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逢锦年,中秋在通化历史博物馆与昔日金年共团圆

中秋节快乐

星临万户,月傍九霄。转眼,一年一度佳节到,此时此刻中秋来。中秋月圆人团圆,这一天,站在通化的彼岸,最应来到通化历史博物馆,与来路的风景片片、风情种种,打个照面,让今日与昔日,再逢上一次团圆。

通化历史博物馆位于通化市科技文化中心——一座本就充满着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祥和气息的建筑里。

这座恢弘具有内秀的建筑,位于通化市江南大街最南端,南侧毗邻万发拨子遗址公园,背临群山,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山景资源。总占地面积为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外观装饰取材于通化特色满族剪纸艺术。建筑主体三层,目前有五个展馆:科技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这是通化市最大的一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科普教育、文化服务、传承历史、发展产业等多功能于一体。

通化历史博物馆是其中重要的篇章,建设规模达60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6000件,集中展示了通化6000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和文化遗存。

走进通化历史博物馆内,会发现,这里以通史陈列的方式,讲通化“通史”分成10个部分进行展示。

远古足迹是展示的首个板块。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壁画、情景再现、动物骨骼化石及图文资料的展示,了解到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华北古人为代表的人类祖先,为了寻找新的资源和栖息地,沿燕山山脉进入长白山地区,过着穴居生活。

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半地穴式房屋,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制陶和磨制石器等手工业开始兴起,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也逐渐形成。如位于通化市金厂镇跃进村的“王八脖子遗址”,在1956年被发现,并在1997~1999年间出土了大批的文物,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通化人类历史的起点,从这里开始,伴着日月星辰的轮转,逐渐放射出通化人文历史的光辉。

从这里开始,通化的溯源之旅开始一步步地走向今天。商周文明、汉郡故墟、高句丽、唐置府州、辽金纷争、扈伦兴衰、佟佳故里、开发关东、反抗殖民是其他九个部分的内容,以沙盘展示、文物陈列、实物模拟等方式,为大家徐徐讲述着通化故事。

在通化市金厂镇金厂村出土的青铜短剑,是战国晚期的文物,而与它相对的矛范,则是用来制作矛的一种模具,经鉴定同为战国时期的文物,而它们,也同为国家一级文物;好太王碑高度6.39米,碑文镌刻在竖栏内,四面环刻,共44行,每行足字41字,原刻总计1775字,是我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松花砚长期以来作为宫廷御砚所专用,直到清末狼烟四起才销声匿迹,直到1979年通化市工艺美术厂发现松花石老坑遗址,并成功雕刻了松花砚,成为我国当代最早发现和雕刻松花砚的一个单位,才让松花砚重现往日风采,现在,松花砚是通化的优势产业......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字丨杨雪妍

编辑丨王茗楀

编审 | 赵金锐

Hash:3e5c43ebc84ecce2afc26b8ae3a94df655a25105

声明:此文由 发布第一时间的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