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艺术未满 —— 迷走亚洲艺术中心,香港

人们眼中的香港,是一座金融之都,是一座时尚之都,是一座美食玩乐之地。但要说香港也是一座艺术之都,甚至称之为“亚洲艺术中心”,也许很多人就不是特别了解。但只要说出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两个名字,大家一定知道,他们的亚洲总部就设在香港,从一个侧面就极大地奠定了香港的艺术市场地位。

香港的政府永远采取“放任”的态度,不支持也不阻碍,让所有的事物都自然地自由地生长,而这一点恰恰很好地促成了香港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宽松的氛围中,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生机勃勃地自然发展,完全依靠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而不是像其他国家或地区那样由政府规划各种方针。香港模式也许暂时会充满混乱和嘈杂,却是一种更自然、积极和有效的方式。

这里有极具香港特色的私人画廊,也有世界级的连锁画廊;

这里有坐落在历史保护建筑中的艺术中心,也有藏匿在市井中的创作空间;

这里将旧工业区改头换面的艺术区,也将餐厅茶馆打扮的文艺范十足。

然而,三天之行,极大地改变了我原本的看法。曾经以为香港“亚洲艺术中心”指的只是荷里活道的那些画廊。如今却发现错得离谱,香港最好的艺术在电影的镜头里,在灯火通明的摩天大楼里,甚至在拥挤熙攘的老街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使得这里的艺术和设计不像是“制作”出来的,而更像是“生长”出来的。

1

生活在街头巷尾的艺术街区

荷李活道

如果想看艺术画廊和小型展览,荷李活道一定是香港首选,这里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

Yan Gallery(一画廊)

2001年,一画廊由经营中国当代艺术逾三十年的方毓仁先生创办。老板同吴冠中是世交,也是吴冠中的代理。

此时是香港本土90后艺术家李楚洳的个展。她将油画与摄影结合在一起,创建了Painting on Photo的个人艺术形式。她的作品情绪饱满、生机勃勃,假借野生飞禽、荒原走兽表现时下香港的人文、生态环境

吴冠中先生曾说:艺术创作要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

李楚洳的作品就如此,她用强烈的色彩感,配合块面嵌合的韵律,呈现出盛世香港的面貌,使我们感到恍如昨日,却在今天。

芳草地(Parkview Art HongKong)

这个芳草地是北京的分店,主要集中了一些小有成就的艺术家。北京那个主要做国内,香港这儿就国际化一点。

当前的个展是毛栗子。他应该说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抽象画家。

这个画廊超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很难找到如此之大的画廊,大概有200平米,老板是两个意大利老帅哥。

Art Supermarket

这个画廊我蛮喜欢的,比较有前瞻性,超前。

目前的展览,是英国涂鸦波普艺术家Szabotage的个展作品选“炸鱼薯条”,灵感来自于艺术家的锦鲤鱼签名和赌场筹码,分别象征着好运和财富,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这个展览还同时展出了他的另一系列收藏“ICan”,Szabotage把金属喷漆罐拆解拼装,并在上面绘上涂鸦。他清楚地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标示干扰和限制了人们的自由选择,也经常看到“Can’tdo”的标示遍布香港。在欧洲,室外涂鸦是非常受欢迎的艺术创作,然而在香港和澳门是非常受限制的,因此Szabotage想借此引出这个话题来进行探讨,如何在香港和澳门有限制的公共空间内进行涂鸦创作。

Kumquat Gallery(金桔画廊)

这个画廊通常都是展出日本艺术家的作品,比如草间弥生、奈良美智、今井乔裕和荒木经惟等。但此时展出的却是法国艺术家Rameau。他把传统的照片、旧地图、旧报纸和杂志等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另类的作品,场地不大。

2

隐匿在写字楼里的顶级画廊群

-毕打街

毕打街地处中环商业核心地区,周边无数奢侈品专卖店,人流攒动,却在毕打街的毕打行大楼里隐匿着几个顶级画廊,主要覆盖一些已经比较有成就的艺术家。在你买LV爱马仕买累了的间隙,上楼看看画展,是个不错的主意吧。

Gagosian Gallery(高古轩)

我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Larry Gagosian,这位全世界艺术市场的教父级人物,但您一定听说过安迪·沃霍尔,这位当代艺术大师就是Gagosian麾下的艺术家。而Gagosian Gallery自然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画廊,在全球9座城市拥有16家Gagosian Gallery,而在亚洲只有香港这一家!搜了一下资料,高先生在2010年《Art Review》主导世界艺术界影响力前一百人的排名中名列No.1。可见这位传奇人物的影响力,也可见这家画廊的推荐指数。

