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衢州新添2处国宝!
10月1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核定并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50处。
浙江有50处文保单位跻身上榜名单, 为入选文物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衢州的江山文昌宫和仙岩洞摩崖题记榜上有名。
加上此前已有的14处,至此,衢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了16家。
仙岩洞摩崖题记
所属类别:石窟寺及石刻
仙岩洞位于衢江区樟潭街道金仙岩村红星自然村南岩洞中,1989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仙岩洞洞口宽25米,深22.3米,高5米,洞内面积约390平方米,洞壁上留有50余块摩崖题刻,现存有文字的题刻39块。从这39块题刻中可以看到:29块题刻有确切纪年可考,唐、宋、明、清各代均有;题刻的字体风格迥异,体势各异,楷、行、草、隶、篆书等俱全;题记内容丰富,大多是当朝官员和著名文人的笔迹,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有记载北宋朝廷官兵镇压以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题记。
仙岩洞摩崖题记分布密集、数量众多,字体齐全,这些石刻,大部分保存完好,有的字迹模糊不清,很难辨认,有少数石刻随石壁风化剥蚀。题刻延续的时间长,且大部分有确切纪年,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据民国《衢县志》寺观中记载:“住僧以岩为寺,后洞门外扩建禅宇,称仙岩寺,旧名岩院。北宋皇帝宋神宗赵顼于熙宁元年赐 ‘寿圣仙岩院’匾额”。从石刻来看,最多的为宋代,因为这与中国宋朝的佛教文化空前繁荣, 仙岩洞僧人众多,香火鼎盛有关,与它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
所属类别:古建筑
文昌宫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占地面积1576㎡,主建筑有三进四天井。外墙是砖牌坊式的建筑风格,四根石柱就是“门当”,出自成语“门当户对”。左右两侧厢房的门匾上的“居仁”“由义”,出自《孟子》:“居任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意思是内心仁爱行事要遵循义理。
文昌宫前庭栽有两棵桂花树,古代种植桂花树因其“桂”与“贵”谐音取其“富贵逼人”,金榜高中有“蟾宫折桂” 之意。其中一棵是与文昌宫同龄的百年金桂,经过精心的保护至今仍香气逼人。
文昌宫是幢集建筑、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与一体的艺术宝库,它不但艺术价值深厚,而且还蕴含着浓厚的尊师重教、倡问导读的氛围。文昌宫中现存有451幅彩画,其中71幅人物典故,380幅山水花鸟。
衢州还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起来看看此前入选的14家吧!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宋,明正德十五年迁于现址。
据史学记载,南宋时,孔子第47代嫡长孙孔端友率族人南下,在衢州建立南宗孔庙安了家。
宋亡后,元忽必烈让孔氏后裔从衢回山东,孔子第53代嫡长孙孔洙以其先人在衢为由拒绝,让爵于山东孔氏,衢州一族,从此定居。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镇舍利塔,位于龙游县湖镇镇星火村。
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北宋。
舍利塔附近原来有座舍利寺,陆游的《夜行宿湖头寺》中的湖头寺,就是舍利寺,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严重毁坏。
塔尖乃一尺许粗大铜针,塔刹上有铜质葫芦,通过六根铁索连于塔之六檐角。全塔造型精致,基本保存完整。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柯城 衢州城墙
衢州城墙,位于衢州市区。
始建于东汉,南宋、明、清、民国期间多次修葺。
衢州城墙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黄巢起义、方腊起义、常遇春突入南门……这些战役均在衢州城墙下发生。
现存城墙及遗址有大南门、小南门、大西门、小西门、东门、西安门以及南、北护城河,总长2800余米。
江山 三卿口制瓷作坊
三卿口制瓷作坊,位于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
始建于清代,1997年停烧。(三卿口制瓷作坊由龙窑、水碓房、拉坯房、淘洗池等组成。)
据《须江黄氏宗谱》记载,清乾隆年间,黄氏先祖到此,以高岭土矿为原料、山溪建水碓为动力开窑创业。
