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建设产城景融合发展生态城市 加快融入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
近年来,重庆不断深化建设“一区两群”的工作部署,潼南区作为主城都市区中具有“桥头堡”作用的主城新区,如何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就相关问题对潼南区委书记张安疆进行了专访。
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提出,主城新区要突出特色化、集群化,当好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潼南区如何发挥优势特色,加快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张安疆:潼南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受“双核”辐射带动,区位优势明显,要素资源加快集聚,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潼南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市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协同协作,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培育壮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一是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提升能级。近年来,潼南区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壮大,成功获批潼南国家智能终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潼南区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运用大数据智能化赋能,加快“强平台、补链条、引终端”,依托重庆市普创长顺机械有限公司、重庆富鸿祥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景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推进先进通机制造、笔记本电脑及关键零部件等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全市重要的智能终端和智能装备生产基地。
二是推动环保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潼南区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与大庆油田重庆分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合作不断深入,推进综合利用潜力大,发展环保新材料产业有条件、有基础。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天然气产量就地转化,依托重庆潼南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万利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电子化学品、涂装涂料等产业,推动天然气高效利用,打造成渝地区中部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是推动特色消费品产业放大优势。潼南区农业特色突出、基础坚实,蔬菜复种面积100万亩、柠檬种植面积32万亩、油菜播种面积28万亩、生猪产能70万头,有一定的影响力。当前,潼南区正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中新国际食品产业园,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争当全市现代农业“排头兵”。同时,支持维尔美中高端纸制品、灯饰等消费品产业集聚壮大,打造特色消费品产业基地。
四是推动绿色建筑建材产业拓展规模。近年来,潼南区创新发展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已经集聚了三一筑工(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中防德邦防水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潼南区将紧抓重庆获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发展机遇,重点发展环保型PVC塑料、气凝胶节能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加快壮大产业规模,打造全市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强调,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增强带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担当、发挥更大作用。要推动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作为“桥头堡”城市,潼南区未来在城市发展方面有哪些谋划和措施?
张安疆:近年来,潼南区大力实施城市提升大会战,城市品质和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接下来,潼南区将认真落实“四化”目标要求,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有序拓展“一江两岸四片”城市空间,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到2025年基本建成“双50”城市。
一是提升内畅外联水平。目前,潼南已经有渝遂、潼荣、合潼安3条高速公路和渝遂铁路过境。在此基础上,潼南区正努力推动渝—潼(南)—绵(阳)高铁、璧潼线市域铁路、渝遂高速扩能建设,加快推进潼南双江航电枢纽建设,联合上下游推动涪江智能美丽航道试点整治工程,还将适时启动通用机场建设,构建“四高(速)三铁(路)一航(道)一港(口)”交通新格局,打造“一小时通达圈”,更好融入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和全市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业态。今年以来,潼南区大力实施城市品质和城市治理“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一年补短板、两年强基础、三年上台阶。一方面,持续深化“大城三管”,系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另一方面,有序开发金福新区、金佛坝片区等城市综合示范区,加速推进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中骏世界城等重点项目,增强城市核心区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涪江休闲旅游度假区,融合大佛寺景区、双江古镇、陈抟故里景区等资源,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支点。力图到2025年,潼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教育、卫生、就业等重点领域,加快补短强弱,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落实“双减”政策,升级改造薄弱幼儿园,全面改善老旧校舍,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加快建设重庆电力高专潼南校区。深入推进医共体“三通”建设,推动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升级建设疾控中心,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二期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水平。坚持就业优先,实施提升城市人口集聚能力10条政策,确保年均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
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在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上,潼南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水平?
