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贤书院三副古楹联释义与赏析(文史运用)

景贤书院三副古楹联释义与赏析

渭南市下吉中学工会主席王满仓集释并赏析

景贤书院小史

下邽镇景贤书院,是清代下邽人唐顺祖(曾任固原学正)、唐宾饧(xíng)父子,于道光三年(1823),在原寇公祠的基地上创办起来的书院。因原下邽县是驰名的“三贤故里”,即唐代张仁愿、白居易、宋代寇凖三位贤人的故乡,故其书院特以“景慕贤达”中的“景贤”二字命名。唐顺祖之子唐羲寅(举人)与知县鲍铁帆及余仙圃玉成之,并增置学田以作经费。后因连年灾荒,院事停办30多年。后来,羲寅去世,又加之回民战火,竞使书院房舍焚毁大半。直到光绪十九年(1893),渭南知县樊增祥在任,他重视文化教育,倡议重修景贤书院,并捐俸银100两;又商请在外做官的雷光甸(礼部主事)、曹元阶(县知事)及乡商曹元坤各义捐白银l000两。官路乡王松年(在京作御史),捐土地600亩以作学田;使学田增至1400名亩。为办好此事,乡人公举士绅八人(常生馥、刘映清、柳阴清、王鸿治、武豫泰、焦连城、师守谦、董班良)主办重建之事。经多方募捐,数年努力,终于建成一座颇具规模、设备像样的书院。正如武树善《渭南县下邽景贤书院重修记》中所述:其“尊经之阁,享贤之祠,庋经之宸,讲艺之堂,栖士之所,以及户牖案几,炉灶釜甑之属,无不鼎然犁然,纲举目张”。

书院南向,大门上方悬挂“景贤书院”匾额,为名宦樊增祥知县所书。进门是一方花木小院,更里则有三个圆门;中门题额“文苑”,东门题额“正谊”,西门题额“明道”。进中门,第一进为讲学课堂。其两边楹联为——

吾学以三千年周孔为宗,尽孝竭忠,是名教完人,方不愧读书种子;

今时则九万里纵横之会,言庞事杂,要放开眼界,尤必须立定脚根。

第二进为一栋大房,乃为寇公祠,并作为藏书阁(内有书楼)。其楹联为——

奇勋在昔,倘策筹弃汴,驾返临汉,将不待靖康嗣位;

故里于兹,况图书满架,竹树盈庭,尚何须宋玉招魂。

此房前大院两边,各有房屋。西为膳厅,东为张仁愿、白居易祠堂。祠堂内供有木牌位,其门上楹联为——

受降城外月如霜,独立三边静;

阳江头夜送客,孰云吾道非。

书院建成后,立即聘请下邽新举人武树善为书院山长,招生开课。其课程设置有经、史、地、算、格物(物理)等。学生每月还可领到膏火费(助学金)。光绪二十八年(1902),武树善去山西作官,先后继任山长的有武豫泰、李凌虚、王念祖等。

书院东边,与慧照寺相距20多丈,是几户人家的农田;书院西边,是县丞公署(县副知事、二爷衙门)。书院北边是藏书楼。为了礼敬先贤,书院规定,每逢寇准诞辰(农历七月十四日),全院师生都去官底镇北边的寇陵扫墓。教师赵福元(生员),还填写有一首纪念寇莱公的歌词,其大意为——

伟人志气迥不凡,七岁题诗华岳颠。毕士安①,极力推荐在朝端;护大驾,幸澶渊,只手挽狂澜。丈夫决不受人怜……

【注释】①毕士安:宋朝著名宰相,一生为人正直,勤于政务,治学严谨,知人善任,平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曾大力推举寇准,向宋真宗上书说:“寇准忠义两全,善断大事,我以为是宰相之材。”

景贤书院重新建成后,即成为渭北最高学府,入学生员甚多。光绪三十三年(1907),根据当时书院改组的“通令”,将其改名为“景贤高等小学堂”;l942年又改为“景贤私立初级中学”。书院建立以来,人才辈出,知名人士有颂臣、王普涵、黄树泰、姜宏模、郭临清等(暨屈武先生),都曾在此受业。

三贤故里与三贤

下吉镇(1978年下邽(guī)更名为下吉)位于临渭区北端,距渭南城区28公里。下吉镇原名“下邽”,是临渭区古老集镇之一。

下吉镇人才辈出。因唐朝名将张仁愿、大诗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准或出生于此,或在此地生活过,素有“三贤故里”之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原陕西省人大副主任李连壁,也分别出生于下吉西关和见庄村。名胜古迹有慧照寺(晋)、塔(宋)、秦汉下邽县城遗址、景贤书院遗址等。

唐朝名将张仁愿

张仁愿(?—714),本名仁亶(dǎn),改仁愿,华州下邽人,曾任殿中御史大夫,幽州都督、并州都督长史、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朔方军总管。中宗景龙二年(708年)春任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封韩国公。其为相秉政不阿,执法严正,用人得当,为将则“号令严明、将吏信服”,与李靖、郭元振、唐休景齐名,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唐朝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太傅(白少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宋朝名相寇准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宋华州下邽县人。他是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19岁时赴汴梁(开封)会试就被录取。先后任大理评章事、大名府成安军,后又被提为尚书礼部郎中。因他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赞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景贤书院三副古楹联释义

