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蔓盐田,海南保存完好的古盐场!1200年的历史在这里触手可及!

盐丁村位于儋州市峨蔓镇,它由盐丁、灵返、细沙三个自然村盐田组成,总面积近920亩,其中,盐丁面积420亩、灵返面积310亩、细沙面积190亩。

峨蔓盐田是我国较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生产地点,也是我国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始制盐的古盐场。现已公布为海南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山岩制成的盐槽

盐丁村海边有距今1200多年、总面积达2000多亩的古盐田,1300多个由火山岩制成的盐槽散落其中,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盐丁村还有土地庙、细沙古灯塔、敬字亭、外翰林民居等文化古迹,这些文化古迹基本都是由天然的玄武岩直接雕刻而成,做工精致,工艺高超。

每个自然村的盐田里设有盐槽(或石制蒸发池)、卤水池、盐房、晒盐地等制盐所需的物品。

三个自然村盐田共有砚式石盐槽约7500个,其中盐丁村最多,约5000多个,灵返村约1500个,细沙村约1000个。

在盐丁村里,观房舍、走村道,目光所及皆是典型的火山玄武岩地貌。

盐田历史悠久,据元朝万历《琼州府志》记载:“古时峨蔓属义伦县管辖,唐代容琼、宁远、义伦县各有盐场”。据盐丁、灵返、细沙的村民说其村祖先于宋代就迁徙到此,后开始以制盐谋生。明洪武年间,儋州最早官方创办的盐场为兰馨盐场,盐丁、灵返、细沙三盐田也归属兰馨管辖。民国十三年(1925年)广东盐运派员到儋县设盐务处,对儋县盐场进行统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成立峨蔓盐场,盐丁、灵返、细沙改归峨蔓盐场管。

这里的村民以出海捕捞为主,峨蔓镇盐丁村地处海南西北部,直线距离洋浦开发区不到4km,那里海边布满大小各异黑石头,小魚,小虾,小蠏就藏在底下,随着潮汐起落出沒渔民就放网而捕捞。

Hash:9d9413f14101f22454e2dffd0568b8de81b1e834

声明:此文由 慢游人吴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