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进取的红色小镇
(图片来源:东方IC)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昕宁 6月的古田,有些许闷热。古田会议旧址“廖氏宗祠”的正门外,大片荷塘里已有零星几朵小荷争先开放。古朴庄重的宗祠与周围盎然的生机相互映衬着,九十二年前,著名的古田会议就在此召开。
廖氏宗祠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是廖氏族人为了祭祀先祖廖扶而修建的,据族谱记载,廖扶是教书先生,他满腹经纶、为人乐善好施,人称“北郭先生”。
这座宗祠在北洋时期被赋予了新使命,1917年时后人将宗祠重修,在此设立和声小学,进门处对联“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就是改办学校后所题。红军在1929年5月进驻古田后,又将其改名为曙光小学,右墙上红军写上的标语“保护学校”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
红四军为何当时会在古田召开会议?还要回溯到1929年初,国民党部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当年1月,毛泽东决定红四军主力采取“攻势的防御”方针,向赣南出击,以打破国民党军“会剿”。
后来由于井冈山失守,红军决定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集中向赣闽边界转移。转移过程中,红军在大余、平顶坳、崇仙圩、圳下、瑞金屡战不利,直至大柏地战役,才将局势扭转过来。在此期间,福建省委向中央写信,建议红军开到福建作短暂休息。
闽西当时已具备比较好的革命基础,据古田会议纪念馆讲解员介绍,由于闽西地区党组织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未间断,一直坚持武装斗争,闽西被称为20年红旗不倒的红色堡垒。
1928年3月至10月期间,邓子恢等当地革命力量领导农民起义后,一方面成立红军营,一方面着手进行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古田亦成为当时闽西的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1929年3月11日,收到中央回复的红四军再次进入这片红色土地。这次首战告捷,红四军在长岭寨歼灭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2000余人,14日遂占领长汀建立红色政权。之后,红军数次入闽,到7月上旬,红四军已占领龙岩、永定两座县城以及周围农村,闽西根据地初步形成。
党史专家吴明刚认为,闽西具有创造革命根据地的诸多有利条件,地方党组织配合、群众基础好,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也出乎意料的好。可以说,红军是在入闽后由困境打出了希望,闽西苏区为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更广阔的新天地。
革命转折的福地
在闽西的革命形势大好之下,红四军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古田会议纪念馆资料,1929年3月至9月,六个月时间红四军由3600多人发展之7000多人。然而,党组织成分基本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组成,1929年5月时,红四军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70%,工人成分仅占23.4%。
因此,当时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包括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等。会场保留着当年的布置,反对这些思想的标语也仍贴于会场的几根红柱子之上。
当时红四军领导之间对于建军原则、建军思想等也是有分歧的。进入赣南、闽西一带时,红四军党内思想分歧已非常严重。1929年5月初,中央派刘安恭等人到红四军工作,争论自此公开化。1929年5月、6月召开的两次前委扩大会议,均未消除党内争论、获取一致意见。
1929年6月22日在龙岩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未经中央许可改选前委,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1929年9月下旬,中共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在上杭召开,会议就建军原则等问题进行讨论,但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泛滥,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不久后,毛泽东落选的消息传到上海,周恩来对此进行了仔细研究。在听取了陈毅对红四军情况的翔实汇报后,周恩来对陈毅说,要把毛泽东请回来,并提议将刘安恭调回中央。后来,陈毅根据周恩来多次谈话起草了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该信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要求红四军官兵维护朱、毛领导,明确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
在“九月来信”的指导下,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上杭古田召开。