此时在高古轩画廊展出的是乌尔斯‧菲舍尔的首次亚洲个展。

菲舍尔曾经说:作为艺术家,你要与现实世界竞争,现实的秩序比自己能创造的秩序永远有趣的多,但你创造的秩序,会变成信息。

他以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形式,重新探索静物、肖像、裸体、风景与室内景观等传统艺术类别。他透过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发掘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连接点。他以大胆手法探索空间、规模与无聊的形式,展现尖酸的幽默感。

Pearl Lam Gallery(艺术门)

艺术门,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画廊。此时韩国艺术家金昌烈的《水。》主题个展正在进行中,我一下就被这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吸引。这位韩国战后现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以“水珠”画作闻名。他利用光线和色彩营造出了油画布上立体的水珠形态,当你远远观看时,根本就是一个或一片活生生的水珠浮在画布上,但当你走近仔细观看,立体感会马上消失,原来,这还是一幅平面油画而已。

我不知道是不是金昌烈的这种超现实氛围感染了我,站在画前,盯着水珠,我会不由自主的冥想起来,相信,《水。》这一系列作品会带给大家冥想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Hanart TZ Gallery(汉雅轩)

汉雅轩是中国现当代的艺术教父,策展人张颂仁的画廊。如今展出的是郑力的个展。作为中国当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是郑力在香港的第一次个展。他连续几届在中国全国美展中获奖,且入选百年中国画展。看多了东西方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后,在汉雅轩来感受一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氛围吧。

Lehman Maupin(立木画廊)

这又是一家国际知名画廊,总部在伦敦纽约和香港各有一家画廊。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经常有一些实验性的作品,一直致力于提携风格迥异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其合作伙伴包括展露头脚的艺坛新贵,也有声名显赫的重量级艺术家,作品类型变化多端,创作媒体更不拘一格。

3

旧工业区的新艺术生命

-牛棚&观塘

在土瓜湾马头角道有一个红色砖墙围起来的院子,从外观看上去并没有什么招牌和告示,红砖这种复古的样式也许会引起你的好奇,怀揣好奇走进这片红砖墙,你能看到的也不过是几栋同样的红砖房屋。如今再次引起人们注意,是因为原驻扎在北角油街的一群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迁入牛房,为旧建筑注入新生命,摇身一变成了汇集香港年轻艺术工作者的艺术村,这就是牛棚艺术村

我在朋友圈po了一张观塘海滨公园的照片,引起了无数人的兴趣,都纷纷问我这是香港哪里。可见,这个地方是不太为外人所知的。观塘曾经是一个工业区,但随着90年代香港经济模式的转型,昔日的工业经济转型为以服务业为导向,观塘也随之有所转变。这里慢慢成为年轻艺术家、创业家,以及餐厅业者的乐园,他们不约而同选择进驻这里。

Osage Gallery(观塘区

Osage在香港北上海都有画廊,香港无疑是最早的那个,10多年来Osage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商业画廊集团。

此时的展览是六个艺术家联合做展,主题是《(再)另一半——妻子,母亲,自身之实践》。这并非是对婚姻及母职的赞颂或者抱怨,而是六位艺术家作为妻子或者母亲的自省。

蛙王(牛棚艺术村)

也许蛙王这个绰号并没有他本名那么著名,郭孟浩。

蛙王最擅长将空间创造成感性的装置艺术。在牛棚他的艺术空间,不像其他艺术团体那样在红砖房里布展,他把砖房内部当作储藏室,围绕着整座砖房的外墙,堆列着他的无数艺术品。有雕塑,有绘画,有用其他材料重新组合的创新玩意,让人目不暇接,感叹他的自由自在的想象和天马行空。随心而发、混杂无序的表现方式也就成为了郭孟浩的特点,令其作品散发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

对我而言,艺术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艺术。——郭孟浩

1a空间(牛棚艺术村)

1a空间是牛棚艺术区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它是由一群香港艺术工作者发起的,是一个非盈利的视觉艺术组织,目标为推动香港及国际当代艺术的创作及探讨。空间不大,一个开放式的房间里错落堆放着一些物件,墙壁上挂着一些特别的物品,这是此时正在进行的公益展览——「跨代共融」艺术缅怀之旅。

Videotage(录映太奇,牛棚艺术村)