一、对联常识

对联俗称“对子”,镌刻在柱子(楹)上的称为“楹联”。景贤书院的三副对联皆镌刻于楹柱之上,所以此处称作“楹联”。

二、三副楹联释义与赏析

1、讲学课堂楹联

吾学以三千年周孔①为宗,尽孝竭忠,是名教②完人,方不愧读书种子;

今时则九万里纵横之会,言庞事杂③,要放开眼界,尤必须立定脚根⑤。

【注释】①周孔: 中国古代两位圣人周公和孔子的合称; 在唐代以后成为儒学教育的别称, 周公与孔子被合称为“周孔”。②名教: 指以正了名定了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③言庞事杂:庞,大量,此处指“大量的事情和学问”;杂,杂多,此处指“杂多的事务”。“言庞事杂”意为:学习和论说大量的事情和学问,做杂多的事务。⑤脚根:“根”通“跟”,此处写成“根”恰好与“种子”在内容上相对。

【释义】我们所做的学问,是以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周孔之学为尊奉,要求大家完全尽到孝道和忠义,这才称得上是符合礼教标准的完人,才不愧是一个标准的读书人;现在大家在一起做学问,时兴的是纵横九万里为我所用,学习和论说大量的事情和学问,为此我们要放开眼界,尤其重要的是要立定读书做人的根本。

【赏析】这副楹联提出了读书做人的基本原则,既尊奉封建礼教,又开阔眼界,追求中西结合,出语非凡,大气磅礴,实为警示读书人的格言警语。

2、寇公祠楹联

奇勋在昔,倘策筹①弃汴,驾返临汉②,将不待靖康③嗣位④;

故里于兹,况图书满架,竹树盈庭,尚何须宋玉招魂⑤。

【注释】①策筹:策略、筹谋。此处指面对金人入侵时投降派的错误主张,恰与主战派寇准的主张矛盾对立。②汉:多义词,指朝代有东、西汉、前汉、后汉等;指人意为老汉、汉子、大汉等;指民族意思为汉族;指水是汉水(即陕南汉江长江的大支流)。史书无注释,疑为“江汉”之意,此处指投降派主张北宋朝廷投降,迁都于江南,这与后来南宋王朝定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恰好相符。

⑤招魂:相传为战国末年屈原弟子宋玉的诗歌作品《招魂》,表达了怀念屈原的思想感情。这里则指呼唤死去的人,为人叫魂之意。

【释义】昔日,寇莱公立下了不同凡响的伟大功勋(澶渊之盟,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本为屈辱之盟约,但是在当时寇准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形势下,将士们士气大振,击退了辽兵,并此后宋辽两国迎来了相当长的和平局面),倘若听信了投降派的主张,帝驾返回朝廷并且逃亡江南,那么北宋王朝就延续不到靖康二帝交换王权的时候;三贤故里就在这儿,更何况图书摆满了书架,碧竹长满了庭院,有书可读,有景可赏,自可与屈子心灵相交,还要他宋玉招魂干什么?

3、张仁愿、白居易祠堂楹联

受降城①外月如霜,独立三边②静;

浔阳江头夜送客,孰云吾道③非。

【注释】①受降城:唐时修筑,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中宗命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中城与东西两城相距各400里左右,置烽候1800所,用以防御突厥统治者的侵扰,巩固了唐王北部边疆。中受降城在五原,即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东受降城在榆林县东北,即今内蒙托克托南,黄河北黑河东岸;西受降城在丰州西北,即今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其后,东、西两城均曾改筑。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旧唐书.张仁愿传》:“时突厥默啜率众西击,突袭施娑葛,仁愿请求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突厥南寇之路。”清顾炎武《古北口》诗:“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②三边:确指三座受降城所在区域,泛指边疆。③吾道:指白居易上书的主张。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若不惩贼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

【释义】受降城外月辉如霜,至今还令人思念和敬仰张仁愿独立三边、安定边疆的赫赫武功;浔阳江头夜送客,那是我上书国事,被贬江州司马,但谁能说我的主张是错的!

【赏析】这幅对联思念先人,称道其文治武功。上联以第三人称评价张仁愿安定黄河以北边疆的赫赫武功,巧在引用中唐诗人李益的诗句,极有说服力。下联以第一人称口吻(白居易本人)反问世人,我被贬江州司马,这才有了“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凄凉情景,但是谁能说我的主张是错的!这样就强烈的表达了撰联人对白公的一片深情。此联第一、第三人称交替运用,既增强了说服力,极力肯定和称颂了张、白二人的历史功绩与正确主张,又蕴含深厚感情于其中,可谓记叙、抒情、说理融于一炉。——史料有限,又兼才疏学浅,局部释义,妄自猜度,若有不妥,望祈见谅!

Hash:443059dce53178ca50e7fa7c4119d1dc8e3c9030

声明:此文由 流浪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