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闺女饺子

黑闺女饺子是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特产。黑闺女饺子用料讲究,精心细作,味纯色鲜;它清香利口,肥而不腻,香而不谈;它面柔馅软,一到口中就会自动溶化,实为宫中佳肴。

黑闺女饺子,又称“老牌”饺子,是全国闻名的御膳名吃,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的创始制作人是明朝崇祯时期的宫廷御膳大师苏乔生先生。该饺子馅采用十几味中草药材配置而成,具有健脑醒智、补肾益肝、温气散寒、滋阴壮阳之功效。

黑闺女饺子历史悠久,从明朝崇祯皇帝开始,到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慈禧太后均品尝过。建国前后聂荣臻、1、1、杨成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曲阳时同样吃过黑闺女饺子,尤其是李鹏总理来保定市视察时,点名吃曲阳黑闺女饺子,特由曲阳送馅到保定制作。

黑闺女饺子馅秘方独特,有丁香、肉桂、枸杞子等多种调味佐料。经过代代相传,不断补充完善,更适合今人口味。该秘方秉承古人遗训,传女不传男,现今传到第八代传人杜阿红手中。黑闺女饺子以其独特的配方及功效受到了光大消费者的喜爱。

保定老字号(6):传承八代人的御膳名吃——黑闺女饺子

前言:对保定来说,老字号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符号,更是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这些历史悠久、世代传承的老字号,凝聚的是一段历史,对塑造城市品牌和建设品质生活之城意义非凡。河北青年报、《保定文旅》编辑部推出“保定老字号”栏目,挖掘这些老字号的文化和内涵,以飨读者。

去年夏天,位于曲阳县恒山中路的一间门店前,打出了“Opening Soon”的标语。这里并没有最新的院线大片即将上映,马上要和大家见面的是这座千年古县一个传奇的延续。

这里,就是享誉全国的曲阳黑闺女饺子总店的地址。为迎接去年的旅发大会,也为把“黑闺女”的故事更好地讲述下去,这里的主人——黑闺女饺子的第八代传人杜阿红从保定延请了设计团队,将这间店铺装饰一新。

传承数百年的宫廷御膳

记者见到了已经 65 岁的杜阿红,她精神矍铄,笑声朗朗,滔滔不绝地谈起了黑闺女饺子的历史。

黑闺女饺子的创始人是明崇祯年间的宫廷御膳大厨苏乔生。当时,明朝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剿而不灭,外有满清铁骑虎视眈眈,皇帝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挽救日渐衰微的大明王朝,奈何朝廷已然沉疴,自己劳心劳神反落得个体虚力乏。御医开药调理,无奈中药苦涩,无法下咽,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

此时,御膳大师苏乔生及其妻子李同梅(乳名黑闺女)奇思妙想地将御医的药方和进饺子馅呈给皇帝,功效显著。皇帝龙心大悦,大大嘉奖了苏乔生。其后于明末清初传入民间。这就是黑闺女饺子的由来。

传女不传男和“三守”精神

杜阿红把黑闺女饺子的特点归结成三个“独家”:独家用料、独家配方和独家工艺。饺子馅是用鲜肉配以十几味名贵中草药调制而成,香而不腻,色鲜味醇,入口即感清香四溢,而且具有健脑醒智、补肾益肝、清心理肺、通络养颜等保健功效。

黑闺女的两则祖训被后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一是把好用料关和制作关,要求黑闺女饺子的当家人必须亲自选料用料。

此外,为了把“黑闺女”的味道更好的传承下去,杜阿红的祖辈们特别定下了“传女不传男”的规矩。在她们看来,女性较之于男性更加具备细心和耐心,并可根据四时不同调整口感,是传承味道更加合适的人选。

作为第八代传承人的杜阿红,从 20 多岁开始学习做饺子起,每天都会在曲阳总店里将一间屋门反锁,在里面亲自拌饺子馅儿,然后再将拌好的馅儿分送至黑闺女的各个门店。用于拌馅儿的中草药,连丈夫也只能去购买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必须由杜阿红亲自购买。

