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庆云镇石佛寺村的故事

村庄概况

石佛寺村,位于庆云县城西南5公里处,南与南侯村隔河相望,东与一陈村毗邻,西邻刘谟村,北邻南周和小刘村。石佛寺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向北4公里同315省道相交,距离县城约10分钟车程、村庄地势东高西低,呈长方形。

全村260户,956人,共有王、侯、陈、李、任、张、刘7个姓氏,皆为汉族。其中,王、侯、任、陈4姓人数居多,约占总人口的80%。耕地786亩,人均0.82亩,水资源总体丰富,可全部灌溉。

村庄流变

因村内有一石佛寺而得村名:

1928年属庆云县第六区;

1953年改属解集区石佛寺乡;

1958年改属解集人民公社南杜管理区;

1965年庆云县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属解集公社;

1984年3月解集公社改为解集乡,同年5月改为解集镇,村皆属之;

1993年解集镇与原小郑乡合并为庆云镇,村属之;

2009年,与刘谟村、程太监村合并为石佛寺社区

社会文化

该村村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上世纪50年代,村内组建有高跷队、秧歌队,逢年过节在村内演出,50年代末解散。1980年,建立村活动室,2012年,村委会筹资兴建了农家书屋,容纳图书200余类,1300多册,农闲时节常有村民来此借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村庄古迹

石佛寺的传说

石佛寺位于村南,始建于元代。相传,有夫妻二人在马颊河畔结茅修行,某年夏秋之交,梦见有两尊佛像漂流而来。几日后,天降大雨不停,村前马家河洪水泛滥,果然两尊佛与一口巨钟冲滞于此,夫妻二人高兴至极,遂建小庙供奉。后来佛教弟子及香客募捐,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名石佛寺。自寺院竣工后香火旺盛,本地再未遭洪水洗劫,年年风凋雨顺。夫妻二人在寺北定居。男号元龙,女号仁凤。

寺院占地12亩,正殿3间,偏殿24间,供奉释迦摩尼佛像及石佛爷爷、石佛奶奶,有僧侣5名。

三官庙来历

乾隆年间,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某年本地因大旱颗粒无收,官府仍不顾百姓疾苦,派魏佗等三位大臣来催征钱粮。三位大臣体恤灾情,从富豪之家收取粮米放赈济贫,之后自知无法回京复命,于石佛寺中拔剑自刎。村民感其恩德,在寺旁建了所三官庙,供奉舍命救济百姓的好官。

槐抱紫桑、佛光普照

后来,在寺院东侧生出两侏奇树,先生一株槐树,后生一株枣树,枣树斜指东方,树根外露且比树干粗近三倍。数十年后,槐树中空,空洞可容八人,空洞中生出一株紫桑,此槐桑枝叶并茂,时人谓之槐抱紫桑、佛光普照,朝拜者络绎不绝。

石佛寺毁于民国十八年(1929),1993年,庐山诺那塔院的仁光法师来此重建。我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现任会长一诚法师,先后为该寺题写匾额。修复后的寺院占地30多亩。寺院有山门、九龙壁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方丈楼等构成。

Hash:1d3f7271f9d65f443900d75cd17098e99ea86224

声明:此文由 德州全搜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