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史是怎样的,东西和南北轴

都城的选择,实际是由经济核心所在地决定的。经济核心是在气候变迁的推动下逐渐往东南转移的,都城位置也随之而变。

从一场战事,说气候的变迁。

河南古称“豫”,意思是有大象的地方。竺可桢先生认为:“豫字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标志,这是有意义的。”直到西周,还有把大象用于军事的记录。

公元前1045年,管叔、蔡叔等人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叛军主力是商朝遗民。周公让姜子牙总督东夷事务,自己带领周军主力镇压武庚的叛军。武庚自料打不过周公大军,便避重就轻率兵攻打姜子牙的东夷地区,打得姜子牙溃不成军。周公联合姜子牙,用了三年才把武庚镇压下去。

能打得姜子牙抵挡不住,与周军硬杠三年,武庚大军的战力可见一斑。武庚大军当中,最让周人害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象军”。

这支军队应该是骑在象身上,一边驾驭大象猛冲,一边居高临下射箭。这支军队碰到周军就是碾压,所向披靡,连姜子牙都无计可施。《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支独特的军队,“商人服象,为虐东夷”。

大本营是河南的商朝,能有专业的“象军”。可见至少商朝河南一带是盛产大象,如果没有足够的数量,是不会成规模的运用于军事的。

从魏国开凿的大运河~鸿沟,说一说北方的降水。

据竺可桢先生考证,古代的北方中原地区在很长时间内是“水乡”,降水量是很丰富的。

竺可桢先生说,北方中原地区的降温、降水量减少是从西周初期开始的。然而,一直到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降水量依然很丰富。

魏国首都大梁的附近有一个叫圃田泽的大型湖泊,方圆300里。公元前360年,魏惠王下令开凿从圃田泽到大梁渠,然后用20年时间向东南延伸,注入淮河。把黄河、淮河之间的主要水系连结起来,越国就曾经用船经刊沟把粮食运入魏国,支援魏国作战之用。魏国因为鸿沟成为最富裕的国家,大梁更是成为天下最繁华的地方。

然而,现在的鸿沟,已经完全干涸了。

让人疑惑的是,魏国如此大的运河开凿工程,居然没有对民生造成影响,这与隋朝运河的开凿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唯一的解释,就是魏国水量丰富,开凿运河相对方便;而隋朝缺水,开凿的工程量太大,这从魏国方圆300里的圃田泽就能看得出。

气候方面降水量渐少、变冷,使得经济重心向东南缓缓移动。

自西周开始,北方中原地区的气候朝着寒冷、干燥的趋势发展。到宋朝时期,北方的气候已经与今天相差无几。

宋朝时期,因为寒冷干燥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变化。大运河因水量不足不再经过洛阳,关中地区的“渭川千亩竹”消失了,大梁附近的300里湖泊也消失了,甚至宋朝还出现了“燃料”危机。

寒冷、干燥的气候使得北方地区植被减少,人们做饭取暖用得木柴供应不足。人们便对以前的“禁采区”下了手,甚至把历代皇帝陵墓上的树木樵采一空。李世民陵墓的树木也不能避免,连大宋皇帝专门下圣旨也保不住这些树木,让皇帝很无奈。

受寒冷、干燥影响的不只是木柴供给,整个农业生产都受到了影响。

宋朝人为保住“粮食安全”,养活上亿的大宋人民。政府投入极大精力,一边引导民间采煤以代替木柴,一边积极发展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南方兴修水利,引进占城稻,湖广、江南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农业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也在缓缓南移。在经济中心南移过程中,由于我国地形西高东低,水汽从海上西进越远,降水量就越少。所以,同一纬度上东面临海的地方经 就比较发达。

北宋末年,随着金国南侵,宋人南渡后海贸的兴起,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了沿海的江南地区。

