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山坳里建了一座“庵”,出了不少进士举人,甚至还有丞相

广州黄埔区峰山麓有一座远近驰名的玉喦书院(注:“喦”音同岩),这是广州现存最早的、保存最好的古书院,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并且因书院与寺庙并存而独具特色。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书院的来龙去脉,以及围绕着它发生的那些奇闻逸事。

灭南汉钟轼南迁

自统一的大唐灭国后,中国境内曾经出现十多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时期,其中割据在岭南的政权叫南汉。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推翻了后周,建立北宋,随后致力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

公元971年宋太祖诏令潭州防御使潘美、朗州团练使尹崇珂率宋朝大军浩荡南下,讨伐南汉。

▲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北宋开国名将之一。

南汉王朝传至刘鋹时已腐朽堕落,国力虚弱,面对宋军进攻,刘鋹无力抵抗,很快兵败投降,南汉覆灭。

当年跟随潘美出征的宋军先锋是其女婿, 名叫钟轼,忠勇双全。

南汉平定后,为防余党死灰复燃,潘美将钟轼留下,任广东防御史留守岭南。潘美自己则班师回朝复命。从此,祖籍汴梁(今河南开封)的钟家在岭南生活,开支散叶,繁衍后代。

钟轼年迈辞官后,择居番禺北部从化屈洞。

▲ 从化太平镇的防御使钟公祠就是为记念钟轼而建的。

钟遂和成萝岗钟姓始祖

钟遂和(1106-1185),字克应,是钟轼的曾孙。幼年时跟父辈住在从化屈洞,成年后与兄弟分家,他的长兄绍和仍居从化屈洞守祖业,三弟永和迁居永泰乡(今天河东圃珠村),他则迁居花县赤坭(今广州花都)住了一段时间。 因为花县地僻人稀,不利发展,隆兴元年(1163年)他再次迁居番禺萝岗坑村永保里,成为萝岗钟姓始祖。

钟遂和自少聪颖 ,有经商头脑,青年时代是一名成功的儒商,后来弃商做官,屡获升迁,当过南昌府经历,浙东廉访司经历,官至户部司判宣议郎。

年迈告老还乡后,钟遂和举家到番禺萝岗洞(今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道)坑村定居。在这里,悠然归田之外,钟遂和在萝峰山麓选了一块清幽之地,筑起一处庐舍,开了一家书斋,取名“种德庵”,亲自拿起教鞭,为人师表教育自己儿子和乡中寒门子弟。

▲ 种德庵

种德庵就是玉喦书院的前身

钟遂和的种德庵是萝岗教育文化的开山鼻祖。他学识渊博,治学得当,既严格督导,又儒者仁心,故教学颇有成绩,子弟学有成才。在种德庵他教出了两个十分了不起的学生:一位叫崔与之,进士及第,官至右丞相;另一位是他的第四个儿子钟玉岩,开禧元年(1205年)甲科进士,官至兼知政事朝议大夫。(关于这对好朋友的故事:廿四载同窗共读,他们用一生把友谊的小船升华为巨轮,一直驶到了今天。点击蓝字可以重温。)

▲ 崔与之与钟玉岩。

钟遂和一直在萝岗教书居住,直到年老病逝,终年80岁。

其子钟玉岩辞官归里后, 子承父志,精心扩建种德庵,并改名为萝坑精舍,专门用作教子授徒的场所。 钟玉岩逝后,其子钟仕绅为追思父亲德行遗容,在萝坑精舍塑造遗像以作纪念,并再次更名为玉嵒书院。

此后玉嵒书院经历代钟氏族人修缮扩建,至清代末,形成今天规模。

接下来,我们还将细细讲述从种德庵到玉喦书院的发展故事,敬请继续关注。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今天

Hash:a02956d1b46e31acb37966cb52a97349d191067b

声明:此文由 黄埔文化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