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个人文积淀深厚的古村落

文图编辑:莹莹

游走唐模村

文/孙明明

唐模位于安徽黄山徽州区潜口镇在地图中查看境内,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上一个人文积淀深厚的古村落。

我到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到过绍兴乌镇等这样具有江南风味的历史文化名镇,但从来没有到过安徽的古村落,在我们的印象中,安徽农村是欠发达的地方,只要看看我们这里的打工者,就大多来自安徽农村,他们住着当地农民最小最破的出租房,干着最苦最累的活,但还是不肯回到故乡,我想他们一定因为这里赚钱比较容易吧!所以一些本地人渐渐生出了“夜郎自大”的苗头,无论走到哪里,总觉得我们比别人更加富足与安逸。可谁知在这个世界上,“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次游走在唐模村后,才感到这个村落的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是如此的厚重,相比之下,我们沙地仅百年的历史,是远远不可比拟的。

当我走进这个古村落之时,迎面而来的便是“同胞翰林石坊”,它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康熙皇帝为表彰唐模的两同胞兄弟而恩准建造的。这两同胞兄弟为唐模许氏家族许承宣、许承家,他们分别于康熙十五年和康熙二十四年考中进士,被康熙皇帝钦点为翰林,这在当时一个村中兄弟俩同时考中进士是十分罕见的。牌坊为三间三楼四柱式,规格比较高。它高16米,宽9.6米,因其工丽典雅,雕刻精美,被誉为唐模的门户和象征。

一条来自黄山水系的檀溪穿村而过,溪水汩汩,村居依水而筑,夹岸而居,村妇在溪流中洗衣淘米,麻鸭在水中嘎嘎欢叫,清爽的石板路沿村而铺,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黛瓦,马头墙与石台门相拥而筑,那丰富的水系中荷花盛开,水塘中波光粼粼、鱼翔浅底,这里清风拂面,古樟穿天一片绿色。檀干园边有一棵已有400多年的古树。树端下部中空,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张口凝目,电视剧《天仙配》中为七仙女董永开口做媒的槐荫树就是在此拍摄的。

这里的建筑古朴而纯净,有着明显的徽式风味,它一清二白,稳实厚重,没有花里胡哨、杂乱无章的刻意装修,更没有像我们这里有的人为了摆显,在别墅的屋顶上竖起一串串不锈钢的“冰糖葫芦”来。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们周围的古村落正在快速消亡,当一幢幢的高楼大厦矗立在人们面前之时,才发现我们离水土越来越远,成为了束之高阁的无根之木。而这唐模的祖先是那样的智慧与深沉,他们将自己的家园安排在水系之侧,在这里耕读繁衍,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这样一处取之不尽的生财之源。

我坐在清凉的石门槛上,看着在溪水中欢游的一群麻鸭,它们时而钻入水中,捕捉游荡在水中的小鱼小虾,时而清洗着自身的羽毛,抖落着沾在身上的水,是那样的欢畅和自由。这让我想起了童年时代,我们在这样的夏天何尝不是如此,整天像一群水鸭子一般在河水中嬉戏,可如今我们的哪条河流与水塘还可以放心地下水玩耍?

随着旅游的开发,唐模村人对旅游沿线两侧房屋进行了全面改徽,村中古建筑、古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他们深深懂得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守住一方好家园,就是守住了聚宝盆。你看这些不远千里前来的游客们,个个流连忘返,让这里的人们得到了可观的收获,他们应该感恩于自己的祖宗,为自己的子孙们留下了这样一个村落,成为黄山脚下的一朵奇葩。

要是能冲一盅黄山毛峰,细细品茗这高山之精华,遥望蓝天白云在空中飘浮,眼前有在溪埠浣洗的村姑倩影,耳闻得古树蝉声阵阵,真犹如置身于一幅明清的山水画中,顿感古韵悠悠,乡情淳浓。这种平静祥和、朴素恬淡的生活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可惜我们只不过是一名匆匆过客,这里只属于唐模村的后代们,我们又将登上旅行车,回到一片“繁华”之中,再见了唐模村,我一定还会再来……

◉ 本文审阅校对:散文四审室 桑桑

作者简介:孙明明,出生于1954年11月,系杭州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中退休工人。现为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特长乡土文学,2007年出版个人专著《江边的思绪》,2010年出版散文集《岁月如风》,2016年出版《生产队记忆》。

本文为中国乡间美文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ash:1014bff8cd7e7aaaaf815725869b5ef99b30c47c

声明:此文由 中国乡间美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