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子红烟

根子红烟-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根子镇为粤西地区最大的圆肉和红烟生产加工基地。

福建一景点走红,一根柱子撑起800年古寺,求子抱柱成网红项目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一起来找寻那些遗失的,不一样的美好,探寻不一样的魅力。

寺庙的出名,在于寺庙的历史和寺庙中包含的一些独特的景观,或者是佛门净地。当然也有独特的寺庙因为神奇的造型而出名,比如山西恒山悬空寺恒山悬空寺自然是神奇,但其实在国内还有很多的地方有悬空寺的存在,虽然没有恒山悬空寺那样的奇迹效果,但也不失自己的独特魅力。

福建泰宁县境内的山沟里有一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寺庙,叫甘露岩寺。对于甘露岩寺的建筑风格有一句话形容得很贴切:一柱插地,不加片瓦。四面源于宋朝,距今有850多年的历史,整个造型除了一柱之外,还有钟鼓的衬托,让整个寺庙看起来具有美观。

除了造型之外,寺庙中还有三棵古松,石碑等等的古迹。寺庙本身也有着很多的殿宇,因为本身处在泰宁风景名胜区,所以这里的美景也是比较独特,在寺庙看山看水会给你一种静心的体验。很多人在感叹甘露岩寺的建筑的同时,忽略了周围的美景和寺庙的本身。

寺庙本身的存在古人是用来供奉观音求子的,以前有个故事,说原来寺庙很小,后来因为有个人的母亲来到这里求子,并且许下承诺,如果生了儿子,一定会重修这座寺庙。后来真的生了孩子,这里便成为了现在所看到的规模。也因为扩大寺庙,这一根撑着800年的柱子也跟着火了起来。

有人提议把这个柱子叫“状元柱”或者“如意柱”,就是因为寺庙比较灵性,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古今中外,信徒们求子的重要场所,也使得甘露岩寺的知名度和香火异常的旺盛。神奇的是,人们来求子的时候都爱抱抱这个柱子,寄托着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的夙愿。一直到现在,来到这里上香拜佛的人都会来这里抱柱,也因如此,甘露岩寺的“求子抱柱”从虔诚的参拜变成了一个网红项目。

寺庙无论是从文化内涵还是建筑格局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寺庙,并且也是福建很少见的寺庙。心诚则灵!福建又一景点走红,一根柱子撑起800年古寺,求子抱柱成网红项目。对于甘露岩寺你有什么认识?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足迹。

山西又一古镇走红,人称吕梁的“平遥”,胜似黄河上的“周庄

浙江“压轴的山水”走红,人称杭州“第一景”,水景更胜西湖

河南又一古镇走红,虽是仿古却堪比周庄,耗资127亿仍免费开放

山东一人造景点走红,因“实景表演”成5A,却被称“华夏第一城”

云南又一古镇走红,天安门仿建它的城楼,却以“豆腐”走出昆明

老红军陈希云之子陈洪生回兴县寻根

12月22日至23日,红二方面军暨一二○师供给部长陈希云之子陈洪生、郭晓媛夫妇,冒着雪后的严寒来到晋绥首府——兴县,瞻仰当年八路军驻地遗址和烈士的墓地,找寻父辈在战争年代战斗生活的踪迹。

陈洪生是我国军工战线的专家。1941年在晋绥根据地出生,从小跟着父母在部队成长,对兴县感情很深。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儿时的记忆伴随了一生,总也挥之不去,无论走到哪里,心里常挂念这片土地。今天回到这里,也是来寻根的。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经常扫荡晋绥边区首府驻地兴县,为保障前线供给,一二○师供给部(晋绥军区后勤部)及所属兵工厂、被服厂、医院等移驻兴县巡检司、桑湾黄河渡口西岸的采林、王家沟等地。供给部(后勤部)驻采林,一二○师供给部(后勤部)部长陈希云在这里工作生活较长时间。2016年12月23日,陈希云之子陈洪生夫妇在采林寻访父辈战斗生活足迹,以下这几张摄于采林村后勤部旧址。

