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记驴肉

 曹记驴肉,因创始人姓曹而得名,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曹记驴肉, 精选新鲜优质驴肉,配以多种香料,放进锅里慢火煮七至八个小时。曹记驴肉,富含蛋白,酥烂易嚼,味道鲜美,远近闻名。

沂蒙游记:寒冬时节在莒南县的一次“驴肉美食”体验

本地资讯创作者

寒冬时节,最简单的幸福莫过于“吃熟肉、喝热汤”。前几天,笔者去了一趟莒南县,当地的朋友就请我们体验了一下寒冬里的口福。

以往去莒南,喝汤的话以羊汤居多。这一次,热心的朋友特地换了一下口味,带着我们去了一家驴肉馆。

莒南驴肉,在沂蒙地区很有名气。按照民间的说法,沂蒙地区的特色美食,除了炒鸡、羊汤之外,就属莒南驴肉了。笔者早闻其名,但一直没有实地体验,这次有幸前来,终于有机会品尝。

南县城周边的驴肉馆很多,本文也并非要打广告,因此在这里就不提具体的店名。外地的朋友如果想体验的话,到了当地也完全可以打听到合适的地方。

我们一行四人到达店里时,正好是最热闹的饭 点,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一些比较熟的顾客,就是赶着点来卖点驴肉火烧打包带走。当然,也有很多在店里吃肉喝汤的。

笔者第一次来,不太会点菜,看到包着驴肉的脆皮火烧不错,就只点了几个火烧。朋友笑了笑,然后轻车熟路地要了一盘驴肉、两个小菜,每人又配了一碗热汤。

这种驴肉汤跟莒南北边涝坡镇的牛肉汤类似,也是自己调配的形式,汤和肉端上去之后,个人根据口味,添加不同量的调料。

吃的时候,大家每人手里拿一个火烧,汤里加上几块驴肉,一边吃火烧,一边喝汤,即暖胃又下饭。

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看着不太起眼,但因为有实打实的肉,吃起来也是很顶饿的。笔者喝了一碗汤,吃了一个火烧,其他两个小菜没夹 多少就已经感觉饱了。

驴肉有“地上最美味”之称,这顿饭的口味自然没有挑剔的。很多朋友可能都比较关心成本。因为是朋友请客,笔者没有询问具体多少钱,但根据单价就能推算出个大概。店里的一斤驴肉是九十多块钱,一个驴肉火烧是十块钱,两盘简单的炒菜就算五十块钱。这样算起来,一盘驴肉(一斤左右)、四个火烧、两盘炒菜加起来,也不到两百块钱。四个人平均的话,人均在四五十元左右。

这次朋友比较客气,还单独点了炒菜。实际上如果是吃快餐的话,四个人一盘肉、四个火烧就足够了,这样的话,成本只需一百三十多,人均三十元就差不多了。

当然了,如果就是图简单、图省钱的话,一般人的饭量,两个驴肉火烧打包也能吃饱。只不过这样就不能吃肉喝汤,少了一些冬日里的体验乐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虽然之前就久闻莒南驴肉大名,这次实地品尝,还是很有感慨,故以此文记叙之。

「洛阳老汤的故事」政和路美食街上的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

2020年7月19日,星期天,早上七点,细雨蒙蒙之中,洛阳夏日的早晨显得格外凉爽而湿润,我慕名来到洛阳新政和路厚载门西边的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馆进行采访。

洛阳汤中经典

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声名远播

这些年,洛阳汤与洛阳城共同发展,如今洛阳汤馆两千家,汤品十二种,汤城洛阳,已经蜚声中外。2019年4月2日,洛阳市认定了首批22家“洛阳老字号”,其中有两家洛阳汤馆入选,其中一家汤馆就是历史悠久的洛阳市瀍河区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夹马营店,这是洛阳驴肉汤馆入选的唯一一家。

说起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是一定要说陈运先生的。应该说,陈运先生让祖传的驴肉汤扬名洛阳城,并先后在国内外媒体上露脸,声名远播海外。

然而岁月不饶人,陈运先生今年已经88岁高龄,干不动了,他把陈记驴肉汤的事业就传到了他的儿子和女儿手里。陈运先生思想开放,完全没有受“传儿不传女”旧思想的束缚,所以他的女儿们得到真传,也在经营陈记驴肉汤。因为老城东关大石桥附近改造,他的儿女们就分别在洛阳城选址经营驴肉汤,各自独立门户。陈运先生的大女儿陈桂芳与丈夫和儿子在唐宫东路开店,陈运先生的二女儿陈跃芳在瀍河区夹马营路经营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陈运先生的大儿子陈跃周的女儿到了涧西区丽新路上开店,陈运先生的小儿子陈跃伟在九都路上卖汤,他们姊妹几个,除了小女儿陈俊芳,其他四个人共同守着祖辈留下的这份驴肉汤产业,联手为洛阳百姓奉献一碗好汤。

中为陈桂芳,右为陈桂芳的丈夫,左为陈桂芳的儿子

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

跳出老城

与洛阳新区共同发展

陈桂芳是老大,岁月无情,慢慢地,她也65岁了。一直跟着母亲经营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的儿子王磊也已经38岁了,正是当干之年,子承母业,他开始承担起汤馆发展的重任。

