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观音竹编

竹编是纯绿色的手工产品,通过选用本地优质茨竹为原材料,经过去青、排版、分层、拉丝、防霉、防蛀、上色等数十道工序处理,制作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晶莹剔透、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多种不同的挑、压、破、拼等编织绝技,运用提花、编织的原理,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与各种书画作品奇妙结合,在特定的环境中手工编织而成,编就的竹编字画,清秀淡雅、神形酷肖、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其精细效果和艺术神韵完全可与丝绸、刺绣相媲美,既保持了书法艺术和国画的神韵,又充分体现了传统竹编的艺术风格,因其采用纯手工艺制作,只有相似的,没有相同的,件件独具匠心,堪称狐品。

2007年设计制作的“竹编观音”、“清明上河图”、“松鹤图”等竹编精品在第九届西部国际“三品”博览会获得两个金奖、一个银奖。2007年11月企业也被四川省旅游局评为四川省特色旅游商品,2007年11月灵广竹艺坊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企业。灵广竹编的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而且最近日本的川中敬美要作为日本国的代理商,每年购销竹编日用品上百万美元之多。

安居观音竹编已成为加深人们感情和交流的纽带,其设计新颖独特、工艺精湛、装潢考究、文化底蕴深厚的竹编工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安岳紫竹公园景点趣事 安岳紫竹公园紫竹观音像

1. 安岳紫竹公园紫竹观音像

安岳石刻主要有三个地方:

1、圆觉洞,位于县城往内江方向路边。现为4A级景区,外地游客门票40,本地20,持皈依证的师兄初一和十八好像是免费。亮点是观音。景点内有仿刻的紫竹观音和卧佛。

2、紫竹观音,位于石羊镇场镇附近。亮点是紫竹观音的镂空雕饰。

3、卧佛,位于卧佛镇(原八庙乡卧佛村)。亮点是中国唯一一处左胁卧的“涅盘图”。

2. 安岳毗卢洞紫竹观音

在四川盆地丘陵区中西部,有一片幅员面积为7962.56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天府之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的资阳地区。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1100毫米,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00天。全年云雾多而日照少,空气湿度大而昼夜温差小;平均风速小,大风日数少。资阳市各县区年平均气温 17 ℃左右;年降水量 950mm左右;年日照1250小时左右;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6.5 ℃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5 ℃左右;极端最高气温 40.2 ℃;极端最低气温-5.4 ℃。

具体概况

199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内江市所辖资阳市和简阳市(均为县级市)以及安岳县、乐至县划出,于同年4月29日正式建立资阳地区。2000年12月撤地设市,成为四川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辖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代管简阳市,幅员面积7962.56平方公里。

资阳地区是四川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也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现有国家粮食基地3个、国家生猪基地2个、国家柠檬基地1个、国家花生基地1个、省级蚕桑基地2个。工业门类集中,特色突出。境内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万户,形成了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医药、丝绸纺织五大支柱产业。   资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厚,有旅游景区52处、景点325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4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2处,地(市)级1处,县(市)级80处。尤以龙泉湖、三岔湖、安岳石刻、陈毅故居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使资阳成为四川旅游东环线(元帅故里游)的起点和南环线的终点,成为川中旅游休闲胜地。尤其安岳石刻造像“古、多、精、美”,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艺术内涵。其卧佛院的唐代卧佛造像全长23米,居世界之最。毗卢洞紫竹观音被誉为“东方维纳斯”,为中外旅游参观者赞赏。

人口- 总人口(2011)366.5万人   - 市区人口(2011)30万人

面积- 总面积 7962.56平方公里;   - 城市建成区 37平方公里;

3. 安岳紫竹观音图片

资阳,四川省地级市,古代文豪苌弘、 董钧 、王褒并称“资阳三贤”,乐至是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家乡。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南与内江相邻,北与成都、德阳接壤,东与重庆、遂宁毗邻,西与眉山相连,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资阳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置县,后设州、郡, 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35000年前,古老的“资阳人”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