陈洪生、郭晓媛夫妇在旧址前

基金会理事王波(左1)与陈洪生夫妇

以下这孔约50米深,套着16孔小窑洞的是当年一二○师被服厂的主车间,这个隐居在山沟里工厂有几十孔窑洞,当年有数百名工人在这里赶制八路军被服,并从这里运往前线。一位老运输员回忆说:“当年每个小窑洞窗口有两台缝纫机,大窑内剪、钉扣,分发,拉来的是布,驮走的是服装,车水马龙甚是红火热闹。”陈洪生夫妇在王家沟一二○师被服厂旧址前感慨万千!

陈洪生夫妇在厂区窑洞中

陈洪生用手机拍下当年的旧址

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区后勤部移驻兴县五龙堂村,陈希云部长曾在这些院落居住办公。陈洪生回忆说:当年他七八岁,跟随父母在这里生活了3一4年,记得他家住过的窑洞旁有一孔窑后面还有一过道,可以通往上院,现过道已封。以下第一张照片那些方口土窑就是当年后勤部干部战士亲手挖的,有几十孔。

远处看到的是当年的方口土窑

陈洪生夫妇在父亲陈希云住过的窑洞前

抗战时期,不少兵工战士牺牲病故,为纪念他们和战场上牺牲的晋绥军区将士,1945年在后勤部驻地采林村修建了以下这座烈士纪念碑,碑身有贺龙、关向应、林枫、吕正操、周士第、武新宇、刘少白等题词。

陈洪生夫妇在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

陈洪生、郭晓媛夫妇在黑峪口黄河古渡纪念碑亭前

西南财政部部长陈希云之子陈洪生(右)与西南财政部副部长段云之子段晓飞在兴县相聚

基金会的同志与陈洪生夫妇在兴县。左起:田小明、郭晓媛、陈洪生、段晓飞、王波。

链 接:

陈希云简介

陈希云,1902年出生,湖南茶陵人。1927年春在本地任乡农会会长。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茶陵区、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银行行长、财政部部长。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17师供给部部长,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斗争。1934年8月任红六军团供给部部长,随部西征。后参加创建湘鄂川黔苏区,任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财政部部长和副主席、代主席。1935年11月参加长征,后任红二方面军供给部部长兼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0师供给部部长,晋西北军区、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于兴县。左起:陈希云、贺龙、周士第、林枫、彭真、关向应

陈希云、傅钟夫妇与儿子陈洪生在晋绥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后勤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国家粮食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等职。1957年2月6日于北京病逝。

林口红色记忆之三道通镇烟筒砬子密营

导语:东北抗联是抗日战争中斗争条件最艰苦的一支部队。夏季酷暑难耐,冬季冰天雪地,缺衣少药,风餐露宿,为了保存实力,抗联不得不转入深山老林密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脚步到三道通镇烟筒砬子密营遗址地,去感受一下那段艰辛岁月。

配音:东北抗日联军烟筒砬子密营地位于三道通镇立业屯南山。这里山高林密,沟谷纵横,怪石嶙峋,异常隐蔽,特别适合抗联队伍隐藏。

烟筒砬子密营建于1934年,现仅存26个遗址坑,树上的弹洞依然清晰可见。著名的抗日将领周保中、李延禄、柴世荣、赵尚志、崔世权、金日成夫人金正淑,都曾以此为大本营,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同期:抗联历史研究者于春芳

小鬼子围剿抗联,他是怎么地,他是驻水而剿,他顺着河流,因为你要生存,你得有水呀,所以小日本鬼子才以这个办法,正好咱们这个地区呢,山泉多,有的泉眼呢,就在那个比较低洼的地方。水大的时候,水多了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像个小泡子似的,它不往外淌,小日本鬼子一看,他没有河流,他就不去往上去找了,所以咱们就躲过了敌人的搜剿。

