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是在什么饮食文化群?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的饮茶情怀浪漫风雅,当人们说到“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时,仿佛语句中都伴着一缕清香。其实,茶与中国文人、中国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文化的起源,离不开“茶圣”陆羽

三国时期,《食经》中就记载了茶叶的医学价值;晋代时期,文人兴起饮茶之风,所以有了“以茶代酒”之举,既能以茶待客,又不失文人风雅;到了隋唐时期,茶文化初步形成,这就要说到“茶圣”陆羽,他所著作的《茶经》是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也就是说,陆羽的故乡竟陵,也就是湖北省天门市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

说到陆羽与茶文化的渊源,又是一段佳话:相传,唐朝时期,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然听到雁群哀鸣的声音,禅师走近一看,竟然是一个弃婴,而这名弃婴长大后正是创作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茶圣”陆羽。

竟陵的历史里,留下了清雅茶香

陆羽在天门长大,他所写的《茶经》,分上、中、下三卷,由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部分构成。

“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素上,悬于茶室,使得品茶时可以亲眼领略茶经之始终。

这十大部分,汇聚了儒、道、佛、墨(非攻、兼爱)文化精神,是茶文化的瑰宝之作。

传承与发扬,需要更多城市榜样

陆羽故里天门十分注重茶文化的传承,为了纪念陆羽,天门恢复了部分陆羽遗迹,重修了鸿渐关、古雁桥、涵碧堂、陆羽亭、西塔寺、桑苎庐等,新建了陆羽纪念馆,安放了陆羽铜像;新建了陆羽广场,安放了陆羽座像;还新建了陆羽故园,建造了城市地标茶经楼。到过天门的人,都会被天门的古韵风雅气质所吸引。

除此之外,天门以茶为脉、以茶为媒、以茶为引,在2015年获授“湖北省茶文化旅游示范区”和“中国茶文化之乡”两块金字招牌,“中国茶文化之乡”的天门每年都会举办“全民饮茶日”,以此实现传统茶文化

Hash:03b930044cafdbcdda39ad930eedc06b1666243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