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景点 - 鄂伦春族特色

1. 鄂伦春族特色

1、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

2、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

3、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2. 鄂伦春族特色住房叫做

木头房冬暖夏凉,修建起来又简单快捷,很适合人类的居住。住木头房的民族很多,像芬兰人、挪威人、俄罗斯人、我国黑龙江的长白山大兴安岭中的少数民族,都住过木头房。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人烟稀少,林木茂盛,土地广漠。人么大多以事狩猎采集来维持生存。

3. 鄂伦春族特色乐器图片

我国民族器乐古代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现代分成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四类。

吹奏乐器

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弹拨乐器

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

4. 鄂伦春族特色乐器

吹的乐器:

1、箫:也称洞箫。古代时,将若干个竹管编成的排箫称之为“箫”,后来把竹制单管直吹的乐器也称为“箫”。箫的上端开有一个吹孔,管身开有六个音孔。

2、笛:又称竹笛。顾名思 义,是由竹子制成。上面开有吹孔和膜孔各一个,按指孔六个.它音色清脆,音域宽广,能吹 两组多的音。常规的笛子有两种,即曲笛和梆笛,为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

3、唢呐:又名嗽叭,它是民间运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除了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的伴奏。在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打和锣鼓乐队中大都离不开它,有的民间艺人能控制气息,也可吹出柔美的箫音。

4、管子:流行于我国北方,古称筚篥或觱篥。约于公元581-618年由西域龟兹传 入中原。隋唐的九部乐、十部乐中筚篥都是十分重要的乐器。

5、笙:是由若干竹管和铜制的簧片构成。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它的音色和演奏出来的声音特别富有悦耳的感染力,这是它的簧片通过空气穿流后、引起的共振而产生的柔美之声。

古人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吕氏春秋”。根据20世纪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源源不是三千年、五千年,而是八、九千年或者更为遥远,这在世界古老文明中是很少见的。

在相关的历史文献,中国音乐起源传说一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主要体裁是“六代乐舞”。从半坡遗址发现六千年前的半坡埙。在西周重要的音乐是宫廷雅乐,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5. 鄂伦春族特色住房

黑龙江的民居特点是:坐北朝南,院落很大。农村和林区也有不同,农村多是独门独院,院里可以放置农具,以及养的少量鸡鸭鹅狗。

林区多是成栋的民居,一般每栋房有五到六户,每户都有自己的院落,有的在院落里种点小菜。

原因:

一是黑龙江省地广人稀,所以都有院落。

二是黑龙江省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所以民居坐北朝南,有利于迎接温暖的阳光。

6. 鄂伦春族特色民居

民族建筑的定义是以当地民族特有的环境与文化为基础,创造出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与形态。

民族建筑有很强的历史性、民俗性、地域性,是原始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建筑主要受气候环境、风俗文化、历史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地制宜,反映其民族、地区、时代的特点与生活理念,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它不仅是民俗生活的场所,也是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它反映着特定民族的社会观念和审美观念,因注重伦理、调和礼乐而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

我国各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介绍:

1、蒙古包

以蒙古包这一名称闻名于世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亚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创举。这一居屋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亚细亚游牧民族所使用,后来许多游牧民族或长或短地使用过它或类似于它的住屋。以木杆儿为主要支撑材料的人类早期建筑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歇仁柱式(在鄂伦春语里歇仁柱为“木杆屋”之意),即尖顶、用兽皮或树皮、草叶子做苫盖。西伯利亚埃文基(鄂温克)人的住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欧萨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属这一类型。另一种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顶圆壁,主要用毛毡做其覆盖物。

2、碉房

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西藏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3、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 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4、土楼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根据《现代汉浯词典》的解释,所谓“楼”,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据此,一层的房子,即使以生土墙承重、以木料作为柱梁等构架,也不能称为土楼,只能称为土屋。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7. 鄂伦春族特色节日

大兴安岭的贝尔茨河畔,以狩猎为主的鄂温克族总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篝火节,这是庆祝狩猎丰收的欢乐节日,是以散居为特点的猎民们相聚的盛会。

  每当春夏猎季过去,猎民们把猎获的猎物驮到交易点上。

  换回粮食、衣服和烟酒以后,所有的猎民就都赶着驯鹿集中到头一年预定的地点,一般都选在河流边上较为开阔的草地上,这时正是森林里气候温和易于活动的季节。夜幕降临,草地上便点燃一堆大大的篝火,人们围着篝火吃便饭、谈论说笑。饭后,欢乐的歌舞开始,首先有一个歌手领唱,大家齐声应和。

  在嘹亮的歌声中,猎民们便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欢乐之火”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大都反映打猎、采集、养鹿等生产活动,舞姿十分健美。接着是独唱、对唱、独舞、三人舞,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欢笑声一阵接着一阵。同时还进行有趣的射击和激烈的角力比赛,角力格斗紧扣人的心弦。

