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入主麦德龙,外资零售相继出售,开市客为何还要进入中国市场?

谢邀。

【由于平台采用算法推荐阅读模式,若您希望稳定获取我们的内容,请点击头像订阅我们哦^&^;】

这个话题稍微有点点大了,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外资需要出售,其次再理解Costco为什么要进驻,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在所有的商超里面,麦德龙与Costco是最像的——工厂风格的外观陈列,希望打造极具性价比的会员制超市。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前者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后者则似乎现在一片春风得意。

简单粗暴划分外资内资不合理

其实我们要知道,不只是在中国战场,在全世界范围内商超业绩增长中,Costco都是佼佼者。在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的业绩都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以雄霸全球世界五百强企业多年第一名的沃尔玛为例,他每年的营业利润增长是这样的:

而Costco呢?是这样的:

同样是深耕美国市场,第一和第二名高下立判。所以并不是Costco在中国多春风得意,在中国以外,Costco也非常厉害。

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在生意模式上面,Costco绝对是个新型零售。

什么是Costco模式?

一个思维正常的超市经营者,他的盈利来源主要是来自商品的差价和供应商的资源补助。这对一个迷信价值创造的商人而言就产生了一个悖论,我如果商品的价格过高,消费者就会逐步远离我的超市,而投奔竞争对手(可能是其他超市,也可能是其他渠道,如电商);但是我如果把价格压得过低了,就违背了商业的本质,变成了做慈善。

因此,本质上而言,超市与消费者永远处在一种动态博弈的状态中,左右手互搏,痛并快乐着。

而思维清奇的Costco意识到,有一种模式可以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让自己的组织专注在帮助消费者省钱,而不会让自己破产——这就是会员电商。

(现在很多野鸡微商平台也在玩这个模式,大家千万不要轻信,小心被两头宰)

你交门票钱给我作为利润来源,而我就负责给你提供最便宜的商品,“井水不犯河水”,大家清兄弟明算账。

Costco最引人传颂的一点就是其在采购的内部KPI管理上面,居然以“谁的毛利率能做到越低,谁就越牛逼”来作为考核采购的KPI。因为Costco的产品销售毛利主要是用来覆盖单店的运营成本,而会员的销售(或者说入场的门票)才是Costco的利润来源。

麦德龙们为什么玩不转了

本质上只有一个原因,与时代没有接轨,要么太超前了、要么太落后了,总之都没有赶上趟。

太超前的典型案例:麦德龙

麦德龙进入中国的时候,还不到2000年。那个时候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还没有那么丰富,买的都是极其便宜的“价美物廉”的产品。这个时候你告诉中国消费者,我这边东西品质好,价格虽然贵一点点,但是性价比高。哦对了,你还要提前交一笔门票钱才能购物。

这简直就是对消费者脆弱自尊心的羞辱。

太落后的沃尔玛家乐福

而沃尔玛和家乐福则不断在战略调整中适配了中国市场的需求,从郊区卖场走到市中心,从大宗家庭购物场所变成了菜市场。这样的战略决定,在很长一段时间让两家巨头活得还算滋润。直到两个杀手的出现:阿里巴巴与本土超市。

以前大超市通过生鲜引流,维持整个社区的粘性,大量销售高毛利的商品给中国消费者谋取了相当大的利润。以前很多家庭的电视机、羽毛球拍、纸质书甚至一些家用电器,都是在家乐福里面买的。随着渠道不断细分,加上电商直接冲击,这些百货业态迅速衰落,给外资超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而本土超市在生鲜供 应链的一套打法,尤其是以永辉为代表的超市,打得外资抬不起头来。外资超市都是以耐用品和日用品采购为主,哪里有认真玩过什么生鲜水果。在很久以前就竞争不过菜市场,现在更加竞争不过统一供应链的国内超市。连引流能力都被连根切断了,还谈什么继续竞争呢。

为什么Costco现在要入华了

其实这是一个伪概念,在过去二十年Costco一直在本土死命拼杀,跟沃尔玛这类巨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不是人家之前不想来,是根本就没工夫来。沃尔玛专门为Costco量身定制了山姆会员店,在这样巨头的眼皮子底下成长起来的Costco,不得不说是如履薄冰走过了几十年的路。

“Costco需要重新寻找未来增长点”

而现在的Costco已经成为了美国稳稳的第二大连锁超市,坐拥了8800万,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北美。按照一个家庭一张卡来计算,Costco已经逐步走到了自己的天花板上,到了必须稳步开拓海外市场的地步了。

这就是为什么上海开了一个店,Costco的股价就一夜暴涨,这就是资本市场的想象力。

“中国市场准备好了”

刚我们说到麦德龙太早了,那对应Costco或许是刚刚好。

一方面,Costco没有花一分钱广告费,在中产阶级里面已经人尽皆知。不得不说,Costco至少欠小米和雷军十个亿的广告费。现在不仅小米在说自己是学Costco,网易严选、云集、名创优品,稍微走性价比一点的企业都在时候自己是在学Costco。其实八竿子打不着,根本就不是一家人。更不用说各种“骗取”会员费的微商平台了(当然不排除有优秀的平台,只能说良莠不齐吧)。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钱包也的确准备好了。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拥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会员消费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东西,阿里巴巴有88会员,京东有plus……Costco已经不再需要像麦德龙一样吃力不讨好地教育顾客了。

超市的快速落寞并不代表人民不需要超市了。抛开现在很多人眷恋的家庭组队超市购物的体验这一个刚性需求外;仅仅从购物效率而言,Costco模式通过平台集中采配+顾客集中采配,省掉了大量的中间物流成本,其购物价格可能比电商还要更加便宜。这才是对于有品质需求的顾客而言,更加戳中痒点的需求。

开市客为何要进入中国市场,有以下原因:

1、巨大的投资回报可能性,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是目前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消费市场。任何想赚钱的企业、品牌都想到中国来分一杯羹,投资有风险,但在中国的投资巨大收益的可能,让开市客的董事会、管理层还有股东,抵挡不住的诱惑。这正是投资进入中国市场,最主要原因,开公司就要赚大钱,来中国非常有可能赚大钱。

2、开市客对于自己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创新模式,在中国市场复制非常有信心,也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目前Costco(开市客)是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美国第一大连锁会员制仓储式量贩店。

从目前查到的有关数据看:到2018年,开市客在全世界经营581家卖场,分布八个国家,全年营业额超过779亿美元,单店营收1.34亿美元。

开市客是一家会员制仓储式卖场。他的经营模式是满足目标顾客的周期性购买。从看到的数字,开市客的单店会员人数是68000人,也就是开市客一家店只服务了68000个顾客。

目前在全球的盈利非常好,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发展潜力,开市客运营模式的独特性、复制性、拓展性,成就了Costco(开市客)必须进入中国,来赚钱,赚大钱。

Hash:3e6da68c1b72f14010b6210dbc5347e4f21b5733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