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

导读:景点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 1.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 2.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500 3.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200字 4. 景点的历史故事 5. 关于景点的民间传说故事 6.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20字 7. 关于景点的传说故事 8. 著名景点的神话故事 9. 有故事的著名景点 10.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11.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简短

1.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

相传屈原早年曾在此开坛讲学、植兰修性,至今九畹溪一代仍流传着众多关于屈大夫的故事传说,吸引着无数人前去九畹溪寻胜探幽,造访寻诗祖的遗迹。盛夏时节,应邀与好友一道探寻华夏诗祖屈原的故里秭归,其中一站便选择了九畹溪。

曾听闻九畹溪漂流一绝,这次便也惦记着来了。从屈原故里出发,沿途风景绮丽,途经的挂壁公路上更是极好的观景点,绝壁险峰,葱绿苍老的植被,土色的崖壁,滚滚的江水,都无不透露着原始的气息。

著名的九畹溪大桥便横于其中。一头是苍老的险山,一头是秀丽的村庄及梯田,隐隐中透露着厚重与沉稳。仰首,是巍峨的群山,俯首,是滚滚不绝的江水。不知在九畹溪大桥上凭栏观景又是何滋味?

在九畹溪大桥不远处便是一处很好的观景平台,在这里可以一览三峡之一西陵峡的风光。

只见两岸青山矗立,河道蜿蜒其中,不远处的游船悠悠的驶近,看不到它从哪来,也不知它将往何处去。这时若有几声猿啼对鸣,定能更添神秘。

作为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宜昌拥有着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高低相差悬殊的复杂地形,这些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得宜昌的漂流资源极为丰富,素有“漂流之都”的美誉。而宜昌九畹溪的漂流更是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华第一漂”。

这里山峻水清,以奇山、秀水、绝壁、怪石、名花而闻名。是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国家漂流训练基地”。在这里可领略原始森林古树、香草、长藤、奇兽的神韵,而溪流经过的地方,则以峡谷、喀斯特地貌为主。

九畹溪漂流全长13.2公里,分为惊险段和静水段,上游惊险段为6.4公里,下游静水段为6.8公里。沿途风光甚为壮奇,有问天神简、巨鱼坊、神牛泉、将军岩、棺木岩、和望夫石等景观。

一边欣赏沿途风光一边在漂流中沉浮,既能用视觉去欣赏,又能用感官去感受,用身心去体会,沐浴在大自然的惊喜之中,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九畹溪漂流全程落差有100余米,蜿蜒起伏,九曲回肠,滩潭相连,奔腾不息的九畹溪在深山峡谷中,塑造了32道浪花飞溅的急流险滩和28个深不可测的深潭。峡江江水的雄奇与秀美、巴楚文化的风华与神韵,在这里都展现到极致。“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就是游客最真实的快乐体验,要的就是刺激,玩的就是心跳!

虽然地势很刺激,但九畹溪却做到了让人心安,漂流全程都有护漂水手一路守护,而且沿途都有电子监控,工作人员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任何蛛丝马迹的安全隐患,“人工+智能”,将九畹溪打造成最安全的漂流胜地,如需帮助,只需呼救,护漂水手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九畹溪漂流的河道是大自然的杰出作品,这里的水流由缓而急,滩由稀而密,循序渐进的,让人的胆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人水相长,最终把人水相搏的境界推到了极致。

九畹溪的悬棺也是极具神秘色彩。当年,巴族的先人,为了防御野兽的侵犯,便想出了这样的墓葬方式,逐渐成为一种传统,同时也被赋予了种种意味深长的含义,如“高棺”音同“高官”,寓意保佑子孙后代富贵。

2.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500

山东泰安新泰市龙庭镇有个掌平洼村,这个村子当年大旱时老百姓喝不上水,于是他们300多户人家的900多口人用了十年的时间,通力协作打造了一口深度达到28米的吃水井,解决了遇到天旱时的全村饮水困难。

随着经济发展时代变迁,村里日子好过了,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这口水井就失去了它救急解渴 饮水作用。

