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陶砖瓦

塔洋镇鱼良乡礼陶村,素有“砖瓦之乡”之称,“礼陶砖瓦”以质地坚固耐用、且色泽鲜明经久不褪而远近闻名,其中奥妙与砖瓦的材料与烧砖技术密切相关。该村旁有一天然湖,取自此湖的湖泥,经手工打成砖瓦坯、晒干,整齐垒置于烧烤窑(俗称“砖瓦灶”)里用木柴烧烤成形。自七十年代后,一是由于木柴价格的上涨,制作砖瓦成本提高,二是民间建筑材料大都采用石砖、钢筋水泥,至今,“礼陶砖瓦”已失传。

西安秦砖汉瓦景点 秦砖汉瓦的汉瓦

1. 秦砖汉瓦的汉瓦

秦砖汉瓦释义:说明秦汉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秦砖:秦代的砖素有“铅砖”美喻。秦砖的特征,纹饰主要有米格纹、太阳纹、平行线纹、小方格纹等图案以及游猎和宴客等画面。也有用于台阶或壁面的龙纹、凤纹和几何形纹的空心砖。汉瓦: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文字更是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2. 秦砖 汉瓦

汉瓦秦砖不是动物,所谓"汉瓦秦砖"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是后世为纪念和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和鼎盛,而对这一时期砖、瓦的统称,现在通常用来形容带有中华传统文化风格的古建筑。

汉瓦秦砖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在考古、历史、古文字和美术、书法艺术,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研究中,有着其它文物遗迹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极具艺术欣赏和文化研究价值。

3. 汉砖秦瓦还是汉瓦秦砖

红砖红瓦是1900-2010年代产物,由于污染原因现在已经退出建材市场。

我国烧砖的历史悠久,“秦砖汉瓦”就让我们知道早在秦朝的时候,就有了青砖的影子。而且现在看到的古建筑都是用青砖建的,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却仍然屹立如初,足以证明青砖的优越性能。

红砖红瓦(我们今天常见的建筑用材料)则是在近代才逐渐在建筑舞台上展露头角,直至97年国家颁布即将禁止烧制和使用红砖,才逐渐退出,转而粘土空心砖继而跃上建筑舞台。并逐渐为大众所认可。

4. 中国秦砖汉瓦图片

  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秦代瓦当以莲纹、葵纹、云纹最多;秦宫遗址出土的巨型瓦当饰以动物变形图案,与铜器、玉器风格相近。   西汉时形成了以“秦砖汉瓦”和木结构的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史称之为“土木之功”。这种斗拱既起支撑的力学作用,又有装饰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汉族住房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格。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大屋顶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画栋的宫殿形式和青砖黑瓦、朴素简易的民居形式。   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代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到了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所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5. 秦砖汉瓦的汉瓦指汉代的

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秦代瓦当以莲纹、葵纹、云纹多;秦宫遗址出土的巨型瓦当饰以动物变形图案,与铜器、玉器风格相近。被称为“四神瓦当”。

6. 俗话说秦砖汉瓦

上联:秦砖汉瓦唐琉璃,

下联:暮鼓晨钟夜斑斓。

上联:秦砖汉瓦唐琉璃,

下联:明笛清琴楚编钟

上联:秦砖汉瓦唐琉璃,

下联:清 明月秀朝阳

上联:秦砖汉瓦唐琉璃,

下联:红花绿叶黄果实。

上联:秦砖汉瓦唐琉璃,

下联:千山万水百条河。

上联:秦砖汉瓦唐琉璃,

下联:内方外圆共调和。

7. 秦砖汉瓦的汉瓦博物馆

先说说室内的吧!博物馆类,首推陕西自然博物馆,我们家孩子最爱,去过不下五回了,分为自然馆和科技馆两个馆,自然馆里面有好多昆虫标本,恐龙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藏汉代瓦当

瓦当,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顶檐上的一种小小的建筑装饰构件,其作用是保护屋檐的椽头不受风雨的侵蚀,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当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根据考古资料发现,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起初为素面,后来逐渐出现花纹、动物图样。

