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路”的变迁
人们感知现代生活,往往是从衣、食、住、行开始的。在这四项中,“行”字被排在了最后,于是有人断言:本该这样!但实践证明并非如此。因为,在现代生活的四大关键要素中,“行”不仅地位不低,而且比前三项更为重要。换句话讲,人对于衣、食、住的依赖性很大,缺一不可。但“行”不仅影响着衣、食、住,而且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故而才有 “要致富先修路”的经典学说,并屡试不爽而放之四海。
“路”,在现代汉语的词语搭配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意涵也是十分重要和极为丰富的,如大路、小路、公路、铁路等等,“路”似乎有着万能的作用。而“娘家路”,一般是指姑娘出嫁后,来往父母一方的路或回老家的路。这里要说的“娘家路”,却是一个习水游子,对所有与故乡相关的路的昵称。
提起“娘家路”,我脑海里总是会回放当年离家时,母亲擦着眼泪对我说话的那一幕:“孩子,你就像嫁到远方的姑娘,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依依惜别之情,瞬间触发了我儿时就听惯了的、那撩人心扉的童谣:“巴山豆儿,叶叶儿长,巴心巴意来望娘,娘又远啊,路又长,哪个湾湾没哭一场!”稚嫩的童声、优美的旋律,也约带几分依恋与纠结,仿佛把人的记忆拉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乡。
(一)初识“娘家路”
跟奶奶学赶场(赶街街) 孩提时代的记忆往往是模糊的,但有一件事我却记忆犹新。大致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我跟奶奶去一个叫“乡公所”的地方买盐巴。我家离“乡公所”约3公里,对从未走过“远路”的我来说,确实是个考验。我们走出本村,再经过一个村子,蜿蜒的山坡路逐渐向森林延伸…刚走一半,我嘀咕了:“奶奶,还有多远啊?”“坚持一会儿就到了!”奶奶不时鼓励我。
森林中的山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高高的松柏遮天蔽日,空气里散发着松香的味道,过山风吹起的林涛呼呼作响,有时还能隐约听到野鸡、小鸟们的叫声,……我们好不容易走出森林,前面露出了一排瓦房顶。“奶奶说:那就是“乡公所”。“水坝乡乡公所”,是一大排两层楼的木房子,坐落在一块大平地上,彼邻是商店,门前是块大操场,旁边山头上是一所小学校。记得奶奶曾经说过,她用五角钱买了3斤盐巴。付了钱我们就往回走。叮铃铃!叮铃铃!一阵下课铃声过后,孩子们潮水般地涌出教室门,整个“乡公所”片刻沸腾起来。这一幕,在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我要读书的愿望。
离开“乡公所”来到一处水田边,“噗呲!”一声,两只锦鸡几乎同时起飞,拖着长长的尾巴,“咯咯咯”地叫着向灌木丛飞去——漂亮极了!山路湾湾,归心似箭,首次赶场,使我开始明白,路,不都是平坦笔直的,有坡有坎儿,甚至坑坑洼洼,蜿蜒崎岖。
跟娘学习背矿赶官渡河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但国家百废待兴,基础设施非常差。即使赶东皇(习惯称习水县城为东皇或东皇殿)也全都是走山路,别说山里娃,就是大人们也很少有机会出远门。50年代初,县里在官渡河开办铁冶炼厂,偶尔从大人们口中得知,家乡有个地方叫官渡河,那里有高高的烟囱,多多的机器,亮亮的电灯……好热闹呢!小伴们都天真地以为,官渡河就是远方——耶!外面的世界好精彩!
