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南酸枣糕

地处江西省南部的赣州市崇义县号称:“中国南酸枣糕之乡”,云南“酸角之乡”。其精制的齐云山南酸枣糕也为江西特产之一。以野生植物-酸枣为原料,经果物保鲜,脱皮去核,加入蔗糖,铜锅浓缩,自然风干,精制成酸枣糕。酸枣糕,色泽透明,美似琥珀,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江西省食品检验站测定,含有原糖和多种维生素,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皇帝亲赐江南第一家 九座牌坊推崇中华孝义

"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是饮誉中外的华夏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开始,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浦江县郑宅镇。景区内保存有郑氏宗祠、昌七公祠、老佛社等一批重要历史文物。郑氏家祠始建于元初,结构宏敞,风格古朴。宗祠内高悬众多历代名人题匾和联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前厅及拜厅天井内有尊为明初文臣之首宋濂手植的古柏,枝干虬劲,上薄云天。景区内尚有孝感泉、九世同居碑亭、东明书院、"十桥九闸"和玄麓元代摩崖石刻等古迹遗址二十余处,内容丰富,蔚成群观。而入口区象征九世同居的九座牌坊,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含义之丰,堪称全国之最。

九座牌坊,恰合郑氏义门的九世同居,展示着郑氏九世同居的深远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这里的每一座牌坊都有出处,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故事。作为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家族,"家"是一个核心活动中心,首先要突出一个"家",郑宅的这个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家,而是"江南第一家",这才是它的灵魂。

牌坊群的第一坊,就叫"江南第一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第二座牌坊叫"孝义门"。郑宅原叫仁义里,后来因为郑氏家族的孝义家风被历朝所推崇,许多感人的孝义事迹也常被乡民传颂,又经常被朝廷表彰,就改成了孝义门,后来连村名也叫作孝义门了。

第三座牌坊叫"三朝旌表"。这跟前面两座有一定的关联,因为郑氏义门从南宋开始不论风云如何变幻,不论是战争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他们总是始终如一,家族的日子还是过得有条不紊。不论谁当权,他们都按照自己的规则,治理好家族事务,处理好跟邻里关系。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起着忠节义孝的表率作用。所以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

第四座牌坊叫"有序"。因为郑氏义门把"有序"和"师俭"当作了治家的两大支柱。"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郑氏义门数百年同居共食,没有序肯定要乱的。郑氏义祠堂专门设立了一个有序堂,制定了168条家规,天天用相关内容来教育子孙。所以使得郑氏义门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家庭秩序,正是这些严格的秩序引领了郑氏义门一代一代走出了辉煌。

"有序"牌坊后,依次叫"恩德"牌坊、"麟凤"牌坊、"取义成仁"牌坊、"礼部尚书"牌坊和"九世同居" 牌坊。令人称奇的是九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各不相同,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有木结构的,有石雕的,有砖雕砌的。自牌坊群落成后,"江南第一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大大提高,海内外游客纷纷慕名前来参观游览。

《初心永恒---崇义苏区红色故事》第三篇 求真务实篇之南昌起义部队上堡整训

南昌起义部队上堡整训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部队主力在潮汕汤坑失利,在这个非常时刻,朱德决定到敌人力量薄弱的湘粤赣边界地区去找落脚点,打游击。11月3日,朱德、陈毅率领经过大余整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纵队部及二、三两路从大余县城出发,翻山越岭,经聂都、文英于11月7日到达古亭。命令杨至成率兵100人驻文英,以防胡凤璋部袭击;毛泽覃率兵200人驻古亭,居中联络;朱德、陈毅、王尔琢率纵队部及主力600人去上堡休整。

朱毛部队上堡会师

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纵队部及主力到达上堡后,纵队部设在上堡街万和堂,部队分驻横街、下街、黄土坳、水北、莲塘湾等地。这时,崇义县潜入地下活动的共产党员张声懋、陈必凯、张承椿、周良松等,得悉起义部队驻在文英、古亭、上堡的消息,悄悄来到上堡,会见了纵队司令朱德和指导员陈毅。他们向纵队部报告上犹鹅形有一支工农武装

会见后,陈毅征得朱德同意,换上便装,即由陈必凯带路去上犹鹅形,见到张子清、伍中豪,方才确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在鹅形的部队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这支部队是在上井冈山时,在遂川大汾与毛泽东及其他部队失掉联系后,遭地主武装肖家璧靖卫团袭击截断,退至鹅形。现在敌强我弱,处境十分困难。陈毅听取汇报后,当即决定,带领这支队伍到上堡会师。

