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普查 | 西坑古村,那些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走进峰源乡西坑村

一水柔蓝,坑分内外,万峰耸翠,势合如何,就在这样一片大山中,隐匿着一个富有独特文化小山村西坑。西坑地处峰源乡政府所在地庞山村的西北面,距离庞山村2.5公里。普查组在村民的引导下来到该村,村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平地,故而村中民房依山梯次而建,错落有致,很是别具特色。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却有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现还保留有80余处,包括古民宅、古学堂、古祠堂、古戏台、古桥、古道、古堰坝等。

▲村民留存祖父贡生画像及照片▲

清朝时期贡生帽及士兵帽▲

该村清代以来,人才辈出,秀才、贡生甚多,村里随处可见古老宅第,目前还保留有五对贡生桅杆脚。青石桅杆墩上刻着徐崐等贡生姓名,“五福临门”、“三元及第”、“松鹤延年”等浮雕随处可见。

村里的徐氏宗祠始建于乾隆7年(1742年),走进祠堂,首先看到是一个古戏台,戏台已有些陈旧,但戏台上面精致的画像依旧清晰可见,再往里走是一个天井,然后是正厅,梁上挂着“有勇治方”、“以厚其本”、“聚德参天”三块牌匾。

西池(初等、高等)两等学堂旧址▲

▲(初等、高等)教材▲

大顺公家庙建于清嘉庆葵卯(1843年)前后,宣统三年,后贡生徐自华在此创办西池(初等、高等)两等学堂,取消了旧清制的私塾教学,开设了国语、算术、国史、地理、自然等现代文化课程,并且还作为义仓,专门用于救济贫困百姓。

▲“存仁堂”中药店旧址▲

▲中药店牌匾及民国时期药店中的时钟▲

▲“存仁堂”中药店的药柜及帐簿▲

徐自华之子徐彬章后在村中开办“存仁堂”中药店,为村民百姓悬壶问世,还资助修建“大山峰”古道。

看上去已是破旧的房子和物件,却写满了祖祖辈辈的记忆,记录了家族的荣耀和衰落,以及时代留下的印记。在社会进步的浪潮中,有些东西总是被遗忘,因此保留住这些古村并不容易。

高山的生态,充盈的山水,历史文脉深厚,古建筑保存较多,西坑拥有优质旅游资源,具有乡村旅游养生农业开发的巨大潜力,但是乡村能否重振,最终取决于这个时代的我们。

作者:大港头文化广播电视中心站 董永

丨转载请注明:转自莲都文旅|

Hash:f9f05d8f184991a2cf8815ccb777e465ce8929f6

声明:此文由 莲都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