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寨子乡冬果梨

花寨子乡:冬果梨颇具盛名。

走进新疆“无花果”之乡 小果子做出大市场

来自兰州的游客一家人,在阿图什市松塔克乡阿孜汗村风情园品尝无花果。 陶拴科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1日电(记者 陶拴科)眼下正值无花果的收获季节,记者走进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松塔克乡,感受无花果采摘的喜悦与甜蜜。

无花果因为保鲜时间短,所以在市场上很少见,又因其含糖量高,当地民众常常称其为挂在树上的“糖包子”。每年7月中旬开始,阿图什无花果进入采摘季,8月中旬到10月无花果进入二季采摘期。

今年65岁的塔西买买提·努尔40年前在院子里种植1亩多地的无花果树,起初打算是观赏纳凉,后来渐渐带来了经济来源。90年代末,他又栽种8亩多地的无花果树,每年创利8万元。“那时刚结婚不久,我和妻子一起栽种无花果树,是因为院子荒凉,为了好看、乘凉,到现在40多年了,我们全家靠这些果树生活,也靠这些果树供子女们上学。”

无花果收获季到了,果农采摘无花果。 陶拴科 摄

无花果树叶片宽大,树冠茂密,果实隐藏在叶子里,站在外面很少能发现硕果累累的无花果,果农采摘的时候一般选择泛黄的果实小心翼翼的采摘。

在松塔克乡,和塔西买买提·努尔一个村子的库尔班·买明,也是靠种植无花果树致富的。每年无花果刚下来,他就赶早带去市场做批发销售。他说:“无花果刚上市,我们都是按个儿批发,每个3元或者5元,所以刚下来要抢先,这几年人民生活水平好了,吃无花果的人多了,都供不应求。”库尔班·买明一家7口人,种植无花果面积20亩,每年带来的收入超10万元,这几年他买了楼房,也换了一辆新车。

因为新疆阿图什气候、土壤等因素比较适宜无花果生长,且种植面积大,因此阿图什被称为“无花果之乡”。

目前,松塔克乡栽种无花果树面积达到4000多亩,民众靠培育、栽种、旅游、销售将无花果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当地阿孜汗村无花果风情园每天都会迎来各地的游客,在此体验采摘无花果的乐趣。

来自兰州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我已经连续三年来到阿图什了,每年这个时间来正是无花果成熟采摘期。”

据阿图什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阿图什全力打造区域特色绿色产业品牌,希望把这种稀缺水果市场做大,积极与水果龙头企业对接,构建稳定供销网络。

如今,无花果已经成为阿图什一张名片,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产品供给网络,实现贫困民众脱贫致富。(完)

承德县大营子乡:山水胜地 花果天堂

大营子乡地处承德县西南部,总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 近几年,承德旅游局和大营子乡党委政府依托乡域特有的自然资源,积极谋划、合理运作,编制了大营子乡整体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旅游项目,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郊游垂钓的好去处——柳河

柳河发源于兴隆县六里坪的柳源湖,穿越承德县大营子乡全境,濒临柳河,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是郊游的好去处。境内有水库3座,水利资源丰富。

蜿蜒流淌的柳河水清纯甘冽,自然风景秀丽。行走在柳河畔,看那清清河水潺潺,波澜不惊。岸边草木丰盛,山峰奇峻,白鸭浮绿水,鱼儿跃清波,与纯朴的民风构成了一副自然的世外桃源图画,令人陶醉不已。 柳河两岸多奇峰异石,再加厚厚的植被,构成了许多天然美景。春、夏、秋三季的柳河两岸风景秀美,挑竿垂钓使游人修心养性,是回归大自然的极好去处。柳河水清澈见底、无污染、鱼虾丰盛。柳河鱼、柳河虾、柳河鸭蛋被称为“柳河三鲜”,远近闻名。

立足果品特色发展休闲旅游

全宝河、王家庄两个果树专业村,有果园8600亩,年平均果品产量800万公斤。盛产苹果,果品质优味美,畅销京津市场。全宝河村被命名为河北省果品基地,2012年“国光工”苹果获首届河北省苹果质鉴评会“铜奖”,“宝龙丰”合作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农家院20多家,让游人体验登山、摘果、种菜的乐趣之余,还能尽兴地品尝到柳河水炖柳河鱼、热浆水豆腐、柴鸡、小米饭、玉米面饼子等风味农家饭菜,使游人能够充分感受纯朴民风,欣赏山乡美景,领略“桃花源”的情趣。大营子乡准备建设度假村一个,打造精品果树采摘园2—3个,垂钓5处,配有休闲、娱乐等设施,逐步形成特色旅游综合开发生态小区。

依托特有资源开发旅游新项目

依托柳河资源,2013年5月份,承德县政府与河北畅达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大营子柳河漂流项目协议。该借用幸福村“幸福”概念,以柳河水体资源为依托,打造集水上娱乐、休闲度假、滨水露营、乡村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幸福家园综合旅游区。项目区总体布局为一轴四区的空间结构,一轴:柳河景观娱乐轴;四区:入口服务区、水上漂流区、滨水度假区、乡村乐活区。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成为我市旅游一个新亮点。