有一天,妈妈她们背矿去官渡河,我们嚷嚷也要去,可她总是说,“你们还小不能去!”我们的要求虽然被拒绝,但不管是3分钱一块的泡粑(泡糕),还是5分钱一个的月饼,妈总要带点儿好吃的回来,分享给我们兄妹几个。
年复一年,我们长大了些,大人们背矿、背公粮,不仅不反对,而且还要我们一起去。但是,或十斤、八斤,或三十、二十,量力而行,总要承担一定“任务”。
从我家场上到官渡河铁厂,顺河而下,一共要爬一道坎,下两个坡,过三道河。尤其是有个叫擦耳岩的地方,路几乎是从陡峭石壁上通过,头上是悬崖,脚下是滔滔湍急的河水,河潭幽深恐怖,尤其是背东西的人,有时甚至脚手并用。初次经历,别说小孩,就是大人也不免有些胆战心惊!传说擦耳岩因此而得名。还有一处就是水坝粮站至官渡河公路那个石板坡坡,那是一段连牛马都不敢走的路,尤其是下雨天,有不少人曾在此摔过跤。但必经之路,不进则退!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祖祖辈辈,何尝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
出于工作需要,后来我跟哥哥去过官渡河、良村、东皇,石门,甚至去过永安等较远的一些地方,方圆10-20公里的路,都留下过我们这一代人的足迹和汗水。但除了官渡河是公路外,其它地方都是山路甚至是小茅路。尤其像擦耳岩、枷档弯等危险路段,印象尤为深刻!所以有人感叹,地上原本没有路,但只要人想走、敢走的地方,都可以叫路。没有走过烂路、险路的人,怎能懂得筑路的艰辛?能行走在平坦宽敞的大路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二)公路修到官渡河
1958年秋,我在一所小学读书。一天,有人说官渡河公路明天要通车了。消息传开,教室内外一片欢腾,一向严格著称的老师也例外准假:“明天大家都看汽车去!”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大家第二天却扑了个空!人们看车心切,第三天又继续。记得那天上午10点左右,官渡河两岸公路边、石头山上,到处人山人海,比过节还热闹。当两声清脆而响亮的鸣笛之后,三辆汽车徐徐进入人们的视线时,人群欢呼雀跃:“汽车来了!汽车来了!”现场秩序片刻间骚动起来。于是掌声、喊声、锣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走在前面的车上,有个人拿着个喇叭,开始向人们宣讲交通常识,现场才得以逐渐安静下来,直到汽车又渐渐地消失在崭新的泥巴石子公路上。人逢喜事精神爽,习水人终于结束了千百年来没有公路、没有汽车的历史!在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相传着这一“开天辟地大事件”!
村里通了马车路 继官渡河公路通车以后,各乡村也掀起了修路热。记得有一天,我爹开会回来说,村里要从官渡河把马路修到场上来。他们组织和动员了全村所有劳动力,采取分段包干和大协作的办法,夜以继日,只用了三天两夜就挖出了近两公里长的“土马路”。听说马路修到家门口了,我和小伙伴们都欣喜若狂,跑到新开的马路上跑啊跳的,把小脚印踩在新鲜的路面上……
在开拓马路的同时,村里还组织了几个木工师傅,加班加点赶制牛车和独轮车。路修通后的第二天,就开始试用牛车和独轮车运送公粮。但是,与其说是马路,还不如说是牛车路,因为由于马路过于简陋,基础不扎实,碾压不够,晴天还可以,雨天车轮就会陷进泥土里。尤其是推独轮车很难掌握,加之河沟上没有可供通车条件的桥梁,无赖之下只得放弃了。后来这些木头车就都成了我们心爱的“小伙伴”,陪伴我们度过了愉快的童年。
尽管用牛车和独轮车搞运输的尝试失败了,马路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马路,但乡村与乡村之间的小道及一些断头路破天荒第一次被托宽平整了,它实实在在给村民们出行带来了不少方便。之后不久,水坝乡乡公所改名为水坝公社,并与所属机构一起从岩头上搬迁到场上,——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
(三)山里娃进城
独闯【新华街】 1962年初冬时节的一个中午,邻居大婶生病了,大叔要我到东皇帮买柑橘。接过大叔的1元钱,我转身一溜烟儿就来到官渡河。当我走到粮站时,看见有一辆汽车,朝着一个叫枷档弯的地方开过来。凭直觉,这里离河对岸仅有百米远,心想,如果这儿有座桥,还用得着绕近两公里的冤枉路吗?但在当时,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盘山公路大弯、急弯特别多,平常人们赶东皇,都是取捷径走黄木坪石板路。牢记着大人们的叮嘱,心里暗自数着:图书坝、草莲坝、石板板儿……我一会儿就到县城东皇了。记得新华街上的水果摊上,都摆有红红的橘子。“大爷,橘子多少钱一个 ?”我问。“八分钱一个!”摊主和蔼地答。“12个橘子,收你1元钱。”我说,“行”!提起橘子,背着朦胧西下的太阳,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完坭垭西坡下东坡,已是 “夕阳落山鸟归巢,山路行人渐稀少”了。……当又回到那个令人讨厌的枷档弯时,焦急、无奈与困惑交织在一起,——至少还有半个多小时的冤枉路——唉,真恨不得插翅飞过去啊!
