馕是新疆著名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外皮为金黄色,古代称为“胡饼”、“炉饼”。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要用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 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馕花样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馕更是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中文名:馕

拼音:náng,nǎng

部首:饣

字码:U+9995

五笔:qnge

字级:二级(6497)

种类:白皮烤馕,小芝麻馕,夹心馕

分类:新疆传统食品

定义:面食 特产

总笔画:25(繁)31

主要食材:面粉

笔顺编号:3551251245251251112213534

口味:较淡

形状:圆或椭圆

突厥语:亚哈馕

外文名:naan

新疆“非遗”库车大馕成为民俗旅游名片吗?

“维吾尔族人家里不能没有馕,馕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新疆库车大馕的民俗历史了如指掌的日沙来提·阿木提说。如今,作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库车大馕已经成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
位于天山南麓的库车县,是举世闻名的龟兹文化发祥地,曾是丝绸之路重镇。2010年,库车大馕被列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馕文化展览馆,大馕城经理日沙来提说,馕是维吾尔族喜爱的食品之一。过去,维吾尔族每家每户都有小馕坑,在自己的院子里打馕,如今馕慢慢走向市场,成为一种商品,
备柴火、生火、加热,和面、擀面,在馕饼上撒佐料、扎花纹,再将馕饼贴在用黄土、麦秆等合成泥巴垒成馒头状的土馕坑内壁上烘烤……过去,烤制一块馕饼需要几个小时。
库车大馕城使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环保馕坑”,避免了燃烧红柳柴、果木、煤炭对环境的破坏,也消除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不少周边村民在大馕城找到了就业机会,这里也成为库车商品馕生产、销售基地。

新疆杰出的非物质文化有哪些

以口头语言形式传播下来的新疆最著名故事《阿凡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39个。
1、昆曲
入选时间:2001年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
2、古琴艺术
入选时间:2003年
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入选时间:2005年
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4、蒙古族长调民歌
入选时间:2005年
凝聚蒙古族人民智慧结晶的音乐艺术形式。
5、中国篆刻
入选时间:2009年
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
6、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开创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7、中国书法
入选时间:2009年
持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
8、中国剪纸
入选时间:2009年
表达了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
9、中国传统木营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等级 度和人际关系。
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
11、端午节
入选时间:2009年
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12、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入选时间:2009年
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的民族民间艺术。
13、《格萨尔》史诗
入选时间:2009年
关于藏族古代民族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
14、侗族大歌
入选时间:2009年
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
15、甘肃花儿
入选时间:2009年
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价值。
16、新疆《玛纳斯》史诗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三大史诗之一。
17、妈祖信俗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
18、蒙古族呼麦
入选时间:2009年
蒙古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
19、福建南音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20、热贡艺术
入选时间:2009年
唐卡壁画堆绣雕塑佛教造型艺术。
21、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
22、藏戏
入选时间:2009年
反映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23、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
24、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
25、西安鼓乐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
26、粤剧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
27、羌年
入选时间:2009年
羌族人民借以表达对所有生灵、祖国和祖先的尊重和崇拜。
28、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
29、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入选:2009年
集纺、染、织、绣于一体。
30、麦西热普
入选时间:2010年
是古代维吾尔先民祭祀、祈福、庆典活动的遗存和发展。
31、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入选时间:2010年
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
32、中国活字印刷
入选时间:2010年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3、中医针灸
入选时间:2010年
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
34、京剧
入选时间:2010年
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
35、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
入选时间:2011年
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无乐器伴奏。
36、皮影戏
入选时间:2011年
皮质或纸质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
37、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
入选时间:2012年
自公元10世纪开始就在闽南地区广泛传播。
38、珠算
入选时间:2013年
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 ”。
39、二十四节气
入选时间:2016年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以上就是最新中国3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不可推脱的责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这几大类。
民间文学:苗族古歌、布洛陀、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刻道、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满族说部、河西宝卷、耿村民间故事、伍家沟民间故事、下堡坪民间故事、走马镇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等。
传统音乐:蒙古族呼麦、河曲民歌、左权开花调、蒙古族长调歌、巢湖民歌等。
传统舞蹈:京西太平鼓、秧歌、井陉拉花、龙舞、狮舞等。
传统戏剧:昆曲、潮剧、弋阳腔、青阳腔、高腔、河北梆子等。
传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首彩陶烧制技艺、石湾陶塑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慢轮制陶技艺、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等。
曲艺:苏州评弹、扬州评话、福州评话、山东大鼓、山东琴书、河南坠子、绍兴莲花落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吴桥杂技、聊城杂技、天桥中幡、维吾尔族达瓦孜、抖空竹宁德霍童线狮、线狮等。
传统美术:杨柳青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漳州木版年画、桃花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等。
传统医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养生、藏医药等。
民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

据说一天吃掉275万个!新疆人到底有多爱吃馕?