今天,小编为您推荐一组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藏汉代瓦当——

汉 成山瓦当

汉 大家常完瓦当

汉 鼎胡延寿保瓦当

汉 富宜酒食瓦当

合水置当瓦当

汉 九世长乐瓦当

汉 爵至彻侯瓦当

汉 醴泉流庭瓦当

汉 路氏受光瓦当

汉 雒瓦当

汉 舍瓦当

汉 四夷尽服瓦当

汉 天降单于瓦当

汉 田氏富贵瓦当

汉 咸况承雨瓦当

汉 永受嘉福瓦当

汉 长生吉利瓦当

汉 长药瓦当

汉 众芳芬苾瓦当

有一种美,只有中国人懂……

— END —

艺术品|创作|推广|出版|展览|经纪

业务合作请添加微信|weixin6651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藏汉砖拓片鉴赏

砖起源于春秋,盛极于两汉时期。汉代,砖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室、陵墓建筑及装饰。汉砖多饰以精美图案,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或以文字昭示治国理念、或以精美纹饰表现繁荣富强、或以经典故事阐释人生哲理、或以奇思妙想反映神仙世界,无不精美绝伦,令人赞叹,成为一个时代无法超越的艺术高峰,是研究汉代社会百态的“活化石”,也是学术界考证历史的珍贵资料。

这些经过精心传拓的古砖拓片,纹饰精美、古意盎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砖发现于西安市汉城建章宫遗址西汉,42厘米见方。画面采用均衡式构图,正中左右分布篆书“益延寿”,四角饰线条粗犷优美的玄武纹,四只长颈龟和多条长蛇,将双“益延寿”铭文紧紧环绕其中,图案庄重灵动,彰显了气势宏大的汉代艺术精神,是画像砖中的珍品。

此砖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35厘米见方。画面反映出汉代人们的信仰和观念,画面左侧饰青龙,右侧饰白虎,上方饰朱雀,下方饰玄武,空白处篆书刻【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八字铭文,边框饰菱形纹。整个图案构思巧妙,疏密得当,堪称画像砖中的绝品。

汉 “海内皆臣 岁登成孰 道毋饥人”铭文砖 32CM×34CM

汉 “长乐未央 长利后世”铭文砖 37CM×38CM

汉 · 朱雀纹画像砖残部 尺寸55CM×36CM

汉 · 青龙纹 画像砖 37CM×22CM

汉 ·白虎纹 画像砖 37CM×22CM

汉 ·朱雀纹 画像砖 37CM×22CM

汉 ·玄武纹 画像砖 37CM×22CM

汉 · 双阙 门吏 马 画像砖 107CM×35CM

汉 ·龙 虎 玉壁 画像砖 107CM×35CM

汉砖拓片还可以与书画艺术结合,古朴典雅的拓片辅以精彩的书法题跋,既是汉砖文化和艺术的集中展现,又有现代书法艺术古今传承的完美融合。

汉 · 龙纹 画像砖 138CM×28CM

汉 ·双虎画像砖 136CM×37CM

汉 · 朱雀纹画像砖 137CM×37CM

汉 ·玄武纹画像砖 136CM×37CM

【中式营造记录】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五代十国时期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宋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辽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 | 假期考察南禅寺复尺活动回顾

考察回顾 | 追随中式营造脚步~记录与发现

考察回顾 | 记录修缮中的~平遥清虚观

考察回顾 | 无限风光在浊漳~航拍采集记录

考察记录:经历过28次地震依然还在的蓟县独乐寺过去与今天

【中式营造往期分享】

营造技艺丨北方官式建筑—大木结构

营造技艺丨攒尖建筑的主要特征及形式

营造技艺 | 《营造法式》隐藏千年的美学密码

营造技艺|古建筑的模数与权衡制度

营造技艺|中国古建筑的形制

营造技艺|古建筑中门窗墙面构件详解

营造技艺|古建筑中的角梁构造解析

营造技艺 | 斗栱在南方叫做牌科?

营造技艺 | 古建筑的大木歌谣(口诀)

营造技艺|中国古建筑—梁架结构

营造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即为八大作

营造技艺|七踩单翘重昂平身科

营造技艺丨传统木结构建筑角梁榫卯图文解析

营造技艺|常见柱类榫卯||制作安装技术要点

营造技艺 | 图说中国古建筑木柱

营造技艺 | 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

技艺传承 |《营造法式》与晚唐官式栱长制度比较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微信号: Chinese-Construction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言授权。

了解更多中式文化 开启传统建筑之旅

长摁上面的 二维码 自动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