好在官渡河路上还有几户人家,我壮着胆在河谷赶路。当我几乎是摸着石头过完最后一道河时,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不过,心里却踏实了不少——家,已经不远了。……我将12个橘子悉数交给大叔,他可高兴了,我父母也是见了我才放下心来!第一次单个走“远路”,且半天往返30多公里,脚腕泡肿了两天不能走路。其实,住在大山里的人,哪个没有吃过这般苦呢?!
二进【新华街】 印象中的新华街,其实就是当时习水县城唯一的一条街,上下两排全是木板房。街道不很宽,长约一公里左右。街上有座叫新华桥的石桥,旁边有一幢三层楼的砖木结构房子,据说是当时街上最时髦的房子——县文化馆。其中,照相馆是年轻人最爱光顾的地方。1967年夏天,生产队派民工到羊九修水库,为支援“前线”,我们十来个人组成“青年突击队”,30斤、50斤、100斤、80斤,任劳任怨,硬是把蔬菜、煤炭背到了羊九工地上。
从家里到羊九,尤其是背着东西爬黄木坪石板路,那真是一个台阶一滴汗!至今依稀记得,带队的大叔看见队员们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便拉开嗓门鼓励道:“加油啊,同志们!我们今天走的是长征路呢,别掉队啊!”长征路? “书本上没有提到黄木坪嘛?”话音刚落,又有人哼起“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旋律来。从大叔话语中得知,当年红军四渡赤水就是走的这条路。在毛主席英明指挥下,中央红军终于甩开了敌人,取得了四渡赤水的历史性胜利。现在人们才知道,在四渡赤水的“四渡”中,有“三渡”就是在习水境内完成的。在大叔鼓动下,我们忘记了肩酸背疼,忍着口干舌燥,好不容易来到羊九森林中。 “叮叮咚!”“叮叮咚!”,一种悦耳动听的声音由远渐近,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后来才知道这叫“琴蛙”!(几十年来,我唯一一次在电视上听见过琴蛙的叫声,但它比习水羊九琴蛙音色逊色多了)任务完成了,大家约好去县城照相,甚至连1角2分一餐的饭都舍不得吃,每人拿出1角多钱,穿着汗渍斑斑的衣服就照相。现在从已经发黄的照片上还依稀可见,一个个绽放着青春笑容的脸庞上汗迹犹存。是的,若不是经受过交通落后所带来的艰辛与苦楚,又怎能体会得到人们对于道路交通改善的渴望呢?
坐车的感觉真好 习水通车已多年了,但众所周知的原因,不仅道路不好,汽车也少得可怜,村里人想坐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1966年春夏之交,我跟一位大叔到县城去赶场(集),在返家时,正遇上一位师傅要往官渡河方向走,但他另有任务要在草莲坝分路去太平山。大叔与他聊了一阵,结果好心的师傅同意顺带我们。尽管不到10公里路,但第一次乘车的“享受”是诱人的。天公不作美,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泥巴石子公路有些颠簸,篷布吹得呼呼作响,风雨飘进了半个车箱,……似乎还没站稳脚跟就到目的地了。虽说天气和路况都不好,但坐车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不然,离家7、8公里山路不知要走到啥时候?唉!要是公路修到家门口,该有多好!
娘家路在延伸 60年代末,我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为响应祖国的征召,依依惜别故乡。当要离开故土时才发现,故乡的路虽不尽人意,但每个沟沟坎坎,角角落落都曾经挥撒过自己辛勤的汗水,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与自己有着不舍的情结。汽车开出了县城,走过了自己曾经熟悉的山山水水——路,越走越远一直向着陌生的地方延伸,故乡也就慢慢变成了记忆。
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我也曾几次回过家。但是,每当经过那些曾经熟悉的湾湾拐拐儿、沟沟坎坎儿时,总有一种莫名的困惑和无奈:为什么我的父老乡亲仍然忍辱负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当然,想法归想法,几乎每次来回,都还得老老实实地,演绎那些令人不愿意提起的故事,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形容,真有点“涛声依旧官渡河,春风不度枷档弯”啊!