录映太奇所在的这栋砖房看起来神秘多了,这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专门从事宣传、介绍,在所有的语言创作与新媒体艺术的保存、形状和形式。半掩着的房门的玻璃窗能完全反射外边的场景,出于好奇推开房门,里边漆黑一片,门口结实厚重的幕布刚好把门窗挡得严严实实,也因此让门板的玻璃能够反射。屋里是一个开阔的空间,有放映机有投影幕帘,此时正在进行的展览是视频性质的《维多利亚之东》。

视频采用四个切入点「山」「水」「海岸」和「风」,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跨度来展现殖民统治和政策底下的城市的空间轨迹。

4

香港艺术中心

-正在装修中

香港艺术中心这个名头就让我产生了兴趣,既然是来香港寻找接地气的艺术氛围,作为香港艺术的研习之地,必然会有着不一样的收获吧。从金钟地铁站出来步行800米左右即可到达。

可是当我按照地址找到这里时,竟然没有找到艺术中心的大门在哪里,经询问才被告知外立面和大堂正在装修,在脚手架下勉强穿过一片废墟才进入到大厦里,周围的隔离带上贴着各种展览和演出的海报,按照指示到了2层的Ticket Box,工作人员很抱歉地说目前整个艺术中心都在装修,如果想看展览,目前4层、5层的包氏画廊还开放着。

此时正在展出的是一个主题为“湄公河新的神话”的展览。是由香港艺术中心和湄公河的孩子们(一个法国公益组织)联合举办的。

5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历史保护建筑

这幢建筑物的外形可够特别─四级“大阶梯”的造型,是19世纪爱德华古典复兴风格,加上现代化的金属支架与玻璃帷幕,使它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格,抢眼而大胆的设计,作为香港视觉中心可谓最适合不过!从中环地铁站步行850米,穿过山顶缆车站,就在香港公园里。

此时展厅举办的是韩国女艺术家Cindy Rhee的个展。

6

设计控不可

错过的餐厅

来到香港怎能不尝试一下这里的美食。如果你想跟别人吃的不一样(不止是味觉体验,还有视觉体验),那不妨尝试一下我下边的推荐,四种体验,四种风情:

设计感超强的素食餐厅-Grassroot Pantry(豆苗居)

逛累了荷李活道,来这里享用美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赶上周末,Brunch更加推荐。餐厅环境优雅,富有设计感,素食餐厅,但菜品做的也超美。最好提前预约。

环境:★★★★★ 这是我最爱这家餐厅的地方,不多说,自己来看看吧;

地理位置:★★★★★对于喜欢荷李活道的人,这家餐厅的位置刚刚好!

口味:★★★★素食做的吃起来很有特点,赋予食材独特的口感之外不丢失食材本身的香气,富有创新的菜品会让你眼前一亮,但我还是有想吃肉的冲动……

服务:★★★★餐厅比较繁忙,但服务还算跟得上;

价格:人均300HKD

中西融合的米其林星级餐厅-Mic Kitchen

之所以推荐这家餐厅Mic Kitchen,并不是因为它连续几年米其林一星,也不是因为他是香港“厨魔”梁经纶的店,更多是因为餐厅的创意性,既然这次是来看艺术画廊,感受香港艺术,那富有创意的料理也是必须体验的,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也一定要接地气,与生活相融,回归生活,因此创意料理值得推荐!

虽然他家主要以欧陆菜为主,但是充满心思地融入了很多中式元素,比如中式酱料,如虾酱绍兴酒、桂花醋和云南火腿等,比如西班牙虾面面条不是传统意大利面而是中式面条,配着熬制48小时的秘制虾油,非常提鲜。

餐厅装饰摩登落阔、简洁,空间感强,座椅舒适,店员对自家食材了如指掌,每道菜会给你详细介绍,时不时还回来听你的反馈。

环境:★★★★★坐落在一座大厦的大堂,我去的时候比较晚,人很少,异常安静,就餐舒适。

地理位置:★★★★地处观塘一座大厦,周边娱乐购物比较少,需要特意前往。

口味:★★★★☆前菜和主菜味道相当感动,中西融合恰到好处,餐前包的蘸酱惊艳到想哭,唯一的遗憾是甜品差强人意,拔丝红薯紫薯很粘牙,减掉半颗星。

服务:★★★★★上文也说了,满意!

价格:人均800 HKD

经典港式茶楼-莲香楼

其实这家茶楼是很有名的老字号,室内装潢也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艺术性可言,但我惊讶于它喧闹的环境中的良性运转,食客和店员之间,食客与食客之间都仿佛有一种默契,让港式茶楼的风情画卷一览无余,我很享受这种极具生活状态的环境,觉得这才是生活的艺术,远远高于画廊里的那些画作和奇思妙想,这里是如此接地气!