TOP.1圆觉洞摩崖造像风景区

上榜理由:圆觉洞位于安岳县城东南角1.5公里的云居山,因山上刻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这里的石刻造像分布于南、北两岩,有龛窟编号76个,大小石刻造像1993尊,内容以佛教为主,兼有少量道教与佛教合龛造像。另外,还有碑刻题记25 处。这里的石刻造像始凿于唐开元年间,经前蜀、后蜀,至北宋达到鼎盛时期,历400余年完成。

TOP.2花溪谷

上榜理由:花溪谷,位于资阳市雁江区保和、中和、老君等镇乡。谷内幽谷狭窄,重岩叠嶂奇山异峰,各种动植物品种多,适合 户外徒步、春游、露营,也是画家采风、摄影师取景的好地点。从保和镇两河口到老君镇双河桥,是花溪河下游地区。这一段河面宽阔,河水平静,两岸绿树成荫,翠竹掩映,清澈的溪水倒映着两岸,形成“山在水中,舟在山上”的奇特景观。这里可以拍摄出美丽的风景大片。从保和镇钓鱼村踏水桥经和平桥到中和镇罗家村三河口,这一段景色是花溪的精华,青山绿水用在这里一点也不夸张。

TOP.3陈毅旧居

上榜理由:陈毅故里景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颁布为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其中,陈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颁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6年12月,陈毅故里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占地40余公顷。

TOP.4毗卢洞石刻造像

上榜理由:毗卢洞位于安岳县城东南的石羊镇赤云片区油坪村塔子山上,距县城50公里。安岳至大足的公路横穿塔子山脚。这里,山峦叠翠,岩石峭立,毗卢洞就凿在这些磊磊秀石之中。宋代匠师们在此冗石凿窟,开凿龛窟20个,造像区长达118米,现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分别集中于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观音堂和玉皇阁内。有碑刻18通、崖墓10座、佛塔2座。

TOP.5半月山大佛

4. 安岳石刻紫竹观音地址

1,圆觉洞,位于县城郊。4A级景区,门票外地人40,本地人20,农历每月初一十八皈依的信众可以免费进去烧香。景点有仿刻的紫竹观音,八庙卧佛(2,3景点)。

2,毗卢洞,位于石羊镇郊。票价现在应该是十几块,有紫竹观音。

3,八庙卧佛,位于卧佛镇卧佛村(原八庙乡)。门票不清楚,有最大的左侧卧佛。

4,千佛寨,位于县城和城西乡之间。有石刻和森林公园。

5. 安岳紫竹公园的来历和传说

主要有三个地方:

1、圆觉洞,位于县城往内江方向路边。现为4A级景区,外地游客门票40,本地20,持皈依证的师兄初一和十八好像是免费。亮点是观音。景点内有仿刻的紫竹观音和卧佛。

2、紫竹观音,位于石羊镇场镇附近。亮点是紫竹观音的镂空雕饰。

3、卧佛,位于卧佛镇(原八庙乡卧佛村)。亮点是中国唯一一处左胁卧的“涅盘图”。

6. 安岳紫竹公园介绍

主要有三个地方:

1、圆觉洞,位于县城往内江方向路边。现为4A级景区,外地游客门票40,本地20,持皈依证的师兄初一和十八好像是免费。亮点是观音。景点内有仿刻的紫竹观音和卧佛。

2、紫竹观音,位于石羊镇场镇附近。亮点是紫竹观音的镂空雕饰。

3、卧佛,位于卧佛镇(原八庙乡卧佛村)。亮点是中国唯一一处左胁卧的“涅盘图”。

7. 紫竹观音在安岳什么地方

资阳就属于资阳市,分管四个县市区 包括简阳市 雁江区 安岳县 乐至县 雁江区也就是以前没有建大市资阳市的资阳。但是以前是属于内江市的,1998年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8]15号):调整内江市行政区划,设立资阳地区,将内江市的安岳、乐至2个县和代管的资阳、简阳2个市(县级)划归资阳地区管辖。地区行政公署驻资阳市雁江镇。

