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两岸诗意浓!到桓台古桥观风物,体味历史沧桑

桓台县部分桥梁名称由来

民国重修新城县志”卷七”建置志三”桥梁”》中记载:

郑潢沟二十六桥(节选)

安泰桥:在朱家庄西,城东南二十五里,乾隆四十五年王维铭等修。又六里为。

见龙桥:在胡家庄西北,城东北七里,嘉庆七年重修。又四里为。

桓阳桥:在王家桥东,城东北六里。又一里为。

卧龙桥:在昝家庄西,城东北二里,雍正十二年刘世荣等,乾隆二十四年刘必盛等,嘉庆七年刘大纶等相继修。又四里为。

会仙桥:在孟家店东,城东南二十里,乾隆二十五年张教祚等修。又半里为。

普济桥:在罗斜沟西,城东南二十二里,乾隆二十四年陈怀璞等修。又四里为。

乐善桥:在刘斜沟西,城东南二十三里,乾隆三十七年于斯益等修。又一里为。

问山桥:在中石桥庄东,城东南二十七里,石华才等修。又二里为。

晓月桥:在北石桥庄东,城东南二十七里。又二里为。

盤龙桥:在城东北里许,旧系土桥,乡耆于祜易以石,乾隆十二年张烒等修。又一里为。

通济桥:在王舍庄北,城东南四十四里,康熙二十七年修,嘉庆四年孙子健等修。又二十里为。

广济桥:在司马桥北,城东半里许,明乡宦李泰重修,清嘉庆六年生员王祖彬等重修。又一里为。

锦带桥:在薛家庙西北,明嘉靖中乡民孙章等重修,嗣续修多次,均有碑记,城东十六里。又半里为。

郑潢北支十二桥(节选)

锦龙桥:在唐三街东,又半里为。

还河有发源桥、封源桥(节选)

发源桥:毕家庄南,城东十五里曰。

封源桥:在毕家庄内。

孝妇河二桥(节选)

大通桥新桥镇东南,城西北二十里,四逹通衢,乾隆四十五年汪德等重修。又东北五里为。

孝妇故河桥十三(节选)

马车桥:嘉庆九年重修。又北一里为。《桓台县志》中记载:“在城北十六里。桓台轶事云是为狄水昔。孔子适齐陷马车於此乃作狄水之操以自哀故后人为桥因以名马噫滔滔皆是欲济无梁吾道终窮良可浩暵诗云(劳劳车马是吾师何事窮途竟有斯一曲狄操千古恨不堪回首问撑犁)。”

风善桥:在岔河庄前,乾隆三十六年道士杨道生募化重修。又东三里为。

兴旺桥:在岔河庄前,乾隆二十四年僧通海募建,嘉庆八年僧智广募重修。

小清河六桥(节选)

王明桥:乾隆五十六年王有文等重修。

时水九桥(节选)

玉带桥:在索镇中间,城东三十里,旧垒石为之,低凹不便行人,明万曆中乡宦杨起震增而高之,行旅便焉。清乡宦于觉世重修,乾隆三年乡人募修,道光二十一年知县周凤喈、乐安知县协捐相继重修,光绪间绅商捐募修。又北四里为。

起凤桥:在扒头桥庄西,城东北四十五里,嘉庆八年乡耆魏景雍等重修。又北四里为。

梧河有迎仙桥(节选)

迎仙桥:在城南里许,今废。

湖阴二桥(节选)

滑沟桥:在庄西,城东北四十里,乾隆五年宋养福建。又四里为。

龙湾桥:在庄西,城东北四十四里,巩学闵等重修。康熙三十二年《新城县志》记载:“鱼龙湾,在锦秋湖中,水旋涡不定,传是龙窟。天将雨,往往见龙挂,雨罢还归于此。”

白石沟福禄桥:在城东南里许,嘉庆八年监生耿宗俊等募修。又东半里许为。

桓台县部分桥梁故事与传说(二)