  篝火节不光是为了欢庆丰收,一年到头互不照面的猎人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互相来往,共叙友情,商讨事宜,交流经验。篝火节更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难得机会,对对恋人在欢歌狂舞后,便来到密林深处甜言蜜语地交谈。篝火节是鄂温克猎人最盛大的节日。

  每年篝火节结束后,大家便协商第二年举办节日的时间和地点,确定后,猎民们便回到各自的狩猎点上又开始烤制肉干,积攒驯鹿奶酪和缝制新衣,为下一年参加这一盛大的节日做好准备。

8. 鄂伦春族特色菜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人口6900余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鄂伦春族的族名始见于清初。“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民族有自已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但无文字。一般通用汉语文。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解放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鄂伦春地区还成为中国重要森林工业基地。鄂伦春族的手工业也比较发达,主要有皮毛制品和桦皮制品。   1945年解放。1951年10月1日成立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日常食俗 鄂伦春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 一般日食一、两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冬天在太阳未出前用餐,餐后出猎;夏天则早晨先出猎,猎归以后再用早餐。有时也在猎区过夜。早晚两餐;均由妇女在家司厨。两餐主食以瘦肉为主。近年来,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多了许多米面品种,如用大米或小米煮成的苏米逊(稀饭)、老夸太(粘粥)和干饭;用面粉制作的高鲁布达(面片)、卡布沙嫩(油饼),面包饺子也很常见,鄂伦春族食肉面很广,除森林里各种野兽外,还捕食飞禽和河里的鱼类。大兴安岭特产的飞龙(松鸡)肉质鲜嫩,最为驰名。食用最多见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视为美味佳馔。兽肉时将带有骨节的肉块煮于锅中,半熟后即捞出,每人用刀割取蘸盐水而食,尤喜食带血筋的肉,认为带血筋的兽肉鲜嫩可口,富有营养,并有增强视力、消除疲劳等食疗作用。在食用狍子肉时,喜欢将煮过的肉及其肝脑切碎拌和,然后加拌野猪油和野葱花而食。近年来,鄂伦春族也习惯于将各种兽肉精细加工或炒、或炸,制成各种野咻佳肴。现在用肉加蔬菜制作各种炒菜也日渐普遍。鄂伦春族保存猎物,大都用晒干的方法,特别是在夏天,鄂伦春族猎人多把兽肉切成小条,晒成半干,然后切成小块,放在用蒿子杆编成的帘子上,下面烧木炭,用烟熏,可保持肉久存不变。鄂伦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饮酒,所饮用的酒有两种,一种是马奶酒,用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多,然后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输入。在严冬出猎之前,鄂伦春猎人常常喝一碗熊油以增强御寒能力。过去,在饮食上,民间有许多禁忌。如:在吃熊肉时要学乌鸦叫,意思是告诉山里的熊是乌鸦在吃熊肉。夫妻之间一方死后,另一方三年之内不能吃兽头和内脏。有的地方还禁止妇女吃熊肉,产期妇女不准吃兽头和兽心脏等。如今这些禁忌均已改变。   鄂伦春族 节庆、礼仪食俗 鄂伦春族过去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每年腊月二十三和春节的早晨,鄂伦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烧香,并扔进一块肉和洒下一杯酒,当客人来拜年时,也要先拜火,然后往火里扔一块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带)。鄂伦春族待客纯朴、诚恳,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害,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鄂伦春族很注重礼仪,尊老爱幼是传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让老者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举刀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动。过去住仙人柱(鄂伦春语,意为挡太阳光的房子,是一种原始的住屋)时,若有男客到,一般都要把客人让到正对门口的位置,女客则让到左右两侧的位置。鄂伦春族好客,宾友光临,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临别之际,还要馈赠自家的土特产。

9. 鄂伦春族特色服饰

汉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蒙古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哈萨克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维吾尔族: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傣族:象、牛、虎、鼠、龙、蛇、马、蚁、猿、鸡、狗、猪  贵西彝族: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海南通什毛道村黎族:鼠、牛、虫、兔、龙、鱼、肉、人、猴、鸡 狗、猪  

  中国民间纹饰,不少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马、牛、熊、花、叶、山、石等等。

少数民族的图腾更多,如东北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共同信仰熊图腾。海南岛黎族视猫为先祖;苗族、瑶族和佘族以狗为图腾。

云南哀牢山彝族信仰龙的图腾,他们认为龙生活在水中,就把水里石头看作是龙的象徵物,所以妇女在洗澡时要坐在石头上,或把衣服放在石头上,这样才能平安和育子。又如云南纳西族崇拜青蛙,东巴经典里称它为“黄金大蛙”,纳西族服装中的羊皮披肩款式即模拟蛙身形状剪裁而成,缀在披肩上的圆形图案即表示蛙的眼睛。

黑龙江鄂伦春族景点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 鄂伦春族

1.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

  伊春南面是哈尔滨市。  伊春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是黑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面积3.64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人口约100万。汉族为主,还有满、朝鲜、回、鄂伦春等少数民族。2005年联合国授予伊春市“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绿色伊春”荣誉。伊春是座美丽的林业城市,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这里因盛产珍贵珍树“红松”,被誉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 垍頭條萊

2.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景点在哪里

呼盟即呼伦贝尔盟,现在称呼呼伦贝尔市,包括海拉尔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族自治旗,陈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等等旗市。呼伦贝尔市居民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有著名的草原景区。《呼伦贝尔大草原》唱响神州大地!