除了两条祖训之外,杜阿红为了留住黑闺女饺子最本真的味道,还在正在装修的新店门头上打出了“守真 守味 守心”的字样。

今天,黑闺女品牌只有曲阳总店、保定分店、望都分店和易县太行水镇分店四个门店。在此前黑闺女品牌发展最为迅速的时候,曾经拥有过十多家分店。但快速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饺子质量的逐年下降和黑闺女品牌的日渐滑坡

很快,杜阿红和她的家人们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逐步收缩“阵地”。今天黑闺女品牌的四家门店,全部为直营店,她说:“还是自己人卖着放心”。

“两白一黑”的城市名片

“两斤牛肉的,两斤羊肉的!”尽管门店关闭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食客们对“黑闺女”的热情却似乎丝毫未减。在记者和杜阿红聊天期间,就有不少食客来买饺子馅儿。这位一次购买四斤饺子馅的,是个在曲阳工作的徐水姑娘,她说:“刚过来工作时被朋友带来吃过一次,就喜欢上了这个味道。回家时往家带点,家人们也都爱吃。这次也是要给家人带回去的。”

自诞生以来,黑闺女饺子的历史中颇有些著名的食客。从明朝崇祯皇帝开始,到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慈禧太后都曾经品尝过“黑闺女”的味道。建国之后,也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曲阳时同样吃过黑闺女饺子。

至于黑闺女产品的销量,杜阿红的统计很是别致:“生意最好的时候,我们一年要用 2 吨盐;每到腊月,每天大概要用十几头猪来制作馅料。”

有一种说法,曲阳城名片被形容为“两白一黑”,“两白”指“定瓷”和“雕刻”,“一黑”指的就是黑闺女饺子。这些年,黑闺女饺子已经俨然成为了河北省、保定市每年举办的旅发大会的“官方指定食品”,而去年在曲阜唐三地的保定市第三届旅发大会,也将黑闺女饺子早早预订。

借去年旅发大会东风,杜阿红延请了保定的团队,对于曲阳总店仍采取前店后厂的布局。前店里能够容放下的餐桌并不算多,“新店,还将以讲故事为主。黑闺女的故事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我们有责任把故事继续讲下去。”杜阿红的二女儿李蓓这样说。

藁城宫面、黑闺女饺子、赤土扣肉……这些非遗美食你听说过吗?

饺子中国春节的重要文化符号——团圆、更岁交子,保定曲阳县黑闺女饺子是遐迩闻名的御膳名吃。在天津,一桌丰盛的宴席,寓意将丰收与福气都扣在盘中的扣肉,总是必不可少的传统年菜。春节将至,这些记忆中的特色美食有着浓浓的年味儿。

藁城宫面

宫面以“面细能穿针,空心有韧性”为特色。藁城宫面制作技艺于2013年入选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藁城宫面制作技艺,已有两千多年的加工历史,历经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藁城形成了完整的加工技艺和独有的膳食文化。由于最初只供给宫廷,也叫“藁城宫面”、“贡面”、“御面”。藁城宫面,又名藕面。源于隋唐,盛于明清,历时1500余年源远流长。据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所著《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意大利空心粉就是按照藁城宫面模仿、演变而来。清朝时,地方官吏就以藕面常年进贡皇宫,故得名“宫面”。藁城宫面是以当地优质高筋小麦精粉、精油、精盐、鸡蛋为主要原料,精心手工制作而成,直径仅为0.7MM,皆为空心。它的制作要经过20余道工序,工作流程70多个小时,自然风干,且受天气影响严重,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严寒、酷暑、雨雾天、阴天不能生产,年均只有一百来天可正常生产,因不能大规模的生产而愈发珍贵。

