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对中国文化特色的

说这个话题,也许我会被骂!认了!1、生存环境决定生存方式2、不同的生存方式产生不同的文明:中原的农耕文明和草原的游牧文明3、我们今天的文化、文明、疆域,等等这些和我们过去几千年的有一些变化,今天我们所拥有的是56个民族以及在历史上已经消失了那些民族或部族共同创造的。4、我从不认为一个民族在其足够强大的情况下,会不对外发动战争。5、纵观,几千年来,多是北部游牧民族南侵,少有农耕文明的向北进攻――极少数的几次也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6、从总体上讲,中国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基于以上6点:1、由于中国的地理情况:东、南为海;北部为高寒地区、西部多高山和高原。都为不适合耕种的地方。所以农耕文明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动因。2、根据历史气候的变迁(有兴趣可以看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战国时期开始骚扰中原的匈奴,到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再到宋朝所面对的塞北三国和蒙古帝国,都是处于寒冷时期。这一点很重要――大雪封山十几天,家里没米没柴,实在揭不开锅了!游牧民族南侵――战死也是死,饿死、冻死也是死,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农耕文明的北部地区,日子也不好过――灾年啊,何况还要面对受忍饥挨冻的――已经拼命地游牧民族――向南退退天气还能好点――最主要的是不用拼命啊。所以在寒冷期,多是游牧民族南侵。3、但是到了温暖期,被人赶跑了毕竟太没面子了――天气好了,粮草充足――打回去。同样,游牧民族的生存压力减小,没必要死磕,退回草原活的也挺滋润,那就撤呗!4、就是这种不断地拉锯式的战争和民族融合,为我们的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部分动力。这里有些词语,不是很正规,只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但我绝没有对我们的先人们的任何不敬。对于历史,我是敬仰的。对于民族,我是感恩的。对于文明,我是自豪的。过去的种种,时时令我神往!至于 “对中国文化特色的形成有何作用”,不做评说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这片土地所承载的!

这个题目很大

Hash:c96cca724d26cebd9c87f1908866fc9d16a6f359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