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毫古营盘的边墙古道

文/图 龙骏峰

凤凰县拉毫古营盘向西北往麻冲乡,原来有一条古道,沿途经过把总湾、满江、扭仁、东当、毕当、塘头等苗寨,中间穿越乌巢河与龙塘河交汇的险峻峡谷,全程约15公里。1988年修建长潭岗水库,两河交汇处的峡谷变成库区,古道中断,被迫废弃。

千百年来,世居于这一片区的苗民一直都用心养护这条古道,历朝历代都有人主动捐资对道路进行修补。或个人独资修建某点,或全寨集资养护一段,或沿途所有村寨联合起来,共同出钱出米、出工出力进行全线扩建。遇高坎处挖平,逢陡险处拓宽,在湿滑处铺石,有溪处架桥,每隔一定距离建有歇脚凉亭,而过山坳和上半坡处则栽种古树,如大青树、松柏树之类,高大挺拔,四季长绿,既可遮阴,又成风景,树下还设有石凳供过往行人临时驻足。

拉毫营盘至麻冲乡古道遗址

关于这条古道的修建历史,因苗族素无文字,过去又不注重这方面的传承,很多事迹于是默默无闻,寂然湮灭于岁月。目前可考证到的最早记载,是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所撰的《修路碑记》,迄今一百九十七年。石碑竖立在满江寨上扭仁村的半坡上,材料为当地所产青石,高约1.2米,宽约80厘米,厚约20厘米,立碑时间为道光三年农历五月初七。因长久日晒雨淋,碑上刻字风化剥落严重,除个别文字外,基本不可辨认。

从残存碑文记载了解到,此碑是当时扩修拉毫至麻冲古道所立,牵头人有两个,一个是凤凰厅前营土副府龙秀荣,一个是凤凰厅候选正堂龙兴国。捐资人主要为沿线的麻、龙两姓苗民。龙秀荣是满江寨人,曾任苗守备一职,在当地颇有影响力,至今苗民们还传述有他的事迹。他的坟墓葬在满江寨后面的炮楼山上,基本保存完好。龙兴国生平事迹不详,有待考证。

这条古道上还有一块石碑,原来竖立在满江寨入口处,比扭仁半坡的“修路碑”要小,材质也差许多。十余年前满江寨修水泥路,刨松了基脚,后来石碑倒塌断裂成几段,被村民们搬去修补道路、田坎,只剩中间一小截让村中一位有文物保护意识的老人捡回来,放在自家屋角。那上面全是捐款修路者的姓名,仍以麻、龙二姓为主。碑文笔力老到、字体清晰,仿佛未受岁月侵蚀。可惜只是一小部分残余,从中无法了解立碑时间、主事之人姓名和修路事迹。

满江苗寨修路碑残件

从拉毫营盘到满江寨,一路是狭长山谷,地名叫把总湾,又叫六里冲。当地有俗语形容:六里冲、八里坪,还有三里冇(没)有名。古道原来所走路线是炮楼山这面,因受炮楼山遮挡,每天日照时间短暂,阴湿之气较重,特别是一到雨水冰雪天气,道路湿滑,冰冻融化缓慢,严重影响行走,后来便更改路线走古双云(原名古桑营)、大头坡这面。

清朝末年,古双云村有位秀才叫龙岳林,是当地有名的饱学之士,膝下有女儿名龙寿英,相貌端庄、性格豪爽,经人说合嫁与本县木里乡养育坪杨玉生为妻。杨家是木里大户人家,老百姓传说其家产有四千九百九十九担谷子。杨家先祖原是木江坪乌头(今中寨村)人,在当地与人打架闹出事情,远遁到木里来避难,先在木里给人帮工,攒得点钱后在木里东面山脚下修屋居住,至今那里的苗语地名叫“者养嘎”,意思是杨家人居住的寨子。安定下来的杨家先祖买得两头牛,每日赶到山上的养育坪进行放养,那牛到了养育坪上面就不肯下山,每晚卧在一块平地上歇息,杨家先祖去找了几次,发现牛始终睡在同一个地方,心里暗自称奇。牛在苗族社会里具有很高地位,苗民认为牛是有灵性的动物,能够驱邪招福。杨家先祖便觉得这块土地肯定有讲究,于是举家搬迁到山上来,就住在牛眠地上,果然越来越旺,居然成大户之家。后来养育坪又迁来欧、龙、吴等姓,遂成本地有名大寨。

再说龙寿英嫁到杨家后,夫妻恩爱,家业越发兴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口子成婚多年,始终不见子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何况这么大的家业,没有儿子将来由哪个继承?夫妻俩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于是在神明跟前虔诚许诺,愿意捐献家财用来修桥铺路,广积阴德,恳请上天赐予麟儿。随后,杨玉生、龙寿英夫妇拿出巨款,将拉毫营盘至麻冲古道进行修缮,沿途搭建凉亭,里面摆放有长椅供行人休息,并在把总湾溪流湍急处兴修石桥一座,以利交通往来。桥头立有石碑一方,详细记述工程事项及捐款数目,可惜后来此碑被毁。石桥、道路修好后,过往行人无不称赞,都说杨玉生、龙寿英夫妻俩善行惠及万民,必有善报。

杨玉生、龙寿英夫妇捐修的把总湾石桥

无巧不成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龙寿英顺利诞下一子,取名杨求显。再过五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杨廷显。杨家修桥铺路后连生双子,令人如听奇闻,顿时震动周边,纷纷传为佳话。龙寿英后来在1960年去世。

杨求显、杨廷显兄弟二人自小聪慧好学,读书成绩优异。杨求显毕业于吉首民族师范学院,先是在麻冲乡执教,中间调任多地,最后在千工坪学校退休。杨廷显毕业于湘西州民族高级中学,后回乡务农,是远近有名的巧木匠。兄弟两人如今仍健在,一住千工坪一住养育坪。据杨求显回忆,他刚毕业在麻冲乡教书时,每次去凤凰县城开会,都是走父母当年修的这条古道,那时凉亭还在,占地极宽,建筑样式富有苗族特色,给他印象十分深刻。

来源:团结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END·

监制/角角

责编/麻麻

编辑/王向远 李艾家

审核/尚欣 黄沙沙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

Hash:6726045b90e320e6db8c07766a8dfc71d027557a

声明:此文由 纪实湘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