2014年村里为了开发旅游景点,就给这口井加上了龙的装饰。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符号。就是因为这条龙让这口井变得神秘起来,也变成了这个村镇的一个旅游景点。

其实这口龙井的背后代表着当地人艰苦奋斗的一种龙马精神。

3.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200字

“海枯石烂”是北海冠头岭景区南迈海滩的一处景点。

传说很久以前,发生在南迈小渔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海生哥出海捕渔,石娇妹一直站在海边的礁石上,等待很久很久以后,有只海龟背着海生哥从大海返回到这石滩上,所以有了这名字。

4. 景点的历史故事

明清时期,京西慈善寺香火旺盛,妙峰山庙会更是闻名遐迩。进香的香客与赶庙会的民众穿行于西山,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达官显贵。于是,上香古道应运而生。京西古香道曾有数条,以前我也撰文介绍过,而这次要介绍的古香道东起青龙山东麓,西到天泰山慈善寺,长约三十里。

香山与八大处之间的北辛庄是这条古香道的起始点,当年,那里曾有一座以壁画闻名的古寺——昌化寺。如今,昌化寺早已荡然无存,那里成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昌华景区。之所以称为“昌华景区”,因为南起昌化寺故址,北至宝相寺旭华之阁。

没有狮子的“狮子窝”

五台山有个狮子窝,那是一座寺庙;北京的西山也有个“狮子窝”,那是一处摩崖石刻。

京西古香道上的这处摩崖石刻位于香山东南、八大处以北的青龙山上。山巅一块坐西朝东的褐色巨石上,镌刻着一尺见方的三个大字——狮子窝,下面是一个更大的“佛”字,约一米见方。说是巨石,其实是山体的一个剖面,山体被劈开后,露出植被下面的岩石。那个剖面旁边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和野草,像是披上去的一件外套。剖面跟前有一道铁栅栏,铁栅栏上悬挂着一块警示牌,告诫游人“自觉爱护文物,严禁乱涂乱画”。

“佛”字石刻的左下方、正下方和右下方均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字,如右下方的“乾隆十六年僧源方住狮子窝,虽有庙基并无房舍,自本年同穆克登额开山修道,建立庙宇,功德施主,万古流芳”,这是说狮子窝的历史。乾隆十六年,僧人源方在狮子窝任住持时,因为庙宇颓败,便与穆克登额一起开山修路,重建庙宇。当时,施主赵开泰、李德禄、赵德华等人慷慨解囊,捐助了工程款。庙宇竣工后,取名福惠寺,意为福泽天下,惠及苍生。

就文字优美而言,我更欣赏旁边的一副楹联:万人舍,万人行,结万人善缘;十方来,十方去,成十方功德。那么,“十方”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庙宇分为公有和私有两种,私有的庙宇又称子孙庙,师徒传承,子孙接续,属于私人财产。公有的庙宇为皇家所有,又称十方庙,由皇家派人管理。福惠寺的前身叫太平院,是一座十方庙。顺便交代一下,清代乾隆年间,京西古香道上十方庙林立,譬如,宝相寺、宝谛寺、焚香寺、长龄寺等,不一而足。

下面说狮子。既然福惠寺旁边的山崖上有“狮子窝”石刻,那么这一带究竟有没有狮群出没呢?据我所知,非洲塞伦盖蒂草原上有狮子,而且是狮子的原产地。在中国,动物园里有狮子;马戏团里有狮子;卢沟桥上有狮子,但那是石头雕刻的;豪宅庭院的大门口有狮子,也是石头雕刻的;传统庆典活动中有舞狮表演,那不过是人操纵的道具。如果说京西古香道上有狮子,纯属无稽之谈。不仅没有狮群出没,连狮子的影子也没有。不仅现实中没有,而且各种史籍记载中也没有。