这么跟你说吧!新疆的馕真的比内地馒头好吃。首先烤的较黄的馕放上几天不会坏,用开水一泡比面条好吃。比内地馒头便宜多,一个馕现在4元钱,有咸的和甜的两种。如果甜馕同饼干相比较,你可能愿意吃馕也不愿意吃饼干。少微胃不好的人吃饼干会倒酸水,而馕吃多也不会有这种现象。现在馕有很多种,有鸡蛋,八角香酥,油酥,葱花,软油酥,干酥,芝麻酥,软烤等一系列的馕。它不但有民族风采的味道,同时也体现花色的艺术。坐火车飞机比你带方便面好,它可以充饥得到实惠的解饿,从口感上比馒头口感好而实惠。不在新疆你是不知道,汉人现在倒是喜欢吃上馕了。它不要莱你吃口感能咽到肚子里,馒头无味恐怕难吞咽了。我经常买着吃,感觉比饼干好吃,但不知道你喜欢吧!可以发表个人看法。

新疆人到底有多能吃馕,

这些种类的馕你都吃过么?

你们自己看!

在新疆有一种美食,

看似简单却花样百出,能和任意美食搭配。

可以在大街小巷喜闻乐见,

可以在星级酒店喜大普奔,

这样一个低调而牛逼的存在,

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如果说米粉、拌面、拉条子,

组成了新疆人的肉体,

那么馕无疑就是,

新疆人的灵魂所在。

馕作为新疆美食的一种,

在新疆人心目中的地位,

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说。

新疆人到底有多爱吃馕?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自治区农产品加工局数据,

全疆日产馕550吨,

按照新疆特色小吃标准;

一个馕重200克,

550吨馕就是275万个馕,

这些馕烤制于全疆1.6万个馕坑,

平均每个馕坑每天要烤制出172个馕,

就是说,新疆人一天 ,

可以吃掉将近三百万个馕,可绕地球6、7圈 。

虽然新疆美食出了名的多,

但显然谁也撼动不了,

馕在新疆人心目中的地位,

娜扎出去录节目要带着它。

大叔开着奥迪Q5也要卖馕

在新疆,

一块馕、一碗熬的酥香的奶茶,

就可以开启新疆人的一天,

用闹钟叫不醒的人,

拿一块热乎乎的皮牙子馕试试?

在新疆,甚至有一种爱情叫,

你吃馕芯子,我吃馕边子。

想新疆姑娘的芳心?

那就让出你的馕芯子。

哈哈哈哈哈哈

……

当然啦!

新疆人不仅爱吃馕能吃馕,

更会吃馕!

比如,在新疆有一种绝配,

叫西瓜配馕,越吃越香。

除了西瓜配馕,我们还有。

馕包肉

馕炒烤肉

馕披萨(不是那个披萨!)

馕沙拉(没错,沙拉!)

西餐馕

馕炒米粉(丫头子的最爱)

炒、炸、泡、蒸。

杂粮的、加肉的、甜的。

以及丫头子们最爱的加玫瑰花的花馕等等;

新疆人吃馕的方法太多了唉~

说了那么多吃法,

你以为馕仅仅是食品?

明明还是,

寄托新疆人民天马行空想象力的,

“艺术品”好嘛!

如果你印象里的馕,

还只是圆圆扁扁“放大版的烧饼”

那么下面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新疆馕饼怎么样?

新疆的馕,历史悠久,在古代被称作是“胡饼”、“炉饼”,方便储存,存放的久了也不会变质,所以是很多人旅行必备美食。比较出名的馕有阿布拉的馕、馕王、苏莱曼馕等等,每天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买馕。如果来了新疆,不尝一尝正宗的新疆馕,也是挺遗憾的一件事情呢。

新疆的馕主要是用面粉制作,大多是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是 要放一点食盐。新疆的馕种类很多,“托喀西”馕是最小的馕,看上去非常的精致,直径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格吉德”馕也叫窝窝馕,馕的厚度大概有五六厘米左右,是馕的品种里面最厚的。“艾麦克”馕是一种大的薄饼,中间薄,边沿稍微厚一些,这是最大的薄馕。

根据口味不同,新疆的馕还有玫瑰花酱馕、肉馕、核桃馕、芝麻馕、辣椒馕、牛奶馕、杂粮馕、葡萄馕等等,各有各的特色。其中,玫瑰花酱馕这两年受到好多人的好评,闻起来就有种淡淡的玫瑰花香气,吃起来也不会觉得甜腻。