配音:周保中夫人王一知回忆录记载:四道河子抗联密营,当年称四道河子沟里密营或烟筒砬子密营。此处山高林密,又有陡壁悬崖,数里不见人迹。这里的密营是抗联五军建的最早的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密营处有部落数座,每座间数不等,大至十几间,小则五间。密营分设军部、秘书处、军需处、医院、修械所、被服厂、被服厂、营房等,完全是地抢子房屋,大约两米多深,底部盖有棚子,棚子中间留有天窗。

同期:抗联历史研究者于春芳

他为啥往地底下挖呢?因为这个密营呀,小鬼子都知道,谁都知道,小鬼子讨伐呀,攻了好几次,攻不下来。敌人攻不下来,他就扔炸弹,只有把炸弹扔到了坑里去,这才能炸到,要是扔到边上的话,他只能在地表炸,它炸不到那个底下。

配音:在密营的东南和西北两侧的最高处,呈犄角状设立了两处哨卡,监视山下日伪军的军事行动情况。

同期:抗联历史研究者于春芳

咱们在那下面有个1号密营,小鬼子从沟里呀往里一来,在这个小山顶上往那一看,就来了,就看见了,看见了就给信。这一给信呢,咱们刚才走过的是2号密营,所以两下跟犄角似的,所以鬼子来了好几次也没攻下来。

配音:1936年,日本侵略军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大范围的军事围剿,并在东北林区推行集团部落制,强行并屯、保甲连坐、“蓖疏山林”、“铁壁合围”。

配音:抗联的生存环境日益艰苦,迫使抗联部队由公开的根据地转入了长期“密营”。抗联在深山密林中,储备军需、医治伤员、修理枪械、收集敌情、缝制冬衣。

1936年夏,五军在三道通、刁翎一带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许多胜利,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同年10月,周保中率军部转移到刁翎、三道通一带,军部就设在三道通四道河子烟筒砬子密营,大约有一连的兵力驻扎在里。

同期:抗联历史研究者于春芳

当年,这个密营是五军的一个总部,后勤总部,他们包括八女除了四军的安顺福外,都在这待过,这个位置是司令部位置,下面就是厨房呀,我们住的地方,往那面去是仓库一类的,储存粮食什么的,整个这个面积大约有3垧地,3垧地那么大。

同期:当地猎户高春阳

立业村早先就是有几户人家,不大,好像不叫村,好像那个时候三道才叫村。抗联找到我爷爷,说整点粮食。我爷爷那个时候说的也有点算,说,行,那你给点土豆子吧,那时候也没 有啥粮食,完了说给背两麻袋土豆子,给送到这块。送到这块溜有很多人,伤员也不少。

配音:东北抗联是抗战中斗争条件最艰苦的一支。严寒饥饿时常伴随着抗联战士。当年在东北的冬天,气温可降至零下四十多摄氏度,吐口唾沫不等落地就冻成了冰疙瘩,深夜里寒风凛冽,战时紧张时,连火都不敢生,有的同志和衣睡下之后,第二天再也没有醒来。

1937年3月14日,在三道通烟筒砬子密营中成立了中共吉东省委、周保中任常委委员兼任组织部长。同年9月29日,中共吉东省委决定成立抗联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柴世荣接任五军军长。

1936年至1939年,周保中转战林口期间,一直以三道通镇烟筒砬子密营为依托,同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同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爬冰卧雪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县委县政府责成县电视台来录制你们英雄事迹,我们没有忘了你,现在像烈士集体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记者手记:密营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心地带得以保存实力的根本方法。这些密营遗址是东北抗日联军不屈不挠,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抗日武装,扩大实力的最好见证;是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真实写照,更是抗联英雄们浴血奋战的历史铁证。

来源:林口广播电视台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