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翼话牟平:被遗忘的御倭要塞

从明洪武初年开始,为了抵御倭寇入侵袭扰,明朝政府在包括胶东半岛在内的全国沿海地域,逐步设立了多处卫、所、寨军事体系要塞。就现在的烟台北部沿海以东而言,当年就有宁海卫、金山所、清泉寨。文史资料中,对所、寨下设的墩、堡的地理位置、守卫人数及能发挥的作用,都记载得很详细,但是,在牟平金山所以东大约二十多里靠海边的小山北坡,至今尚存一处由营寨和烟墩(烽火台)组成的建筑遗址,不知何因,明代以后的史籍乃至现今的县志都没有记载。只是在2016年第一版《烟台区域文化通览》的《牟平卷》第四章“海防镇宁海卫”第一节中被正式提及———这可能是此营寨首次在文字记载中出现。

北头营寨与金山所遥相呼应

这座被称为北头营寨的遗址地处峒岭山北麓,东距威海市区大约五十里,往西约六十里是牟平城区;北面紧靠北海(黄海);东面是双岛湾海口,也是自古以来牟平与文登两县的分界线,就是说,峒岭山以东归文登管辖,山以西属牟平地界。

营寨建在山的西北坡上,北能防御海面,东可扼守双岛湾;南面与群山相连;西面与隔二十里的御倭要塞金山所遥相呼应。此地又是威海卫与宁海卫的中间地带,其战略位置十分明显,应是当年防御倭寇入侵的海岸要塞。

应当指出的是,这座营寨的地理位置与金山所有相同的作用和功能,都是防御北海、扼守海口。倭寇入侵是通过海面登陆后到内地烧杀抢掠。海湾、海口都与陆地相连相通,所以,自古以来入海口和海湾必有军事设施和驻军把守。因外侵者顺着海湾或者河流进入内地后,靠岸就能直接进入乡村城镇。以金山口为例,海口是汉河、广河的入海处。当年为了防御倭寇在涨潮或上游流大水时,顺水或逆水而上进入陆地,金山所就在广河上游距海口大约十里的河岸处修建了一座城寨,为的就是阻击从海口进入河道的倭寇入侵。这座城寨没留下遗迹,但所处的方位就在邹家疃村的西南方向。据说,整座城的围墙全是就地取材用土坯垒成的,所以至今还叫土城子。也就是说,北头寨与金山所一样,防御倭寇从海上沿岸抢滩进入内陆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守住海口、海湾,不能让敌人轻易地直接进村入城。而且筑寨时临海靠山,进可攻,退可守,左联右援,灵活机动,其防御作用十分明显,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设置的一处重要军事堡垒

进可攻退可守的御倭要塞

在《烟台区域文化通览》牟平卷“牟平海防设施的遗存”中,原文记载如下:“北头营寨遗址,也是牟平境内保存较好的一处卫所(寨)建筑,位于姜格庄街道北头村东1500米的小山北坡、夏家疃村东北600米,也应是洪武二十三年山东都司周彦建议所建的宁海卫五总寨之一。营寨遗址由烟墩、营寨两部分组成。烟墩位于(山)南部最高处,墩为夯土筑成,截面呈方锥形,顶部面积120平方米;营寨位于烟墩北,南高北低,略呈正方形,东西110米,南北140米,总面积15400平方米。四面寨墙为夯土和砖石混合筑成,现存部分高约1米,底宽约2米,寨墙内现为农田。这座营寨建于明代,为当时沿海防倭的重要军事设施,但未见史料记载。”从寨城占地面积估算,与金山备御千户所相比较,大约只有金山所的三分之一左右。据2012年5月版的《昆嵛山志》第三篇“名胜古迹”中的记载:“……实地考察,金山上寨村并未占压村西南的城寨旧址……寨遗址四面土墙基础清晰……夯土尚存,而大砖已被搬光。寨东西、南北各长约365米,周长约1460米,比旧志所记大得多……”

根据这一点来看,这座寨城遗迹当年应是一个类似清泉寨的备御百户所。官兵也参照百户所配置,驻守此寨的应包括:分设百户(官职)3员,守城军余15名,守墩军余6名,守堡军余2名。这样一个百户所寨垒,其地理位置与防守的地域却是关键要塞。

此寨以西大约二十多里的金山所,城寨设在金山东麓,与顶峰相距三里远。当年金山顶峰是观察台,相隔百米的正北是烽火台。在海拔百米高的山顶上了望,西北可看见崆峒岛;往正北看,百里内的海面情况尽收眼底;往东察看,近海沿岸一目了然。其与北头营寨隔着海岸相望,是自然天成的“遥相呼应”。这也许就是金山所为什么不建在入海口西面的丰山上、北头东营不设在双岛湾东岸上的原因所在。