(四)日新月异娘家路
家乡路的变化 2014年,又回家路过官渡河时,一连串的喜事,着实令人感到欣慰。省道302不仅变成了柏油路,路面也显得又宽又直,尤其是改道后枷档弯大桥的建成,不仅省去了30-40分钟的冤枉路,还不知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方便!此外,官渡河还修建了通往程寨的公路桥,沥青路面也非常好。特别令人惊喜的是,在张棚与构树弯两座大山之间,重庆江津市至四川古蔺县的一座高速公路特大桥的桥桩正拔地而起,由官渡河至场上煤厂的道路虽然是简易公路,但毕竟也可以通车了。人们精神面貌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春风化雨,深化改革。近几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贵州大地涌动着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习水也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巨变。2018年夏天我又回家,明显感到与往年不同的是,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了,道路变得更宽、更直了。就我家场上邻村公路而言,不仅官渡河至场上的路面加宽变成了水泥路,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几条新路。如从场上到火石坪至大安、良村镇;从场上到目前习水最大的饮水工程大茅坡水库;从场上到红花干、桑木镇乃至仁怀市茅台镇等等,所有我曾走过的山村路,都变成了水泥硬化路,其中还有一些柏油路。一扫过去出门不是下坡就爬坡,不是过沟就过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旧面貌。取而代之的是“村村通油路,组组有连户”,出户脚不脏,不坐汽车坐摩托。
六月中旬的一天,我邀车去县城,热情的师傅边走边聊起来。经过黄木坪时,他手指一个叫徐剪坳的地方说, “那就是江(津)习(水)古(蔺)高速路下道口!”,又过了图书,原来观音寺路边的水沟和山脚下的老公路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开阔的新路基,只见几台推土机、挖掘机和汽车机声隆隆,正忙个不停。师傅信心满满的介绍说,这里是习水县城延伸过来的‘环北大道’,规划要建双向六车道,直到徐剪坳高速路下道口,不久,官渡河也要开通公交车了。官渡河开通公交车?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想到这里,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癞蛤蟆真的要吃天鹅肉啦!”
由于他有通行证,载着我们转眼过了草莲坝,驶出尚未完工的泥丫遂道——哇!原来的泥丫路,又长又陡的东西两个大陡坡,西侧坡脚有个大急弯,是个出了名的‘事故高发地’……昔日山沟沟,竟然变成了一片开阔地,虽然街道还没有建成,但大道的雏形已经出现。再顺右边望去,一些人正在铺设城区森林公园观光火车轨道。再往前走,原来所谓的石板板儿、大罗天乃至习水一中这一带,大片民房和蔬菜地,早已是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了! 特别是城里的变化,更是意料之外,什么“环北大道”,什么“杉王大道”,不是“大转盘”,就是“小十字”,相似的红绿灯,一样的斑马线,真教人有些眼花缭乱。是的,若没有人引路,确实连自己家乡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如今的习水已“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啰”!由于道路交通的建设和改善,有力助推了习水经济的快速发展。
记得一天晚上,我在县城办完事,一位年轻师傅送我回场上。印象中,坭垭坡、黄木坪、枷档弯、擦耳岩,这些“老地方”路况一向不好,便习惯地提醒 “注意安全!”,可不一会儿师傅说:“到家了,刚好20分钟!”在亮如白昼的太阳能灯下,汽车调头,又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20分钟?” “没错,就20分钟!”家人告诉我。
有一天,我们到阔别40多年的程寨镇去看看,行至官渡河,大哥边走边介绍说 ,官渡河有三桥。第一是通往习水的枷档弯大桥,第二是通往程寨的官渡河大桥,他指着张棚与构树弯两山之间,悬空橫跨的一座大桥说:“这就是官渡河第三座大桥,即江习古高速官渡河特大桥”。据说,桥面离河沟中心高度接近200米,——哇,好漂亮呀!仅能看到的就有近二十跨……前几天刚试通车。说时迟那时快,一辆小车从桥面上疾驰而过,给人一种凌空飞越的感觉——好悬啊,太刺激了!的确,秀山丽水的官渡河,过去没有一座像样的桥,如今可是“三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啦!如此磅礴气势,怎不令人震撼!?此情此景,心中一种敬意油然而生——那些桥梁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真了不起!作为官渡河交通发展变化的见证人,我们欣然在此留了个影!