我 试图从“狮子窝”摩崖石刻下方的文字中找到有关狮子的记载,但是徒劳。摩崖石刻以西,有一块记载修路建寺的石碑,碑文中也没有狮子的蛛丝马迹。我又向一位在山间散步的老人打听,他笑着说,他家就住在附近,小时候经常到“狮子窝”摘酸枣,因为那里的酸枣又大又甜,但从来没听说过这一带有狮子。

那么,“狮子窝”该如何解释呢?据说,清代乾隆年间,在这一带的众多庙宇中,香火最旺的是摩崖石刻东边的宝相寺。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诏令,仿照五台山殊像寺,在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山修建了这座寺庙。宝相寺主殿旭华之阁内立有两块石碑,一块石碑上镌刻着文殊菩萨的画像和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另一块是御制宝相寺碑。主殿正中供奉文殊菩萨塑像,而文殊菩萨的坐骑是狮子。前面说了,五台山有个“狮子窝”,那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笃信文殊菩萨的钮祜禄氏(乾隆皇帝的母亲)每年都去五台山朝拜进香。乾隆皇帝是历代帝王中有名的孝子,他下令修建宝相寺后,他的母亲就不用千辛万苦去五台山了。

宝相寺西边的福惠寺落成后,香火远不及宝相寺。也许是出于争揽香客的考虑,福惠寺僧人逢人便说,宝相寺的狮子跑到福惠寺来了。他们惟恐香客不信,又在寺院旁边的山崖上镌刻了“狮子窝”三个大字,这就是“狮子窝”的由来。当然,这种说法或许有演绎的成分。假如果真如此,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福惠寺僧人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二是福惠寺僧人胆量够大,竟敢与皇家寺庙争香火。

不管怎样,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而她的坐骑狮子象征着威猛。如此这般,我考察“狮子窝”便不虚此行。

狮子窝摩崖石刻 摄影:岳强

东茶棚与西茶棚

仿古满井茶棚 摄影:岳强

京西古香道上曾有两座茶棚,东边的叫东茶棚,因为北临狮子窝塔院,又称狮子窝茶棚;西边的叫西茶棚,因为位于满井村,又称满井茶棚。

东茶棚坐落于陈家沟以东,青龙山以南,属于福惠寺下院,所以名为茶棚,实际上是一座寺庙。据考证,那是一座屋舍三间的民间庙宇,庙前有井,可汲水沏茶。如今的东茶棚遗址,屋舍与水井荡然无存,唯余两株高大粗壮的古槐,在过往的山风中诉说着记忆深处的陈年旧事。遗址北边崖壁上刻有“普渡桥”三个大字,落款处依稀可见“乾隆三十四年修建,住持源方”字样。由此推测,这座茶棚的繁盛时期或许在清代乾隆年间。现在,这里是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处景点,除了标志性的两株古槐,还有一块褐色巨石,正面镌刻着“茶棚”二字,背面是东茶棚的简单介绍。巨石旁边立有一块金属标牌,上面写着“东茶棚遗址”。

从东茶棚向西,过宝胜仙桥,再走一段路,便是西茶棚,即满井茶棚。此茶棚原为满井村的一座关帝庙,庙前一眼泉水,取多少,涌多少,不涸不溢,一直保持着满满的水位,故称“满井”。民国时期,满井茶棚有殿堂18间,塑像12尊,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但后来渐渐荒废。旧的满井茶棚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仿古四合院以及水井上古色古香的凉亭,都是近几年修建的。

古香道上的茶棚,自然是香客喝茶歇脚的地方。据说,当时这一带流行喝山茶。野生山茶的种类很多,而且具有保健作用。譬如,岩青兰,俗名西山毛尖,《北京植物志》对这种植物的描述是“全草具香气,可代茶用”,这种茶沏泡后橙黄明亮,口感初苦而渐香,可清热散火;黄金茶,黄芩茎叶经七蒸七晒制成,为民间败火良药,若九蒸九晒,效果更佳;棍儿茶,即瞿 茶,山坡上随处可见,开花季节采摘,七蒸七晒,可利水渗湿……来自北辛庄一带的香客,沿着古香道一路向西,在前往慈善寺、妙峰山朝拜进香途中,遇东茶棚、西茶棚而歇脚,喝几盏野生山茶,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惬意吧。

