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花生

新县花生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特产。新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种动植物生长,是河南省花生种植最适宜区。

2002年以来,新县农业局大力推动地膜花生生产,建立了3000亩的地膜花生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发展地膜花生2万亩。随着地膜花生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县花生产量稳定增长、品质逐步提高,较露地栽培每亩可增产200公斤,增收600元。全县花生总面积3万亩,年产花生900万公斤,总产值3000万元,是新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从而成为新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新疆博湖县:1500亩生态花海景观次第开放 赏花正当时

时下,新疆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连片种植的1500亩生态花海景观次第开放,已进入赏花正当时,吸引着八方游客。在生态园看到,游客们骑着马儿欣赏园内的五色花海。

博湖花海看到,游客们站在花丛间,用手机或相机拍照。“中国西海博湖花海”2019赏花季开幕式已于7月28日在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芬芳开启,拉开了以“博湖花海赏花季”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节序幕。

两位达遮阳女士,顶着炎炎烈日,在博湖花海中用手机自拍。赏花季为期3个月,自本月初开始至9月底结束。在此期间,乌兰再格森乡1500亩花海24余种花卉姹紫嫣红,灿如织锦,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芬芳,沁人心脾。

在博湖花海的开着黄颜色的花儿花圃里,张先生正在用手机给一位打遮阳伞的女士拍照。“来到博湖,呼吸着新鲜的氧气,结识了这里热情的朋友,我希望这样的活动每年都能举办一次,明年我还要和家人一起来旅游。”来自阿克苏的游客张先生,将刚拍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立即获得了一波‘点赞’。

近几年来,新疆博湖县发展花卉种植和创意农业,带动了当地“花为媒婚恋小镇”的建设。博湖花海是南疆面积最大的连片花海,位于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兰再格森村,占地面积1500余亩,花海于7月初对游客开放、供游客欣赏,花期将持续到10月上旬。一位身着蓝色T恤短衫的男士游客,正在给站在花海中亲人拍照。

几位女士游客徜徉在花海的观景道上,时而驻足观赏花海美景,时而拿出手机拍摄眼前的鲜花美景。花海以“田园、稻草玩偶、观景台、花海、博湖野鱼造型、遛马、遛骆驼”等为设计元素,以百日草、波斯菊、紫松果菊、天仁菊、蛇鞭菊和向日葵等24种花卉为特色,形成集观光、休闲、娱乐、互动为一体的花海,使之成为博湖县“乡村休闲游”旅游文化一张最别具一格的名片

本次花海旅游季由观赏花海文艺汇演、舌尖上的美食街、亲子采摘欢乐游、品味特色农家乐、非遗传承文化民俗游、展示民族民宿等10余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旅游主题活动,将民族风情与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的旅游理念相结合,让来自各地的众多游客感受不一样的花海浪漫之旅。

长沙县将新增一生态公园,这里藏着一片绝美粉色花海

好消息!好消息!

长沙县又新增一网红打卡地

快跟上小编的脚步

一起来看看吧!

10月14日,家住长沙县黄兴镇的居民谭茹月发现,粉黛乱子草将磨盘洲生态公园装扮成了一片粉色花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让整个小镇都热闹起来。

新晋网红打卡点

乘坐长沙地铁2号线或4号线至光达站,沿贤达路西行,再北转上临河路,浏阳河岸坡上的粉黛乱子草十分引人注目。10月14日,长沙飘起的秋雨已带着些许凉意,却挡不住人们的热情,许多游客打着伞来此“打卡”。“从里到外,每个地方的风景都不一样,十分耐看。”从外地前来游玩的李召带着女朋友逛了一圈,赞不绝口。

近期盛开的粉黛乱子草,正是秋季公园景观的“新宠”,花期将持续2个月左右。除了粉黛乱子草,公园里的格桑花海和狗尾巴草地也给前来打卡的人们额外的惊喜。

田园摇身一变成公园

很难想象,这片花海不久前还是一片饱受水患的农田。2019年4月,这个约15万平方米的河心岛被纳入长沙国际会议中心规划之中,短短两年,田园摇身一变成“公园”。

投资近1亿,分为4大区

磨盘洲生态公园总投资将近1亿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量了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定位,以“水韵绿洲”为设计理念,项目综合考虑交通、视线、功能、植物4个维度,将整个公园分成了入口主题区、中央核心活动区、生态科普区、滨水休闲区四个大区。又依据全年水位,划分有水生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耐水湿陆生乔灌等多个植物景观群落,形成了春赏桃林花语、夏品禾草婆娑、秋观杉林渡影、冬享芦花飞扬的四季特色。

