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说话》| 第七期: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闽东延安”,光芒永在

你想知道文物背后的故事吗?

你想通过文物与古人对话吗?

请跟随我们的脚步,

走一条古道, 访一处遗址,

《让文物说话》开启尘封之门,

走进闽东文化遗存——

倾听远去的足音,触摸岁月的痕迹,听众朋友,这里是《让文物说话》,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

力匕

《让文物说话》第七期

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

——“闽东延安”,光芒永在

阝 勹

廴 匚

· 文 物 名 片 ·

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宁德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由四座民居组成,包括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旧址、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共青团闽东特委旧址、闽东妇女工作团旧址等4座革命旧址,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闽东苏区“首府”机关所在地。1985年被列为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期: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视频↑↑

第七期: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音频↑↑

柏柱洋斗面村 张兴旺摄

崇山峻岭、河谷平原交相错落的闽东有一个地处福安霞浦柘荣三县交界的山间盆地,在中国地图上显得十分微小,甚至找不到它的名字,但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就是福安柏柱洋。这里是闽东苏区中心所在地,叶飞、曾志、马立峰等一批革命先辈曾经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斗争。柏柱洋深藏群山之中,为什么会成为闽东苏区中心的所在地呢?

闽东苏区纪念馆馆长林惠全 杨哲源摄

闽东苏区纪念馆馆长林惠全:我们这柏柱洋四面环山,只有一个谷口进来,那个谷口是悬崖。如果国民党来的时候呢,重武器是进不来的,只能背一支枪可以进来,连马都不能进来。柏柱洋地理位置(是)闽东三县交界处,在我们的南边是霞浦县,我们当时闽东独立二团成立在霞浦西胜寺。北边是柘荣县接壤,我们福安县是属于中间。

柏柱洋斗面村 张兴旺摄

柏柱洋战略位置优势明显,进可达福安、霞浦、柘荣,退可据险坚守柏柱洋。同时,柏柱洋一马平川,有万顷良田,丰年满仓、饥年饱腹,粮食充足,可谓是闽东的“天府之国”。

早在1926年,柏柱洋先进青年施霖、张少廉等人在福州学成返乡,发动农民组织农会,柏柱洋及远近村庄的农民纷纷响应。此后,柏柱洋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的“五抗”运动和武装斗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地处柏柱洋中部的斗面村,巷陌纵横,一座座古朴简约的建筑,斑驳的土墙,处处透露着历史的气息。在村中有四座朴素的宅院,清一色的土墙看不出特别之处,但是这里却是当年闽东苏区政府机关办公地点。它们分别是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旧址、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共青团闽东特委旧址和闽东妇女工作团旧址。

位于斗面村73号的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是一座建于清末民国初年的传统合院式民居,厅堂高大敞亮,回廊悠长宽阔。而最令人不解的是,在大门左侧有一间幽暗的门房,斑驳的老墙上有五个孔,每个孔都有碗口那么大,那么,这些洞是做什么用的呢?

闽东苏区纪念馆馆长林惠全 杨哲源摄

林惠全:这个是当年苏维埃政府的警卫室,当时警卫人员在里面。警卫员的枪这么长,枪的管就挂在那个墙上面,警卫员拿着凳子坐在里面,外面进来的人看得一清二楚,陌生人不可以进来。

当年马立峰、施霖来到斗面村向群众借用房屋作为机关办公地点,村中几位开明的乡绅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自愿无偿让出自家的宅院。

94岁的林树荣老人是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屋主的后人:(这个房子)是我爷爷盖的,到现在已经一百六十多年。那个时候马立峰、施霖来这里做我爸爸的工作,这整座房子给他做苏维埃政府(场所)。

中共闽东特委旧址 杨哲源摄

踏着石板路,循着长长巷道前行,在转角处我们看见了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旧址。走进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两道泥墙。斑驳的泥墙上刷着“托枪来归者,杀匪首者,一律重赏”的标语,字迹虽然已经有些陈旧,但历经80多年岁月洗礼却依然清晰可见。标语的字里行间充斥着危险和恐怖的氛围,当时国民党当局试图破坏闽东苏区,多次重兵压境,或是连夜突击搜捕。闽东苏区革命领导人是如何摆脱敌人的纠缠呢?

林惠全:这个房子的那几个门,优势非常好,容易撤退,晚上国民党来了,走到林氏宗祠就没事,而后从这边走过去,躲到树林里面,上面二楼还会通到其他老百姓家里面的二楼。所以说我们当年领导人选择这个房子都比较安全的。

虽然国民党当局不断加大对闽东苏区的残酷镇压和破坏,但苏区人民坚持斗争,前仆后继地保卫苏区。至今在柏柱洋依然在传唱的那首《白扇诗》,揭露了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种种不堪和国民政府统治的腐败,唱出了穷苦农民的心声和不屈的抗争。

一把白扇画牡丹,地主收租太不堪;不管收冬割无谷,一斤半两不让宽。二把白扇画牡丹,放债财主太不堪……

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 杨哲源摄

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参照中央苏区实行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受尽饥饿和剥削的农民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纷纷跑到苏维埃政府领取分田牌,田间地头没过几天就插满了牌子和鲜艳的红旗

经过艰苦斗争,闽东各县的小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福安、连江为中心的面积约1万余平方公里,拥有近100万人口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飞速崛起的闽东苏区,发展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

闽东革命纪念馆馆长雷志华 杨哲源摄

闽东革命纪念馆馆长雷志华:因为他们当时省委遭到破坏以后,没有办法得到上级的指导的情况下,轰轰烈烈的苏区工作又要有指导,因此呢,用这种独立自主的方式,把这个福安的苏区和连罗苏区就团结在一起,这样子的形成了这么一块闽东苏维埃的最大面积的革命根据地。

在那峥嵘岁月里,柏柱洋卷起过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随着烽烟散去,平静的村庄,古朴的民宅,仍然闪耀着革命先辈英勇斗争、不畏牺牲的精神光辉。如今,昔日的革命摇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焕然一新,老区人民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好,感谢收听本期《让文物说话》,我们下期再会。

幕后花絮

《让文物说话》

小编

“拾粒小石头,地上划格子,大格子,小格子,画好格子跳房子。” 咦,这是什么房子?

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

我是易察易撤的“红”房子~

小编

真的呢!老墙上五个碗口大的孔,真是大“猫眼”。好多通道的门,适合小伙伴们捉迷藏……

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

可以说,我是闽东苏区革命领导人的“安全屋”。农村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我这座房子“跳”到了整个闽东苏区。

小编

这才是最厉害的“跳房子”!

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

我更喜欢幸福安宁的现在,看着村里的小朋友们,在我眼前欢快地玩跳房子的游戏。

“拾粒小石头,地上划格子,大格子,小格子,画好格子跳房子……”

监制:李莉

策划:柯婉萍 林 微

采写:张兴旺

播音:汤寒枫

音频:陈潇滢

视频:杨哲源

摄像:杨哲源 张兴旺

栏目LOGO设计:盛世文脉

收听方式

《让文物说话》

☊ 收听频率 ☊

宁德新闻综合广播:FM101.7

播出时间:11:45∣15:00

宁德交通旅游广播:FM93.3

播出时间:08:00∣18:00

宁德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sunny

审核:林微

终审:柯婉萍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为他们点赞!市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召开

要搬了!市区金涵加油站将迁建在这里—>

请注意!前方大咖出没!!

炫爆!高清图来袭!宁德师范学院举行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晚会

Hash:f057c1fb8664f84eb63b770f547ced55ff062eb8

声明:此文由 三分月色在扬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