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授牌,百万人朝圣,曲阜研学旅游“火”从何来

近年来,曲阜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依托众多文物景区、儒学体验基地及国学机构等,策划推出了孔子修学旅游节和中华成人礼、拜师礼、入泮礼、成童礼以及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吸引了众多国学爱好者。2016年伊始,曲阜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志着曲阜研学游再上新台阶!

儒学文脉源远流长

作为孔子故里、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少昊之墟、周汉鲁都,曲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代时,曲阜名“奄”,第十八任商王南庚迁都于此。

(黄帝生地寿丘)

盘庚迁殷后,此地成为商王朝重要的东方陪都。周代时,“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自此曲阜为鲁国都长达780余年,成为当时除王都镐京以外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和东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鲁国故城齐门桥)

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清人高士奇语)。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明故城万仞宫墙

公元前522年,孔子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并提出了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兼收并蓄。孔子每日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宋代大文豪苏辙曾发出“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感慨。

研学资源十分丰富

曲阜市共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丰富的文物遗存成为人们追溯和感悟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

尼山圣境、国际慢城、孔子博物馆、鲁国故城遗址公园、世界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蓼河二十里儒家文化景观带等一批高水平的文化旅游大项目相继建成,为游客深度体验儒学、开展全方位研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曲阜文化国际慢城

尼山圣境效果图

鲁国故城遗址公园一角

研学旅游蓬勃发展

2006年,曲阜市首次举办了孔子修学旅游节, 10年来曲阜市累计接待研学旅行团队21万个,参加研学游客超过500万人。

目前曲阜已发展研学旅行接待旅行社40家,星级饭店10家,经济型连锁酒店30余家。

阙里宾舍

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孔子六艺城、曲阜国学院、吃亏是福孔子学苑、孔子文化学院、孔子杏坛书院、夫子宾舍等20余家国学机构及研学旅行基地已经相继投入国学培训活动。

其中,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海内外研学团队20多万人次,总经理金辉女士获得“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提名,并得到习总书记的接见,其致力于国学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习总书记肯定。

研学活动丰富多彩

先后创新推出了中华成人礼、开笔礼、入泮礼、取圣土(水)仪式等活动及儒家文化体验、寻根问祖、游圣地习六艺、国学夏令营、儒学冬令营、圣地乡村修学游、孔子故里深度研学体验游等众多曲阜朝圣行系列产品,受到广泛好评。

中华成人礼

孔庙拜师礼

其中,“好客山东“百姓儒学节---游圣地习六艺”曲阜朝圣行”修学旅游产品被评为2014“美丽中国”主题旅游十佳线路。

(入泮礼)

2013年以来,曲阜实施了“演艺进景区”,推出了晨钟开城仪式、暮鼓关城仪式、孔庙祭孔展演、孔府大戏台、六艺乐舞、杏坛古韵等一系列景区演艺新品,并常态化免费向广大游人开放,大大增强了文化体验性。

2013年创新推出的“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成为旅游文化营销的典范,荣获“山东省旅游营销创新奖特别奖”和“2013中国旅游营销创新大奖”。截至目前,该活动共吸引中外游客2万多人参与。

2015年,曲阜三孔旅游服务公司“国学之旅”系列、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德行好少年”国学修学游、曲阜夫子宾舍传统家教文化体验游等研学旅游产品分别获得山东省旅游产品创新奖。

研学环境日益优化

曲阜市以建设“东方圣地 首善之区”为目标,相继启动了全国文明城、全国卫生城等八城同创,连续举办了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孔子修学节、百姓儒学节等文化活动,开展了美德游客评选、诚信旅游体系建设,致力于将曲阜打造成人人彬彬有礼、处处干干净净的东方圣土,文化氛围愈发浓厚,礼待四方、德传天下的品牌更加闪亮。

近者悦,远者来。随着2013年11月习总书记视察曲阜带来的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锁定在这座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圣城“。

曲阜市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继续扛起研学旅行的大旗,锐意探索、大胆创新,争做中华传统文化研学旅行的践行者和开路人!

素材/陈曙剑

文稿/编辑/姜会银

Hash:f149f283a0043b6be5bb464f406656b0ca19f763

声明:此文由 爱旅游123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