总用地面积约15公顷

据了解,整个磨盘洲上不产生生活污水,园内两个厕所采用环保移动厕所,采用一体式循环污水处理,污染物定期打包转运,实现污水零排放,创建出了一个可持续、低影响、零排放的城市生态岛屿环境。

目前,磨盘洲生态公园园林建设已全部完工。公园总用地面积约15公顷,目前正进行步行廊桥(中轴公园一黎托公园)最后一道工序彩色防滑涂料施工。

整个生态公园预计

2022年春节前正式开放

这个春节

就来磨盘洲生态公园打卡

感受这不一样的精彩吧!

来源:星沙时报

一审:唐剑

二审:文越

三审:文清良

“新鲜和县 和美生活”,看和县如何融入长三角对接新生活!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县全域旅游发展,5月26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专家贾云峰先生、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林琳女士受邀对和县进行了考察。期间,和县组织召开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曁文旅融合专题报告会, 贾云峰先生进行了以 《融入长三角对接新生活——和县文旅突破的机遇与挑战》为题的主题讲座。中共和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及四大班子相关单位领导出席了会议

贾云峰先生分析到,和县处于安徽马鞍山市,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东北与江苏南京市一桥之隔。作为淮南之咽喉,江东之门户。八百里皖江开发开放的最前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安徽省东向发展县和沿江开发县,南京1小时都市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成员。

马鞍山是皖江城市带融入长三角的“东大门”和“桥头堡”,离南京近、离长三角近是马鞍山最大的优势,“所以我们融入长三角要‘一马当先。”和县将全面融入长三角,奋力打好“南京牌”,积极对接浦口,全力服务好浦口高质量发展,在功能上做“配角”,产业上做配套,以项目为抓手,高效联系,快速推进,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贾云峰先生认为,和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菜园子”。和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蔬果种植面积已达50余万亩,年产蔬果逾百万吨。“皖江”牌蔬菜位列“全国蔬菜十大畅销品牌”之首,畅销中国香泉镇被赞誉为“全国大棚养鸭第一镇”。

和县资源亮点概括到,三山三湖一泉一洞一祠一室。天门山、鸡笼山、如方山、香泉湖、半月湖、如山湖、温泉龙潭洞、霸王祠陋室。和县最大的资源是长江、最大的优势是区位、最大的潜力是岸线、最大的亮点是生态、最大机遇是成了“全域马鞍山市的主城区”。

当下,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 不久前嘉兴市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青嘉吴区域联合签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议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做出决定,将蚌埠黄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7个城市纳入长三角范围,实现对安徽的全覆盖。自此,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全部进入了长三角。为了给上海、南京等核心城市创造出更多“飞地”,推动核心城市进行产业转移,这就为安徽发展带来了机遇。

新时代下,和县必将成为南京城市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全力打造上海外溢功能承载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创新的复制区。 和县生活与都市完全互补,有着离城不离尘的特色。以创新农业为基础、以全域旅游为目标、以温泉提升为亮点、以回归故乡为理念。

从定义上看,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全域旅游给和县将带来七大改变,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

全域旅游的“化繁为简”,对游客的“全域”,是旅游的“全过程”满意;对居民的“全域”,是旅游的“全要素”受益;对游客的“全域”,是旅游的“全过程”满意。从居住起点到预期景点,游客出游的时间链,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往往不是最长的,住宿、吃饭、通行、休息都是不可或缺的旅途。对居民的“全域”,是旅游的“全要素”受益。旅游业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带来的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物质流,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生态结构,这就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平衡。

对于全域旅游,贾云峰先生指出,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做到部门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环境保障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宣传营销机制、综合考核机制等,调动政策、资源、人力等因素。

贾云峰先生提出,全域旅游的核心是"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协调。讲座中,他把自己总结的 “一二三四五”的全域旅游观进行了深入解读。一个目的:县域经济突破;二个抓手:游客全过程满意。居民全要素受益;三个步骤:政府引导。市场自发。全民共建。四个要点:全域旅游是经济模式。景区度假区为核心吸引物。指向是康养,但初级是观光。城市是最大导流目标。五个关键:自身个性明显。规划主题鲜明。必须跨界融合。创造生活方式。实现深刻变革。

通过本次讲座,德安杰与和县就全域旅游发展达成了诸多共识,在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战略方向下,针对和县旅游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和县在成为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代表地区优势明显,一个长三角地区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正在向我们走来。和县也将给长三角地区实现发展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