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楼下村古建筑,坚定中华传统文化自信

引言:

拥有1500多年历史广东乐昌楼下古村,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古建筑......

正文:

广东省韶关乐昌市历史悠久,拥有一大批具有岭南特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活动丰富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传承着古老的岭南文化,寄托着一代代人的悠悠乡愁

★乐昌市楼下村古建筑

2020年本团队前往广东省乐昌市楼下古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该古村落的悠久历史及其古建筑的保护概况,以期为本团队的调研项目获得更为详实的一手资料。在调研之前,我们已做好了充分的事前准备工作,由院团委去函件乐昌市团委提前与楼下古村的村委书记邓泗洲书记取得联系,查阅古村的相关资料,对楼下古村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到达楼下古村后,邓书记热情接待我们,向我们介绍村子的发展概貌,还特地邀请两位德高望重,主要编撰族谱的老人带我们走访古村落,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楼下村的发展历史。

★楼下村《楼下村邓氏族谱》第八次续谱编纂委员会主编邓阳炳(左2)、编委邓传光(左3)带参观并介绍楼下村

楼下古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出现过不少名人,为村落增添了不少的文化底蕴,也留下了不少负有盛名的古建筑。楼下古村中较为著名的古建筑主要修建于明清时期,极富明清特色,如邓亨甫公祠、水明楼、文魁阁、科第名家、五福巷等古建筑,饱经历史风霜,但现在仍坚强地屹立于此。

★楼下村部分著名古建筑代表

★在邓亨甫公祠前合照

在走访村落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虽然村子里的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街道小巷的卫生也干净整洁,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新旧建筑交错伫立,古建筑的整体协调性较为欠缺,一些古建筑的保护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带队的邓老介绍,当地的古建筑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便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后来尽管政府已将村内古建筑认定为 “不可移动的文物”,但由于保护层级仅为县级,受到的重视仍相当有限。

★从水明楼上俯瞰楼下村

★楼下村古建筑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此外,公众文化遗产观念难以随着古村落的开发利用而“自主”地形成新的共识和行动规范。楼下古村的“空心化”严重,村内定居者大多都是老人、幼童和妇女,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古村落的活化利用,陷入失去群众基础的困局。

虽然不少村民对于文化遗产怀有深厚的情感,然而仅有一小部分有识志士意识到古村落对于未来的意义并带头建设家乡,大多数人、尤其是村民产权人对于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的现实诉求更为迫切。

由此可见,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古村落活化利用的最大敌人不是缺乏相应的先进保护技术,而是人们各种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观念与缺乏行动意识。

★韶关决策科学研究院庄义友院长(左2)、韶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张桂胜(右2)

华南农业大学躬行杯寒假调研团对于楼下村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活化利用与保护,我们队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统筹区域规划,协调乡村特色发展

北山区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密,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统筹规划,联合发展,深挖各村庄旅游资源特点,打造特色旅游古村落群,形成多元化、主题化发展,避免同质化、低水平竞争。

廊田镇楼下村历史悠久,享有“乐昌第一村”的美誉,依托“奕世簪缨”“科第名家”“文魁阁”等古门楼、古巷、祠堂等别具一格的明朝特色古建筑、丰富的林地资源、农业资源,适宜打造集疗养休憩、农业体验、古村旅游、文化传承于体的多元特色古村田园综合体

二、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创新保护手段

古村落的活化与传承涉及民居修缮、城乡规划、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让农民唱主角,政府当配角。仅凭村民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的,但只有政府的宏观引导也是不现实的。

农民既是乡村文化遗产的持有者、传承者,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力量,应当把广大农民群众作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唤起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尊崇。

三、振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乡贤文化

古村活化中重视祠堂修复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建筑的修复与保护,更要弘扬优秀的宗祠文化、家谱家风、乡规民约等能够教化人心、凝聚共识的优秀文化的修复弘扬以及再建设。加大对村史馆、名人馆以及民间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培养优秀的本土讲解员,认真梳理古村历史脉络,讲好本村故事。

另外,乡贤文化在当地产生的人文道德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它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为目标,对乡村振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塑乡贤力量,在保护和传承古村落文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楼下村党群服务中心合照

古村落是传统建筑精髓和群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民居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宗祠文化等在这里交织汇聚。对古村落的活化利用与保护,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存的尊重与坚守,更是对传统文化根脉的延续与传承,彰显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自信。如今楼下古村也正借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系列惠农富农的强劲东风,在各方助力下再次出发!

摄影:陈爱欣 何美仪

编辑:何铭欣 胡燕群

审核:龚炜琪

Hash:a7cba441189caae590bb6ca868965f7f80a0f731

声明:此文由 魅力潇湘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