只吃馕,还远远不能满足新疆人对美食的追求!新疆的馕可以搭配其他美食一起吃,比如馕包肉、馕炒烤肉、馕披萨、馕沙拉、馕配西瓜、馕配奶茶、馕配米粉…

馕还会被做成“艺术品”。比如这样的,有没有觉得很厉害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我刚到新疆,刚刚品尝了很有名的新疆特产馕。这是维族的特产,一对小夫妻一起做的,女的做馕,男的烤馕饼,合作默契。刚烤出来的馕,非常好吃,越嚼越香,表面全是籽麻,就和籽麻不要钱似的

新疆柯坪县薄皮馕:历史悠久的民间美食,见证古老的民俗文化

从馕坑里取出热腾腾的薄而香脆的馕饼,夹上鲜嫩的柯坪羊娃子肉,吃到嘴里美在心里。不由得让人发出惊喜地感慨:人间竟然还有这样的美食新疆沙漠绿洲饮食文化真是太奇妙啦!

薄皮馕(维吾尔族语叫恰皮塔)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独有的一种美食,在新疆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小小盆地的柯坪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种饮食,并延续与发展到了今天。

01、属于民间的美食

随着“柯坪薄皮馕”的名气越来越大,决定再次去品尝新疆这道独有的美食。4月30日,我们来到柯坪县玉尔其乡托玛艾日克村一个农家小院,看见几位妇女正在房前的空地上揉面,或跪或蹲在面前的毡子上,她们把发好的面团压扁,然后擀成薄薄的面皮

年近70多岁的霍叙尔罕·马木提把面皮放在馕托上,再用手轻轻抚平。她说:“在柯坪,女人不会打馕,就像男人不会放羊一样。馕打得好、舞跳得好,才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惠妇女。”

因薄皮馕做得好,霍叙尔罕·马木提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年还能拿到国家3600元的传承补助金。“其实也没什么难的,只要是妇女都会做薄皮馕,很感谢国家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霍叙尔罕·马木提高兴地说。

柯坪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艾买提江·卡热说,柯坪薄皮馕是勤劳的柯坪人民祖祖辈辈传承至今,在形成传统的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形成了在馕坑里烤制的馕的一个品种,薄皮馕在柯坪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红白喜事、迎来送往等礼仪中都以馕当家。这种馕非常脆,也非常薄,它与众不同,所以受到人们垂涎欲滴的青睐。

在托玛艾日克村,我们发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一个馕坑。正值午饭时刻,每家农舍上空盘旋着如轻云薄雾般的袅袅炊烟,到处散发着一股股烤馕的香味,顿时让人觉得腹中有叽里咕噜的饥饿声。

柯坪做薄皮馕的馕坑别具一格,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馕坑的大小是根据每家的人口来定,一般分大中小三种型号。在全县的农村、集镇,几乎家家都有烤薄皮馕的馕坑,妇女个个都会烤馕,这是柯坪历史延续下来的风俗习惯。

02、薄皮馕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在汉代的西域都护府,柯坪属于三十六国之一的尉头州管辖;唐朝时期,隶属龟兹地区的姑墨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隶属阿克苏办事大臣。“玉尔其”为“月氏”的变音,相传古代的玉尔其村曾有月氏部落居住。柯坪县玉尔其乡清代末期称下六庄,民国时期称为下庄、忠孝镇。

艾买提江·卡热告诉我们,他曾听当地老人讲 班超从和田攻打龟兹国经过柯坪时,一路征战人困马乏,当地一个村落的居民就拿出家里的食物招待饥饿的将士们,据说就是一种烤得很薄的饼子,最后吃饱喝足的将士一鼓作气攻下了龟兹国,顺利地完成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

“自古以来,馕饼就是维吾尔族人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柯坪县,馕的品种大约有10多种。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更适合古代行军打仗食用。延续到今天的薄皮馕制作更精细,用料更讲究,所以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

艾买提江·卡热说:“而与一般馕不同的是,柯坪薄皮馕在柯坪县色香味俱全的一种馕,在食用过程中,如果用薄皮馕卷羊羔肉吃起来味道更美,吃素食的话,用薄皮馕卷上沾酱的洋葱或凉拌的红萝卜味道也更可口。”

“宁可一日无米饭,而不可一日无馕。”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群众中的一种俗语。家家户户都有烤馕的馕坑,说明了柯坪县烤馕的历史悠久,薄皮馕更是居住这里的人们延续的一种饮食,妇女个个都会烤制薄皮馕也不足为奇。

如今,柯坪县烤馕的作坊、摊点布满街巷乡村,烤制薄皮馕的随处可见,摊主们边烤边卖,生意非常火爆。一般薄皮馕都要吃刚出馕坑的,这样不仅新鲜香脆,而且夹上羊肉蔬菜味道更可口。

