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站林场,大兴安岭密林深处,“黄金之路”古驿遗址
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隐匿着一条联通外界的古驿路,绵延近千公里,它是清代捍卫领土主权的“奏捷之路”,也是开发漠河金矿的“黄金之路”。它就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黑龙江地区重要文化线路之一,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遗址。
这个冬日,来到塔河,来到二十二站林场,在冰与雪中,走进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第二十二站遗址,挖掘清代驿道的文化底蕴,触摸大兴安岭的沧桑巨变。
▼奏捷之路,黄金古驿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遗址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为准备进剿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入侵者开设的。清政府调集蒙古族士兵五百人并索伦兵一部在理藩院侍郎明爱的率领下,沿大兴安岭北坡砍树为路,架木为屋,自墨尔根(今嫩江县)至雅克萨斜对岸额木尔河口(今漠河县二十五站村),每隔 30 公里左右设一站,沿途共设置 25 个站舍。这条驿道的设立,比由墨尔根经黑龙江省将军驻地爱珲再溯黑龙江上行而至雅克萨城的驿路,缩短了 400 余里行程,加快了军事传递、军力运输、军需供应,在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奏捷之路“。
雅克萨反击战争结束后,清军从驿路撤走,这条战时赶修的驿道驿站逐渐荒废,直至光绪十三年(1887 年),清政府派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为漠河矿务局第一任督办,由黑龙江城(瑷珲)经墨尔根沿清康熙年间的旧驿道,开辟“黄金之路”。光绪十四年(1888 年),李金镛从陆路赴漠河开办金矿,沿雅克萨驿路旧址向漠河老沟金矿增设了 6 站,直到三十站漠河(今北极村)、三十一站老金沟,之后,随着矿区的发展,驿路再次向西延伸到洛古河,增设三十二站和三十三站,向西直达额木尔河畔的洛古河。至此,这条驿路全程近 1000 公里,之间每 30 公里设一个驿站。此后,虽几经荒废,但世居于此的鄂伦春人一直沿用。
这就是中国北方历史上著名的“黄金之路”,在组成驿道的 33 站中,大兴安岭区域内设有23站,从 11 站进入呼玛县北疆乡开始,直达中国最北的漠河县洛古河,长度达 700 公里,其中,呼玛境内 7 站,塔河境内 6 站,漠河境内 10 站。部分驿站遗址沿用百年前的名字,甚至依旧在使用,有的是林业检查站,有的是养路道班,还有的是林场场址。
塔河二十二站林场,因是古驿站中第二十二站而得名,是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保存得最完整的遗址之一。大兴安岭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乘着车来到森林腹地,来到二十二站林场,在零下28℃的户外久久停留,触摸百年前的沉重历史。
二十二站林场的地上遗存并不丰厚,有的或许被大雪掩埋,无法探寻,可是,只是站在二十二站林场,不需要其他凭据,便能轻易的清时捍卫领土主权、驱逐外强的壮举,回望大兴安岭林区的沧桑巨变。
▼密林深处,林场人家
冬季的二十二站林场,沉睡在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只是,踏上厚厚的雪,慢慢走进,依旧能发现黄金古驿的新风新貌,国有林场的转型蜕变。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2016年,塔河县启动国有林场改革。二十二站林场,在抚育和管护森林之外,靠山吃山,种植食用菌,养殖森林猪、山鸡;挖掘驿站文化、知青文化,以厚重的历史和原始的生态,吸引着旅游者的视线。
林场森林猪养殖已颇具规模,以东北本地猪作为饲养品种,采取圈养和放养相结合的方式,每天定时将森林猪放养到山林中,让其自由采食纯天然的野果、野菜、野草、树叶等林下食物,早、晚配制两顿玉米面混合豆饼和麦麸等无化学添加剂及生长素的饲料作为补充。这种得天独厚的养殖方式,使猪肉肉质鲜嫩、肌肉弹性好、口感独特,没有野猪肉的粗糙和圈养家猪肉的肥腻感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林场食堂,吃一顿森林猪,才知道,原来猪肉,也可以这般美味。
二十二站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森林猪之外,还养殖了生态鸡、松鼠、毛驴;种植了黑木耳、灵芝、五味子、赤芍。当围坐在饭桌上,听着林场领导介绍一道道自产的生态美食,很难忽略那激昂的语调,发光的眼神,那是对未来的期许。只可惜,大雪封山,没能走进密林深处,一探森林猪惬意的生活。
沉醉于林场的原始生态,也发现了林场开放的怀抱。为了迎接外地游人,依托森林、驿站资源,林场建设了最北驿站邮所、知青文化园,开起了旅馆饭店。冬日的林场,驿站邮所、知青文化园都没有开放,只是在外面匆匆一瞥,却不难发现它们与二十二站林场的契合。
最北驿站邮所是黑龙江最北的驿站邮局,邮局造型独特,是一座具有大兴安岭地域特色的木刻楞建筑,外部色彩选用象征着喜庆吉祥的中国红,搭配原木色,在大兴安岭遍地的雪白中遗世独立。这座别致的建筑,从设计到建设,没有聘请过一名专业人员,均是由林场场长带领职工设计建设。
知青文化园,顾名思义,是还原知青时代的文化记忆,还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大兴安岭建设初期,二十二站林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它们在这里挥洒着汗水与热血,燃烧着青春与激情。大雪尘封下的知青文化园,让人忘记了这是林场新建的体验园,偶尔露出的建筑,年代感十足的老物件,让人恍惚间回到当年。
然而,最让我流连忘返的,依旧是林场人家。大雪覆盖下,一排排黄色的矮房,整齐,鲜艳;林场职工在这里生活,或鸡鸣狗吠,或炊烟袅袅,是冬日林场最鲜活的存在。森林禁止砍伐,但林间死去的落叶松,依旧可以在林场人的手中变成一堆堆柴火,温暖着整个冬天。
新浪微博:@觉非行记
Hash:3ade1c27f66fefae017f60b78bf3c51661d045a1
声明:此文由 觉非行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