3.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

黑河著名景点:條萊垍頭

五大连池, 中俄民族风情园 ,闯关东影视基地 ,锦河大峡谷 ,瑷珲古城等。

黑河市是黑龙江省乃至中国重要的对俄贸易城市,是一座幅员辽阔、区位优越、资源富集、环境优美的边贸旅游城市。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河市西南部,距五大连池市区18公里,地理坐标北纬48°30′~48°51′、东经126°00′~126°25′。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为1060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35.8万亩、林地32.1万亩、草原5.73万亩,湿地15万亩。

五大连池风景区,主要由五大连池湖区及周边火山群地质景观、相关人文景观、植被、水景等组成。

五大连池风景区获得的称誉有: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自然遗产 。條萊垍頭

黑龙江中俄民族风情园是以中央电视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拍摄地为基础,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拓展,形成“一、四、五”格局,以休闲旅游为目的,美轮美奂的民族文化产业新区。“一、四、五”格局,即一个影视拍摄基地;鄂伦春、达斡尔、满、俄罗斯四个民族村;园门景观带、八旗迷宫游乐城、戏水垂钓湖、休闲度假营、特色体育场等五个专项旅游服务功能区。通过观光欣赏、参与体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观赏兴安岭、龙江水、黑土地、边境线等自然景观。领略中俄两国迥异的民族风情。

黑龙江中俄民族风情园位于黑河市西部,距离黑河市区9公里,每天有固定班次的列车由黑河国际公路客运站开往景区。

建筑风格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东建筑为主,有浓郁的关东特色的山东大院,也有中式传统的关东四合院王家大院,胶东半岛典型的焦家大院,日式风格的幸福大院,还有贫民的棚户区罗式圈子,以及警察署、宪兵队、酒馆、商铺老街等相关建筑群组成。是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毛岸英》的拍摄地。电视剧《闯关东》中的老金沟采金场、黑丫头酒馆、“朱家大院”、“韩家大院”、“山东菜馆”以及拍摄《毛岸英》部分场景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旅游者来这里参观、游览。

4. 鄂伦春民俗文化

一年一度的篝火节,成为鄂伦春族唯一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一天,鄂伦春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精心打扮,来到依山傍水的篝火广场。

  篝火节活动分为开幕式、传统体育比赛、篝火娱乐晚会三部分。体育比赛竞争激烈,有赛马、射击射箭、摔跤、拉钩扳腕、颈力绳赛、划桦皮船赛、采集等。

  篝火节开幕式

  上午9时,"穆昆达"(族长)在膘悍的猎手拥簇下走上祭坛,手持桦皮碗,以柳蒿枝洒酒祭祀天、地,颂唱祭文(鄂伦春语)。上千名鄂伦春族男女老幼都带着虔诚的面容朝向祭坛左手持桦皮碗、右手拿柳蒿枝毕恭毕敬的跟"穆昆达"一道洒酒祭天,颂唱祭文,场面非常庄严肃穆。

  祭文(鄂伦春语)大意是:

  尊贵的火神啊,你是我们鄂伦春人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是您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温暖、光明和生命。今天,我们各流域的所有成员和他们的贵客及宾朋,都怀着真挚的敬意虔诚地集聚在您的身旁。等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再举行隆重的生火仪式,请您屈尊稍候。

  随后,"穆昆达"敲"神鼓",十几位猎装青年吹起鹿哨。众人洒酒祭火。

  接下来,鄂伦春各流域部落族人,会按顺序支好"仙人柱",有秩序地安顿下来,支起锅灶,生火煮肉。垍頭條萊

  接下来,每个流域还将推选能歌善舞、心智矫健的族人参加篝火节的对歌会、故事会和体育竞技比赛。所有的比赛,气氛都特别的活跃,极富有观赏性。在比赛期间,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还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頭條萊垍

  在篝火节的会场,各流域的鄂伦春妇女还会拿出精美的狍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品,像赶集一样,向客人和族人展示自己精湛的手艺。整个活动场面庄严而又祥和,一直持续到傍晚。

  生火仪式

  天刚黑下来的时候(约八点左右),隆重的生火仪式开始了。这时萨满代言人燃起火把,按民族礼仪拜颂祝词(鄂伦春语),颂词大意是:

  啊,我们知道了,天上仁慈的各路神灵,象地上各方的贵客宾朋一样,都来参加我们鄂伦春民族的篝火节了。在这让人开心的日子和最庄重肃穆的时刻,我受神的旨意,把这象征幸福、吉祥的火种,交给德高望重、至尊至爱、大富大贵的人物手中,祈求火神和各路万能的神灵。保佑天下所有的人象青山一样健壮,象流水一样兴旺。啊,吉日良辰来到了,赶快点起熊熊篝火吧!让神圣的篝火象展翅的金色凤凰一样,起舞欢唱吧。條萊垍頭