智者悟禅,清茶一杯;迷者问禅,佛经万卷。禅师坐禅,除禅房要在曲径通幽的花木深处外,还要五调——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而这些内容均有茶的参与。禅师一边打坐一边品茶,佛法便在茶香中渐渐领悟。佛家待客,也往往清茶一杯,这是让客人自己去开悟无法言说的禅理。因为茶禅一味,古代寺院的院内院外广种茶树,自采、自制、自饮。而且流传下来许多著名品牌,如,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一带的黄山毛峰,齐云山水井庵的六安瓜片。茶圣陆羽由寺院收养长大,他对茶的最初了解和兴趣,便得益于禅茶的耳濡目染。在以后的岁月里,陆羽的《茶经》和诗僧皎然的《茶歌》曾风靡一时,成为茶界经典。

当然,老百姓饮茶往往粗犷得多。老北京题材的电影里,女性化的茉莉香,却被茶楼里的壮汉们喜爱着,那一声京腔京韵的“香片一壶”,有点英雄要过美人关的意味

5. 关于景点的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位叫做仁寿的男子,一心想要找到天边,寻到天之尽头,无奈年华逝去终未果。一日,年已花甲的仁寿爬上陇西城南一座山时,因为体力不支而昏阙在地。这时候,正巧一个农夫路过,把仁寿唤醒,仁寿醒来只说了一句话:“我······我叫仁寿,找到了天边”,刚说完就驾鹤西去了。农夫不理解仁寿的意思,但他心地善良,便将仁寿埋葬在了山上。

那天正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晚上,仁寿托梦给农夫说:“我因为寻到天的尽头,被玉皇大帝封为仁寿将军,明年的今天你来我坟前,我赐你一个女子为妻,报答你的厚葬之恩。”第二年,农夫来到坟前,果然看到一个美貌的女子,并且一见钟情,之后很快成为了夫妻。这件事广为流传,于是,每年的四月初八,乡民们相约来到仁寿山,青年男女们借此机会寻觅意中人。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如今,仁寿山已经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陇中旅游休闲胜地。

6.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20字

株洲九郎山上有座上林寺,与河南登封少林寺只有一字之差,神奇传说却都和一人有关 。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因为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的故事,才有了那部轰动电影少林寺的上演。

上林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北郊,九郎山方圆数十公里,奇峰逶迤,古木繁茂,清泉叮当,百鸟啾鸣,实乃湘中山水胜地。始建与哪个朝代,已不可考,隋唐时代即已兴盛,是为纪念屈原到该地所建(屈原第5个女儿在霞湾窑病故,后人建有“五 庙”),原名上林道院,现存汉代“上林道院”石碑,为道教场所。

唐末便更名为“上林庵”,成为佛教场所,清末更名为“上林寺”。相传,寺内僧人曾为唐太宗李世民伤目复明,为明洪武帝治愈沉疴,因而得受钦封,朝野闻名。千百年间,香火长盛不衰。1943年秋,日寇将上林寺烧为平地,“文革”再遭浩劫,夷为废墟。目前,重新修复的上林寺,规模恢宏,共设五个平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方丈室、藏经殿、三圣殿、接引殿、千手观音殿、伽蓝殿、禅堂、斋堂、客堂、祖堂、钟鼓楼、居士楼等主体建筑和放生池、功德碑、凉亭、 廊等附属建筑,红墙黄瓦,飞檐翘角,古香古色,掩映林中,引来不少访客。

据传,唐朝开国年间,因为战乱,唐太宗李世民率兵征战南方,右眼中箭重伤,在现今九郎山遇到石希迁、怀让、怀思周三位释家弟子及郑、姜、王、李、汤、殷六位郎中,由于医术高明,不久,李世民眼伤得愈,凯旋京城,多次派人造访九位恩人,不知其踪,便下令营造一座庙宇以示怀念,赐名“九郎庙”,并亲拟楹联一幅:上联是“远水联天”,下联为“众山俯首”,这座山因此叫九郎山。