黑闺女饺子

黑闺女饺子之所以受欢迎,皆因其饺子馅是用鲜肉配以十几味名贵中草药调制而成,香而不腻,鲜而不淡,而且具有保健功效。

相传,黑闺女饺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其创始人是明朝崇祯年间的宫廷御厨苏乔生。

崇祯即位后身体每况愈下。苏乔生根据御医的药方,把十几种名贵药材熬成汤拌在肉馅内,包成饺子。苏乔生还根据御医一年四季为崇祯开的药方,研制出不同的饺子馅。苏乔生与京城前门外开饺子馆的民间厨师李桐梅结婚,他便把加中草药拌饺子馅的技术传给了李桐梅。由于李桐梅肤色有点黑,人们便亲切地叫她黑闺女,称她做的饺子为黑闺女饺子。后来,苏乔生携妻母回到原籍南京。到第五代传人苏小九和丈夫李福三,从南京又回到北京经营黑闺女饺子。民国时,苏小九与丈夫回到李福三的原籍定州西关卖黑闺女饺子,由于军阀混战,苏小九与丈夫逃难到曲阳县在东关落户继续经营黑闺女饺子,将黑闺女饺子传了下来。2010年黑闺女饺子因 在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和“乡土”栏目现身而名声大振。

赤土扣肉

过去每每临近年关,天津东丽赤土村的七八趟街满是扣肉香味,村里赵成林家做的赤土扣肉十里飘香,街头巷尾都闻得到。赤土村就是现在的华明镇,原来叫赤碱滩,是东丽区的一个村子,有着600多年的历史。

最早在赤土村做扣肉的人屈指可数,这其中,就有赵成林和他的师父绍起。赤土扣肉是从清代御膳房宫廷大菜“万字扣肉”发展而来。清末民国时期,祖师爷张友林将早年宫廷满汉全席中的“万字扣肉”改成了六块方肉。到了绍起这一代,六块方肉被改成“一字横刀”。传到赵成林这一代,他结合津菜技艺加上师父绍起的“一字横刀”,融入现代的酱油、酱豆腐、料酒、面酱、香油等调料,研制出“赵记十八道工序”赤土扣肉。赵成林独创的“赵成林十八道工序”的赤土扣肉制作技艺于2009年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潘氏风干肠

潘氏风干肠抚宁县特有的民间食品,因其制作精良、用法考究,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特点是肠体干爽,略有弹性,有粗皱纹,脂肪丁凸出,食之有独特的清香风味。据传,潘氏老祖当时在戚继光将军军中任伙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一个义乌兵家属制作风干肠,经过多次虚心求教和无数次的潜心揣摩钻研终于把这种熟食制作和保存的特殊技艺学成。并把技艺传给了儿子,定下了“传男不传女,传食不传艺”的规矩。在代代传承的过程中,因为战乱和灾荒曾多年中断制作,但是老祖亲笔所写的配方仍然保留。

金束鹿酥糖

辛集在历史上一直称作束鹿县,自古有“诗洋画海金束鹿”的美誉。所以这里生产的酥糖也叫“金束鹿酥糖”。辛集酥糖源于古代的酥(一说是姜太公尚的后人所创),即将野果榨汁然后与各种坚果混合用石杵砸在一起的一种甜食,金束鹿酥糖在1848年开始在束鹿县大批量生产,距今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享有“中华第一酥”的美誉。这一块小小的酥糖,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多道工序,极为繁琐,可是束鹿酥糖依然在坚持手工制作。金束鹿酥糖主要用芝麻(或者花生米)和白砂糖制成,分层明显,据计算,一根酥糖可达6561层,又称千层酥

关于金束鹿酥糖还有一段历史传说。相传,三国时期塞北送酥一盒至,曹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杨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曹操问其故,杨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名乎?”由此,杨修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这传说中的“一盒酥”便是束鹿酥糖,塞北一皮货商前往河南图中,路过河北束鹿,见一生意兴隆的糕点铺,进店品尝感觉味道甚好,便定制了上好的糕点一盒,到河南后便进贡给曹操,从此束鹿酥糖名声大振,流传至今。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王宏伟

【992 | 旅游】这里的匠艺全国闻名,全驴宴、黑闺女饺子、大枣馋哭你......