11

增和桥

从前,一个和尚和一个秀才同行。来到一个小桥上坐下来歇着。这时,一个农家媳妇挎着篮子给在地里干活的丈夫送饭,正来到桥前,和尚和秀才见这媳妇貌美,便想调戏她一下。两人躺在桥上,把路全挡住了。这媳妇来到桥上,见过不去,就说:“请二位闪闪,让俺过去。”“过去倒容易,你这篮子里盛的是什么?和尚先开了口。“里面有白面饼和炒黄瓜,是给丈夫送的。”“白饼、黄瓜,不错呀,咱吃点行吗?”秀才挑着舌头,尖着嗓音,慢条斯理地说。 媳妇见这两个家伙行为有点不端,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说:“行是行啊,只是……”“只是什么,快放下让俺俩尝尝,要不,别想过去。”“尝尝,就是都吃了也行啊。”两个家伙一听来了情绪,猛地坐起来,两眼盯着媳妇,不住地往肚子里咽口水。 “不过,……”媳妇接着说:“我看你们都是识文解字的人,得每人作一首诗,作得上来便吃,作不上来就让我走。” 和尚和秀才觉得自己肚子里有点墨水,作诗还不是“小菜”,于是满口应承。“作啥诗,你说吧。”“就以这三字为题,每人用其中一个字作一首。”媳妇说着把手往左边一指。 和尚和秀才顺着媳妇的手看去,只见桥的拦墙上刻着三个大字“增和桥”。 和尚看了看那个“增”字,摇了摇葫芦瓢子头,慢条斯理地吟道:“有土也念增, 无土也念曾, 去土添人变为僧, 僧家经卷人人爱, 我愿吃白饼卷那黄瓜菜。” 和尚紧扣主题,领先作完,说着就想往篮子里伸手,秀才拦住说:“且慢,听我的。”“有口也念和, 无口也念禾, 去口添斗变为科, 科举功名人人爱, 我愿吃白饼卷那黄瓜菜。 说完,两只杏核子眼瞥向了媳妇:“看你的啦。“媳妇不慌不忙吟道:“有木也念桥, 无木也念乔,去木添女变为娇,娇艳女子人人爱……” 和尚和秀才一听瞪起了眼,伸长了脖子,听她的下句。“胸前长着两大快, 一边奶和尚, 一边奶秀才。” 两人一听耷拉了头,知道这女子才学不凡,白一场羞辱,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12

云涛桥

传说在索镇乌河玉带桥北侧。为河中一船形高埠。南北长87米,东西最宽处31米,面积约2400平方米。地表低于玉带桥面数尺。相传,东海龙王有个小儿子叫小白龙,自幼娇生惯养,遇事专横。这天,小白龙在宫中玩腻了,正想到宫门外游玩寻欢,忽听到从西面传来一阵阵鼓乐之声。他立即带了虾奴蟹仆等一班随从出了龙宫,迎着乐声寻踪而来。他们穿过海眼,沿着清水河一直来到索镇玉带桥下。嘿!那鼓乐之声原来是从桥北面的河中高埠上传来的。这天正是清明佳节,因当地百姓对管理清水河的乌龙神感恩戴德,每年便从这一日开始,连续开七天庙会,唱七天社戏以表答谢。小白龙在水中,一时弄不清详情,便派奴仆前往探听。那虾奴化作一个驼背老太婆来到人群中,这也问问,那也看看,回来报告说:“人们在上面奏乐演戏,磕头下拜,敬奉那小小的清水河神乌龙。这里既没有你龙太子的香火,也没有龙王爷的神位。”小白龙一听,又气又恼,骂道:“这群村俗野夫,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他越骂越生气,索性使出了呼风唤雨的本事来报复这里的民众。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清水河里浊浪滚滚,河水像狂暴无羁的野马,很快漫过了戏台,淹没了两岸的房屋和庄稼。清水河两岸的百姓遭此劫难,真是惨不忍睹。乌龙神见此情景,义愤填膺。他一面向龙王爷奏本控告小白龙的恶行,一面带领兵将引退大水,整修堤岸,使百姓重建家园。龙王爷收到乌龙神的奏本,不但没有治罪小白龙,反而大骂乌龙妄图聚众谋反。自此,小白龙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又一年六月,清水河沿岸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小白龙带着雪龙又来了,一夜之间下了三尺多厚的大雪。庄稼冻死,人畜病倒。乌龙神目睹此情,实在忍无可忍,便与小白龙厮杀起来。他们从清水河中杀到云头之上,又从云头杀到清水河底,只搅得河水滚滚,浪涛连天。小白龙哪是乌龙的对手!不一会儿便破鳞残甲,葬身于落龙滩。雪龙逃回龙宫,龙王闻知龙太子败死,气得七窍生烟。他立即下令将乌龙用千钧锁锁了,压在玉带桥北的河中高埠之下,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龙王娘娘听说小白龙已死,便放声痛哭起来。她这一哭,东海波涛翻腾,浪潮顺着海眼涌入了清水河。水泛河岸,沿河百姓无处脱逃,纷纷涌向河中高埠,宁愿与乌龙神共患难。水势越来越大,淹没了两岸所有房屋,淹没了巍巍铁山。说也奇怪,只有那一片河中高埠上滴水不见。原来是乌龙神在下驮着,随着水势沉浮,任凭波浪再大,高埠安然如故。人们得救了。为了纪念乌龙神的功德,人们从此便将清水河改称乌龙河,将玉带桥北那块河中高埠称为云涛。