  然后,萨满代言人用手中的火把,点燃贵宾及德高望重的老人手中的火把。最后将手中火把交给族长,然后由手持火把的人分别将摆放好的三大堆篝火点燃。頭條萊垍

  当篝火渐渐燃起后,三、五成群的鄂伦春人以家庭或组合为单位,或悬斧祈祷、或烤骨占卜,或用烟袋装灰等形式祭火。

  篝火很快就越烧越旺,(大约20分钟)族长高喊:唱起来啊跳起来啊,按奈很久的鄂伦春姑娘小伙立即携起手来围起篝火跳起篝火舞,他们边舞边唱,随着来宾舞者的加入,跳舞者围的圈子越来越大,有时还围成两圈。歌声也是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天亮。

  在鄂伦春自治旗,篝火节已经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增强鄂伦春民族凝聚力、展现新时代鄂伦春族风采的盛会。

5.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

旅游季节

5月上旬至9月下旬是适合去呼伦贝尔旅游的时节。很多南方朋友对草原风光非常憧憬,那么6、7、8无疑是最合适草原观光的(由于每年的气候不同草原绿起来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这三个月正是绿绿的草原,一切美不胜收。但通常更推荐5月底或9月中旬来观光,因为这两个气温最为适宜,也没有蚊虫叮扰。

节日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钟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7、8月,草原上各旗各乡都会举行各种规模的那达慕,摔跤、赛马、射箭是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届时异常热闹。

伊慕额节

< p>伊慕额节是呼伦贝尔草原牧民的丰收节,每当5月中下旬的丰收季来临,牧民们无论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牧民们会给羔羊割势和给马驹打马印,给牲畜“登记户口”,然后还会开庆功会和举行各种民族竞技活动。

米阔鲁节

类似于伊慕额节,每年5月中下旬的“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这天,人们穿上美丽的民族服装,亲朋好友们汇集到一起,给牲畜烙印、割耳,活动紧张、激烈、有趣,也是牧民们互相比武、显示骑技的好机会。

篝火节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对于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例如:不许随意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不许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触怒和伤害火神等。

特别提示

1、内蒙古气候比较干燥,夏季日照强烈,记得多喝水、做好防晒措施。

2、夏天来草原,早晚温差也是比较大的,一定记得要带长袖衣物及外套;夏季请准备防蚊水,草原上蚊虫较多。

3、冬季防滑:冬季北方路面多有冰雪,容易滑倒,请尽量穿防滑鞋,避免穿皮鞋或鞋底平滑的鞋类。

4、自驾车注意事项:冬季北方路面常有积雪结冰,建议备有防滑链,以免轮胎打滑。北方气温很低,出行前一定要检查防冻液和玻璃水是否足够,建议使用适用于北方极低气温的防冻液和玻璃水。

5、电子快门的照相机或摄像机,在-20℃以下时,电池易“放电”,相机“失灵”,快门不能按下。 因此,在户外拍摄完后,要及时将相机放进外衣里面“保暖”,用时再拿出来。 此外,一定要多备些电池。

6、骑马:来草原旅游,很多人会想要体验一把骑上马在草原上飞驰,但在旅游景点花钱骑的马通常是受驯的马,体验不到真正骑马的感觉。因此,可以到草原上的蒙古包做客,在那里能真正的骑马,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牧民的马通常陌生人难以控制,要小心摔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保护,请不要轻易尝试——很危险。骑马要穿马靴,否则几乎不能好好骑马,更重要的是,假如没有马靴的保护,万一被马拖下来,那后果就非常严重。骑马时,最好不要随身携带相机等其它贵重物品,以免摔坏或丢失。

7、敬茶敬酒:蒙古族自古是热情好客的民族,到蒙族家中做客,主人敬茶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不要用左手去接。敬酒时虽不会强迫一饮而尽,但不适饮酒者一定要接过银碗,以表示礼貌。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8、呼伦贝尔地区防火形势严峻,请一定要带齐本人证件,在进入林区时办理防火证,且在林区一定不要用火,不要抽烟,以免发生任何问题。如果是包车的话一般可让司机帮忙带着办理防火证,而跟团的话则无需操心此事啦。

9、很多人热衷于美食,但呼伦贝尔可不像成都那样小吃丰富,尤其是草原上的居民以肉类食物居多,比如牛羊肉、风干肉、蒙古包子、奶茶等。如果喜欢吃肉,建议就在海拉尔尝尝牛羊肉,味道跟内地的不一样。火锅或者烧烤也都可以尝试,另外也可以吃一下风干肉,陈旗的不错。

10、建议在出行前多了解一些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请尊重当地人的习俗,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11、在草原游玩,尽量不要离公路及蒙古包走得太远,更不要深入草原以及森林腹地,以免迷失方向。