我的家乡在河北

河北省文化旅游厅、河北广播电视台春节前后携手推出特别节目《我的家乡在河北》,让我们一起溯乡源、忆乡景、述乡俗、觅乡味、及乡物、拾乡技、念乡艺、闻乡曲,感受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演唱者:郭玉红(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第三十四期 保定曲阳

QUYANG

曲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距离北京天津都是230多公里,距离保定、石家庄都是70多公里。曲阳秦朝置县,有2200余年的历史,拥有雕刻定瓷、古北岳三大文化。

讲述人

保定市曲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刘斌

首先,让我带你先了解一下曲阳的“三大文化”。第一大文化,雕刻。曲阳是世界闻名的雕刻之乡,它的雕刻是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曲阳有首童谣“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要说打雕刻,人人有一手”,曲阳石雕自汉代至今,千年相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凡是有人生存的地方,就有曲阳雕刻销售人员的名片

曲阳18个乡镇有10个乡镇在打雕刻,65万人中有12万人在打雕刻,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150亿。10公里的雕刻艺术大道,有飞禽走兽、人物雕像、石桌石凳、牌楼、壁炉……只要你想到的,曲阳人都可以给你做到。对了,忘了告诉你,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都有曲阳人参与建造。在这座美轮美奂的雕刻艺术殿堂里,您可以尽情感受那古典与现代、东方西方雕塑艺术的碰撞、融合与升华。

曲阳第二大文化:定瓷。曲阳是定瓷的发祥地。因古属定州,故曰定瓷。定瓷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而著称,“定瓷烧制技艺”是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定瓷烧制始于隋唐,盛于宋,衰于元。

现在曲阳县涧磁村的定窑遗址,有小山包一样的大型瓷片堆13座,足见当时生产规模之大。现在,以陈氏定瓷为龙头的定瓷产业遍布曲阳7个乡镇,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你来曲阳,可以买个心仪的艺术品,也可以带一套茶具或者餐具回去,在家里享受一下宋朝达官贵人们的奢侈艺术之风范!

还有,我给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曲阳的第三大文化:古北岳文化。曲阳北岳庙自汉至清顺治的1600多年间,始终是历代帝王遥祭古北岳恒山之地,古北岳恒山就是现在曲阳北100公里的大茂山。北岳庙是古北岳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遗迹,是国保单位、4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北魏年间(公元500-508)。

建筑、碑刻和壁画”是北岳庙的三大文物价值。主殿德宁之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重檐九脊庑殿式结构。殿内东西两壁,绘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巨幅彩色壁画《天宫图》,画面构图讲究,气势磅礴。人物线条流畅自然,神采飞扬。欢迎您来曲阳,亲身感受一下古北岳的深厚文化,看一看历史的风雨沧桑,见证一下朝代的兴衰存亡……

曲阳还有很多特色小吃:驴肉火烧全驴宴,保证让您大快朵颐;黑闺女饺子饺子馅采用18味中药配制而成,有健脑醒智、补肾益肝的功效;缸炉烧饼:酥香薄脆;曲阳大枣和枣杠子酒,甜辣在心头……行走在美丽曲阳,就是一次眼忙嘴乱、挑动味蕾的享受之旅。

听众朋友们,怎么样?来曲阳吧,文化和美食等着你!让我们一起相聚在曲阳,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曲阳人民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我的家乡在河北》用河北故事唤起对家乡的多彩记忆,用声音传递暖意与思念。春暖花开的季节,家乡的美景等你来赏。

欢迎大家每天收听河北交通广播《992乐行天下》节目,关注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河北公共频道等新媒体矩阵。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一起为家乡点赞!

本期支持单位:保定市曲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01

3月8日起,石家庄恢复常态化限行!限行时长有调整

02

扩散!与石家庄同步,保定也要恢复限号了!

03

石家庄这317个小区要改造啦!

记者 | 赵 玉

责编| 梁 宵

监制|乐 彤

点亮“点赞+在看”为家乡河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