龙江省黑河市市辖区231102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231121   黑龙江省嫩江县231123   黑龙江省逊克县231124   黑龙江省孙吴县231181   黑龙江省北安市231182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231200  黑龙江省绥化市231201   黑龙江省绥化市市辖区231202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231221   黑龙江省望奎县231222   黑龙江省兰西县231223   黑龙江省青冈县231224   黑龙江省庆安县231225   黑龙江省明水县231226   黑龙江省绥棱县231281   黑龙江省安达市231282   黑龙江省肇东市231283   黑龙江省海伦市23270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3270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23270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232703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232704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23272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23272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232723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

8. 鸡西梨树镇属于哪个区

人口概况

根据各省市统计局年鉴及各市统计公报数据可知:2020年鸡西市常住人口为150.21万人,从性别构成来看, 男性人口占比为50.4%,女性人口占比为49.6%,性别比例相对均衡;从年龄构成来看,0-14岁人口占比9.17%,15-59岁人口占比65.61%,60岁以上人口占比25.22%,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17.31%,60岁人口占比和65岁以上人口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7%和13.5%),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把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积极调整应对。

9. 鸡西梨树镇历史抗战

鸡西到梨树镇火车时刻表-鸡西到梨树镇火车票价查询 序号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出发站出发时间到达站到达时间运行时长里程硬座软座硬卧下软卧下16224东方红-牡丹江鸡西16:06梨树镇17:1601时10分483.5-62972K7028密山-哈尔滨东鸡西22:39梨树镇23:3500时56分485.5-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