中国首都所在地的变迁。

1,宋朝以前的长安~洛阳体系。

在宋朝以前,北方的关中平原、华北平原的人口规模、粮食产量占据全国的首要位置。首都的选择,必须要把这两个平原的控制权放在第一位。

商朝,关中地区刚刚被周人开发出农田,规模不大,商朝没有把关中地区作为重中之重。商朝首都没有把关中平原作为首要重点,首都一直在河南境内,重点放在了华北平原。

商朝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被周人发展的颇具规模。周朝兴起后,把关中平原、华北平原作为重中之重。首都选择了镐京、洛邑体系,同时监控两个平原。此后一直到唐代的几乎每个朝代,只要能力允许,大都选择洛阳、长安这个都城体系。

2,北京~南京体系。

南宋时期,金国人为兼顾塞外老家和中原的领土,定都于中都(北京)。中都隔着燕山背靠草原、辽东,南凭借运河极尽中原之利,东有海运之利。南宋则定都于临安。

元朝时期,蒙古人为兼顾塞北老家,定都于大都(北京)。

明朝前期,定都于经济重心的南京。后迁至北京,但是保留了南京的行政体系,实施南北双都制。

清朝时期,少数民族出身的统治者,再次选择了北京做首都。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定都于北京,国民政府定都于南京。

解放后,定都于北京。(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第一,古代都成为立地,向东发展,集中在华北地区,秦统一,考虑到整个关中平原,可以认为是“易守难攻”。加上现有地形的保障和粮食生产的充分性,终于到了咸阳关中地区。一党也制定关中地区的长安。五代十国时期结束,西北少数民族势力减弱,契丹、女真等东北少数民族相继成为中原各政权最大的威胁,全国军事中心转向东北,以前的战略价值下降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西安不能不失去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宋代开始瞄准江南,先后开封和健康。南京和北京逐渐成为北方各民族的贸易中心,金元明清王朝相继确立了南京和北京。由此可见,古代都城在黄河长江流域附近集中分布,逐渐向东发展。

二、首都城市轮廓空间结构的变化

(1)有“城”没“郭”,夏朝商朝都城主要包括宫殿区及相关官方手工艺作坊,“城”没有“郭”。夏商的首都空间结构已经具有分化的特性,但还没有发展成分区隔离,反映了大同社会拥有混居住宅的原始社会的残余。

(2)“郭”的出现和“西城”链接“东郭”。徐州以后,武王在洛阳开辟了“城”和“郭”的不同居住区,中国的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第一次大变化,进入了第二次发行的展示阶段。周武王灭了商朝,在洛阳建设了王城。这时,国王等上层居民的居住区与普通市民居住区分开了,黄城被称为位于整个城市西南部的“小村庄”。相反,普通市民、军队和奴隶等经济活动地区,例如手工业作坊,集中住在城市的东部地区,所以被称为“大郭”或“东郭”。“小村庄”和“大郭”之间另有围墙或壕沟,以确保宫殿等社会上层集体居住区的安全。现阶段的中国古代都城以“向西”,即东门为正门,装饰华丽,称为“阙”。

(3)都城由坐西朝东演变成坐北朝南,成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转折点。东汉时期洛阳建成后,小城位于大城市的北中央,改为“坐北朝南”。宫廷朝向与城市正门不同,充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变化,从“坐西朝东”的家庭为中心的 式到“坐北朝南”的君臣关系仪式的变化。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不断加强,国君的大朝礼制开始出现。另一个特点是“城”和“郭”关系的进一步演变,即在空间上“郭”和“城”的孤立状态逐渐打破融合,许多地区的“城”和“郭”连接成一个地理空间,最后东、西、南、三面“郭区”,围绕着北面“城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新的转折点——都城空间结构演变的第三阶段。现阶段,“宫城”逐渐被“郭城”包围,这时首都的空间结构已经分为三层。也就是说,黄城围绕宫城,外城防御黄城的这种“中性”首都的空间结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看,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整体变化有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根本特征。

Hash:754c4ef4ac5d250ecb4c6c6d73363a6e41b0f39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