资阳市隶属四川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南与内江相邻,北与成都、德阳接壤,东与重庆、遂宁毗邻,西与眉山相连,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陈毅元帅的故乡。

35000年前的“资阳人”开启四川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篇章。哺育了东周孔子之师苌弘 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经学家董钧等历史名人,被誉为“蜀人原乡、三贤故里”。1998年设立资阳地区,2000年撤地建市。

资阳市幅员面积574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54.5万人(2016年),辖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

资阳人文古迹较为丰富,特别是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的安岳石刻,以“古、多、精、美”被誉为“我国古代雕刻、一伟大宝库”,雕技精湛的紫竹观音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还有半月山大佛、陈毅故居、报国寺等名胜古迹。

8. 安岳石羊紫竹观音门票

安岳时刻分布很散的,最著名的是石羊毗卢洞的紫竹观音,先从永清到永顺,再从永顺坐到石羊的车,大概一两个小时吧;也可以到安岳县城的圆觉洞,一个小时。

9. 紫竹林观音像

一个很蕴含佛理的名字,个人映入眼帘的是观音菩萨在紫竹林手持杨枝净水瓶,为娑婆世界挥洒着甘露 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临安竹编师傅走红海外!70000万TikTok网友在线围观

用竹条篾片制作生活用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竹林掩映的杭州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51岁的竹编师潘云峰通过短视频展示竹编手艺。他的竹编短视频走红海外,引发众多外国网友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潘云峰14岁起跟着师傅学习竹编,201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潘云峰看到许多手工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技能,觉得自己从小练习的竹编也不遑多让。

他自学了短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回到横岭村,在亲戚的老屋里拍摄短视频,并尝试直播自己加工竹编制品的过程。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潘云峰用一双巧手,将根根竹篾变成了拖鞋、帽子、伞等物品。他上传的短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超过200万。

在这个沿盘山公路穿越竹海后方能抵达的清幽小 村,被誉为江南慢生活第一村, 有着“云顶横岭、竹海人家”的美誉。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当地有不少村民都会竹编。

潘云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不断创新这项传统手艺。他说:“虽然我的竹编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我会边拍边创新,在竹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竹编是临安具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临安是远近闻名的竹子之乡,全区有竹林面积97万亩,竹资源十分丰富,为竹编工艺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自然条件。

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昌化竹编,历史悠久,经历2500多年, 凭着历代竹编艺人 口传手授的方式流传至今。

竹编制品是当地民间常用的生活用品,并且竹编工艺精美细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现代竹制品工艺以家居用品为主。

>

临安文旅十一黄金周完美收官! >

< “诗画浙江.百县千碗” | 醉美时节发布天目美食,这个金秋来临安逛吃逛吃~ >

安岳石刻“紫竹观音”入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本报讯近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颁奖典礼暨成渝文旅发展交流活动在成都双流区举行,发布“成渝文旅新地标”五大榜单。其中,有“东方维纳斯”美誉的安岳石刻毗卢洞(紫竹观音),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广汉三星堆等一道,荣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作为四川重要文旅品牌,安岳石刻在全国石窟艺术中处于第一梯队,是资阳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安岳县境内46个乡镇(街道)均有石窟,数量超10万尊,如果将境内的造像首尾相连,足足有5公里长。石刻的开凿年代从隋唐延续至明清,其上承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传承千年之久,以“古、多、精、美”闻名中外,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石刻)之乡”。毗卢洞(紫竹观音),地处石羊镇油坪村塔子山上,它因背倚紫竹而得名。其雕刻精细、容貌温雅、神态倜傥,有很浓郁的世俗风味,堪称安岳石刻造像之极品,是全国少有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2001年,包括“紫竹观音”在内的毗卢洞石刻造像被列为全国第5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栏撰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