这些年,洛阳新区快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环境更是得天独厚,道路宽阔,绿化很好,越来越美,这让王磊看到了巨大商机,就有了到新区开辟新天地的想法。特别是他原来唐宫东路老店门口改成单行道后,慕名而去的汤客根本无法停车,很多人建议他到新区开店。经过一段时间周密市场考察,特别是了解到洛阳市正在打造政和路美食一条街,王磊和父母商定,下决心从老城唐宫东路迁到洛阳新区政和路厚载门街口开店,为新区百姓奉献一碗好汤。历经数月装修,2020年7月11日,这家洛阳老字号的隆重新区店终于开业了。今天上午 笔者看到新店门口地方宽敞,慕名而来的汤客络绎不绝,还有不少人端锅端盆而来盛汤回家。门口宽阔,为远道开车而来的汤客提供了极大方便。

汤客端盆来盛汤

砥砺前行

让洛阳老汤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着洛阳的各行各业,对餐饮业冲击更大。但危中有机,今年,洛阳市对洛阳汤非常重视,正在申请“洛阳老汤”地理标志认证,首届“洛阳老汤”文化节已经举办,洛阳汤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春天。在这个特殊的时候,王磊和他的父母们搬迁到了新区,投入资金装修,一方面是陈运先生的孙辈们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有大气魄,另一方面是他们对祖国的发展特别是洛阳的发展充满信心。王磊在新店的装修中,特别注意干净卫生,注意标准化,他与百度、高德和腾讯地图联系,有了自己新店的地图定位,他利用微信和美团等平台,借用抖音等工具进行宣传,他期望祖辈们开创的事业,在他们这一辈的手里能发扬光大,他希望竭尽全力,努力让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得到传承,做一碗好汤,为洛阳争光。开汤馆卖汤,对王磊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更是为汤城洛阳这张名片增光添彩的雄心壮志。他很有自信地说,他家汤馆一定会越干越好,除了驴肉汤,还会有更多品种,二楼还设置有雅间,可以让自己汤馆成为洛阳人请亲朋好友喝汤的好地方,绝对不会为洛阳人丢脸。

老城老字号,老汤老味道。一碗汤,一座城,一种文化,一种情怀,尽在汤中,香飘洛阳城。

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的正宗驴白血

德州临邑美食除了西关熟驴肉、宋记烤鸽,其他很多本地人也没吃过

美食领域创作者

临邑县于山东省德州市,又叫卧牛城,还称犁城,临邑县的主要城市标志就是卧牛崛起。临邑县地属黄泛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之间的界限还是很明显的,临邑县域经过各朝各代的不断变更,名字也在不断变化,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最早出现"临邑"一词,从那时一直沿用至今,临邑不仅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而且县内人口少数民族种类繁多,从而致使临邑的美食适合大多数人们的口味。下面就带大家看看这座卧牛古城有哪些美食可以吸引吃货们的到来吧。

寇家豆腐皮

根据临邑的民间传说,燕王带领军队途径此地宿安尝到了"寇家豆腐皮",之前的疲累竟然一扫而光,所以寇家豆腐皮又有"燕王康"之名,当然,这些也只是传说,现在已无法确定真假,但是吃货的嘴还是有说服力的。

寇家豆腐皮历史久远,选料精良,选用品质上好的黄豆,再选品质上佳的中药秘制而成,非常有韧劲,吃法有好多种,可以凉拌吃,涮着吃,还可以爆炒,尤其是直接吃的时候,嚼在嘴里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味。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脂肪含量非常低,具有很好的补肾的功效,如果长期食用,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病有很好的效果。

范楼下货

范楼下货的名字来源主要是因为其生产在孟寺镇的范楼村,范楼下货是肉制品类,它的食材主要是猪下货,包括猪心、肝、肠、口条、猪头肉等,制作出了一系列的猪下货熟食。

范楼下货店主要是使用祖传的香料配方,还有自己特别的卤制方法,制作出了色泽金黄吸引人,而且吃起来油而不腻,肉质鲜嫩多汁,让人食而不厌的肉制品。当地老百姓也对范楼下货非常喜爱,也是家里来客的必备之菜。

西关熟驴肉

西关熟驴肉已经有百年历史了,也叫邢记驴肉,最早是由临邑的一家邢姓人家制作出的,西关熟驴肉的第三代传人还参加了省食品展销会的表演,获得了"五香驴肉"的美誉,邢记传人不断地在老祖宗遗留的手艺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从而创作出了全驴宴驴肉香肠等新生的产品,吃货们,快来试试吧。

宋记烤鸽

宋记烤鸽也是临邑的主要美食之一,鲜味浓郁,吃起来口感酥脆,而且不腻,宋记烤鸽选材精良,挑选的都是鲜嫩的乳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制作而成的。而且鸽子本身就有非常高的营养,对身体非常有益。

田口羊肉

田口羊肉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生产地在临邑的兴隆镇。它的选材都是当地村民自己家养的纯正羔羊,而且必须是由阿訇亲自动手屠宰的,再加上组装的配方配料,最重要的是要用陈年的循环老汤来慢炖,炖好之后再在阴凉的地方放上几个小时,最后再浇上他们家自己调制好的调料,吃着没有腥味,而且非常爽口。

临邑的美食就先到这里吧,尤其是肉食爱好者,到了这里绝对是个福地,不怕你来吃,就怕你吃不够,吃货们,行动起来吧,来领略一下卧牛古城的美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