12、关于满洲里:在边贸市场购物时,如不想买最好不要讲价 以免引起纠纷;在满洲里吃饭时一定要先讲价钱,无论在多大的饭店都是如此。

6. 鄂伦春民俗村

  “篝火节”是鄂伦春族唯一的传统节日。经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批准,每年公历6月18日为鄂伦春民族篝火节。  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历史悠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认为是变得洁净了。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春节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时向篝火磕头祈福。每逢春节客人来拜年时,须先向火神敬拜。

7.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

  鄂伦春族共有6900多人。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曾学习使用过满文,现在主要使用汉文。  “鄂伦春”是本民族自称,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使用驯鹿的人”,一种是“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又称为“玛涅克尔”、“毕拉尔”、“满珲”、“奇勒尔”等。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黑河、嘉荫等地。清代文献曾把鄂伦春族归人“索伦部”,有时也称之为“打牲部”。17世纪,鄂伦春族被编人满洲八旗。黑龙江流域是鄂伦春族的历史摇篮。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沙俄的入侵,迫使鄂伦春族南迁至大、小兴安岭。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实行灭绝种族的血腥统治,强迫鄂伦春族人吸食鸦片,喝烈性酒,并用他们做细菌试验,使鄂伦春族人大量死亡,到抗战胜利时,只剩下1000多人。  长期以来,鄂伦眷族与各族人民一道,个屈服于 帝国主义的欺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特别是在维护祖国统一,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人民和东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击杀罗刹(沙俄侵略者)甚众”。1900年秋,在爱辉战斗中,鄂伦春族马队配合义和团同沙俄侵略军展开血战。他们冲锋陷阵,出生人死,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当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鄂伦春族的社会处于保留氏族外壳的原始社会末期家族公社阶段,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辅之以捕鱼、采集和手工业。鄂伦春族的家族公社叫“乌力楞”(意为“子孙们”),它是鄂伦春族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其内部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猎获物按户分配。  过去,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他们的衣、食、住、行、歌舞等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点,穿的是兽皮制成的衣服。鄂伦春族妇女对兽皮加工有特殊的技能,经他们加工的狍皮,结实、柔开的雨伞,用30多根树杆搭成,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盖着狍皮和芦苇帘。可很快搭成,也可随时拆卸。每个:“仙人柱”内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上面吊一带耳口的小铁锅,以便煮肉。屋顶开一小孔出烟透气。  鄂伦春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与汉族一样,他们认为过春节是辞旧迎新。为此,他们事先准备好年货,做新衣服。除夕晚上要给供奉的神烧香磕头,然后给家族中的长辈们磕头;初一早晨给亲戚中的长辈拜年。初一到初四进行娱乐活动,如摔跤、赛马、射箭比赛。  鄂伦春族人信仰多神教。他们崇拜各种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但以崇拜祖先为主。每年正月初一、十五还分别举行朝拜太阳神和月亮神的祭祀活动。  鄂伦春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歌跳 。每当打猎归来或是喜庆节日,都要歌舞狂欢。鄂伦春族民歌都是自编自唱,节奏明快、曲调悠扬。内容多是歌颂大自然和爱情、叙述狩猎生活和反抗斗争。  鄂伦春族善于用舞蹈表达对生活的憧憬。民间流行的舞蹈有模仿动物和飞禽的、表现劳动场面的,还有仪式性的。鄂伦春族的乐器有。“朋奴化”(口琴)和“文土文”(手鼓)等。  鄂伦春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有神话、故事、谚语、谜语。神话故事多是有关人类起源、祖先的传说和反映狩猎生活,如。“伦吉善和阿依吉伦”、“兴安岭和甘河的传说”等流传很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伦春族逐步实行定居,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代替了以前的。“仙人柱”,生产已从过去的单一狩猎转变为农业、林业和多种经营并举。进入90年代,逐步办起了一批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 000多元。教育事业更是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每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受教育人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多,彻底改变了旧时代鄂伦春人基本上是文盲的落后状况。

8.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

雪,在下着,飘飘扬扬地从天上落下,落到屋顶上,落到地上,很轻盈,如小猫的脚步一般。雪中,有几块晶莹的冰块,在闪闪发光。树,被雪穿上了衣服,白帽子,白棉袄,白围巾,好一个纯白天地。垍頭條萊

对在南方长大的人来说,雪是神秘的代名词。对雪山的巍峨雄奇向往更甚,因而对那次的雪国之旅任充满怀念。那永恒,或纯洁无暇、或姿态万千、或冷峻严酷,冰雪已然在我心中留下最美的印记。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好好讲讲东北该怎么玩。垍頭條萊

①关于行程頭條萊垍

如果东北如下想把一些核心景点都玩到的话,一般需要5-7天,因为冬天那边雪多,气温低,所以车速都不快,一般6天时间最好。很多人都纠结是报团还是自由行,这个后面会给大家详细分析頭條萊垍

