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故隐士汪君墓志铭》碑刻

高生元

第209期

宁国市甲路镇庄村村吴村端山脚西遗存元代“隐士汪仁泽”墓碑,碑高2.1米,宽1.15米,厚0.16米,石材为青石,今保存完好。立碑时间是元顺帝至正戊子年(1348),碑文由嘉议大夫、礼部尚书汪泽民撰,碑额由议申大夫、秘书卿泰不华篆,正文由将作佐郎、两浙使司清泉监司丞胡立书。

碑文如下:

故隐士汪君墓志铭① 嘉议大夫礼部尚书 汪泽民②撰 将作佐郎两浙使司清泉监司丞 胡立③书 议申大夫秘书卿 泰不华④篆 惟汪氏为歙名宗,本姬姓,鲁成公黑肱次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汪,遂以名。既长,有功,食采颖川,号汪侯,后世子孙因以为氏。 宣之宁国有龙源汪氏,南距县治六十里。上世自歙绩溪来迁、讳承福者,远祖也。历年久,族益蕃,诗书孝友闻于乡邑。君讳仁泽,字君锡,以至正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年七十卒。明年冬,其子彬以胡文亨⑤述君世序,踵门请曰:“先人嘉遁终身,无求于时。今墓有期,先生念宗祊之同,赐之铭,以垂永久,则先人为不亡矣。”闵其勤恳,遂铭之。 闻龙源山水盘回秀丽,奥区乐土,夐绝器尘,耕凿种艺,安业自足。杰特才俊生其间,往往劬⑥经厉操,相羊⑦丘壑,视声利泊如也。 君之曾大父讳时吉,字景元。大父讳一正,字理夫。父讳廷虎,字伯武。盖亦深藏而不售者。伯武元兄廷龙,字伯文,无子,君以父命为之后。 早岁敦雅庄敏,识量过人,莫不器之。稍长,隆师亲友,问学充如,文采烨如皦皦出辈行。壮齿应门,勤慎以给。公上忠厚,以服朋俦,周急难,恤乏困,率为闾里先,咸用激励,且倚赖之。不乐侈靡,自奉简素,宾友来过,款洽不倦。佳时淑景,巾褐逍遥,追逐云月,超然物外。足不入城,府构楼所居西偏,藏书万卷,宪检李公扁曰“一经”。居之东麓,凿池筑亭,以息以游,疏斋卢公大书“高明”于楣。其志尚不群如此。 寻遇郁攸为灾,屋庐荡然,殊不一动其心,不再期新构复旧。己巳岁大祲,赈粟为名,年有有司以名上,当受官,君辞曰:“乐生恶死,吾与人同。方以施不能溥为樵,假是以徼名,岂吾志哉?”⑧ 君虽继伯父后,其事父母益孝谨。袁夫人年过九帙,两被赐帛,尤好施与,姻党宗族岁时蒙惠。时丰服无绮绣,食无重味。君彩衣白发,晨夕左右,凡所以奉养者必躬必诚。 前卒之四日,具觞称寿,白于母曰:“幸登老莱子之年,而无其德,兄弟无故,孙男女三十人,皆吾母积庆也。”翌时,沐浴冠带甚整饬。越三日,过乡邻,言谈尽欢。是夕不事枕衾,神气如平时,端坐而逝。 娶东溪周氏,子男二人,长楙先卒,次彬习进士业,今请铭者。女三人,同里章泳、胡文元,杨厚其婿也。孙男二人,元立、元明。女三人,长适章希道,余尚幼。 君经史之暇,尤嗜地理书,造诣玄微。屐齿所到,间遇吉壤,辄以告人无靳。晚卜埏于宁国乡⑨端山之原,而母氏之藏则徽庆⑩之平园,皆君自择也。彬将以又明年十有二月壬申葬君端山。铭曰: 维汪氏先,周姬之后。鲁成生子,有文在手。因文名汪,既长立功。为上大夫,肇颖川封。有子施孙,以汪为氏。汉仕新安,江左之始。缨组实繁,谱牒莫容。龙源分流,绩溪同宗。伟哉君锡,乐佳山水。曷以承家,孝友诗礼。万卷斯楼,诸峰斯亭。千载之心,七十其龄。邻曲过纵,尝不吝昔。安坐而化,弗事衽席。蓄德不耀,后人之庆。勒铭贞石,端山永藏。 婺源王元善摹刻。

《故隐士汪君墓志铭》碑文简注:

① 汪仁泽(1277-1346),字君锡,居住在庄村村吴村一带。

② 汪泽民(1273—1255),字叔志,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县)。嘉靖《宁国府志•人物志•忠节》、民国《宁国县志•流寓》有记载。初以春秋中乡贡,延祐五年(1318)登进士第。历官至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退居宣州。值长枪贼来寇,或劝其去,不从。参画战守之策,累败贼兵。及城陷,不屈而死。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宋史》有传。碑文文理清晰,言简意赅、语言优美。碑文共947字。

③ 胡立,绩溪九华人,生卒不详。时任“将作佐郎两浙使司清泉监司丞”,碑文正文是由其书写。字体仿赵孟頫楷书,形神俱似,有晋唐古风,且端庄秀丽,不失为书法大家之作。 亨源周氏元代《永思亭集》诗集存其《永思亭》诗一首,诗曰:“一壑一丘思履历,一花一草思壶觞。更有致思于此外,身体发肤思显扬。”

④ 泰不华(1304-1352),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原名达普化。随父定居临海。十七岁,江浙乡试第一名,赐进士及第,元文宗赐名泰不华。授集贤殿修撰,累迁至礼部侍郎。至正十二年(1352),迁台州路达鲁花赤,与方国珍战,阵亡。封魏国公,谥忠介。嘉庆《宁国府志•职官表》记载:“至正九年任江东道提刑按察司肃政廉访使。”。泰不华二书(篆、隶),《元史•本传》称其:“善篆隶,温润遒劲。”常以汉刻题额写法题写元代碑额,格调高古,自成一家。宁国留存下来的“故隐士汪君墓志铭”是非常少见的泰不华篆书碑额真迹。

⑤ 胡文亨:生平不详。

⑥ 劬,勤劳;经,经营。

⑦ 相羊,倘佯之意。

⑧ 意思是:人快乐的生,痛苦的死,我和大家一样。刚施舍一点粟米,还不能救济广大(溥)的百姓(樵),借(假)此而扬(徼)名,这不是我的志向。

⑨ 宁国乡,宁国乡古乡名(二十三、二十四、四十一都),位于今庄村、霞西、竹峰一带。

⑩ 徽庆,宁国县古乡名(二十七、八都),位于今胡乐、甲路一带。

此碑对于了解宁国县宁国乡汪氏家族的迁徙,汪仁泽的生平事迹、子孙后代的传承、和睦的家风以及融洽的乡风,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对了解宁国元代时期的历史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宁国遗存下来的元代《故隐士汪君墓志铭》碑刻十分珍贵。

(作者系宁国市退休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Hash:a023d9e5e92c47842ee3ac05bdce15c394ef793e

声明:此文由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