13

苍云桥、振玉桥

元代的“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和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石屏,在王渔洋纪念馆的石刻园中陈列。

14

法雨桥、慈云桥

兴福寺内殿宇建筑宏伟,禅院古朴幽雅,是我县有名的寺院建筑之一。佛阁前悬有“法雨慈云”横匾,楹联是“未及西域瞻法像,先向东土现灵光”。

15

湘竹桥、金扇桥

“湘竹金扇”是康熙帝钦赐王渔洋之物,扇面纸质,双面铺金,湘竹作扇骨,因此称“湘竹金扇”。反映了湘竹金扇的来历和告诫后人做官不以长官自居而为民的故事。

16

龙盘桥

在马桥镇木佛村西北角的幼儿园里,生长着一株三百多年的古槐树,村中一些老人回忆说,这棵古槐树曾经生长在一座寺庙内。这个寺庙就是桓台县内四大寺庙之一的兴福寺,如今寺庙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这棵老槐树。如今,兴福寺早已香消庙无,然而,寺庙曾经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使这个不大的村庄出了名。那么,这棵古槐到底何时栽的,又是何人所栽,至今一直无从考证。不过村子里却有这样一个传说,那就是这株古槐是天龙所化,所以称为龙盘槐,但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

17

千秋桥

传说“千秋”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后来齐桓公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 “千秋”为祝寿之词,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打秋千时,人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很有趣味。《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

18

观湖桥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相,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琅玡郡阳都县(山东沂南)人。年轻时随父避难荆州,后借探亲之际,沿临淄西安(索镇)诸葛庄一线,驾扁舟登马兰台(华沟南沿),极目览景,心旷神怡,即兴赋诗《观湖即目》:“今我访齐都,放荡鲁连坡。观湖河秀气,今翠为姑苏。借予一海鸥,自挟双凤凰。含笑瞰倒影,欣然胜吴刚。”

19

锦秋桥

马踏湖最早叫平州,春秋时期称少海,又名会城湖, 传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湖区东侧的会城,重兵陈列,马踏地低,故名马踏湖。因其碧水连天、风光无限,为历代达官贵人所向往,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宋代诗人苏东坡(公元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贪看翠盖拥红装,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纵教匹练写秋光。”此后,元兵部侍郎于钦又有和诗,人们选用诗中所含“锦秋”二字命湖,这样,马踏湖又名锦秋湖。

20

五贤桥

清乾隆年间,湖区人民维修五贤祠时,以“江北青箱”王氏叔侄为首倡导“三贤”者:一曰鲁仲连、一曰诸葛武侯、一曰苏文忠公,颜斶、辕固二贤设牌位祭之。鉴于以上情况,1985年在三贤祠旧址,由政府和村民投资重修祠堂时已改为五贤祠。殿内五贤塑像是山东艺术学院雕塑教研室主任张昆仑副教授制作。五贤塑像一字排开,中为鲁仲连、左为苏东坡、右为诸葛亮、东西为辕固和颜斶。诸葛亮、苏东坡是一代军事家、文学家;鲁仲连有胆识、仗正义,乐于扶危济困,为人排难解纷;颜斶不畏权势,不慕荣利,是齐国高士;辕固是西汉“齐诗学”的开创者,为人公正廉直,为人们所敬仰。这就是人们新推崇的五大贤人。

21

青箱桥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当时称新城县)王士禛(号渔洋山人)家是明清之际科甲蝉联、簪缨不绝的大家族,有“齐鲁望族”之称,被世人称为“江北青箱”。现在“青箱”一般指家学渊源,人才辈出。据考证,王家明清时先后考中36位进士、52位举人、162位贡生,至于监生、增生、庠生那就更多了。明清时,王家尚书、督、抚以及道、府以上的朝廷大员有数十人,还出现了“父子尚书”的辉煌时期。王氏家族在明朝末年被称作“王半朝”。

Hash:9ade7c01b2feb4f14b9ab50f40aa01a9e71d878e

声明:此文由 桓台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