1.【冰雪大世界】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市区必去的景点,把冰雕和建筑工艺结合起来,再加上灯光的效果,绝对的美轮美奂。 垍頭條萊

2.【中央大街】中央大街的建筑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 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这些流派集中涵盖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百年精华。

3.【亚布力】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滑雪肯定是每一名去东北旅游必玩的项目。

4.【雪谷】雪谷内坐落着龙江第一峰,大秃顶子山,海拔1691米,凌居龙江群山之冠,山顶六月带雪帽、十月飘雪花上。 垍頭條萊

5.【雪乡】全名"中国雪乡国家森林公园",自从”爸爸去哪儿“在这里拍摄之后,这雪乡火得一塌糊涂。这里的美景真的可以让你感觉身在童话世界。

6.【长白山】长白山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冬天的长白山美的可以让人窒息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垍頭條萊

7.【雾凇岛】“雾淞”当地群众称为“树挂”,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景色。而雾凇岛则是公认的观赏这一美景的最佳去处。

8.【注意事项】

①千万不要自己去玩,更不能自驾过去。漫天雪地,零下几十度的气温,没有专业人员安排,你直接去玩不说玩不玩得好,连安全都是个问题;

②去之前一定要就安排好行程,当地很多景点接待能力有限,特别是雪乡的住宿,旺季的时候每年都有人在那里找不到住宿的的房间。

②旅行需要准备的东西

1、背包、一件长款充戎量足的羽绒服,耳罩、口罩、帽子、围巾、加厚 手套(这个超重要!越保暖越好!经常拍照拿手机相机,太冷了!),最好准备一些暖宝宝,除了给自己保暖外,手机也需要贴暖宝宝保护下,不然有的手机分分钟冻关机。还有准备一副眼镜,在雪地中保护眼睛。

2、药品:感冒药

③关于是否需要人带着玩?

这个问题上面其实已经说了,因为东北雪多,温度低,而且景点横跨哈尔滨和吉林两个省。所以没有专业人士安排与带着玩不仅仅是玩不好,更是安全性的问题。这里要给大家推荐跟团游或东北自由行线路攻略。

④关于餐饮條萊垍頭

都知道东北人实在,那边吃的东西不光分量足,而且价格低。估计大家都吃过东北美食,但是东北当地尝过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原汁原味的东北美食好吃的不是一点点。條萊垍頭

⑤关于费用 條萊垍頭

6天行程如果自己玩,每人至少4000多元,遇到旺季景区房源紧张的话还会更高。所以还是建议找个当地旅游达人安排,费用能够节省30%以上,既划算又省心。頭條萊垍

攻略篇

冬天的东北是个值得回味的地方,但是游玩前一定得提前安排好,否则肯定会耗时耗费。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种游玩方案: 頭條萊垍

所在地报团: 游客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当地报团,这种方案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案也是最不划算的一种方案。东北以外所有旅行社其实都是一个中间商,他们的游客最后全部都会输送给东北当地的地接旅行社,游客到了东北后,所有行程都是当地旅行社安排的。所以这种情况多了中间商,价格和服务就可想而知。 垍頭條萊

纯自由行: 不让任何人帮忙安排,所有行程自己安排自己玩。这种玩法很自由,走走停停,自己说了算。但是东北那边由于气候特殊,一般不建议选择这种。如果不考虑时间和费用成本朋友可以选择。

目的地自由行: 找一个当地资深的旅游达人,做出合理行程规划。这种方式近两年越来越流行,方式就是去之前联系好旅游达人,他会根据你的需求提前帮安排好线路和行程。只需要把航班信息告诉达人,游客到达的时候,会有专人接机,剩下的吃喝玩乐,达人都会安排妥妥。这种方式也是要给大家推荐的,它即有自由行的随意,也有跟团式的费用便宜。正因为如此,所以这种方式越来越流行。頭條萊垍

皑皑白雪把房子包裹起来,像是穿了一身的 頭條萊垍

厚棉袄。屋顶上的积雪似乎马上就要倾泻下来,一层又一层,堆积成柔软的形状。

大红的灯笼映照在素净的纯白世界里,显得格外的鲜艳。 頭條萊垍

这里是寒冷而又梦幻的冰雪王国——雪乡。 頭條萊垍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其他,而在于自己“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旅行的路上”頭條萊垍

9. 伊春鄂伦春风情度假村

西林区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下辖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坐落于伊春(小兴安岭)南麓,坐标为东经126°03′至126°24′,北纬47°22′至47°36′。南北长26.5公里,东西宽24公里,西林区行政区划总面积457平方公里,距省会哈尔滨市370公里,离伊春市区52公里,1980年正式成立西林区人民政府。

2001年5月起,辖区内有三个街道办事处:新兴、西林、苔青。2012年,总人口为48640人,是伊春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20%,税收收入占全市的40%。汉族占绝大多数,还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达翰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

