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安江上那转动了千年的古水碾群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噢--妈妈,如果有一只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这首老歌,是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那就是我》,在那个年代,只要有一条小河,就会有小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

水磨,又叫水碾,是一种利用水力带动旋转的碾子,多用以碾米碾谷物,脱壳去麸,后来随着电动打米机的普及,生产方式逐渐落伍的水碾慢慢地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在贵州黔东南黄平县附近清水江的支流重安江的江心沙洲上,呈“一”字排列着一排建于明代的古“水碾群”,人们就叫它做“重安江水碾群”,这些水碾保留了古老的历史信息,是清水江上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重安江水碾群”位于黄平县重安镇东南200米处的清水江江心沙洲上,是一组原始而古朴的千年古老水碾房,这里又被当地人称之为“江中小花心”上的古老水碾房。因其所在位置处于江中,地势酷似花心,水碾房便因此而得名。

其实,关于重安江渚上的小花心水碾房,曾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据传,神仙张三丰曾挑着两座大山经过重安江,正值重安江涨大水。当他正走到江中时,一个巨浪打来,一滑脚,扁担抖断了,两座大山分别落在了江的两岸(就是当地现今隔江对峙耸立的金凤山和玉麟山)。两截扁担掉在江中形成了两座小沙洲,大的位于下游的茅坪江面,小的位于上游重安集镇江面与皎沙小河交汇之处。水碾群就建在小花心上,用它来碾谷物,并修建起了水车,便于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

“重安江水碾群”的历史悠久,据说始建于明朝,已存在了近千年。因重安江是西上贵阳、东出湖南水上交通要道,所以这里水上交通运输发达。在明朝末期时,此地的水碾房多达40余个,一字儿排开,蔚为壮观,盛极一时。

水碾房应该是古时的居民受屯堡文化影响后建造的,其主要功能就是碾米,给谷物脱壳去麸。“水碾房”都是茅草搭的“草棚”,看起来非常地原始古朴。而且据说清水江的多次洪灾,碾房草棚常被洪峰卷走,但沉重的石滚轮和藏于沙洲腹部的水轮却安然无恙,水碾木构件经历代维修仍保存完好,目前仍有十多架能正常使用,主要用于碾桐籽榨油、碾竹材造纸、碾做香的原料粉末等。

“重安江水碾群”就在凯里前往黄平的那条老公路的路旁,只是在江心的江渚上,无法走过去近距离欣赏,只能用长焦远远地拍了几张。碾房原属集体,后来随着打米机普及,用水碾碾谷物的生产方式逐渐落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这些水碾陆续卖给当地周、潘、杨、沈等姓农民

重安江水碾群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南方稻作民族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古代农耕文化和屯堡文化理想场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Hash:eb4fd5f9b1b6aa081a9c12c181c029ac372bd636

声明:此文由 寰驽斋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