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两个城寨所共同防御的东西走向大约二十多里的海岸,与其他海岸不一样。有的沿海岸边是峭壁陡坡,有的是明礁暗石,也有的乱石嶙峋,更有的淤泥深陷。而唯独这片海岸是清一色的白沙滩,连一点杂质都没有,就连一块杏子大小的石子也见不到。沙滩里掺杂着大量经过千百年海浪冲击碎成细屑的贝壳类颗粒。这种混合型沙质在退潮露出后,就形成了板结状,人走车过牲口踩,都不会下陷,像平道一样。

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岸边沙滩与海面相连的坡度特别平缓,一般的渔船根本不用靠码头,就可利用缓平的硬底沙滩直接靠岸卸鱼。这种方法至今还在使用。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天然的平缓坡度,是因为这道海岸以南,几百米、几千米全是平面沙滩,没有任何高山丘陵阻挡,有的也只是几处沙丘。正是这样一些自然形成的有利条件,当地渔民祖祖辈辈可利用,而从海上来的倭寇,当然也会充分利用这种快捷省力的方法抢滩登陆。

据说,当年之所以在双岛湾以西、金山口以东分设两处寨所,就是专门为防御倭寇从这道沿海岸边登陆而设计的。这样,不论是远防近攻,还是急援快联,都极为灵活方便。

而如果在双岛湾东岸建寨,当金山所急需两寨共同联手打击来犯之敌时,隔着一道双岛湾,就势必会贻误战机。这就是北头营寨所发挥的东能防守双岛湾、西可攻击抢滩登陆敌寇的作用。其防御功能和攻击作战兼而有之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所以称其为御倭要塞,恰如其分。

文献史料只字未提

这样一座至今城址寨墙、烟墩轮廊尚存的军事重地、御倭要塞,不知是什么原因,却被遗忘了。《山东海疆图记》、《宁海州志》、民国版《牟平县志》、当代《牟平县志》及一些文史资料,都没有记载。

600多年前,东瀛蕞尔小国侵扰泱泱大中华,在当年是惊动了从朝廷至乡民的特大事件,全国各地沿海到处设卫建寨,严防把守,军民联手打击入侵者,所建的军事设施遗址各地至今尚存多处,各种文献资料和地方志多有详细记载。

1936年版的《牟平县志》,在汇集考证了历代旧志内容的基础上,广征博采,勘误补正,基本系统记载了自西汉初设县治理至1936年间两千多年的历史,并搜集了大量现实中已被湮没的人文历史资料,特别是一些当代的写真照片,为后人存留下了记录历史的珍贵影像,对牟平地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在“山水篇”、“武备篇”、“古迹篇”中,都记有建卫设所寨的年代、地址、隶属、名称及兵员的配备。例如,卷五“政治志”的“武备篇”记载:“宁海卫,在县城里。元置千户所,属莱州卫左千户所;明洪武十年,调於此,十五年,升为卫……”“金山备御千户所,在县(城)东北四十里,属宁海卫左所,正副千户五员,百户十员,守城军余二十八名,守墩军余一十五名,守堡军余二名”。接下去记载了清泉寨备御百户所的位置、隶属、人员分设的情况。但对北头营寨,只字未提。在卷六“政治志·职官表”中,有专篇记载明卫官,其栏目分为官别、姓名、籍贯、出身、年任、备考六项,可以说是很详细。既然对每一名任职官员都能如此记载,为什么一座建有城寨的军事要塞却一字不记呢?

如果是明朝州志漏记了,清朝康熙年间的《宁海州志》和同治年间的《重修宁海州志》也应补记;即使明清以前的漏了没补上,那么,民国志大修时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辨误补缺,广征博采”,为什么这个缺也没补上?难道说是不在补缺的范围内?上世纪50年代以来,牟平县也几次编纂过县志,不知为何也没涉及此事。可能是因为该城寨当年属威海卫管辖,不在牟平记载范围之内。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因为城寨所处的位置,从秦朝开始直至今日,一直是文登与牟平的分界线。不过,自古以来军事防区并不按照行政区域划分。2012年5月版的《昆嵛山志》,所记载的地域范围便包括横跨文登、牟平两县的与昆嵛山有关的地域,而对金山港、双岛湾、金山所都有较详细记载。可惜的是,第三篇“名胜古迹”中,有金山所故城遗址,也有北头村元末明初的墓葬石塔群,俗称“鍪子坟”,而与北头村东相距1500米的城寨故址,却只字末提。