无巧不成书,江习古高速官渡河特大桥,也是依当年红军长征之路的走势而建,想必前人更不可能想到,今天这里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离开官渡河,我们驱车顺河而下直奔程寨镇。印象中去程寨的路,是40多年前,顺石门大堰沿边而走的泥巴路,尤其是秋冬季节,泥泞不堪,特别是对于那些背、挑负重的人来讲,简直是一种煎熬!而今眼目前,虽然只是双向车道柏油路,但是路面状况非常好。过去十多公里山路要走大半天,现在只需要20来分钟就可以搞定;原来的程寨大河南岸只有一两户人家,现在因路而兴形成一条街;过去程寨大河没有公路桥,过往十分不便,现在一桥橫跨南北两岸;原来的程寨街上全是木房子,现在几乎被钢筋水泥楼房所取代。赶场天的程寨镇,车辆多得没处摆。街上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百货商品、生产生活物资应有尽有。无疑,乡村的发展与繁荣都跟道路交通的改善有着密切关系。
曾几何时,有些地方,只注重城市和大路边的建设,而忽视一些偏远山区乡村道路建设,这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在从程寨镇回家路上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颠覆了自己对这个多年来形成的所谓“共识”。
我们在一个叫两岔河的地方分道走山路。车子开足马力,过河就爬坡,绕过一弯又一湾……青山翠绿的习水河两岸,依山而建的黔北风格民居是那样的耀眼,新铺成的水泥路延伸至各家各户,有些人家的门前或亭院里还停放着小汽车……简直就是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游!边走边看,谁也没注意究竟绕了多少个弯子,好不容易才爬到了山顶。有人建议:“这里风景独好!”于是我们一行合了个影再走。从介绍中得知,河对岸是蚂蝗坝国家森林公园,巍巍群山,峰峦叠障,在蓝天白云下,俨然一片绿色海洋,在它后面,就是迅速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习水县县城!汽车来到大山深处,一个叫‘关边村柏杨树’的地方,眼前景象更是令人心旷神怡。远方,云海还没有完全散去,崇山峻岭一望无涯,茫茫林海烟波浩渺;近处,绿油油的玉米高粮地,稀稀落落的居民建筑看起来东一幢西一幢,但却有一种别墅般的气质!鸡犬之声相闻,偶尔还见孩童嘻戏——妙哉!有谁会想到,过去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现在不仅家家户户都有太阳能灯,有自来水,竟然还把硬化公路都修到家门口!我有些不解:就几户人家也特意为他们修条硬化公路吗?大哥说:据讲,是当地政府负责把主要干道修好,除了搬到城里的撤迁户以外,自愿留下的,各家的细小分支线路由自己打基础,再由政府帮助作路面硬化处理,全县都一样。——好一个世外桃源啊,真让人羡慕和嫉妒不也!
(五)衷心祝福“娘家路”
是什么力量促使习水交通建设发生如此奇迹般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答案是肯定的。俗话说得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显然,70多万习水人民形成的共识,才是习水发展变化的内生动力。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奋力脱贫,要脱贫就得先修路。是的,沧桑巨变,风雨兼程,40年来,习水人以其聪明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2017年,就提前完成了习水县村通公路建设“十三五”建设任务。这一年,习水县境内公路总里程就达到8800多公里,切实打通了农村公路的“最后1公里”; 247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客运专线,通达率达100%;什么高速路啊,国道、省道、县乡道啊,乃至村道、组道,道道畅通。这一年,习水县荣获全国首批‘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称号。
是的,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人还是那些人,可家乡道路交通变化之大,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当然,对于习水道路交通建设的成就,我知道的或许只是凤毛麟角,令人振奋和值得期待的事儿肯定层出不穷。有媒体披露,在继仁(怀)习(水)赤(水)高速路2013年通车,江(津)习(水)古(蔺)高速路2018重庆至习水段试通车之后,习水至正安县高速路建设拟在2019年通车;四川泸洲经赤水、习水、仁怀连接遵义的城际高铁(动车)已签订协议;贵阳经遵义至重庆之间的高铁,也要经过距习水县城不到百里的桐梓新站。习水作为遵义市、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城市群中的重要一环,撤县改市的各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地处黔北和川渝“咽喉要道”,勤劳智慧的习水父老乡亲们,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习水游子的“娘家路”,是一条注入了“红色基因“的现代化之路,注定是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是通向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水平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美丽之路!我衷心祝愿“娘家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长久!
当“娘家路”的故事讲到这里时,无数往事与现实交织,喜悦与感慨相生,让人久久难以平静,尤其是那首挥之不去的、奶声奶气的儿歌“巴山豆儿”,似乎又在耳边萦绕。但我想,故乡习水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娘家路”已今非昔比,那么,不知吟唱了多少年的童谣歌词,也应该作些相应的修改了吧:“巴山豆儿,叶叶儿长,巴心巴意来望娘,路又直,路又宽,迢迢千里一日还!”
作者简介:何本书,1951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习水县,现云锡集团退休职工,定居于云南省个旧市。
总 编:何远进
编 审:王国利
Hash:d6aad754424421a17621731006da5876636a755b
声明:此文由 习水文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