当时已是寒冬,120多位代表坐在长凳上,烤着炭火参加会议。天气虽冷,代表们讨论却十分热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分别在会上作了报告,为期仅两天的会议总结了红军诞生以来的建设经验,纠正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红四军前委,并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党指挥枪”的原则,也奠定了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基础,是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是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值得不断学习探索的精神丰碑。从历史角度来看,毛泽东思想在此初步形成。
从矛盾到统一、从迷茫到坚定,古田会议前后,红四军党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风貌。古田静静地见证了这一切。
在古田会议旧址里,四合院的窗上有一个石窗花“福”字。这个福字有些特别,右边仿佛是由“古田”二字组成。不知它是不是曾预示着,古田将成为化险为夷、焕然一新的福地。那有趣的福字也被设计为现在古田镇的符号,走在大街小巷中,随处都能见到“古田福”。
从旧址出来就到了集镇,这里今天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平整干净的路面、整齐又不失特色的房屋。路旁低矮的房屋是根据政府规划建成,为了让小镇保持原汁原味,打开门就能见到山水,所有建筑物高度不能遮挡天际线。竹岭村村书记张旭涛称,这些建筑都保留了一定的客家特色,外立面的统一风格也是政府给予补贴重修的。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是一个高山上的盆地,地处丘陵山地,周围群山环绕,气候宜人。而且周围一带较为富庶,农作物包括稻米、山芋、芋头等。
与许多热门旅游景点不同,尽管身处景区,古田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淡然之美。景区周围的饭店大多是本地人开设,物美价廉,并不因顾客是外地游客而多收钱或偷工减料。当地人告诉记者,因为生态环境好,散步是他们的一项重要休闲方式。在古田街头,也时常能见到一些跑步者。
优美的生态和“古田会议”带来的红色文化是古田镇最重要的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古田镇的产业以农林经济、文旅康养、研学培训为主,当地政府称其为“‘红、绿’交相辉映的文旅康养产业链。”
根据古田镇政府办公室提供资料,截至2020年,古田核心景区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60亿元。
研学培训方面,国家统计局等8家单位在古田分别设立了教育培训基地或教学点,全国中小学研学营地已完成主体工程。五年来,古田干部学院累计承接培训班1966期11.67万人次,红军小镇累计承接培训班1026期6.5万人次。
据张旭涛介绍,他早在2003年大专毕业后就离开了家乡,出门闯荡。2008年回到龙岩工作,直至2016年决定回到古田建设家乡。问及回到家乡的原因,他说,“家乡发展得好,而且我自己也有对家乡的情结,为什么不回来呢?”“当时我离开的时候,我们这个村在周围是最差的,现在和以前可以说变化翻天覆地,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主要做的有两大产业,一个是种植业,包括传统的竹子,反季节高山蔬菜;第二是旅游业,做农家乐、民宿等。”他说,这些产业给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比如去研学机构工作,一个月也能挣个两三千,这让他们觉得留在家乡也挺好。
张旭涛现在也经营着一家民宿,包含餐饮、住宿、茶室、农产品电商等业务。餐厅吃饭可容纳4-500人,床位能达到100张。他向记者介绍,“我们的住宿这块是村里合作社联营模式,比如你家十几二十张,另一家也有这么多,我们就联合起来经营,现在我们的联营床位达100张。”
记者向他了解收入状况,他说综合起来一个月营业收入能有个十五六万。“前两天我们刚刚组建了一个抖音团队,也要跟紧潮流。而且字节的张一鸣、美团的王兴都是我们龙岩人,我们要支持、要学习他们。”他的言语中无不透露着自豪。
他在讲述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乡村振兴政策,在他看来,村里面貌的改变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乡村越来越重视,顶层设计好,而且基础设施也对古田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厦蓉高速和赣瑞龙铁路穿越境内,古田会址站于2015年通车,张旭涛称,“龙岩在未来3-4年内还将建成新的民用机场”。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他们抓住了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村里人都比较主动配合,而且发挥客家人团结、勤劳等特点。
张旭涛谈到自己有两个儿子,大的还在上小学,他几乎不假思索地说,“我就希望未来他们能留在家乡。”
接下来,古田将着力打造形成“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其中,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的建设是龙岩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2020年该试验区重点推进项目22个,总投资68亿元。
根据古田镇政府规划,古田将以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建设为切入点,做大以古田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红色培训、红色研学产业,做活以步云、江山片区为核心的绿色康养、生态农业和特色民宿产业。《关于建设古田梅花山文旅康养试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古田红色旅游和环梅花山生态旅游经济圈构建完成,目标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
Hash:7c3b00f3c01a4eed6d8d9f26aaa16e2b0650826b
声明:此文由 经济观察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