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牛的文明,也复制不出来平谷上宅文化

☀ 在这里,知平谷。定期推送平谷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新闻资讯,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上宅文化

1984年,在平谷区金海湖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一发现立刻获得学界巨擘,首都发展战略顾问侯仁之先生的重视,因为它的发现竟弥补了我国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空白。

两大文明的交汇

独异上宅

长城的选址极其考究,它在我们的印象中仅仅是一条防御带,但若放在整个内亚来看却像是心脏的一条血管,它明晰的分别出农耕与游牧两个文明。“上宅文化处于北方文化区的南部边缘地区,对于深入研究这两大文化区的相互关系与原始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

探访上宅

因为自然界地壳变动、水流风沙的沉积或人类修造、火灾等活动,若干年来,地貌变得层层相积。

今天我们就来将上宅文化层层剥开……

上宅遗址分层图

我们踩在的第一层,就是普通的耕土层;

▲上宅遗址

只要在往下挖0.25米,就是第二层,这里就能发现1000年前唐朝辽代的砖、瓦、陶、瓷。在这里还发现了蒿、藜的花粉,这说明在这一时期环境逐渐干燥;

▲唐辽砖瓦

第三层是很薄的一层沙土,大概有0.4米厚。按照写作手法,这里应该叫铺垫;

第四层就出现很多陶器和少量的石器,主要是夹砂褐陶的罐、碗。陶器上的纹饰有之字纹、篦点纹、刮条纹等等。(关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路小编以后会详细介绍);

▲篦点纹

到了第五层!0.8米的文化层出现了大量的夹砂褐陶与泥制红陶。石器出现了石刀、磨盘与磨棒,与此同时发现了11粒禾草花粉,这证明在6000千年前的上宅人已经在这里进行垦殖耕作了。这层应该是上宅文化最繁荣的一层,许多上宅仅有的文物就是在这一层出现的;

▲陶塑猪头

▲鸟首形镂孔陶器

▲石器工具(磨盘、磨棒)

▲石斧

▲红顶陶碗

到了第六层陶器的形制变得简单,红陶减少,大多是打制石器。(打制石器是将石块进行摔、砸,使石块出现尖或刃进行运用,这是最早的制作工具方法。 第五层则出现了高一级的琢制、磨制石器,就是通过打磨对石器工具进行深加工,更适于运用);

▲打制石器

▲琢制石器(上)磨制石器(下)

第七层的陶器,夹砂陶的烧制火候已经很低,到了第八层已经是黄褐色的夹砂陶片了;

▲黄褐色夹砂陶

不可复制的上宅

个性上宅

以后我们会对上宅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逐一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宅文化的独自特色,也可叫做有个性的上宅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竟然没有彩陶,陶器的纹饰也没有普遍的绳纹,钵碗与盘状磨石较多。

▲人面鱼纹彩陶盆(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共性上宅

在共性上,上宅文化出土的大口深腹罐与压印“之”字纹是明显的草原文化的物品,而出土的红顶碗又是和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南北文化的特色交汇于上宅。所以,了解上宅文化就能够对南北文化区的相互关系与原始文化的传播进行研究。这样价值的文化遗址,就一段时间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仰韶文化鱼纹盆

生息上宅

文化遗址的出现对环境有很严格的要求,平谷山地东来的泃河和北来的错河带来的沉积物,把平谷盆地垫成一个幽静、平坦的肥沃原野。而发现了上宅遗址更说明早在6000年—7000年前,这里就是一出适合人类繁衍生息之处。可以想见依燕山傍两河,人们过着农耕与捕捞、采摘、狩猎相兼的生活。

▲上宅文化复原图

适于生活

从七千年前到现在

如今在这片适于人繁衍生息之地,北京金海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倾力打造“世界休闲港”,这是一个能让你活到121岁的地方……

请你来爆料

欢迎小伙伴们向小爱提供平谷新闻、爆料生活奇闻。

渠道如下:

关注爱平谷网微博账号给小爱私信

Hash:ebb2a1886e8965b70505280e818e1dcee3c38ee7

声明:此文由 爱平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