因此,张子清、伍中豪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500余人,也和起义部队一起参加了整训。

上堡整训

(一)整编部队

为了便于集中统一领导,纵队部又进一步整编了队伍,将散乱的单位合编为一个支队,继续使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朱德任纵队司令,陈毅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辖七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特务大队。七个步兵连和一个特务大队、一个重机关枪连。

(二)整顿党、团组织

在陈毅领导下,整顿了部队党的组织,加强了党的领导。进行党员登记,发展新党员,并把党团员分配充实到连队,从而加强了党在基层的工作,使党的组织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把部队完全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三)整顿纪律

这次军纪整顿,最突出的是第一次明确规定,募款和缴获的物资要全部归公。建立了没收委员会,只有没收委员会,才有权没收和处理财物。并对官兵进行了自觉遵守纪律的教育,整顿群众纪律。

上堡整训水北军营旧址---上堡村水北组李氏宗祠(林席常摄)

(四)军事训练

整训期间,部队天天出早操,进行了较系统的队列和军事技巧的训练。在普遍提高军事素质的基础上,提出新战术问题,主要是怎样从打大仗转变为打小仗,也就是打游击战的问题,以及把一线式战斗队形改为“人”字战斗队形等。朱德亲自编写军事教材,亲自给官兵们讲课。接着就在桐子坝进行实际的军事操练,然后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到各村庄,以上堡为中心开展尝试性的游击战争,把新的战术用于抗匪斗争。

(五)初步尝试武装斗争同农民运动相结合。

朱德、陈毅对部队进行为人民打仗的思想教育,明确规定了部队的行动任务是把武装斗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整训期间,部队除了出操上课,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外,都以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全体官兵分散于上堡、文英、古亭一带,帮助农民生产劳动;进行革命宣传。

上堡整训的意义

上堡整训,是著名的“赣南三整”之一,在“赣南三整”中,时间最长,效果最显著,成绩最大。经过这次整训,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性加强了,军队素质提高了,战斗力也提高了,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上堡整训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保存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保存了革命火种,挽救了革命,挽救了人民军队,这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上堡整训,朱德、陈毅领导部队开始实现从城市到农村、从正规战到游击战、从单纯武装斗争到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三大战略转变,初步形成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建军原则。重新燃起了农民革命斗争的火焰,从而揭开了崇义县土地革命斗争的序幕。

上堡整训,锻造了一批人民军队高级领导人。据不完全统计,从上堡整训中走出了10位开国将帅(包括3位元帅、1位大将、2位上将、2位中将,2位少将),未授衔2名,还有28位红军将领先后壮烈牺牲。

上堡整训,为即将到来的湘南起义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五个月后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国工农红军新的历史起点,迈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重要第一步,是中央苏区得到巩固、发展、壮大的重要里程碑。

来源:《初心永恒---崇义苏区红色故事》

本期编辑:陈慧

总编:余烜

自驾顺义,免费的国家级郊野公园,爬山、赏花、摘酸枣

舞彩浅山滨水国家登山步道,位于顺义。建设的很好,一共有7个入口,不怕找不到登山口,这里算得上北京周边最值得去的郊野公园,可以爬山、戏水、赏花、看红叶。国庆小长假如果不想出远门,可以来这儿游玩。

去年感觉鞑子沟亲水步道是最好的,上周末再次前往,却发现溪水都干枯了,大失趣味,反而月明涧路段非常凉快,也是金秋赏红叶的最佳去处。

自驾导航到月明涧停车场,沿着山路走了上去,两边植被很茂盛,整体是很阴凉的感觉,强度不大,带孩子也可以来。

一路上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山间美景,路边还有很多酸枣树。这里的空气比城市清新,所以多走走,更有益健康。

由于这里林木茂密,气候凉爽,远离污染,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秋日里满山的红叶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素有疗养和休闲度假的天然“绿色氧吧”之称。

去年十月末拍摄于唐指山茶棚段

山上有条线是可以爬到望京石的,需要两三个小时,很具挑战性,喜欢爬山的人建议过来爬爬。

另外,在去舞彩浅山的必经之路上有一片向日葵花海,大概位置在快到茶棚村的时候,面积超大,可以略作停留,进入拍照游玩。

====================

【关于作者】

野鹅自驾,专注为您提供人少好玩的真实自驾路线

微博:野鹅自驾

公众号:野鹅自驾

未经许可,所有图文视频均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