现存龙窑于1962年重修,至今仍可使用,并保持着历史风貌。三卿口制瓷作坊称得上是古代制瓷工艺流程的活标本。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柯城 周宣灵王庙
始建于南宋,现建筑为明代、清代修葺。
周宣灵王庙始建于南宋,是孔子第51世孙衍圣公孔文远为奉祀孝子周雄而立。(周雄与孔文远是同窗好友)
相传,其母病重,周雄千里迢迢赴江西祈福,乘船返衢至双港口时,听闻母亲去世伤心过度,气绝身亡,但他身躯却直立不倒。
衢州百姓见此场景非常惊讶,敬奉他为神。孔文远念周雄对母亲如此孝心,便为他漆身塑像并捐地立庙以祀,供后世敬仰。
柯城 蓝氏宗祠
蓝氏宗祠,位于航埠镇北二村。
始建于明代,历史上维修三次,现存于清代建筑。
蓝氏宗祠是浙江省保存最为完整的畲族宗祠。相传原来造宗祠时,只有三根柱子。蓝氏族长说,谁能采到第四根柱子,便可归宗蓝姓。
一位上门女婿到深山找到木材后,一场暴雨狂泻而下,正好将木头运至北二祠堂门口,上门女婿连夜将木头支上祠堂。
每年春节和农历三月三等节庆日,蓝姓畲族人便会到此举行隆重的祭祖典礼。
衢江 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位于衢江区云溪乡车塘村。
吴氏宗祠前,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古牌坊,牌坊顶端嵌着一块雕刻着“圣旨”二字的匾额。
相传明朝时期,通州百姓遭受水灾,吴氏第七十五代吴赈荣、吴赈隆兄弟分别捐粮食两千斛(相当于2000袋50KG的大米)、白金百两赈灾,皇帝感其义举,特地嘉赐圣旨,准建牌坊。
龙游 小南海石室
初步判定为汉—明遗址。
其实小南海石室就是龙游石窟,在“国保”名单中称为“小南海石室”。
石室的未解之谜耳熟能详。但它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还有一段小故事,你可知道?
2003年首届浙江作家节,莫言在龙游石窟二号洞内以“我说龙游石窟千古之谜”为题,即兴创作了一则童话。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只金毛的小耗子变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来到了龙游,这个地方的许多小伙子都爱上了她,小姑娘就说:“你们每个人给我挖一个洞窟吧,谁挖得最漂亮,最高大,我就嫁给谁。”于是很多小伙子就费劲了终生的精力挖出了这个洞窟。
龙游 鸡鸣山民居苑
始建于明、清,上世纪90年代起修葺。
鸡鸣山民居苑俗称龙游民居苑。
宋代,一位叫吕大防的读书人,在此设书院讲学。一天,他听见草丛中有鸡鸣声,遁声而去,结果发现一堆白银,他把这些白银都上交给了官府。后来,吕大防考中进士,在饶州当了官。此事,也就传为了一段佳话。
龙游 三槐堂
三槐堂,位于龙游县横山镇。
始建于明代,清代起多次修葺。
在南宋端平元年,王氏祖先王烽和他的弟弟王煜为避战乱,率族人从山西太原迁居到横山镇,于是,便有了“迴源王氏”。
明代,迴源王氏家族兴旺发达,各分支所建的支祠均称为“三槐堂”。
龙游 关西世家
关西世家,位于龙游县横山镇杨家村。
始建于明代,2015年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
“关西世家”追溯其名,可探索杨家将后裔在浙江的支系。
据《迴溪杨氏宗谱》记载,关西世家是睦州太守杨宗明,为避宋金战乱,迁居至横山镇建立的定所。
龙游 叶氏民居
始建于清代,2009年,浙江省文物局进行修缮。
三门源村是叶氏祖居之地,因位处山区,遭受动乱较少,整个村的建筑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的特征。
艺术砖雕是叶氏民居建筑群的精华,其中有23方戏曲砖雕,每块各镌一出戏曲故事,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龙游 绍衣堂和横山塔
绍衣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2006年至2007年间修葺。
绍衣堂为横山村张氏宗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绍衣堂为研究我省明代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横山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2006年至2007年间修葺。
绍衣堂和横山塔,位于龙游县横山镇横山村。
横山塔八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0余米。曾经,横山塔是一个家族的荣耀,塔身的每一块砖,都印有他们的姓氏。
江山 南坞杨氏宗祠
南坞杨氏宗祠,位于江山市枫林镇南坞村。
内祠始建于明代,外祠建于清代。
南坞杨氏,世代崇尚儒学,耕读传家。
自尹中公开始,有25人获进士、举人,分别官至御史、京府尹、刑部郎中云南兵备道、大理寺左评事、知县等。
明朝,时任刑部尚书的江山人毛恺,为南坞杨氏题词“江阳望族”。南坞也被后人称为“江南杨氏望族”第一古村。
来源:掌上衢州 衢州广电传媒
编辑:方思远 余蕾
审核:陆冰凌
Hash:1c1631df3d1152af0d7b469a5eadd60672745e75
声明:此文由 衢州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