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导读:中国有哪些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什么建立?

截至2016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含“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已达39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1年通过的:昆曲;
2003年通过的:古琴艺术;
2005年通过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9年通过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2010年通过的:京剧、中医针灸;
2011年通过的:皮影戏;
2013年通过的:珠算;
2016年通过的:二十四节气;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列入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2010年列入的:新疆的麦西热甫、福建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及中国活字印刷术;
2011年列入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2012年列入的: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什么建立?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民代表大会建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国家文化部规划建立的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为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传承实践成果。在多年保护工作中,按照项目不同属性梳理形成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十大类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制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8年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对于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规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Hash:cc6cede622114e4038c732e5cb14e3969d6d6b4f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