10. 伊春当地旅游

小兴安岭山脉纵贯伊春市全境,伊春的森林覆被率高达8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米高达几万个。伊春市致力于发展绿色生态 旅游,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有一个5A级景区——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六个4A级景区。伊春市旅游产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投入不足。垍頭條萊

2、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3、宣传不到位。條萊垍頭

黑河鄂伦春族景点 黑河鄂伦春民族乡 鄂伦春族

1. 黑河鄂伦春民族乡

全国鄂伦春族人口不足1万人。

2. 黑河鄂伦春民族乡政府电话

不是。

鄂伦春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都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旗,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县级行政区。

鄂伦春自治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地处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嫩江西岸,全旗总面积54657.8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條萊垍頭

鄂温克族自治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全旗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

3. 黑龙江鄂伦春自治旗

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邮编:165456 。

二、、大杨树其他区域邮编:

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西邮编:165457。

2、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东邮编:165471。條萊垍頭

4、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卧北村邮编:165456。

4、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卧北村邮编:165456。

4. 鄂伦春族民族乡

大约有23个民族。扎兰屯市是呼伦贝尔市(问题提问有误,已撤盟建市)管辖地级市,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拥有蒙古族(占3.4%)达斡尔族(占0.97%)朝鲜族(占0.56)鄂温克族(占0.23%)鄂伦春族(占0.06%),此外还有回族、满族、土家族、锡伯族、侗族、羌族等,扎兰屯市下辖达斡尔民族乡、鄂温克民族乡、鄂伦春民族乡、朝鲜族村等。

5. 鄂伦春民族村

田族不是56个民族。 56个民族的名称是:

汉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6. 黑河满族乡

满族的传统点心是萨其马,被称为满族点心的活化石。

7. 新鄂鄂伦春民族乡

一、名称来源不同

1、鄂伦春族

鄂伦春这一族称,在1640年4月28 日(崇德五年三月丑)是以“俄尔吞”出现的。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以后,文献中多次出现“俄罗春”、“鄂罗春”、“鄂伦春”等不同写法。

2、鄂温克族條萊垍頭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历史上,由于居住地域的关系,鄂温克人对大兴安岭一带的大山林,包括外兴安岭至阿玛扎尔河、勒拿河上游等地域统称“额格都乌日”或“额格登”(鄂温克语意“大山”)。

二、人口分布不同

1、鄂伦春族垍頭條萊

鄂伦春族分布的地域,分为17世纪中叶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17世纪中叶前,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2、鄂温克族條萊垍頭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斯人,现定名为埃文基族,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垍頭條萊

三、文化习俗不同垍頭條萊

1、鄂伦春族條萊垍頭

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 用汉语。鄂伦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鄂伦春族人的服饰也充分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色。

2、鄂温克族垍頭條萊

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使用人口2万多。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汉文,农业区和林区通用汉文。鄂温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用狍皮、(犭+罕)皮、鹿皮、羊皮等制作冬季长袍、裤子、套裤、靴子、帽子、手套、袜子等。

8. 黑河鄂伦春民俗旅游区

大兴安岭地区共辖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4个区、1个县级市、2个县,管辖区域总面积8.3万平方千米,分别是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漠河市、呼玛县、塔河县。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是中国最北端的地级行政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大兴安岭地区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和国内仅存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

大兴安岭地区东南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嫩江市接壤,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毗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为界。

9. 黑河市鄂伦春族风情园

黑河本地没什么好玩的 都是先去一趟瑷珲博物馆 然后去趟风情园 晚上可以去江边溜达溜达 可以从江边走到大岛国贸城 那里的俄品多挺大 但不都是进口的 一般来黑河的人很多都是从这边过境的 其实黑河最大的特色美食就是黑龙江里的野生鳇鱼 这个你可以放弃里因为有你也吃不到 江鱼还是很值得一吃的 黑龙江污染小江水里是石头子 鱼吃起来很鲜美 烧烤的话东市场侧门对面有个清真烧烤摊位 他家的烧烤味比较好 杀猪菜嘛味道其实都差不多 真正的本地人吃杀猪菜都是冬天去农村吃 市区里味道都差不多 你还可以去新生乡走走看看 鄂伦春族 还可以吃野味是合法的條萊垍頭

鄂伦春族自由行旅游攻略

  • 鄂伦春族景点 - 鄂伦春族特色

    鄂伦春族景点 - 鄂伦春族特色 1. 鄂伦春族特色2. 鄂伦春族特色住房叫做3. 鄂伦春族特色乐器图片4. 鄂伦春族特色乐器5. 鄂伦春族特色住房6. 鄂伦春族特色民居7. 鄂伦春族特色节日8. 鄂伦春族特色菜9. 鄂伦春族特色服饰


    2023-10-28
    856 63
  • 黑龙江鄂伦春族景点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

    黑龙江鄂伦春族景点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 1.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2.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景点在哪里3.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4. 鄂伦春民俗文化5.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6. 鄂伦春民俗村7.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8.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9. 伊春鄂伦春风情度假村10. 伊春当地旅游