在九郎山景区内,以前还有石仙庙、九龙庙、道仙庙、龙王庙、船湾庙等遗迹,皆曾香火不断,千年薪传。

两座寺不仅寺名相差不远,传说故事都提及历史上相同一人—唐王李世民,而且都是相救之助,真是异曲同工,神来之笔。

7. 关于景点的传说故事

在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太行山区有一处自驾游胜地,这就是位于邢台路罗镇的周公山。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里肯定有传说,有故事。周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因为他曾经从婚礼下手亲自制定礼仪,“周公之礼”就是这么来的。后来周公隐居于此,此山因而得名周公山。

8. 著名景点的神话故事

1.赵州桥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

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

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2.昆明湖

从前有一个仙子叫昆明,她是掌管四季轮回的天神的女儿。昆明18岁的时候被允许去放春。她看到到湖的美景,错过了放春的时间,并且让春天从湖中蔓延到整个大地。

昆明和湖的相恋惹怒了天神,天神要求昆明回到天上,后来那条湖被人们称为昆明湖。

9. 有故事的著名景点

山东泰安东平腊山的故事

腊山位于东平湖的西岸,主峰海拔258.4 米。景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有大小72 座山峰,50 余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清宫”、“老虎洞”、“泰山行宫”、“玉皇殿”、“瞰湖厅”等。

腊山原名叫拉山。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头神牛受玉帝旨意,拉着一座山,去填海造田。

走啊走啊.当来到东平湖西畔的时候,这头神牛或许因为浩渺无边的东平湖就是大海,

也或许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就停在这里休息。

一觉醒来天已五更,转身向后看去,见拉着的山重如泰山,纵有神力也拉不动,惊叹之余,就卧在这里,

再也没动,神牛变成卧牛山,拉着的山就叫拉山。后由于八仙过海曾在此休憩,碧霞元君在此建 了行宫,因此取名为聚仙山。

到了元代,邱处机在此修行,每到腊月便率众弟子进行祭祀,所以老百姓又把拉山称为腊山。

到了清初,康熙皇帝下江南时.路过腊山,见此山景色优美,道观众多,堪与泰山相媲美,便把腊山封为“小岱峰”。

山上的所有建筑群及摩崖雕刻,如祥龙观、玉皇殿、碧霞祠等,都是道家所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整座山上的景点,几乎蕴涵着道家文化的全部。正因为腊山内涵丰厚,才以巨大的磁性,吸引无数名道高人来此修行,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上山祈福膜拜。至今,山上一年两度的庙会(每年清明节和古历十月初一)仍然场面浩大,热闹非凡。

腊山1996 年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1997 年被评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之一,2000 年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文明森林公园”称号。腊山脉络岱宗,挺秀鲁西,因“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石奇美”而有“小岱峰”之称。当年,这座秀丽的山上藏龙卧虎,水泊梁山十万人马就屯扎于此;现在陡崖峭壁上还有阮氏三雄的祠堂一座,赤发鬼刘唐光顾的灵官殿依旧立于山之北麓。

10.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美丽的升仙村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美丽富饶的秦岭南麓有一座桥叫望仙桥,有个村子叫升仙村。传说从前有个年轻媳妇梦到胖娃娃天天来吃奶,经人指点找到胖娃娃真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年轻媳妇天天梦到胖娃娃吃奶

老人世代相传,在古代,这个村里有一个年轻媳妇,是个苦命人。婚后不久就死了丈夫,后来,公公瘫痪、婆婆双目失明。

年轻媳妇一人撑起整个家,为了照顾公公和婆婆,她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活,白天下地牛马一样下力气干农活,晚上在家纺线纺到鸡叫才睡,天还不亮又得起床干活,日子过得清苦之极,但年轻媳妇始终积极乐观,辛勤劳作,侍奉公婆。

