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桥的典故和由来!

历史里不一定哪个朝代都会有包青天这样的圣人级的人物,但每个朝代都免不了冤案。在明朝以前,就有个有名的朝宗桥冤案。它经历风雨剥蚀的斑斑印迹,时刻提醒各朝各代的君主辨别忠奸。

明朝皇帝在昌平修筑陵墓以后,感到来来往往交通极不方便,就派了两个大臣在沙河修桥,分别是忠臣赵朝宗和奸臣赵阿四。赵朝宗负责的是北大桥,赵阿四负责南大桥。赵朝宗全身心扑在修桥的事业上,清淤泥,选石料,与民工一道风餐露宿,竭诚尽力,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精益求精。而赵阿四在主修南大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搜刮民脂民膏,竟还抢在前头,用“豆腐渣工程”向皇帝报喜邀功。

皇帝见有人“报捷”,喜上眉梢,并随口问起北大桥的进展情况。赵阿四信口雌黄,说了一大堆赵朝宗的不是。皇帝十分生气,便派督察官去北大桥查看。

赵朝宗听说南大桥完工了,急得火烧火燎,只顾忙于工程的扫尾,而冷落了督察官。这个平时颐指气使的督察官,没有得到高规格的礼遇,肺都气炸了,他回到皇帝身边,能说赵朝宗的好话才怪哩。

这时,赵朝宗也上朝禀报北大桥完工了。皇帝正想找他算帐,没想到自己送上门儿了。“南大桥早完工了,你怎么才来?”

赵朝宗答道:“禀告皇上,臣只顾努力建北大桥,不知南大桥为何完成得如此之快?”皇帝问:“北大桥花了多少钱?”赵朝宗便呈上建桥资金帐薄。皇帝一看,比南大桥用银多出三分之一,脸色立刻变得铁青,厉声质问:“这是怎么回事?”赵朝宗回答:“禀告皇上,臣只知努力建桥,不知南大桥用银为何如此之少?”这时查看建桥情况的监督官突然跳出来:“南大桥花钱不多,却提前完工,你比人家多花那么多钱,完工却那么晚,是不是把银子揣进自己腰包了?”

这话让赵朝宗气得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而皇帝却信以为真,一气之下,便把赵朝宗推出斩首,为赵阿四封官嘉赏。

纸最终是包不住火的。过了没几年,昌平地区连降暴雨,沙河水位急剧暴涨。北大桥风雨中岿然屹立,风雨飘摇的南大桥轰然冲垮,“豆腐渣工程”终于露出了馅。接到禀告,皇上方从梦中清醒。

为了挽回面子,找回皇上的“尊严”,皇上便派人将赵阿四捆绑起来,在北大桥上当众将赵阿四斩首。百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终于使赵朝宗的冤屈之魂得到些许慰藉。为了警示后人,纪念这个当年务真求实、秉性耿直的忠臣,皇上派人在北大桥竖石碑一座,石碑上“朝宗桥”上的三个字至今风骨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一眨眼过去了四百多年,朝宗桥屹立不倒保持如昨,可是赵阿四主修的破旧南大桥却早已无影无踪了。特别是1929年和1939年的两次山洪倾泻,漫桥东流,巩华城内水深数尺,而朝宗桥却安然无恙。几次地震也没有损伤。最神奇的是1937年7月侵华日军炮轰此桥,也仅留下几个碗大的疤,竟伤害不了它的身体。

Hash:826da83ae6976597b3bde746283e1b8291480418

声明:此文由 人生北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