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人你造吗?古代的民居是长这个样子滴~

翁源,一座千年古县,有着各色各样的古民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走进乡间,或是穿行于公路,都会不经意间发现高墙灰瓦的客家围楼掩映在现代民居中。斑驳的墙壁,残缺的瓦片,或是门洞里探出的杂草,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个光阴里的故事。对于看惯了高楼大厦的城市人,突然面对一栋古围楼,那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让人不禁驻足,回味悠长!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民间盛行兴建书院、寺庙,到了明清时期,古亭塔、古围楼建筑蔚然成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既保持了地方传统,又不乏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遗憾的是,这些颇具特色的建筑物或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或缘于历史原因被损毁。明代以前的寺庙、牌坊、楼阁、桥梁、古塔、书院等,大多荡然无存,仅剩残垣断壁;清代以后修建的古祠、古围屋尚存的数量虽然不少,但完整无损的也寥寥无几,显得弥足珍贵。现在小编将带大家领略翁源古民居——大袁屋围楼的风采,追忆那逝去在光阴里的故事。

大袁屋围楼位于新江镇太坪村大袁屋自然村,坐东向西,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古楼四面群山环抱,围楼建于1803年(清嘉庆葵亥年),到清道光葵已年竣工落成,历时31年。围墙正面成直线,背面两角转圆形,围墙的前后筑有呈“品”字形的两个角楼和一个望楼。围楼的外墙以灰砂河石夯筑,墙厚0.4至0.5米,门框、门槛、门墩均以花岗岗石作料拓制而成,且门槛前各置一个直径0.4米,厚0.18米的圆形石墩。

围屋内却有一个小小的石墩见证了大袁围屋的兴衰过程,石墩已经凹陷下去了,踩下去有一个脚的形状。

跨过了三道门槛,终于进入了这个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大围屋。围屋的祠堂保存较完好,祠堂的门窗上、屋檐下雕梁画栋,精巧繁复,花草虫鱼鸟兽栩栩如生,就连柱子下的石墩都是八面雕花,各有不同,显示了当时制造师傅的高超工艺水平和独具匠心。据村民介绍,原本的雕花非常立体,可惜的是,在文革期间,雕花被全部铲平,已不及当年的美丽。

大袁屋围楼一共有100多间房间,建筑结构庞大,就像一个小小的王国一样,由于工程量大,并且当时的屋主要求围屋的建造要做到精益求精,因此工人们前前后后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才将大袁围屋建好。村民说,围屋的墙壁是很光滑的,屋主规定工人一天只能磨两块砖,磨完后就去做另外一种工。大袁围屋的角楼和望楼有一条天街相连,可以随时查看外面的情况。这一条天街在我县普查中发现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它上面的两个角楼,还有楼梯上去,上去以后,它周围都是相通的,天街的围墙设置有射击孔及瞭望孔,主要是为了防止山贼、抵抗外敌的侵略。

建造再坚固的建筑都抵御不了岁月的侵蚀,300年过后,围屋的外墙虽然完好,但里面民居却因久无人居而倒塌破烂。据说当时围屋最兴盛的时候住了300多人,70年代以后陆陆续续搬走,1992年还有个老太婆在这里住,她去世以后就没人在这里住了。现在想要寻找围屋当年兴盛的情景,怕是难觅踪影了,但是围楼主人的儿子曾是清代钦点的五品贡生,“候选分府”、“候选儒学”(各两块)四块牌匾仍保存至今,被后人供奉着。

如今,村民早已搬出围楼,在周围建起了楼房,但是围屋仍然是村民开展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寄托了袁氏家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翁源客家古围屋是历史雕刻的剪影,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它依旧美丽而又脆弱,古围屋屹立不倒,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祖辈留下的珍贵遗产,让它代代相传。

自驾路线

1、韶关出发:大广高速(南下)——G4京珠高速广州方向——G4京珠高速翁城出口——进入G106国道往新江方向——进入省道251——行驶17.1公里后右转,进入无名路——到达终点

2、广州出发:广州驱车上G4京珠高速(北上)韶关方向——G4京珠高速佛冈出口(英德南)——进入G106国道往新江方向——进入省道251——行驶17.1公里后右转,进入无名路——到达终点

关于食宿的那点事:

来到翁源县新江镇太坪村,不可错过的当然是全县有名的太坪豆腐。太坪豆腐是用本地农家黄豆,不添加其他物质,再配以太坪山泉水,古老石磨纯手工制作,自榨花生油烹制,做出的豆腐“豆味”十足,非常爽口、嫩滑、香甜!

住宿的话可以出来新江镇上,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此外,还可以到翁城镇住宿。

新华酒店:

地址:韶关市翁源县新江镇政府旁200米左右

兰山庄:

地址: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星光村上江村小组旁

联系电话:0751-2611777(餐饮)0751-2611222(住宿)

整理丨云墨

去大袁屋围楼探索光阴的故事!

Hash:29a81f05a82feb5c670bdc35e54d0b272da55b35

声明:此文由 韶关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