    2023-08-23
    1912 5
  • 黑河鄂伦春族景点 黑河鄂伦春民族乡

    黑河鄂伦春族景点 黑河鄂伦春民族乡 1. 黑河鄂伦春民族乡2. 黑河鄂伦春民族乡政府电话3. 黑龙江鄂伦春自治旗4. 鄂伦春族民族乡5. 鄂伦春民族村6. 黑河满族乡7. 新鄂鄂伦春民族乡8. 黑河鄂伦春民俗旅游区9. 黑河市鄂伦春族风情园


    2023-11-03
    890 40
  • 黑龙江鄂伦春族景点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

    黑龙江鄂伦春族景点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 1.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2.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3. 鄂伦春旅游十大景点4. 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5. 鄂伦春旗旅游景点6. 鄂伦春族风景7.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介绍8.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9.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有哪些


    2023-07-20
    173 64
  • 黑河鄂伦春族景点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

    黑河鄂伦春族景点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 1.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2. 鄂伦春民俗村3. 伊春当地旅游4.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景点在哪里5.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6. 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7. 鄂伦春民俗文化8. 伊春鄂伦春风情度假村9.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10.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11.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


    2022-11-19
    245 92
  • 鄂伦春族景点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景点在哪里

    鄂伦春族景点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景点在哪里 1.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景点在哪里2. 鄂伦春旅游景点大全3. 鄂伦春旗旅游景点4. 鄂伦春景点介绍5.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6. 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7. 鄂伦春旅游十大景点8.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9. 鄂伦春旗景点


    2023-11-26
    640 12
  • 黑龙江鄂伦春民族乡景点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

    黑龙江鄂伦春民族乡景点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 1.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2. 鄂伦春旅游十大景点3. 鄂伦春族风景4.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5. 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6.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三日游7. 鄂伦春旗旅游景点8. 鄂伦春自治旗旅游攻略


    2024-05-22
    1896 77
  • 鄂伦春族景点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

    鄂伦春族景点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 1.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2. 鄂伦春旅游景点大全3. 鄂伦春旅游十大景点4.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5. 鄂伦春族风景6. 鄂伦春旗旅游景点7.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介绍


    2022-11-19
    1564 37
  • 鄂伦春族景点 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

    鄂伦春族景点 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 1. 黑龙江鄂伦春族旅游2. 鄂伦春自治旗旅游3. 鄂伦春族旅游攻略


    2023-08-05
    1784 79
  • 黑河鄂伦春族景点 - 黑河市鄂伦春族乡

    黑河鄂伦春族景点 - 黑河市鄂伦春族乡 1. 黑河市鄂伦春族乡2. 黑河市瑷珲古城3. 黑河市伊春市4. 黑河满族乡5. 黑河市地区6. 黑河鄂伦春民俗旅游区7. 黑河市鄂伦春新生乡8. 黑河市鄂伦春族乡政府电话9. 黑河鄂伦春民族乡10. 黑河市瑷珲镇


    2024-04-13
    149 96
  •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景点在哪里 鄂伦春族风景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景点在哪里 鄂伦春族风景 1. 鄂伦春族风景2.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3. 鄂伦春族风景区4. 鄂伦春风景图片5. 鄂伦春旗景点6. 鄂伦春族风景介绍7. 鄂伦春美景8. 鄂伦春族风景图片9. 鄂伦春自治旗风景


    2023-08-05
    1551 2
  • 黑龙江鄂伦春民族乡景点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

    黑龙江鄂伦春民族乡景点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 1.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2. 鄂伦春民族乡3.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4.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在哪里5. 鄂尔多斯民族风情园6. 伊春鄂伦春族民俗旅游7. 鄂伦春风景区8.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


    2023-01-29
    157 46
  • 鄂伦春民族乡游玩攻略 鄂伦春民族乡游玩攻略图

    鄂伦春民族乡游玩攻略 鄂伦春民族乡游玩攻略图 1. 鄂伦春民族乡游玩攻略图2. 鄂伦春族旅游景点3. 鄂伦春民俗旅游区4. 鄂伦春民族乡游玩攻略图片大全5. 鄂伦春族民族乡6. 鄂伦春民族乡游玩攻略图文7. 鄂伦春民族村8. 鄂伦春旅游攻略9. 鄂伦春自治旗旅游攻略10. 鄂伦春民族乡游玩攻略图片


    2023-03-09
    286 27
  • 新生鄂伦春族乡在哪儿新生鄂伦春族乡有哪些不一样的文化背景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这些文化背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接受,而这些民族也开始逐渐的张开双手欢迎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新生鄂伦春族乡,这个生活在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有着哪些不一样的文化和不一样的人文情怀呢?鄂伦春民族鄂伦春民族的狩猎文化由来已久,至今还保留着狩猎传统。鄂温克族讷河鄂温克族民族乡是全国唯一的农业鄂温克区,也是黑龙江省唯一的鄂温克族乡。

    2022-10-29
    148 73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