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74岁的上海大戏院回来了

门外停靠了一艘“宇宙飞船”在做艺术展览,簇新的牌子上书“上海大戏院”。

近日,走过复兴中路陕西南路路口,视线难免会被重生的“上海大戏院”吸引。断续重奏的城市传说,续写绵延的都市文化,74岁的上海大戏院回来了!

诞生初期即命运多舛

与歌舞不断的文化广场只隔了一条陕西南路,跟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正门对望,隔壁是都市生活的新宠野兽派花店,再隔两个铺头有尔冬强开的、推广ART DECO文化的基地汉源汇……这里细数得出如此多的“地标”;然而如果不是上了些年纪的老上海,很难说出它的名字——“上海电影院”,抑或是更早些时候的“上海大戏院”。

也许你路过时看到过它剧场的轮廓,也许你听过关于它的零星故事,可是它夹杂在零食店与餐饮食肆之间,难与昔日种种对应。时代的更迭里,它被遗忘、被冷落。而今,74岁的它回归城市生活,带着它最初的名字:上海大戏院。

身为上演戏剧的舞台,这座剧院本身也有关于自身波折身世的“剧本”——二战期间,法国人白伐特和当时苏联人赵福克合营的上海影院公司购得辣斐德路近亚尔培路口(今复兴中路1186号,近陕西南路口西北转角)地块,欲兴建戏院,但因资金不足,未能按时完工。

后由法商上海影院公司与天平洋行经理苏侨罗古文订约,罗古文出资修建未完成部分,换取影院股权并租赁经营五年,周转之下,工程继续。

上海大戏院始建于1942年,由外侨集资建成,初名银光大戏院,1943年正式营业,更名为上海大戏院。

然而好事多磨,罗古文接手修筑期间,又出现资金缺口,他再抵出部分股权换取现金,如此勉强完成戏院修筑,但也为日后的归属留下了隐患。

由戏剧舞台转为电影放映

戏院落成初期,也曾风光。大演话剧,加演南洋歌舞,宾客盈门。

奈何好景不长,1944年戏院就因经营不善,停演话剧改映了电影;然而仍严重入不敷出。

1943年《申报》广告

雪上加霜的是,1950年,一名股东居然携带隔天票款收入潜逃出境,戏院彻底陷入危机。

这时是由职工组织临时维持会苦撑业务,职工主动降薪,戏院才能维系运转。1956年,市房管局将墙身开裂的上海大戏院定为危房临时关闭,同时决定将其更名为上海电影院。

修复后营业的上海电影院虽是二轮影院,地处文化氛围浓郁的街区,常也客满,周边居民留下许多关于它的回忆。在绍兴路长大的作家淳子看到上海大戏院重开的消息,脱口而出一句:“小时候看电影的地方喏。”

对于上了年纪的沪上"老克勒",印象最深的是"二轮"电影院,因为其票价是附近国泰(首轮)电影院的1/3—1/2,会精打细算的上海市民当然要算算,都会讲:到上海电影院看电影交关实惠!

上海电影院(上海大戏院)和一代一代的人一起置身时代进步的洪流,改装宽银幕,新建冷气机房,改装四声道音响系统,换装航空式高靠背沙发软席座椅……

1990年初,上海电影院内景

1990年代中后期,卡拉OK和VCD风靡,它还建起咖啡厅、录像室甚至电子游艺室,奈何还是渐渐没落。

2011年,上海电影院再度面临安全隐患,停业整顿一关闭就是六年。

老牌文化场所重生蔚然成风

2016年,经典美琪大戏院、百岁的上海大世界重启,投入(试)运行;百乐门也将在2017年4月重新迎客。老牌文化场所重生成为趋势,上海大戏院也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主导下,重修,再振雄风,开门迎客。

修葺一新的上海大戏院不仅用回了昔日的名字,也从内到外创意性修整。入口处,厚重石材打造向上开口的天井。

外望之,像是一块悬浮的巨石,嵌在相邻建筑物之间。

戏院入口是半开放式的公共广场,它不仅是售票区,也是街道的延伸,路人可以窥视到这座建筑的内部场景。

负责重修设计的如恩工作室的设计师说:“希望当人们进来感受迷人的文化和戏剧之前,在走进这个建筑时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它不仅是关于光线的,它也是关于自然元素的。当外面冷的时候,你在里面也能感到寒冷;当外面下雨的时候,你在里面也知道它正在下雨。

你进入这个空间时,光线也进到这个空间,照在演员、工作人员等剧院中的人身上。从景观的角度上说,它不仅仅是光,而是自然进入到这个建筑中。”

若以观众席论,上海大戏院只能算小剧场,现有11x22个座位,加座极限也仅有300席。

但在正式开张后,白天也会把整个剧场打开,开展各种活动和展览,它开放给市民的不止这近300席座位。

未待演戏已有展览。近日,由上海大戏院、阿里巴巴1688及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主办、集结近30位当代年轻艺术家的“RE源·跨界当代艺术展”已在剧场底层空间开幕。

3月31日戏院开幕大戏将是1943年曾登台上海大戏院的曹禺名作《原野》。是致敬历史,执行导演是何念,必然又会有与时俱进的创新。

上海大戏院的屏幕里滚动播放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们的祝词。马伊琍说:“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小时候我们的家就住在长治路走到尽头那边的国光戏院的门口;我们家附近还有一家长治电影院,所以基本上每个礼拜会看一次到两次电影。对(复兴中路)这条马路是挺熟悉的,因为这边还有文化广场,经常来这里看一些表演。

国光电影院后来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它变成了一个叫维多利亚俱乐部,我不知道住在那里的人还知不知道……剧场可以给这个城市留下很多记忆,剧场还代表了一种文化,你会觉得在这个地方有很多人会排队去买票,或者是很多人吃完了晚饭会闲庭信步走到这边去看一个演出,我觉得其实这是一件生活当中很惬意的事情,是我在上海生活里面很享受的一部分。”上海小囡,就像街坊邻居说家常那样说着自己与戏剧、戏院的缘分故事。

——闪耀着精神世界的光辉,但它不遥远神秘,置身居民区的上海大戏院,是戏剧上演的舞台,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摄影 制作/十三叔

关注视典 乐享生活

投稿邮箱

shmzgb@163.com

微信公众号:视典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Hash:5b1a64a697e7d91c96162cb6214d55b55a792bc5

声明:此文由 视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