有一段时间,她突然梦见一个红胖红胖的娃娃钻进她怀里吃奶。神奇的是,每天晚上她睡着了,梦里这个胖娃娃就来吃奶。

年轻媳妇儿白天干重活,晚上又睡不好觉,做的这个梦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人就这样一天天的消瘦了。

大半年后,年轻媳妇的亲妈来看她,问起她的生活。她才把每天梦见娃娃吃奶的事儿说了出来。她妈听了十分惊奇,第二天请了个老奶奶来解梦。

老奶奶听后,深思一会儿,说,你准备一个红线卷,线头上带一根针,晚上再等到红胖娃娃来吃奶,就把针插在胖娃娃的裹肚后襟上,天亮后再沿着红线去找,看看针落在啥地方,如果发现是能吃的东西,你把它弄来煮熟吃了,这个梦就解除了。

年轻媳妇按老奶奶的话准备好了红线卷和针。这天晚上,红胖娃娃竟没有来,她以为这梦就这么解除了。

二、红线细针找到胖娃娃真身

但第二天夜里,梦里红胖娃娃又来吃奶了。年轻媳妇一边哄着娃娃,一边照老奶奶教的办法把针悄悄插在胖娃娃的裹肚后襟上。

等天亮了,年轻媳妇从梦中醒来,果然发现红线卷不见了。她沿着红线一路寻找,找到村外河边的一口枯井里,红线针插在枯井里长出来的一株很大很大的红萝卜叶子上面。

年轻媳妇暗暗称奇,觉得老奶奶果然料事如神。她把红萝卜拔回家煮成一锅汤,尝了一口十分香甜,就先给公公舀了一碗,后给婆婆舀了一碗,最后自己舀了一碗。

锅里剩下半碗,等到一家三人都喝完汤时,年轻媳妇的娘家两个十多岁的侄儿侄女来了,走得口渴,想喝水,年轻媳妇连忙把锅里剩的半碗红萝卜汤给侄儿侄女喝了,又接 洗锅做饭。

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年轻媳妇刚刚把米倒进锅里,突然看见瘫痪的公公,步伐轻盈、喜笑颜开走出了门,失明多年的婆婆也睁开眼看见东西了!

年轻媳妇正在惊诧,忽然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轻,站立不稳,慢慢飘了起来,升向半空。很快,公公和婆婆一同跟她升天了。侄儿侄女急忙追赶姑姑,他们的身子也开始上升。但侄女只升到屋顶就升不动,停下了。

侄女急的连声大喊:“姑姑!姑姑!”

侄儿升的稍微高点,但到了山顶也升不上去了,急忙喊着:“姑姑等我!姑姑等我!”

年轻媳妇在天空听见侄儿侄女叫唤,就说,你们自己长翅膀飞吧!从此,侄女变成了鸽子,站在屋脊上叫:“姑姑”。侄儿变成了斑鸠,在山上飞来飞去的叫:“姑姑等我”。

不光这一家子升天了,家里的鸡偷吃了红萝卜叶子,狗喝了煮萝卜汤的洗锅水,也都跟着升了天,这就是传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由来。

年轻媳妇升天飞过家乡时,很想念妈妈,低头一看,妈妈正站在村头的石桥上望着她呢,她叫了一声“妈!”

妈妈抬头看见了她,惊喜地流着泪说: “我女儿成了仙了!”望仙桥由此得名。

年轻媳妇想给妈妈留个纪念物,摸遍全身只带着一个红线卷,就顺手从天上仍了下来,落在了一棵桔树上变成了一个又红又大的桔子。

老妈妈握在手心里舍不得吃,来年把桔子种在门前。桔子长出了苗,年复一年,桔柑成林,桔子又红又大,香甜无比,美名传遍秦岭南北,村子从此得名升仙村,城固县也被誉为“神奇桔乡”。

11. 著名景点的传说故事简短

万寿山在元朝的时候叫做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

Hash:6ceb6a90a40d13e574b0cecf4ed38f4996c43553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