北营子溶洞项目已正式签约,目前进入开发阶段。大营子是革命老区,承德县第一个党支部1942年在幸福村成立,这里当时曾是抗日的基地,无数革命先辈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去怀念历史和学习他们的革命英雄气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对革命老区进行红色旅游开发将是必然趋势。

果都丰县梨花季:畅享生态之旅 品味乡土文化

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4月3日,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长三角区域30家主流媒体记者应邀走进徐州丰县

根据日程安排,媒体记者们将依次游览考察丰县的百年梨园、大沙河古镇、大观园(宫保府)、盛世梨园、状元碑园、程子书院、渊子湖、五姓庄新农村、汉皇祖陵风景区旅游景区、景点,亲身感受丰县人文景物、人情风土,共同体验“汉高故里、中华果都”旅游的独特魅力。

花花

春日赏花,秋天品果” 旅游业成丰县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恰逢春日,当地万亩白酥梨园的梨花相继盛放,暗香浮动、沁人心脾。游人漫步其中,仿佛步入了一片迷人的香雪海。“梨花的花期十分短暂,如今满园的梨花正值最佳观赏期。”在百年梨园景区,有668余株树龄超过180年的梨树,最古老的一株甚至可以追溯到500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

“梨花搭台、经贸唱戏”,梨花对于丰县的意义,远不止欣赏与赞叹。为进一步建设“强富美高”新丰县,在今年的梨花节期间还将举行“相约梨花海”—梨花节经贸招商活动。该活动将重要客商参观考察、重大项目洽谈签约与第九届电动三轮车及零部件展销会开幕式相结合;而在4月8日,还将在中国电动车城举办中国·丰县第19届梨花节经贸招商活动。

汉高故里,五千年人文历史构筑起丰县旅游的文化之魂

“喧闹的节庆只能抓住人们的目光,而真正能留住人心的,永远是那一方承载了厚重历史的人文土壤。”

徐州古称彭城,有5000余年的文明史,是夏禹时期的闻名遐迩的“九州”之一。悠久的文明延及秦汉,人杰地灵的徐州星光璀璨,而身处其中的丰县,更是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值清明时节,杜牧这首家喻户晓的《清明》又浮上心头,而诗中所指的“杏花村”就位于丰县华山镇史店村。诗中烟雨朦胧又有些凄迷伤感的画面至今让人赞叹不已,而“杏花村”这一意向则被后人沿用,流传至今。丰县闻名遐迩的另一个景点——渊子湖又称淹子,位于梁寨镇南部乾隆七年(1742年)黄河决口,渊子湖得以形成。

渊子湖既是东海的龙眼,又是微山湖水系的一部分,地下水相通,久旱不干。湖里盛产白莲藕、鲜鱼、米虾甲鱼,是当地有名的美味佳肴,白莲藕曾经是清朝皇宫的贡品,所以梁寨白莲藕素有“贡品莲藕”的美称。

羊方藏鱼

一道“羊方藏鱼”,串联起丰县千古风流人物

徐州菜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流派之一,其菜点制作考究,风味独特,自成体系,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帝尧时期,在徐州建立了大彭氏国的彭祖,更是被厨行供奉为祖师爷

据《大彭烹事录》记载,彭祖的小儿子夕丁喜欢捕鱼。彭祖恐其溺水坚决不允。一天,夕丁捕到一条鱼,让母烹制,恰巧家中正炖羊肉,其母趁彭祖不在,把羊肉割开将鱼藏入,与羊肉同炖,至鱼熟取出,与夕丁食之。彭祖回来后吃羊肉时,觉有异香之味,即问其故。经妻子说明,彭祖如法重制,果然鲜美异常。这也就催生了“天下第一菜”——羊方藏鱼的诞生。有人认为,汉字中的“鲜”字即源于此。

丰县主要景点介绍

汉高祖刘邦

1.汉皇祖陵景区

位于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素有“天下金刘寨、大汉第一源”之美誉,始建于秦汉时期,至唐代形成“四庙二祠一殿”的宏大规模,后经历代兵燹、水患等沧桑变化,原有古迹被毁坏,1990年,经县政府批准重建,占地10亩。

2.二坝湿地

位于丰县大沙河镇二坝西南,2014年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今年正式申请国家级湿地公园验收,果都大观园: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丰县大沙河畔,是一座集花园果园、公园、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新型园林。

3.大沙河古镇农家乐

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约50亩,共计78户,是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家庄园。

4.张天师故里道教文化景区

丰县宋楼镇是天师张道陵出生地,风水奇特,是道教文化圣地,有药盒子、蓬莱岛、天门穴等景点。

5.瑶盛文化园

位于大沙河盛世梨园对面,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集陶艺书法、绘画培训、根雕展览、拓展游玩、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等于一体,也是徐州及周边地区中小学师生陶艺知识普及和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基地,2017年成功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6.百年梨园

位于宋楼镇李大楼村,占地880亩,始建于清朝嘉靖年间,园内现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梨树668株,

按八卦九宫栽植。2009年,该园被评为市优秀观光果园,2011年成功创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7.梁寨渊子湖

位于梁寨镇南部,又称淹子,乾隆七年(1742年)黄河决口,冲刷石林形成,面积1.5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市最美乡村旅游点、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乡情似酒,花语如诗。绽放的梨花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昭示着瓜果飘香的丰收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