维吾尔族人吃馕是很有讲究的。吃饭时,男女老幼围成一圈把每个馕掰成几片,大家一片一片地吃,绝不用刀切开;吃薄皮馕要最多掰成两片,加上羊肉或蔬菜,这种吃法体现了维吾尔族崇尚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一个馕掰开大家吃,表示大家同心同德,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

03、薄皮馕的制作

“我们这里烤制薄皮馕的用具一般要有馕坑、柴火、馕石板、馕擀面杖、馕托、长袖手套、面布、撒盐水刷,应该说做法很简单,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烤熟……”霍叙尔罕·马木提说。

“来,尝一下味道如何?”霍叙尔罕·马木提用手从馕坑里飞快地取出一个烤好的薄皮馕。

“哇!有点烫,味道很好,吃到嘴里脆而酥软……”我们嘴里品尝着滚烫的美食,禁不住喊了出来。

霍叙尔罕·马木提说,烤馕前烧火很重要,一般用杏木烧炭,这样烤出来的薄皮馕味道更正宗,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妇女烤制薄皮馕都是穿上一件旧衣服,再用头巾包住头部,防止在打馕过程中被火灼伤。

馕坑一般用土块砌成,内径120厘米至1米,口径60厘米至70厘米,内壁用碱土抹平就可以。用杏枝作柴火烧好馕坑后,再用杏木或桑木制成的擀面杖,在直径50至70厘米左右的馕石板上,把发酵过的面团擀成直径5厘米至50厘米的薄薄的圆面片,然后放在烤制柯坪薄皮馕专用工具直径为50至55厘米的馕托上,要迅速贴在烧热的馕坑壁上进行烤制。一般烤制时间在10秒至20秒,如果时间长了就容易烤焦。 据家里馕坑的大小,一次可以烤制10个至50个薄皮馕。

夹上霍叙尔罕·马木提准备的甜面酱、洋葱和青菜的薄皮馕,闻起来香喷喷的,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香脆可口,吃过后满嘴留香。只有品尝之后,才真正感觉柯坪薄皮馕的确是名不虚传。

04、传统美食的传承

在新疆美食里,柯坪薄皮馕称得上一枝独秀,并以薄、脆、味道鲜美等特点获得各族群众的喜爱。根据薄皮馕的大小,市场上每个卖到1元至2元不等。目前,柯坪县的薄皮馕供不应求,已经成为该县旅游产品的标志。

霍叙尔罕·马木提说,她曾教过10多个徒弟,现在的年龄都大了,年轻人会烤制薄皮馕的越来越少。原因是不愿意学,情愿出去打工,说是学烤制薄皮馕没有出路,挣不了大钱。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烤制厚馕的人越来越多,但烤制薄皮馕的人越来越少,关键是年轻人不愿意学习烤制薄皮馕这一古老工艺,目前全县只有不到20个人懂得这门手艺,其中有3人获得自治区级传承人。”艾买提江·卡热对薄皮馕的传承有点忧心。

近年来,为了保护好柯坪薄皮馕这一传统工艺,柯坪县制定了保护近期保护措施和15年保护规划,并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拨付了10万元用于柯坪薄皮馕的传统工艺保护,同时开办薄皮馕烤制培训班,县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还给传承人每年发放3600元的补助金,要求每个传承人要培养2至5名学薄皮馕烤制的徒弟。

2018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驻村工作队,积极向本单位申请30万元启动资金,加上其他补助,前期共投资38万元,成立了柯坪县杏乡馕合作社。

2019年2月,柯坪县又投入了580万元专项资金,新建2000平米生产厂房,按照要求对合作社进行升级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外销渠道,按照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积极打造“馕”文化品牌。

村民艾买提江·玉素甫也是薄皮馕非遗第三代传承人,他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打馕师傅,每月的收入达到了上万元。现在,他带了三个徒弟,两个已经另起炉灶,还有一个徒弟每天跟着他在合作社打馕。

“整个合作社就我一家打薄皮馕,一般都是现烤现卖,因不耐放,所以都不愿打薄皮馕,但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不能让这个手艺失传了。目前,我带出了五个徒弟了,生意做得还不错,说实话我也很高兴。” 艾买提江·玉素甫觉得能把薄皮馕制作的手艺传下去,心里感到很欣慰。

据柯坪县文旅局书记魏晓斌介绍,从2013年开始,柯坪县就抽出工作人员整理完整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资料,在全县4个乡镇开办薄皮馕制作工艺培训班,确保后继有人。同时,还结合旅游发展规划,将柯坪薄皮馕纳入旅游系列产品,努力把柯坪薄皮馕打造成为新疆的知名品牌,结合柯坪羊肉的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熟知柯坪薄皮馕,力争在全国提升柯坪县的知名度。

(原创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