牟平史志没有记载,清代的《山东海疆图记》、《增修登州府志》 等多种文献资料对卫所寨的记载中,也没看到此寨城的记载。当然,也可能记载了没查找到,但这种可能性极小。

驻寨军人是否留下了后代

明代海防军事是设卫所(寨)制,卫辖所、寨,所寨辖墩、堡。其兵役制度是军户居住一地,后代相传。军人到卫所服兵役要带家属,并由国家分给田地房屋以保证生活,并免除徭役。这样既稳定了军心,又可减轻国家财力负担。对当地来说,就形成了一种特殊落籍入户或另建新村的移民。在烟台地区,芝罘奇山守御千户所,留下了现在的所城里;牟平的金山备御千户所,留下了现在的金山上寨和金山下寨两个村。下寨村至今的常姓村民,就是当年在金山所服兵役的军人之后。而这一制度留下的与卫所有关的城、寨、堡的村名有多处。北杏林堡、南杏林堡,就是宁海卫时在此设堡,守堡军人带家属落籍而得名。距城寨近处,至今有北头、夏家疃、东场、峒岭、酒馆等村庄,是都姓人集中居住之地。而“都”这个姓氏就是蒙古人的后裔。北头村最大,全村几乎全姓都,其他杂姓很少。而这个村的都姓,根据明嘉靖《宁海州志》和清《重修宁海州志》的记载证明,其始祖是元初官职为“都达鲁花赤”的里必海,与清咸丰七年编修的都氏族谱的记载相同,说明都姓与当年设寨驻军后代无关。夏家疃、东场、峒岭、东山四个村庄,东场村据说是当年北头在村东设大片场地晒粮,其看守场院的都姓在此常住,后来形成村落后,就叫东场村。还有三个村有姓都的,但也有别的姓。至于是否与当年驻寨军人后代有关,却没有史料记载,也没留下什么传说。

当年,从烟台至威海的海防驻军区域,留下了很多与军事设施有关的所寨堡村名。据史料记载,堡是最小的军事单位,守堡军余一般都是只有两名。即使是两名军士,在牟平城东还留下了南杏林堡、北杏林堡两个村庄,至今村名也没改过。北头营寨如果参照清泉寨所设兵员等同计算,应该是二十五至三十名左右。加上所带家属人员,总数大概能有一百多人,自然会形成一个村落。但北头周边,却没有一个称之为“寨”的村子名称。

此寨所处的地理位置,北面是茫茫大海,东面是双岛湾,南面峒岭山,只有寨西面适合建村住人家。也就是现在的几个村庄所处的位置。

有寨所驻军,一般都会留下村落。周边的几个村庄如果都与当年驻军后代无关,又不大可能把村庄建在隔着双岛湾的东岸,难道还能建在十里以外之地?可方圆十几里、几十里除了金山寨,也没有与军事设施有关的村名。

难解的史志记载

1936年版的《牟平县志》卷六“政治志·职官表”的“明宁海卫职官表”专栏中记载:“明制,卫设指挥使一人,同知二人,佥事四人,镇抚二人。分设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但同版县志中所记的,却只有金山备御千户左所和清泉寨备御百户后所两处,至于前所、中所、右所,都没有记载。再查其他史料得知,当时卫属下设寨所并没按规定配备齐全。这种现象并非宁海卫独有,其他卫也有类似情况。既然没设另外寨所,史志当然是无可记载。那么已设的寨所,与金山所相距也不远,为什么却只字不提呢?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自古以来,军事管辖范围,从来都不是按行政区域设置,而是按战略需要和防御功能,及利于进攻、便于左联右援的地形为基础建造的。即使此处营寨不属宁海卫管辖,地理位置属牟平区域,也应有记载。历朝历代编史修志,失误与疏漏在所难免。可明代编修的牟平史志中,对宁海卫、金山所、清泉寨的记载不能说是不详细。不仅记载了所、寨的位置、兵员人数,隶属关系、建制序列、下辖墩堡,连职官的姓名、籍贯、出身、任期都记载得一目了然。甚至职官死后葬于何处、后代世袭官职乃至在哪里落籍安家,也都有记载。而这样一座城址、烟墩至今尚存的军事要塞,却被遗漏了,明清两代的史志非但只字不提,近百年来的多次修志也没补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期待着文史学界能有新的发现和解释。

责任编辑:姚李毅

Hash:bbeed8c55b7e0ce8acc75bd80fca01357b90ecb2

声明:此文由 姚李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