张安疆:潼南区有涪江、琼江穿境而过,是一座颇具魅力的滨江生态城市。潼南区将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聚焦降碳、减污、增绿,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潼南。
一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潼南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涪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琼江水质提升到Ⅲ类,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高到343天。下一步,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快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涪、琼两江水质稳定向好。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力争3年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涪江流域营造林5万亩,到2025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5%。
二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潼南区着力构建“两带、两片、多廊、多点”生态系统空间格局,构建以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五桂生态楠木园、龙马山自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以大佛寺和金福坝两个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资源保护体系,提升湿地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加强联防联控,与四川遂宁、资阳等地建立动态信息共享平台,与重庆彭水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协同推进机制。
三是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落实碳中和工作部署,严把产业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建设中新(重庆潼南)绿色循环智能低碳示范产业园、国家循环经济园区,实施巨科环保园区等园区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壮大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打造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漳州龙池: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新城 产城融合
龙池片区是漳州台商投资区的“东大门”, 坐落在九龙江入海口沿畔,距离厦门岛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近年来,龙池片区积极探索产城融合、转型升级之路,同时,聚力群众福祉、补短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速产城融合,把龙池片区打造成为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产业新城。
探索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龙池片区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思路,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建起灿坤、白礁、金山、鸿渐等四个工业园,入驻了灿坤、福欣特殊钢、长春化工等著名台企,还有港资企业宏泰集团、喜盈门以及内资金龙客车等规模企业,目前拥有工业企业近200家。
保税物流中心(B型)漳州保税区,是漳州市首个、福建省第三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产城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保税物流中心与厦门港务发展股份合作成立,项目用地145亩,分期建设12.19万平方米的综合物流中心,园区共有4个仓库,投资规模约4.2亿元。首期的1号仓库已经竣工并通过验收投用。项目的运营,将辐射带动漳州周边,乃至厦门、泉州、龙岩等地区外向型企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为企业创造更加便利和高效的通关环境,对于吸引台资、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龙池片区内的港资企业宏泰机电科技(漳州)公司,近年来也致力于转型升级,2019年初,智能立体仓库(一期工程)建成投用。落户十年的宏泰漳州公司,拥有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科技园,是宏泰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而去年开始改造升级的“智慧工厂”项目,总投资5亿元,生产通信、设备、网络、医疗电子等50多个品种。
此外,总投资约200亿元国贸智谷项目,将打造集科创•双创、物联网和总部经济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从产业协同、职住平衡、功能一体、人才集聚的产业创新共同体等方面发展。该项目建成满园后,落户园区企业可达700多家,可创造综合产值约292亿元,税收可达 26亿元,解决就业约1.7万人。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引领,促进产业融合。
完善教育医疗交通条件
龙池片区不断聚力群众福祉,抓短板。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也不断完善,进一步为该片区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城注入活力。
教育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引进了12年制公立名校北大培文学校。按照规划,北大培文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其中,中学部新规划校区占地125亩。北大培文中学部将设初中三个年级,现有学生1033人(现鸿渐中学学生);高中将设30个班,预计2021年正式开班。加快白礁小学、锦宅小学等学校的建设,金山小学已竣工投用。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龙池片区的学生带来优质的师资力量和美好的学习环境。