环境:★★★★在这里吃饭并不能像高级餐厅一样保持距离感,相反这是另外一种体验,不能按照同一标准衡量。

地理位置:★★★★★地处中环核心地带

口味:★★★★★我说不出半点不满意的口味,简直让我惊艳!

服务:★★★★★传统港式茶楼的服务,没有不满意的理由。

价格:120HKD

小资情调的甜品茶点-Teakha茶。家

一家坐落在太平山脚下的小店,安静闲适,店面不大,坐满的时候也就能够容纳十人,老板是台湾姑娘,利用世界各地的茶饮品经过创新和搭配不用口味的点心,营造出精致浪漫的气质,店内的小装饰也颇为用心,适合文艺的你!

环境:★★★★★环境满分,舒适安静,适合浪费时间的地方;

地理位置:★★★★距离繁华地段有些距离,但也正因为这样,才更显的清新脱俗;

口味:★★★★相比于环境,口味已经不重要;

服务:★★★★这里不需要什么服务,悠然自得就好。

就像开篇说的,走过众多画廊和艺术中心,越来越觉得香港的艺术并不是只存在于此,而是存在于生活中,香港的艺术是接地气的,在街头巷尾的壁画中,在设计感十足的餐厅茶馆中,是坐着观光巴士上眼前徐徐展开的一幅都市画卷,是坐着天意小轮遥望维多利亚港夜景,更是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和感悟。

Big Bus Night Tour

想把香港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尽收眼底,最常见的方法是去太平山顶俯瞰,但那样无法让你身临其境,体验感会大打折扣,我推荐大家去乘坐一下Big Bus的Night Tour。敞篷巴士每天晚上18:15从中环码头出发,途径香港岛九龙半岛中心地带,包括弥敦道、庙街、海港城购物中心、尖沙嘴钟楼香港体育馆等。游毕,您还可以在星光大道包揽维多利亚港醉人的景色。票价:280HKD/人,建议大家早点去排队,保证选择一个合适的座位观看和拍照。

天意小轮

尖沙嘴和中环之间的公共交通有两种选择,除了钢铁之外就是天意小轮,这个轮渡性质的复古渡轮深受游客喜爱,尤其喜欢维港的人,一定会爱上天星小轮,因为乘小轮漫游维港,可以真正感受到维港的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曾将达成天星小轮游览维港列为“人生50个必游项目”之一。这个100多年历史的天星小轮一直都是香港市民穿梭维港的工具,及时已经有了多条海底隧道和港铁,大家人愿意搭乘它。票价很便宜,人不是很多,推荐傍晚日落时分乘坐!

3天香港之行,短暂,然而极大地改变了我原本对香港的看法。

就像我开篇所说,曾经以为香港“亚洲艺术中心”指的只是那些画廊和艺术工作室。如今却发现错得离谱,香港最好的艺术在电影的镜头里,在灯火通明的摩天大楼里,甚至在拥挤熙攘的老街里……

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使得这里的艺术和设计不像是“制作”出来的,而更像是“生长”出来的。

我是南山,一个自由摄影师。

7月底突尼斯深度考察团(仅限4人)筹备中

11月人文踩线团招募(未开启)

12月北海道冬日摄影创作团招募(未开启)

南山Nathan

独立摄影师 —— 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自己的脚步,足迹遍布世界20几个国家;尼康合作摄影师;奥林巴斯合作摄影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摩洛哥旅游局合作摄影师;

摄影旅行策划人及撰稿人—— 穷游精华作者,蚂蜂窝旅行家携程旅行家及签约摄影师,乐途网专栏作家,供稿于《影像视觉》《CAPA咔啪》《摄影旅游》《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游世界》《环球人文地理》《汽车自驾游》等多家媒体杂志;

摄影培训师—— 尼康特约摄影培训讲师,奥林巴斯特约摄影培训讲师,常年给企业提供摄影培训服务,如索尼移动、蚂蜂窝、视觉中国、腾讯、58同城、中建一局、中冶集团,上海城市规划院等;

旅拍婚纱写真摄影师 —— 境内外旅拍婚纱写真,曾多次在西班牙、英国、捷克、匈牙利马耳他、日本等地拍摄婚纱摄影作品。

Hash:1c6637c27c980ec9d116486078af0691f845aa37

声明:此文由 南山的摄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