卫生医疗条件同步改善。泰禾集团斥资20亿元修建的三级综合性泰禾国际医院加速推进,该院将全方位整合医疗资源,提升服务水平,未来将全面解决龙池片区群众的就医问题,让群众轻松享受系统性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同时,推进龙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角海路贯穿整个龙池片区,集中区已有龙池大道、保生路、崎巷路,路网四通八达。目前,崎巷路已经完成改造,红树湾大道(疏港大道)正在抓紧建设中,龙池大道建设进度也已过半。这几条片区主干道完工后将快速通达厦门。其中,沿九龙江双向六车道的红树湾大道风景与速度兼得,与厦漳同城大道、龙池大道、角嵩路等构成立体交通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工程项目中,与厦门东孚镇接壤的社头站,对接厦门轨道交通,是龙池片区提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该站点还涉及建设一座主变电所和地铁6号线停车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龙池片区推动各村(居)科学发展,推行“一村一品”,因地制宜,注重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发挥地区特色和活力。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白礁村,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礁慈济宫和台胞祖籍地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养生特色小镇,规模达3000亩。如今已建起高档社区,也保留着潘氏老宅等古建筑群。白礁,将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
锦宅村历史悠久,留存了不少古建筑,富有韵味的进士第、闽南小刀会、五恩宫、文庙等让人眼前一亮。还积极发掘历史资源,建成黄开物闽南侨批文化纪念馆、明末清初黄廷将军纪念馆。在各个古建筑的位置设立标志牌,讲述古建筑的人文和历史价值,这些古建筑将成为锦宅村旅游名片。
鸿渐村将以鸿渐公园为核心,全面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古村落小区。围绕“鸿渐公园、高阳楼、郑和庙、许氏家庙、凤山宫”五个点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打造一条农村生态文化长廊。保护乡村文化风貌、留住乡村记忆、延续乡村文化根脉。促进加快推进古村落片区的环境治理。同时进行道路“美化、绿化、亮化、硬化”的提升,结合对周边古民居古树木提升保护,对周边古民居进行提升改造,形成独特风格的古村落小区。还租用空置的华侨房子,建立华侨历史馆,利用闽南古大厝建立村史馆。
龙池片区一个个特色村居,一处处乡土美景成为现实;一个个昔日普普通通的乡村,既彰显着“新城”的活力,又弥漫着“乡愁”的韵味,如今实现了美丽蝶变。(作者:陈福升)
城陵矶综保区:优化功能布局 推动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张志恒)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着力推进以大招商促经济质效新提升、以大项目促产业链条新延伸,进一步优化产业、城市的发展空间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在新金宝岳阳工厂内,零部件生产加工、成品组装等各个车间里是一片繁忙,一批刚刚生产出来的喷墨打印机即将于下午搭乘中欧班列发往欧洲。截至到七月底,新金宝累计出货920万台打印机,产值35亿元。
泰金宝光电(岳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竺诗德:我们最高一天的产能是六十四万台,我们现在可以按照零组件的材料做到五十二万台,到年底一千五百万台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目前,新金宝工厂已完成人员招募8200余人,产线产能提高到80%以上。随着新金宝打印机项目的落地见效,吸引辐射带动了华为新金宝高端制造项目等一批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及配套项目的快速入驻,同时也拉动大批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向综保区聚集。
在新金宝工厂外,一个全新的商业街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和管网的测试,根据城市功能定位,项目明确地划分出美食广场和商业街区,可满足新金宝及周边近3万人的商业服务需求。
湖南中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曾文华:我们选在这里的话,是觉得人流量是ok的,我们也是根据多样化的需求做的定位美食大概有上千种美食,可以为周边所有的工厂给予生活方面的配套,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去工作。
广发银行岳阳自贸区支行筹备组组长刘洋:我们在这里试点的话也是为了服务周边的企业和人群,让他们更方便地去解决一些金融方面的难题,像我们计划在开业的首年,新增投放十五个亿的贷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提高经济效益。
工作、消费、娱乐,在城陵矶新港区,一个配套完善、功能健全的城市综合体正在加快形成。家住云溪区的张海兰过去一直在外打工,这两年回乡就业后,不仅每月能在工厂拿到4000元工资,还能照顾到家庭,同时,周边配套完善的商场、学校、公园等设施让她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企业员工张海兰:从工作便利和就近来说确实为我们云溪人提供了很大的一个帮助。在配套设施这一块的话,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晚上下班之后会经常看到很多人来这边休闲一下,对于我们这些产业工人来说也有一个极大的放松的地方。
今年来,城陵矶综保区依托境内关外的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探索进出口贸易保税高效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探索解决“产业孤岛化”、“城市空心化”等问题。今年上半年,城陵矶综保区共完成进出口贸易额39.3亿美元,创造税收10.68亿人民币。全市进出口贸易额首次在全省的占比重突破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